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中的风险管控论文_关勇

工程造价中的风险管控论文_关勇

关勇

身份证号码:32090219750901253X

摘要:中国人历来轻诉讼,重协商,许多人认为打官司就是赢了,也是伤筋动骨,很有可能是赢了官司,输了钱,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与财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利益。且看《易》对“讼”的解释: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该卦象为上乾(天)下为水,“天向西倾水向东流,”代表意见不统一起争端。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的工程时间跨度大,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好多的问题,体现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涉及的金额比较大,计算繁杂特别容易起争端。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避免诉讼,做好风险管控尤其重要。

以下就涉及工程造价风险管控按工程建设分阶段进行论述,有些案例是笔者多年来工作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工程造价;风险;管控;影响

一、前期设计过程中造价工作风险管控:

1、大家都知道,造价的控制百分之七十都在设计阶段,因此,邀请造价工程师对参与设计方案比选用方案的讨论非常有必要。替代方案的选择,怎样才能做到最优化一般采用功能及费用综合评比的方法。

2、对于设计师来说,对自己的设计总是力求完美,往往忽视成本等价方面的控制。因此在与设计公司签订设计委托合同时,要求限额设计并提供设计概算是很有必要的。

3、当正式施工图纸设计出来时,对施工图会审与提疑这一步必不能少。

具体案例:

(1)某高端别墅项目,立项时投资方只是提出要高端,上档次。具体设计时参考了上海某高端别墅区,基本设计方案照抄了上海这个项目。扩初设计出来后,造价工程师发现安装工程造价指标高出了很多,经分析主要是材料方面,大部分选用进口的洁具,灯具,进出水管道都是是铜管。造价师分析认为:表面质量上的洁具,灯具关系到整个效果,但是进水、出水管道使用铜管不恰当,管道系统主要是隐蔽敷设,档次选材那么高,看也看不见,影响不到表观质量,就是销售与客户介绍,客户也没有直观效果,与销售影响不大,经功费对比分析并与建设方沟通,设计最终调整为市场常用的PPR管材,此部分降低造价约100万元。

(2)某高端写字楼项目,室外雨落水管道系统采用了国际高端品牌,为铜落水檐沟式系统,设计方式出来后,造价工程师认为该部分造价较大,且外墙为石材幕墙如果能采用隐藏式雨水落水系统,即能保证外观整体效果,也能降低造价。经设计与业主讨论后采用了造价工程师的方案。此部分降低造价约150万元。

(3)某小区群体性工程,设计图纸出来后,因工期较紧张,业主要求尽快招标,落实施工队伍。造价工程师对图纸进行审查发现有许多图纸专业不配套,有交叉设计,还存在施工图纸有空白脱节现象,经与业主沟通,专门对设计图纸召开各专业会审,对设计方面专业不匹配进行调整。

二、招标签约时的造价方面的风险管控:

1、招标文件的撰写,招标形式、招标范围及工作界面、技术要求等细划。招标文件立项一般有固定格式,主要内容一般有投标须知,技术规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技术规范、图纸、投标文件、评标办法等。其中投标须知应详尽,对时限的约定应具体到小时,其中合同范本对工期、质量及付款方式约定应清晰明了,以免产生歧义。对现场的要求,如是否要求为文明工地,现场环境要求,监理及业主办公要求应具体化,对标书采取的格式要统一明确,对调差办法,结算办法应明确。

2、答疑及开标。图纸答疑必须用词准确,切记不得有含混不清的字句,以免将来造成歧议,在规定时间内发出。开标唱标及记录应分工明确。

3、清标与评标。清标工作必不可少,对各个投标单位单价进行分析,对各家投标的施工单位进行基础性的报价数据整理对比分析得出报价是否在合理范围,必要时可以提出质疑澄清形式,对报价单进行统计计算看看是否存在的数字算术性错误。评标委或评标小组对按招标文件对商务标,技术标进行评选打分。一般最好采用技术标合格,商务标合理低价的方法,避免人为的操纵。合理低价的评审原则一般采用成本分析法,各地和各个地产公司都有不同的评选方法。

