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再订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条目论文,近代论文,大词典论文,再订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134;H1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425(2000)02—0037—04
“《汉语大词典》研究”是我们承担的一项省科研课题。近年来已专就其中的近代汉语条目发表过一些浅见(注:《〈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商补》,载《近代汉语释词丛稿》,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订补》,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1997年第12期转载。 《〈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指瑕》,载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8年第2 期。),现再提出32条加以讨论,供《大词典》编者和读者参考。
一、释义不确
1.一卷297页“上脸”条:“得脸;有脸面。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平儿啐道:“好了,你们越发上脸了。”’亦用以谓卑幼对尊长开玩笑。《人民日报》1981.12.14:‘混丫头,跟她爹上脸哩!’”
按:此词多谓卑幼者因恃宠等原因而说话随便,举止张狂,不合身份。常与“上头”、“上头脑”连用。例如《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待要说是奴才老婆,你见把他逞的没张置的,在人根前上头上脸,有些样儿!”又第七十二回:“你如今不禁下他来,到明日又教他上头脑上脸的,一时桶出个孩子,当谁的?”两例系讥讽婢女仆妇与家主勾搭成奸后变得轻狂。“逞的没张置”、“有些样儿!”可为说明。上引《红楼梦》一例,平儿是说:“你们越来越不像样子了”,而非谓越来越有脸面。所举《人民日报》例,也是说女儿对爸爸的态度太随便。今徐州话说“跐着鼻子上脸”,亦是批评人(多为年幼者)言行越来越不成体统。
2.一卷759页“乜乜些些”条:“装痴作呆。 《西游记》第六十一回:‘[牛王]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
按:释义有误。牛王化作香獐吃草,只是想躲过追杀而已,与“装痴作呆”有何关系?正确的解释应是“慢慢腾腾”。此处是说牛王所变的香獐,在崖前慢腾腾地吃草,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既非牛王更非香獐在装痴作呆。此词又写作“乜乜屑屑”。《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三回:“我说:‘你吃了可早些出去回奶奶的话,看奶奶家里不放心。’他乜乜屑屑不动弹。”“乜乜屑屑不动弹”即慢慢腾腾不动弹,亦可为证。今鲁南方言称人行动迟缓仍说“乜些”、“乜乜些些”。例如:“这人真乜些,半天的活儿三天还没干完”。“他在那儿磨磨蹭蹭,乜乜些些,真让人受不了”。此与《西游记》、《醒世姻缘传》用法正同。
3.二卷734页“割闹”条:“方言。指碎草,细料。”
按:“割闹”并非仅指“碎草”,也不是什么“细料”,而是碎草、树叶等混杂物。蒲松龄《聊斋俚曲集·慈悲曲》第四段:“见哥哥已把各闹打扫了一大堆,还在那里扫。”董遵章《元明清白话著作中山东方言例释》:“各闹,带尘土的碎草残叶”。[1] 李行健《河北方言词汇编》:“各闹,碎柴草”。[2]在河北方言中,柴禾也可称“各闹”。 由此可知《大词典》释义不够准确。
4.五卷97页“獃”条:“今也作‘呆’。”
