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数学实践活动;小学数学;应用意义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应用意义认知不足,在教学实践中做不到有效地运用实践活动辅助学生学习数学。笔者认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该积极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做出改善,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挖掘数学实践活动的应用意义。
一、实践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设计下,以往的数学课程中常常偏重于数学理论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使小学数学课堂的表现形式单一化、内容枯燥化,使数学教学缺乏活力,导致学生失去数学学习兴趣,在理论课程中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不佳。教师适当地在小学课程中加入数学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结构,在实际活动中改善理论课堂的枯燥氛围,在动手操作中调动小学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数学理论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可能性》一课的学习中,笔者在课程导入阶段为学生演示了抛硬币的实践活动操作过程。之后对学生说“大家一起抛硬币五次,并将硬币落下时是那一面记录下来好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愉快地进入了抛硬币的实践活动环节,并且积极地完成了笔者所提出来的要求,将抛硬币的每次落面都记录下来。通过趣味抛硬币的实践活动的进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使班级的气氛活跃了起来,并且对可能性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调动起了学生对之后教师授课内容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利用实践活动作为课堂导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愉快地进行氛围中,学生对实践活动中蕴含的数学学习概念的探究欲望被调动起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十足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由兴趣的牵引下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实践活动具象数学问题
实践活动是小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环节,是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解决过程通过操作直观表现出来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所传授的解题过程对于数学想象思维较弱的小学学生而言十分抽象,学生在数字和计算公式的抽象表达中很难透彻地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组织实践活动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在具象化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由直观操作到抽象思维的转换。
在《长方体(一)》的学习中,小学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难以产生具体的长方体的概念。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准备了黑板擦等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让小学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对长方形物体进行实际观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通过对长方形物体的面进行视觉和触觉方面的直接接触,对原本抽象的长方形概念产生了较为具体的认知,学生充分掌握了长方体的几何概念。通过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给予小学学生实际操作的实践活动时间,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直观的操作形式对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演示操作,在演示中将抽象转换为直观的表现形式,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数学概念的记忆。
三、实践活动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教师对实践活动进行生活化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数学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使学生在课堂实践过程中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素质教育理念对数学教师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突破书本对学生的限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着眼于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利用数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让学生活用数学知识,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实现数学教学的升华。
例如在《轴对称和平移》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对平移的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平移案例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先由班级中开始找起,之后开始思考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并且利用动手操作的方式验证自己所想到的生活中的平移案例是否符合平移运动的要求,通过学生的多次操作,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生活中的平移案例。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真实事物的思考加深了自身对平移概念的理解,并且让小学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平移有着联系。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将数学学习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在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数学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起到提高学生多方面数学能力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地丰富自己的教育实践理论,良好地掌握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发掘数学实践之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更多积极作用。参考文献:
{1}陈海玲.浅议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0(11):98-98.
{2}杨莉.浅谈结合实践活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做法[J].未来英才,2015(4):134-134.
论文作者:李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实践活动论文; 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论文; 操作论文; 概念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