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分析论文_黎清华

湖南省汨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汨罗 414000

【摘 要】目的:研究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市归义社区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的儿童400名,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各有200名。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对两组儿童进行干预,同时对实验组加用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比对照组的10.0%低低,P<0.05。结论:通过运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接种安全、有效。

【关键词】不良反应;儿童;护理干预;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的目的是通过接种自动或被动免疫制剂使个体和群体产生自动或被动免疫力,保护个体和群体不受病原因子的感染、发病,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最终消除或消灭所针对的传染病。我国实行的是儿童预防接种制度,在我国,小孩从出生起到6周岁,至少要完成11种22针次疫苗的接种,目的就是提高儿童的免疫水平[1],控制或减少发生疫苗针对性疾病。但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也是一种特异性抗原,在接种期间,可受儿童个体差异、疫苗质量以及使用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而引发诸多的不良反应,从而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损害[2]。为此,临床有必要采取一种针对性较高的措施来对预防接种患儿进行护理干预,以尽可能的减少其预防接种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与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5月-2018年4月本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儿童40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200)。实验组男性103名,女性97名;月龄为0-12个月,平均(3.57±1.02)个月。对照组男性105名,女性95名;月龄为0-12个月,平均(3.49±1.05)个月。儿童接种疫苗的类型主要有脊髓灰质炎疫苗、A群流脑减毒活疫苗、重组乙肝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水痘疫苗、B型嗜血杆菌疫苗、麻腮风疫苗、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以及麻风疫苗等。患儿无发热症状,无过敏史,无相关禁忌症,且在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下在本门诊接受预防接种。比较两组的月龄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予以两组常规护理,内容有:详细登记儿童疫苗接种的时间、疫苗类型等基本资料,并在接种前指导儿童摆放最适的体位,待接种结束后,让儿童留观半小时,若无异常反应方可让其离开。实验组加用护理干预措施,详细如下:(1)产后随访期间,向产妇发放预防接种通知单,其内容主要包括预防接种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安排与疫苗接种的相关注意事项等。鼓励家长对《预防接种告知手册》中的内容进行仔细的阅读,包括接种后的常见异常反应、儿童儿免疫规划程序、疫苗种类以及疫苗接种的禁忌等,让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儿童预防接种的必要性。告诉家长在儿童接种之前,予以科学饮食,多休息,让儿童的机体抵抗力能够处在一种较为舒适的状态之中,比如:若接种前1w内儿童有流涕、发烧以及腹泻咳嗽等症状,应适当延缓其疫苗接种的时间。(2)接种前,为儿童营造一种舒适、安静的接种氛围,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光照和温湿度均适宜,将墙壁涂刷为暖色。于等候区中贴上儿童喜爱的动画人物画报,以帮助儿童缓解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儿童的预防接种信息进行建档,在接种之前,需协助儿童进行全面的体检,同时向家长了解儿童的病史、身体状况、不良反应史和过敏史等。(3)接种时,指导儿童取最适的体位,和儿童进行良好的沟通,并正确引导儿童进行接种。接种前,应对疫苗的批号、名称与效期等进行仔细的核对,同时检查药液有无浑浊和变色,若药液存在异常,做到立即更换。检查注射器的刻度是否清晰,包装是否严密,并对儿童的年龄、接种次数、姓名、接种方法、间隔时间以及剂量等进行充分的了解。

1.3 评价指标

因疫苗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特性,加之儿童的个体差异,包括免疫功能、健康状况、精神因素以及过敏性体质等,使得一部分儿童在疫苗接种后出现了不良反应,比如:(1)一般反应:恶心呕吐、发热、硬结、局部红肿以及皮疹等。(2)异常反应:过敏性皮疹、晕厥、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过敏性休克等。(3)偶合症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只是时间上的一种巧合。对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比对照组的10.0%低,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表 [n,(%)]

 

3 讨论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使得其对传染性疾病没有较高的抵抗力,从而导致其比较容易罹患传染性疾病[3]。根据国家制定的免疫程序,需有计划性的对儿童施以预防接种处理,以减少儿童感染传染性疾病的风险,通过疫苗接种的方式可让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并由此起到免疫的作用,但有一部分儿童在接种后会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相关资料中提及[4],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和接种操作、疫苗生物属性、预防接种各个环节以及接种环境等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因儿童的抵抗力比较差,且家长缺乏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在儿童接种之后没有对其施以全面、有效的护理,使得儿童比较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现代研究表明[5],采取护理干预方案对预防接种儿童进行保护,不仅有助于减少其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还能显著提高其接种效果。此研究中,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实际运用,对减少接种不良反应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意义,建议采纳。

参考文献:

[1]程曼君,连庆华.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2):1503-1504.

[2]宋玉.儿童预防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分析[J].母婴世界,2017,(20):171.

[3]叶海贤.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7):271.

[4]潘雅.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3):122-123.

[5]谢元信.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原因及干预对策[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3):113.

论文作者:黎清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  ;  ;  ;  ;  ;  ;  ;  

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分析论文_黎清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