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篇文章旨在分析讨论护理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与疗效。方法:选取自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来我社区救治的共40名患有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患者,比较他们在实行护理前后发病的频率以及晚间发病情况,并做好数据统计以及结果分析。结果: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病情的发病率以及晚间症状有明显改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如果采用护理的办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犯病率以及晚间发病情况。
关键词:护理方法;支气管哮喘;改善;疗效分析
所谓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护理方式就是指按照各种护理文件所规定的一些必要流程对存在疾病安全隐患的患者实行可干预的护理办法,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者是在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比如,对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来说,有关护理人员可以对脑血管病人采取预防摔倒,防压疮等护理方式。这种主动型的护理方式,不仅可以改变在传统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仅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还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的发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快速的解决这些隐患。同时,由于护理人员将各种防范办法及时并且充分的考虑到,因此患者的疾病也可以得到充分的治疗以及关注。这样就明显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并且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增进了患者对医院以及护理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本篇文章选取我社区自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共救治的四十名患有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患者,对比他们在经过预见性护理前后的患病频率以及患病症状的情况,结果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实验对象共四十人,其中男性25人,女性十五人。年龄分布在15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7±2.8)岁。患病时间介于八个月到三十年之间,平均患病时间为10.5年。试验选取的所有患者均经过确切科学的支气管哮喘诊断办法,并且已经确诊为患有支气管哮喘疾病。
1.2方法
1.2.1心理护理
支气管哮喘类疾病作为一种突发性疾病在患病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患者常常在哮喘发作时伴有紧张、烦躁以及恐惧的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又会导致哮喘患者病情的加重。因此,护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帮助患者减少这一种不利于治疗和康复的负面情绪以保证患者能有足够的信心以及动力接受治疗,实现康复。相关护理人员可以具体采用的办法有:守候在患者的病床旁边,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准备,安慰患者。要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以及安全感。除此之外还可以给患者按摩,让患者的身体保持一个轻松和愉悦的状态。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护理人员可以适当介绍哮喘以及支气管炎疾病的发病先兆,比如呼吸不畅、发痒、咳嗽等,嘱咐患者在出现这些症状时,首先应该让身体保持放松状态,切不可过度紧张或恐惧。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详细的向病人介绍哮喘以及支气管疾病发病的原因,这样可以有效帮助病人及时预防,最后护理人员一定要告诉患者支气管哮喘类疾病,并不是不可治疗的。一定要让患者以一个轻松和自信的心理状态来迎接治疗以及康复。总的来说,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有效帮助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病率的降低,提高他们的治疗有效率。
1.2.2过敏原的护理
之所以患者的支气管哮喘会发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碰到了患者特有的过敏原。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竭力避免让患者碰触容易让自身过敏的物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还应该保证病房内的空气流通,空气新鲜,不管是温度还是空气的湿度都适合病人治疗和康复。另外,病房内还不应摆放花花草草以及各种毛质的被单或是枕头等。因为患者很有可能会对这些物质过敏,这样容易引发患者的支气管哮喘类疾病。此外护理人员还要避免病房内有过多的尘土,或者是另外的某些刺激类物质,因为这些物质有可能导致病人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如果患者不经意间吸入或者是服用了容易导致自身过敏的过敏原,而引发了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发作,这时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通过较舒适的姿势,比如坐或者是半卧式,让患者能尽快休息以减少体力的损耗,减轻患病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
1.2.3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在饮食方面的护理方式第一步就是要让患者避免食用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食物,比如海鲜类食物和较为生冷的食物等。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患者犯支气管哮喘类疾病。除此之外对于尚处在疾病发作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采用营养丰富、维生素较高的食物搭配方法来为患者制作食谱。另外护理人员要注意的是患者的食物多以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为主。另外如果患者出现了痰液粘稠并且较多的症状,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多喝水,少吃用油腻类的食物。如果患者有出现由于食物营养不足而导致的身体能量下降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的采取有关办法。如果这种情况较为严重的话,还要帮助病人的生活起居,以满足患者的各式需要。
1.3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是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体现来进行分级积分。就发病频率这一指标来说,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病,记零分。每星期出现一到两次短暂性发作,记三分,每星期发病频率大于两次,记六分。如果每天都出现了一定的发病症状,记八分,如果每天都出现了较为频繁的发病状况,记十分。就夜间发病这一指标来说,如果晚间出现支气管哮喘类疾病的发病症状零次,记零分,每个月发作一次到两次记三分,每个月发作大于两次但是每个星期发作少于一次,记六分,每个星期发作大于一次,记八分,如果晚上经常发作,记十分。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采用spss22.0这一软件来对患者在经过护理前后,疾病的发作频率以及夜晚发作的频率进行评分检验。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对比后可以得到结果。本次实验的四十名患者在护理前,疾病的发作频率小于两分的有2人(5%),大于两分小于八分的有20人(50%),大于八分的有18人(45%)。在夜晚症状的调查过程中,小于两分的有3人(7.5%),大于两分小于八分的有18人(45%),大于八分的有19人(47.5%)。在护理后,疾病的发作频率小于两分的有32人(80%),大于两分小于八分的有5人(12.5%),大于八分的有3人(7.5%)。夜间症状小于两分的有29人(72.5%),大于两分小于八分的有7人(17.5%),大于八分的有4人(1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明显看出,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类疾病患者的过程中,采用护理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这一疾病的治愈率,改善疾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3.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疾病是一种涵盖范围较广,致病原因较复杂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可以导致全面的、可逆的气道阻塞症状。通常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但是这些症状可以自行消除,或者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消除。患有支气管哮喘类的疾病通常在三岁内起病,如果病情持续时间较久且容易反复发作的患者,还容易出现桶状胸的症状,这一疾病常常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营养补给不足以及生长发育的落后。严重的还会有部分病人出现肺功能的障碍现象。由于支气管哮喘这一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因此,要想完全根治,还需要大量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但是尽管这种疾病不能完全根治,但可以适当、及时、有效的控制。因此,要想实现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有效控制,护理方式就是最为首要的途径。
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护理方式对支气管哮喘及患者的疾病控制作用。通过实验可以明显看出,经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各种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发病频率以及夜间症状有明显改善。
论文作者:孙志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患者论文; 支气管哮喘论文; 疾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症状论文; 这一论文; 八分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