4、中标通知及合同商务条款洽谈。应在规定时间内发出中标通知书及中标结果通知后进行合同商务条款的约谈。

5、合同文件体系冲突规避。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件中一般包括协议书、通用条款及专用条款,有此地产公司还会附加许多补充协议书等,造成合同体系文件过于庞大,许多条款在各个大项中都存在,甚至于通用条款中存在的质量保修条款,专用条款中也含有,又有专用质量保修合同,各个合同文件中约定不一致甚至于冲突。虽然约定了合同文件的解释顺序,但是合同履行过程中纠纷不断。因此对合同文件的梳理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些重复的约定尽量精减,最好一个内容在一个合同体系中只约定一次,避免歧议的发生。

6、规范合同签订资料管理。合同签约过程中会讨论来讨论去,电子文档传来传去,版本的不同会造成合同打印过程中出现偏差。为了避免造成这种情况最好使用PDF文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纸质版公章及签字等骑缝单章都要检查后归档。招标图纸及各种招标阶段文件,洽谈记录等都应收集清理后归档。

具体案例:

(1)清标不精细造成造价的增加:某工程投标时中标价约1000万元,签约为固定单价合同,比其它投标单位约少120万元左右。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保质保量并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施工过程中无变更及签证。结算时发现结算价计算出来为1200万元。经施工单位及甲方反复核查,原合同签约合同价计算错误,累计值少计200万元。施工单位坚持按1200万元结算,建设方坚持按签约合同价结算,双方坚持不下,最后申请造价的司法鉴定。施工单位认为合同为固定单价合同,并非总价合同,应按单价合同计量计价规则进行结算。建设单位认为,如果按1200万元结算,你本身价格就不可能中标,且累计错误是施工单位责任。经仲裁认定,按合同约定单价合同结算金额为1200万元,理由为:无任何证据显示此累计错误为施工单位故意为之,且清标是建设单位责任,建设单位未尽到清标责任理应由建设单位承担后果,只能根据合同精神进行结算是。

(2)某酒店式公寓楼,招标文件的冲突引起造价的增加:建设方对土建总包招标时提出,外墙脚手架应提供给外装饰单位使用,外装饰单位提交总包管理费给土建总包单位,具体签约时,土建总包提出不能无限期提供外墙脚手架,因此在合同中又明确提出施工单位施工2个月内免费提供。在与外装招标中又明确外装脚手架由土建总包提供脚手架,如有延误由责任单位负担脚手架费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生纠纷。土建总包认为按合同我只提供给外装2个月的脚手架使用费。建设单位认为土建与外装同时施工时应不在2个月范围内,2个月是指单独给外装饰单位的时间,且土建总包已经收取了2%的管理费。外装施工单位认为招标时明确由土建总包提供脚手架,如果不给用,我自己实施须增加此部分造价。因此三方扯皮,建设单位召集各单位多次协调未果,经造价工程师分析,此部分原因还是招标文件的不一致,最终建设单位补偿了外装单位的脚手架费用方解决了此争端。

三、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的风险管控:

1、设计变更的控制流程及审批。每一个地产公司对于设计变更控制都是是很严格的,一般来说遵循下列原则:(1)必须经征得原设计签字同意,涉及到规划部门的立面或技术指标,另需报相关部门审批。(2)相关审批原则:(3)权限制原则;(4)事前审批原则;(5)一单一算原则。

2、变更估价的三原则及修正。在一般合同中总是对变更单价的确认按如下三个原则,即原合同中有此部分价格的执行此部分价格,有相似的可以参考此部分价格,无价格的按等价管理部分布的规定组价。但新的建设工程清单计价规范中表明在合理范围内参照原价格,提出了合理范围。