按:“獃”和“呆”本是异体关系。白话作品中即用“呆”。例如:《范张鸡黍》第二折:“垂钓的严子陵,不是呆。”《西湖二集》第二十四回:“也有道周必大是个呆鸟,怎生替人顶缸,做这獃事。”后一例中两字并行,可见并非今天才用此字。故似应将释语改为:“同‘呆’。今多简作‘呆’。”
5.五卷236页“戗2”条:“③决裂。《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几句话就同雷太守说戗了。”又第五四回:“两个人说戗了,揪着领子,一顿乱打。”
按:应释为“(言语)冲突;顶撞”。此由“戗”的“逆,不顺”之义引申而来。“戗”是一种言语行动,“决裂”只是其结果之一,而并非唯一的结局。例如说“你别老拿话戗他”,意即别总是说话顶撞人,此时双方并未决裂。
6.八卷88页“程程”条:“②一程又一程。谓路途遥远。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程程去也,相见何时却。’”
按:释义误。“程程”义为渐渐。上例是说人渐渐离去了,什么时候才能相见呢。《聊斋俚曲集·磨难曲》第十九回:“闷恹恹,闷恹恹,每朝夹马更加鞭,家越发在眼前,程程的走的慢。”此云张鸿渐因犯案外逃,久居在外,思家心切,所以“每朝夹马更加鞭”,但是当就要到家门前时,却怕被乡人看见,心中犹豫,故又“程程的走的慢”,表现出一种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又《慈悲曲》第一回:“不觉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就是一年有零,张讷程程瘦了。”“程程瘦了”亦即“渐渐瘦了”,而决非“一程又一程”瘦了。字又作“撑撑”。同上《磨难曲》第十五回:“骂了半日无人理,你就撑撑的乍了毛。”“撑撑的乍了毛”即渐渐乍了毛。由剧情可知,骂人者因见无人出头对抗,所以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渐渐地大发作起来,此与路途遥远毫不相涉。严薇青《聊斋俚曲中的山东方言词语和歇后语》释“程程”为“渐渐”,甚为允当。
7.九卷94页“补衬”条:“②破布块。”
按:“补衬”是补衣服或制鞋底用的碎布。又写作“铺衬”。例如:《聊斋俚曲集·俊夜叉》:“拾了根绳子扎着腿,上下一堆破铺衬。”《大词典》十一卷1292页“铺衬”条释为“衬衣、制鞋底的碎布”,是。这些碎布,条块均有,且往往新、旧混杂,并非仅仅是“破布块”。《俊夜叉》之“破铺衬”,才专指破旧的碎布。
8.十一卷1291页“铺潦,犹淋漓。《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回:‘像狄大哥,叫你使铁钳子拧的遍身的血铺潦,他怎么受来?’”
按:“铺潦”是指皮肤因受伤而起的水泡或血泡。多由烫伤、烧伤或接触硬物磨擦引起,但皮肤并不溃破,所以没有“淋漓”的结果。释者当是受了书证中前一个词“血”的影响,以为“血铺潦”就是“血淋漓”,乃望文生义。
9.十二卷583页“饥困”条:“饥饿困顿。”
按:“饥困”即“饥饿”,与“困顿”无关。《大词典》该条下引文:“《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尔若出国,至他境界,饥困之时,乃可取食。’”由“取食”可知“饥困”是“饥饿”,而不含“困顿”义。《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一回:“他急自极好害饥困,何况等了半日多,此时不知怎么饿。”这是说他平时非常耐不住饥饿,更何况等了大半天,不知会饿到什么程度。《山菊花》第十二章:“好儿压下一口气,道:‘你歇着,俺弄点吃的。’‘不用,我不饥困。’”“不饥困”也就是“不饿”。
二、义项不全
10.一卷515页“再”条,列有“两次”、“用在否定词之前,表示永远”等义项。
