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探讨论文_杨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探讨论文_杨洋

山东省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251800

“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 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 介绍和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下面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优势

1.顺应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很大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与 新型教育观念相违背。而随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课程中的应用,根据学生的个性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可能。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针对这个任务进行自由地发挥。例如:在学习Word字体设置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如果你要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请你用合适的字体作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用宋体,有的用黑体,有的是几种字体相结合,顺应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任务驱动法符合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层次性,为学生提出了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在学习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并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突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学的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将学习教学内容和应用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收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布置的任务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个任务与学习的过程是融为一体的。这样既掌握了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提高了小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易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一个个知识点的掌握;一个个目标的实现;伴随着学生的一个接着一个的成就感的出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自信就会油然而生。

5.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等形式,可以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想法,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这种认知的重建促进了学生高级思维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有目标性和创建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驱动法应用的基本步骤为:

1.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提出任务。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顺应”新知识,发展能力。

2.共同讨论、分析任务、发现问题。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给出任务之后,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并提出完成任务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提出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教师主动提出,但要采用先粗后细,逐步求精的方法。有些问题只有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并有深刻体会,因此,在本环节不可能也不宜把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性提出来。要解决的问题可能大部分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类似内容比较分析,找出任务的特点和难点。

3.针对问题、明确思路、提示重点。针对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解决任务的各种可能的想法,并做出评判,及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决任务的思路和计划。对于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教师可以进行明确的分析,举出例子,并做出适当的示范;如果情境的创设利用了任务完成前后的效果图(样例),那么学生可以参考效果图,以启发思路、明确目标、少走弯路。

4.自主探索、领会意图、解决任务。有了上面的分析和提示,学生对解决任务的过程应该已经比较清楚了,接下来就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任务。此时,学生可能已经跃跃欲试了,教师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仔细地揣摩任务和样例,联系前面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分析和示范,明晰解决任务的意图和思路,避免陷入毫无目的的尝试和简单机械的模仿;鼓励学生与周边同学讨论、交流、互帮互学,进行松散的合作学习。对于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或小组,教师要与学生一道找出存在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引导;对于很快就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布置拓展任务以促使进一步的提高。

5.检查结果、发现不足、总结经验。既然给出了任务,就一定要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这项工作可以由教师逐个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并作出相关的记录。检查完后,教师还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做出及时地反馈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发现和挖掘每位学生的优秀表现,并做出中肯的评价和表扬。

论文作者:杨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探讨论文_杨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