3、规范变更签证的受权及签收资料制度,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价款的审批权限应在合同中约定,避免造成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及监理工程师因对合同及计价规范理解的片面而胡签,乱签。

具体案例:

(1)某工程,外墙及屋面保温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建设标准的变化而增加厚度,发出了设计变更的指令,施工单位根据变更图纸计算后按原合同相似的清单价格进行了套取,编制了设计变更造价增加的签证资料,报现场及监理工程师复核后,签字确认。但经造价工程师分析,原合同清单中该子目定额套取错误,比实际市场及定额修正后的价格高2~3倍左右,对此造价工程师提出异议,根据清单计价规范应合理的进行组价并不能一味的按照合同已标工程量清单价格进行计取。经双方多次沟通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已标价的工程量清单经过招标投标所选中的,不在进行调整,对于增加部分,按正确的定额重新定价。

四、建设实施过程中,进度及质量风险对造价控制的影响:

1、质量问题引出造价纠纷处理,出现质量问题势必引起造价的变化,质量问题无非是返工、修补及降次接收,因此应根据合同约定进行违约金的索赔。如降低次接收,如何做到该部分价款扣减,需多方面洽商。

2、工期延误引出造价纠纷的处理,工期的延误引起的造价变化主要是分清工期延误的责任,需要及时分析,责任在施工过程中就应划分清楚,避免结算时扯皮。

具体案例:

(1)、总包单位的进度责任:某工程由土建总承包,负有总包管理责任,同时景观工程由建设单位发包。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土建工程按其合同施工完成,但是景观工程却在合同约定的工期之后完成。最后结算时,造价工程师对土建单位关于景观延误的工期进行扣款的处理,土建总包单位进行申诉,认为景观单位与我无关,且该单位为建设方发包单位,本身土建工作已完成,不应该对其进行扣减。最终经仲裁,扣减了土建总包单位的工期延误款。理由为作为总包单位且收取了总包管理费用,对纳入总包管理的景观单位施工进度不管不问(总包单位未提供任何关于景观工程工期延误分析,预警报告)有负总包管理责任,本身就是违约在先。

五、结算期的风险管控:

1、按实结算的陷井,任意扩大工程量与现场查勘。现在好多工程都是按实结算,认为是公平合理的,但也要防止施工单位任意扩大工程量。因此在清单计价规范结算原则中有这样约定:按合同约定应该予以结算且实际完成的工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既合同中约定此部分工作应由你来完成,如果你到招标工作范围以外或未按图纸设计多作的工作是不能够结算的。二,合同中约定的工作你实际是完成的且是合格的。

2、结算协议无后悔药,结算书一旦定案即生效。

具体案例:

(1)某酒店工程结算时造价工程师发现室外排水系统招标工作的界面分为建筑部分系统及市政系统,由于是两家设计院设计,因此两份图不是完全重合,建设单位招标时也发现了该问题,对各自的招标界面进行了划分。具体施工时,建筑排水一直作到了集水井而市政单位又做了一套管网系统。造价工程师结算时根据招标界面,扣减了建筑施工单位室外的排水系统费用,理由为,虽然此部分你施工单位已实施完成,但的合同很明确,此部分不该由你单位施工,也就是做了也白做。

六、保修期造价风险管控:

1、保修责任的确定。保修期间,因各种质量原因也好,业主使用原因也好都应分清责任。以免影响保修金的返还。

2、来往文件的规范化及档案资料收集保管。有好多单位在保修期内都已退场,人都找不到,因此许多保修问题书都是是邮件寄送,需保管好快递单,并且最好有快递单物品栏上注明保修函件。

总之,做好工程造价的风险管控,避免诉讼,争议及时协调,是每一个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的目标,具体的房地产公司有具体的做法与流程。一般都将风险管控做为一个制度来实行,每个房地产公司各个阶段的流程与审批制度也不尽相同,把风险管控作为造价控制工作中心环节主要的工作还是预控。

论文作者:关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工程造价中的风险管控论文_关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