按:“再”还可以用在否定词之前,表“从来”,加强否定的语气。例如:《新拍案惊奇·连城璧》卷三:“小的气力最大,本事最高,生平做强盗,再不用一个帮手,都是一个人打劫。”又卷九:“这十年中,夫妻两口,恩爱异常,再不曾有一句参商的话。”《隋唐演义》第二十一回:“你且不要走,我不杀你,我不是无名的好汉,道一个名与你去,我叫程咬金,平生再不欺人。”皆其例。
11.二卷120页“前人”条,列有“从前的人”和前面的人”两个义项。
按:尚有“对方;他人”义。例如:《坛经》:“若不同见解,无有志愿,在在处处,勿妄宣传,损彼前人,究竟无益。”《太平广记》卷四二《李仙人》:“我去之后,君宜以黄白自给,慎勿传人,不得为人广有点炼,非特损汝,亦恐尚不利前人。”王梵志《前人敬吾重》诗:“前人敬吾重,吾敬前人深。”三例中“前人”均指“他人”,而后一例其义尤显。
12.二卷797页“勒2”条,列“捆住;套住;或捆、 套以后再拉紧”和“方言。收紧、逼尖嗓子”二义。
按:尚有“用刀等锋利之物用力去触及”一义。例如:《型世言》第二回:“王世名便乘势一推,按在地,把刀就勒。”
13.三卷35页“可笑”条,列“好笑”一个义项。
按:还用作程度副词,相当于“甚,非常”。例如: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龛窟盘道,克饰精妙,便栽松柏奇异之树,可笑称意。”谓非常称意。《敦煌变文集·燕子赋》:“燕子被打,可笑尸骸:头不能举,眼不能开”。“尸骸”为丑陋的模样,“可笑尸骸”,谓燕子被打之后,模样非常丑陋。
14.四卷1392页“支剌”条:“形容词词尾,见于元曲。”
按:“支剌”还是一个拟声词,可以用来描摹放肆叫嚷或刺耳难听的声音。例如:《勘头巾》第三折:“休则管我跟前支剌叫唤。因甚的,大古是脚踏实地。”《神奴儿》第一折:“他两个一上一下,直留支剌,唱叫扬疾。”今语仍有“吱剌一声、”“吱吱剌剌真难听”等说法。
15.五卷60页“狼虎”条, 列有“狼与虎”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两个义项。
按:尚缺“形容吃东西贪婪快速或衣物消耗损坏急聚”一义。《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婆子侧耳,果然听见猫在炕洞里狼虎,方才不言语了。”北京方言仍有此语。例如:“他吃东西狼虎,三大碗一下子就开完了。”“他穿鞋狼虎,几天就飞。”[3]
16.五卷156页“殃”条,仅列“祸患;灾难”和“败坏;为害”两个义项。
按:应补入“迷信传说人死后有离体外出的煞气叫殃。”参见‘殃榜’”一义。
17.六卷1446页“款待”条:“热情优厚地招待。”
按:尚缺“用来招待客人的酒饭”义。例如:《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二回:“陈师娘的女儿并儿子、孙子、媳妇都络绎往来看望,一来要遮饰自己的不孝,二来也图晁夫人的款待。”《平山冷燕》第六回:“此时冷绛雪料道宋信必来,已叫父亲邀了郑秀才,备下款待等待。”又同回:“原来款待是打当端正的,不一时,杯盘罗列,大家痛饮了一回。”
18.七卷817页“母子”条,列有“母亲和儿子”、“本源。偏义复词,偏于‘母’”二义。
按:“子”读轻声,还有“指母马雌性动物,又比喻母亲”义。《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二回有“槽头买马看母子”俗语。谓要看女儿品行如何,观察她母亲即可知道。“母子”又与“娘”连用,例如:《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一回:“我嫌他没娘母子,是房里生的,所以没曾应承他。”“娘”与“母子”都指母亲,是一种羡余形式。另,今北方话还称雌蟹为“母子”。例如:“买了五个螃蟹,三个公儿,两个母子。”
三、例证晚出
19.三卷519页“嘴头”条:“①指说话时的嘴。”举《醒世恒言》“那张嘴头子”为例。
按:唐代已有用例。王梵志《世间慵懒人》诗:“出语嘴头高,诈作达官子。”
20.五卷147页“死”条:“(15)阻塞不通。”举何永鳌《火焰山上四十天》“见峒堵死又跑了回去”例及自造“死胡同”一例。
按:明代已有用例。《水浒传》第四十五回:“这条巷是条死巷,如何有这头陀连日来这里敲木鱼叫佛?”
