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论文_王兴,潘凤荣

中小学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论文_王兴,潘凤荣

王兴 潘凤荣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新安乡中心小学校132600

摘要: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近几十年来我国发展迅猛,现当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条件充足,生活变得丰富多样。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中小学生受到父母、亲人的溺爱 人格上存在严重的问题 ,如过度的叛逆、错误的价值取向、扭曲的心理等。现今青少年犯罪的实例屡见不鲜,其中绝大多数就是因为人格的不健全。所以不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加以研究,从而健全中小学生的人格,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思想道德优秀、人格健全的新一代。

关键词:健全人格、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当代对于中小学的教育很多家长以及教师只是注重于学生的成绩,只是想着该如何提高他们的成绩,培养他们的智力,而忽略了对他们人格的培养。不错,当代社会确实需要成绩优秀,智力高的人才,但是对人格的要求也是十分苛刻的。当代需要的是能适应社会的人才,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一、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人才辈出,但是能适应社会人才却并非多数。这个社会是竞争型社会,而且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健全的人格将不能适应这个社会,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不敢用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由于年龄原因中小学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抵不住诱惑,而去犯罪。

现今中小学生违法犯罪案件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小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但严重影响了校园本该有的和谐环境,而且慢慢的成为危害社会的重要因素,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到底是什么让这些本该天真善良的孩子变成犯罪分子?归根究的是因为他们的心智不成熟,人格不健全。 一孩子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格,在将来就不可能有很大的成就,而去难以在社会立足。因此对于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十分重要,需要受到关注重视。

二、现今中小学生在人格上存在的许多问题

(一)、自制能力比较弱

现今社会包罗万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物质追求也变得不尽相同。很多家长由于自己家的家庭条件优越,对孩子过分的溺爱、迁就,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什么事都为他们安排的一清二楚。这也就让孩子们丧失了识别好坏的能力,因此导致他们很容受外界新奇事物的诱惑。当今的青少年吸毒人数巨增,不就是因为这些中小学生生活条件较好而且容易受到外界不法分子的诱惑么。中小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怂恿,难以控制住自己原本的想法,因而一发而不可收,酿成苦果。

(二)叛逆心理较强

叛逆心理主要是由情感、行为组成,中小学生叛逆心理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老师以及其他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也拥有强烈的自尊心,很多时候他们为了维护他们所谓的自尊,做出他们明知道是错误的事。很多家长和老师喜欢去管着孩子,告诉他们要怎做,而很多中小学生自认为他们长大了,自己能够做好那些事,因此随着自己的想法而处理一些问题。不可否认这些家长和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样对于他们严格的约束很容易滋生他们的逆反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时候他们要求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而对一切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产生叛逆心理。

三、当今对中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存在的不足

(一)、学校的教育问题

现今许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一味的对中小学生进行知识上的教育,而忽略了本该重视也是最重要的人格方面的培养。在对中小学生的思想指导教育上只是照本宣科,告诉学生们那些书本的的大道理或者是以他们年龄难以理解的政治生活问题,而不去告诉他们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关乎到人格培养的小问题、小道理。不仅是教育的内容存在问题,而且在教育的方法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时只是按照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意愿去传输知识,这样不仅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相反很容易触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二)、家长的教育问题

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而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较好,所以家长们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在物质上对他们过分的满足,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们产生一种心理,他们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不需要努力与付出,因此导致他们难以适应将来竞争极强的社会。还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犯的错误视而不见,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对的,就算错了他们也会纵容,而不会及时加以批评。这样让孩子们不能很好地辨别好坏对错,从而很容易让他们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家长们所有事都为孩子们安排好,孩子们只需要按他们的安排去生活,很少让他们得到锻炼。

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中小学生人格的不健全,所以在对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以及学校甚至是社会都必须予以重视,并采取正确的方法。

四、健全人格教育的方法

学校与家长应该站在同一角度,重点着眼于对中小学生人格的培养,重视他们的身心健康。要想健全孩子们的人格,首先家长、教师等教育者必须自己有着健全的人格,从自身出发去影响孩子们,让他们的人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良好的培养。家长需要经常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并加以指引修正,让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在面对他们的要求时,家长不能一味的答应,要确定它的必要性,要让他们有适当的付出,让他们知道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学校的教育不能只是依靠书本上的内容,需要把那些道理贯穿到生活中去,让他们能够真切的体会到其中的道理。教育只能是引导,而不能是强行灌输,要让他们主动地去吸收。家长、老师们需要尊重理解他们,建立相互的信任,让他们愿意倾述他们真正想法。

结语: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个长久的工程,需要坚持并不断地完善培养的方式方法。始终把健全人格当做对中小学生教育的重要目标,并不断地努力去完成这一目标。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家长、老师更应该着眼于中小学生的人格培养。只有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面对将来社会的种种挑战,才能在今后激烈的竞争生活中不至于迷失自我。

参考文献

【1】王纲、王晶. 以国学为载体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人格培养探讨, 哈尔滨市社会学科学院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2010(04)

【2】单文玲.中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教育实验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4(05)

【3】李伟强.学生健全人格及培养的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2(05)

【4】张红燕. 思想品德课对健全人格培养的教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7(03)

【5】王蓉蓉. 法制教育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的功能研究,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06)

论文作者:王兴,潘凤荣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中小学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论文_王兴,潘凤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