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淑燕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 广安 638500)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优化外语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使课堂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多方位的智能开发转变,自然是外语素质教育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 我通过多种途径来优化课堂教学,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把握课标教材, 教学贴近学生实际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有其自身的语言规律和教学规律。把握课标、教材和考纲, 意味着教师要对课标、考纲和教材进行认真阅读分析, 钩玄提要,并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这里着重说对教材的把握。教师必须弄清楚每一课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难点, 掌握知识间的逻辑结构, 分析研究教材内容的重、难点与基础知识的关系, 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己知到未知的认知学习规律, 才能在讲课时突出整个知识体系中最基本、最易于被学生掌握领会的内容, 把“准”确立在具体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教育等目标上。教师把握教材, 一是要全面、具体、恰当地把握好一节课的教学目的, 不仅要有对知识的要求, 而且应有对能力的要求;不仅要有对智育的要求, 而且应当结合教学内容提出思想教育的要求;不仅要符合教学大纲, 而且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进而科学施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要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生长点, 从学生最近的发展区, 创设最佳的问题情景,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展开突破性的教学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教法灵活多样,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任何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是通过思维实现的, 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是提高学生心智技能的关键。而学生正确思维能力的养成 , 普遍受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要说明教法, 就要研究教法、优化教法。如启发式,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坚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化师生互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比如根据SEFC BOOK 1B unit 13 Healthy Eating的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Unit 13的中心话题是“健康饮食”,内容涉及“垃圾食品和健康食品”,“饮食习惯与健康”,“营养小吃”与“美味食谱”等。因此根据这些中心话题,设计如下任务:设计调查问卷,以采访形式调查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举行健康食物知识讲座;设计健康食谱;自己动手做美味食物。这种任务驱动中有自主,有合作,有探究,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任何一节课, 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教师不管以哪种教学方法为主, 采用何种教学手段, 都必须以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为基础, 根据教师本人的特长而定。一般说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助于调动学生认知活动的积极性和发展能力, 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要遵循认识规律, 启发学生思考, 还要注意适应面向全体和突出个体, 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三、指导学习方法, 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是学习者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过程。认知学习理论也强调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的, 教师在考虑如何教学生的同时, 也要考虑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使他们既学会知识, 又掌握学习方法;既提高学生觉悟, 又指导学生行为。外语教学绝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简单传授,实际上是通过语言进行的一种潜移默化的跨文化交际过程。教师的教学在于如何教会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解决英语语言中的问题, 学会思考, 学会学习。例如:听力教学, 是听大意、听细节, 还是听语言表达, 目的一定要明确:每一次的焦点应放在哪里, 学生如何判断分析所听语言材料并正确分配自己的注意力等。这种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听懂, 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和技巧。
四、创造表演的习惯,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英语课几乎每节课都有表演活动。随着课改的深入, 教师的理念在更新。可是, 我在许多研讨课中发现:许多课还是有句型或者词汇的机械操练的痕迹, 大部分学生很难达到真正使用英语的状态。有些表演实质上就是机械的对话, 看不出表达者个人的丝毫感情或者态度, 那感觉就如一个糟糕的演员在背台词一样。教师要注意引入话题或者活动的灵活性和真实性, 鼓励学生丢开书本上的简单句型操练, 设计真正能表达自己思想的表演活动。试想, 在模拟的情景下都不能表达表演者的想法, 那么在真正生活中, 如何能运用英语来表情达意呢?所以, 要多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创造性的表演, 这要成为一种习惯。当然, 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这对差生来说要求有些难度。开始可从优生开始, 逐步让中等生跟上来。对于差生, 只要能进行机械操练也行。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 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方法。
五、精化教学程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接受过程, 是新旧知识的同化过程,也是新知识的潜在意义得以实现的过程。中国学生都是在母语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学英语的, 要实现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与现学的知识结构互相统一, 教师对每一堂课都必须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和层次化的课堂结构, 这样才能使新的语言知识通过教学程序清晰、明确地得以显现。教师要做好以下程序。一是导入程序:充分了解学生已知道的知识是什么, 该程序是以母语句子导入英语句型还是直接导入英语句型, 用什么方法导入, 用什么教具,时间的分配侧重在哪里, 这些因素对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至关重要。二是启动程序和运行程序:该程序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 教法应灵活组合, 每个步骤的目的与意图、板书的设计形式、时间的分配都要体现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否和新知识建立起最佳联系。
三是反馈程序:缺乏检查反馈的教学程序, 不能及时了解学习者对所授内容的掌握情况, 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因材施教。反馈可以是个体反馈、小组讨论反馈, 也可采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集体反馈。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方能科学、有序、高效地完成。
外语课堂教学优化提供了适于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教 学目的的准确把握, 对教学方法的明确优化,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正确指导, 对教学程序的清晰实施, 促进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认知水平迅速提高。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从而减少了他们学习上的盲目性, 达到了外语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论文作者:戚淑燕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1(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目的论文; 程序论文; 英语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1(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