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论文_潇竹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论文_潇竹

北京金石融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石景山 10004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水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水资源紧张的时代,实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水遭到污染破坏,实现水量再生循环不仅是政府机构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广大人民需要重视的问题及需要履行义务。建筑排水工程的设计人员应不断的学习、探索、创新新的节水技术,以为我国建筑给排水节能措施做出有力贡献。本文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措施

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就是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节能减排设计。从整个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整体来分析,把节能减排的思想应用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约资源,不断向前研究最合适的建筑节能减排新技术。只有在给排水设计中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才可以切实完成节能减排的要求,为我国的建设节水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人1998年参加工作,给排水专业毕业,就职于中建一局六公司共计八年;后自学了暖通专业,就职于北京乐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计4年,2010年至今,在金融街控股就职,历任水暖工程师、工程主管、项目经理、客服部经理之职。从施工到开发,干过的住宅公建项目超过二百万平米。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有一定的研究。

1建筑给排水资源浪费影响因素

1.1超压出流

卫生间作为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主要环节。一般来说,卫生器具具有额定流量,主要是指给水配件出口在额定压力下,特定时间内流出的水量。如果给水阀门压力高于流出水头,势必会增加特定时间内的出水量,进而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另外,水配件超压出流,还会对系统水量分配产生消极影响,而且不易被察觉。

1.2中水综合利用率偏低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紧缺现状,一些城市会利用经过特殊处理后的污水作为非饮用水,应用于市政、园林系统当中。但相比较国外发达国家,我国中水处理技术还不够完善,技术并未得到大范围推广,加之人们对中水过于反感,使得中水应用始终局限于较小范围,并未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矛盾。

1.3管道、配件渗漏问题

给排水系统渗漏也与管道、配件等设计不合理有关,如:管材选用不当、零配件衔接不合缝等等均是造成渗漏问题的重要因素。同时,一旦管道、配件等出现渗漏问题后,从发现到维修必然耗费一段时间,由此所产生的水资源的浪费量是十分巨大的,同时其还会对居民正常用水产生影响。此外,排水系统中的阀门与管道连接的位置也是极易出现渗水问题,由于其往往采取的是地下埋深处理的方法,一些轻微渗水现象就十分隐蔽,不易被发现,如此长时间导致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十分严重,必须引起重视。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的措施

2.1应用新型卫生配件和卫生器具

在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使用新型洁具和卫生洁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卫生器具,如冲厕装置,耗水量大,供水配件耐久性差,密封性差,容易出现“跑水、漏水、冒水”现象,造成了一系列水资源浪费和安全事故。为此,我们必须强调新的卫生用具和卫生用品的使用。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采用新型卫生器具及配件,有效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和水资源的安全性。例如,陶瓷芯水龙头,相比老龙头,密封和陶瓷芯水龙头耐久性明显提高,为水资源的节约,至少可以节省20%的自来水资源;一些现代人工智能自动节水系统的性能,当水位达到预定量时,手柄会自动使水的自动化,节约水资源,系统具有较好的密实性和耐久性好,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和不喜欢的传统设备的水R泄漏现象,显着提高水资源节约利用效率。

2.2控制超压出流

在《建筑给水设计规范》中,虽然对给水配件和入户支管的最大压力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只是从避免给水配件承受压力过高导致网管损坏的角度考虑的,并没有从防止超压出流的角度进行考虑,所以对压力的要求过低,基本上对限制超压出流起不到任何作用。假如设计时没有对这方面进行考虑,结果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应参照建筑给排水系统超压出流的实际情形,对给排水系统的压力做出合理的限定,从而实现节水的目的。

