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研究论文_段丽

普外科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研究论文_段丽

段丽

(南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楚雄 675200)

【摘要】 目的:对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临床患者在术前焦虑程度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抽取68例择期腹部手术治疗患者病例,对其手术前的焦虑程度进行调查,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找出术前患者焦虑的原因,并针对患者焦虑的原因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所有抽样患者在手术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症状。结论:分析择期手术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的主要原因,为缓解术前手术病人的焦虑情绪,认真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手术;焦虑;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307-02

临床中,焦虑作为一种不良情绪反应与心理状态,对病人的康复治疗存在着极大的不利作用和危害影响。研究显示,存在焦虑情绪或心理的患者,临床中多伴有头疼、失眠、烦躁易怒、食欲不振、敏感自责等表现反应,且在对患者的临床检查中通常会发现患者容易出现脉搏增快、出汗以及肌肉紧张、血压上升等情况。手术是外科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对患者的躯体是一种创伤性治疗,同时也是一种较严重的心理刺激。焦虑是由紧张、焦虑、忧虑、担心和恐惧等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术前焦虑情绪是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常见的负面情绪,若其焦虑情绪过于强烈,则会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并且会提高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从我们测得的结果证实:病人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在手术前的不同阶段是不断变化的,术前一天测得的焦虑值最高,说明手术越接近,病人焦虑程度越高。为解除或减轻手术病人的焦虑情绪,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改变护理模式。下文通过选取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术前焦虑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统计分析结果,在手术实施前对患者开展常规心理护理以及针对性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反应,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13年6月~2014年9月随机抽取外科、骨科和妇产科手术患者68例,男32例,女36例;年龄10~65岁。其中普外科21例,骨科29例,妇产科18例。文化程度:文盲2例,小学15例,中学22例,中专15例,大专以上14例;均为意识清楚,无精神障碍患者,行为控制能力强。

1.2 调查方法

选取了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在该住院拟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按照焦虑自评量表进行筛选,对总分>40分的判断为可能存在焦虑,共有68例被纳入研究。术前一日由主管护士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8例患者进行床旁询问,调查患者产生焦虑的原因,同时针对患者焦虑的原因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问卷调查过程中,由调查者对调查情况进行有关说明后,由患者自行或患者叙述他人代谢形式进行问卷填写,以完成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整个问卷调查中,共发放调查问卷68份,全部回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调查结果

统计显示,68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且患者密尔顿焦虑量评分均在14分以上。

其次,在对不同学历文化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患者术前焦虑反应调查统计中显示,不同学历文化患者术前焦虑反应无显著差别,而女性患者术前焦虑程度要高于男性患者,且中年患者焦虑程度比青年、老年患者严重。

此外,在对患者术前焦虑产生的有关因素调查统计中显示,约16%的患者对手术工作人员完全依赖和放心,无特殊要求,术前焦虑程度相对较轻;另84%患者对手术存在较多的担忧和焦虑、恐惧等,其中以紧张、对手术时间长短较关心、害怕疼痛、担心术后对生活的影响、医务人员态度、对手术准备存在担忧等,表现反应最为突出。总之,手术患者缺乏消除心理应激因素能力。影响手术焦虑的因素多种多样,如个性特征、患者既往手术经验以及身体锻炼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家庭、社会支持情况、心理防卫与应付机制等。根据的本文的调查统计主要表现为缺乏对手术的了解以及患者个人的既往手术经验、情绪障碍等方面,其中,缺乏对手术的了解主要表现在,多数患者对手术治疗和手术过程了解并不多,因此一想到手术就会和疼痛、手术切口、大出血等联系起来,从而造成临床手术前产生过多的焦虑、恐惧和担忧等不良心理情绪,影响手术实施;此外,患者个人的既往手术体验与情绪障碍对术前焦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患者或者周围人群之前的不成功手术经验,导致患者对手术治疗缺乏信心,甚至会在手术前将既往的不成功手术例子联系到自己身上,从而产生不良心理情绪,再加上患者自身的心理素质与情绪应对能力较差,从而对手术实施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3.护理

手术对于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并由此对手术后的康复产生影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前、中、后均会产生比较剧烈的心理与生理的应激反应。无论手术大小对于患者来说都会产生恐惧感,因而导致情绪焦虑,这是每个理智正常的人非常普通的反应,不用避讳。焦虑情绪是人们对环境中即将到来,可能会造成危险的情况进行适应时,主观上出现的一种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一般来说适当焦虑情绪,对患者是有健康恢复是有帮助的,但过于焦虑则会体内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因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抗体形成,减缓伤口组织再生,减少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数目,使淋巴质量下降,有可能导致感染的敏感性和伤口愈合的减慢。

4.结论

综上所述,几乎所有的手术患者都存在手术焦虑,应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心理护理对减轻手术焦虑,促进术后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5.讨论

国外有研究表明,不良心理及情绪反应对患者手术治疗存在极大的不利作用于影响,术前针对患者心理状况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能够有效减轻和避免患者的不良心理与情绪发生,同时对保证手术治疗的顺利实施,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等,都有着积极作用。

上文中,针对68例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手术疼痛以及痛苦心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轻,并且在对患者的体征变化观察中显示,患者心率、血压以及血尿中的儿茶酚胺含量变化均出现减小,且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也相对较少,临床护理效果突出。

总之,为解除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改变护理模式,从单纯的手术室内工作扩展至术前访问、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三个方面,不仅能够取得较好的手术护理与干预效果,同时也确保了手术顺利、安全的进行,使手术室护理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得到了贯通,也是现代化护理模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罗洁芳.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心理护理.现代医院,2004,4:34-35.

[2]彭聘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3]汤丽雯.利用心理护理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情绪[J].中华现代中西医药杂,2003,1(8):762.

[4]李枫.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术前焦虑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22):284-285.

论文作者:段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2

标签:;  ;  ;  ;  ;  ;  ;  ;  

普外科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研究论文_段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