2.3消防用水的设置

要达到更大程度的建筑给排水节能,就要考虑使用消防用水。通过对消防用水的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在建立消防用水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节水节能效果,根据一系列非标准消防用水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我国消防用水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立不同的消防系统是建立不同建筑物的消防用水的最常用方法。这种类型的消防水在火灾中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实现节约用水。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消防用水系统的科学性,可以采取该地区的消防用水系统,既能保证必要的消防需要,又能大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区域消防给水系统中,应根据整个地区的用水需求确定供水压力,以保证整个消防给水系统的功能。

2.4雨水的回收利用

在建筑给排水,雨水收集和再利用,同样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利用。而且雨水的成本很小,可以达到节水节能的效果。在雨水集蓄利用过程中,实现污水资源化。在雨水收集和回收的过程中,有必要考虑雨水收集和必要的元素,而需要研究和分析雨水的特点和组成。例如,在大气污染的环境中,化学成分的降雨可能有不同的正常组成部分的雨水,可能是由于其中的化学指标不符合标准,不能再利用。因此,在雨水收集过程中,要注意这些情况。

2.4.1绿色屋顶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简单式屋顶绿化能够截留21.5%雨水,而花园式屋顶能够有效截留64.6%雨水,由上述数据不难发现绿色屋顶在雨水收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给排水设计时,可将下水管道、溢洪管、储水池尺寸适当缩小,实现建材的有效节省。值得注意的是,屋顶绿化不仅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节约,还具有降噪、固碳、净化空气等功能,综合效益良好。现如今,绿色屋顶设计已经逐渐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2.4.2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对周边硬化地表的汇集,超过绿地蓄渗容量的雨水,也可通过雨水口进入雨水管网中。因此,下沉式绿地设计,可以通过下渗作用减小地表流量的同时,增加土壤水分含量,相应的对于绿地浇灌的要求下降,有效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

2.4.3污水回收再利用

(1)分散式回收

很多住宅小区为污水回收点,在住宅小区设置小型中水处理站,其主要处理对象为建筑工程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通过对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然后将已经处理完成的污水应用于绿化浇灌和建筑冲厕中。通过采用分散式回收技术,所需要的设备具有多样性特征,污水处理工艺比较简单,而且污水处理设备应用形式灵活性较高,适应性较强。另外,分散式回收所需投资比较少,操作性较强,不需要建设大规模污水收集管网,见效快。

(2)集中式回收

集中式污水回收利用技术指的是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以及再利用,将经过处理的污水应用于绿化浇灌等方面。相比于分散式方法,集中式回收的优势就在于统一处理、循环利用。集中式回收规模效应较好,虽然需要一次投入较多资金,但是后续的运行费用不高,水资源再利用效果好,十分适用于大规模污水处理,具有推广价值。

2.5加强市政管网余压的应用

尽管市政供水管网的压力在不同城市的不同,他们大多在0.2至0.4MPa范围,所以建筑供水压力可满足。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所以为了加强排水的设计,必须加强两压缩技术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特别是要加强对市政管网压力供水的应用,通过科学的分区方法由两个时间的压力,降低能源消耗,并把设计,还可以有效的防止水资源和高层住宅使用的不便,由于基础网络的压力,水资源的浪费太高。

2.6切实加强清洁能源的利用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加强清洁能源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太阳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可用于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设计。因此,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加强对太阳能采暖设备的应用,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环保能源,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在建筑热水供应中的应用。以太阳能为核心的热水加热设施包括热管式与真空管式,这些加热设施具有很高的集热效率,且保温性能良好,不会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运行过程全自动,操作便利、便于维护,可在全年中不间断使用。在对太阳能系统实施设计的过程中,应关注下列问题:其一,选择集热器时,应综合考虑它的抗冻能力、抗冲击能力以及承压能力;应切实做好系统防冻;系统集热方面,应在按照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合理应用并联或串联等方法确保水流的平衡性;若外部条件无法满足集热需求,还需使用额外的加热方式。

3结语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实行节能措施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不仅是现代居民对房屋建筑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余国齐,刘炳坤.建筑给排水节能措施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06)

论文作者:潇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论文_潇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