21.五卷156页“殃榜”条,举《红楼梦》和老舍《骆驼祥子》为例。
按:明代已有用例。《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徐先生当写殃榜,盖伏死者身上。”
22.六卷933页“抬杠”条:“争辩;顶牛。”举茅盾《春蚕》和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二例。
按:“抬扛”一词,清代作品已见。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姑老爷先不用合我们姑太太抬扛。”
23.八卷1238页“篾片”条, 列有“犹清客”和“竹子劈成的薄片”两个义项。前者举清·李渔《意中缘》和《负曝闲谈》为例,后者缺例证。
按:此二义项,明代均已有用例。冯梦龙《笑府》卷七“开路神”:“开路神曰:‘阿哥,你不知,我只图得些口食耳;若论穿着,全然不济,剥去外一层遮羞皮,浑身都是篾片了。”此例字面义为“竹子劈成的薄片”,隐含义为“清客”。
24.九卷94页“补衬”条:“②破布块。 ”举梁斌《红旗谱》为例。
按:《醒世姻缘传》已有用例,见第九十二回:“合陈师娘换下的一条破裤,都拆破做补衬使了。”
25.十一卷1292页“铺衬”条:“③衬衣、制鞋底的碎布。 ”举《人民文学》1977年第12期一例。
按:此词清代已用。例如:《聊斋俚曲集·俊夜叉》:“拾了根绳子扎着腿,上下一堆破铺衬。”又《墙头记》第三回:“上下一堆破铺衬,西北风好难禁。”同回:“外头袍子难囫囵,边上破铺衬”。
四、其他问题
(一)出条不当
26.三卷518页“嘴吃”条:“指食物。《西游记》第七六回:‘我不舍得买了嘴吃,留了买匹布儿做衣服。’”
按:“嘴吃”非词。“嘴(儿)代指食物。吃零食今口语仍说“吃零嘴儿”。明代小说有“买嘴/吃”(见上引《西游记》例),“换嘴/吃”等说法。后者见《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三回:“不消两日,把身上绵衣也输了,袜儿也换嘴来吃了,依旧原在街上讨吃。”“换嘴来吃了”,说明是“换嘴”,而非“嘴吃”。故要么以“嘴儿”出条,要么以“买嘴吃”出条,而不当以“嘴吃”出条。
27.五卷233页“截舌”条:“搬弄是非。《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明在汉子跟前截舌儿,转过眼就不认了。’”
按:意义为“搬弄是非”的是“戳舌”。“截”、“戳”因形近而致误。同书第二十八回:“你在傍戳舌怎的?”又第八十五回:“今被科菊丫头戳舌,把俺两个姻缘拆散。”均作“戳舌”,可以为证。而“截舌”作“搬弄是非”用的,未见他书,故不当以此误文出条。
(二)义项确立与分合不当
28.二卷1381页“死”条:“(13)表爱怜的意思。 ”举《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死娼妇”和浩然《艳阳天》第一部28章“死丫头”为例。
按:此为反语,是由修辞造成的临时意义,故不当收列,他如:“你这个坏东西!”“真是个聪明人!”如是反语,前句之“坏”即是“好;可爱”意,后句之“聪明”即是“愚蠢”意。类似说法很多,是否都要列出来?恐怕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29.三卷519页“嘴头”条,列有“①指说话时的嘴。②指说话或说话的口气”两个义项。
按:义项①释义不确,已见前文。其实义项②亦无必要。两者可合为一,释为“嘴巴”。义项②引例为《朝野佥载》卷二:“(陆)余庆,笔头无力嘴头硬”和《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凤姐因见他素日嘴头乖滑”两例。“嘴头硬”和“嘴头乖滑”就是嘴巴硬和嘴巴乖滑。“嘴巴”无须区分说话时与不说话时,本身也并不表示什么口气。如上引二例,其口气是通过“硬”和“乖滑”两个词体现的。
(三)漏标“方言”
30.一卷1399页“促恰”条:“见‘促掐’。”又“促掐”条, 注明为“方言”。按:同卷还收有“促狭”条,三词乃同词异写,亦当注明是“方言”。又二卷534页“卷”条:“方言。”但九卷1040 页“纂”条:“⑧咒骂”,未标“方言”二字。其实“卷”与“纂”同为一词,在一些方言中读音也相同,仅用字不同而已。
(四)义例不合
31.五卷96页“猱”条:“③挠;搔。 《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典史自推开门,一步跨进门去。只见珍哥猱着头,上穿一件……”
按:此“猱头”非“搔头”义,系形容头发未经梳理,散乱纷披的样子。《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有“猱头狮子”,亦形容毛发纷乱状。“猱”音náo,通“挠”。“猱头”又作“挠头”。《宛署杂记·民风》:“不梳头曰挠头。”可证。《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九回:“素姐扎煞两只烂手,挠着个筐大的头,骑着左邻陈实的门大骂。”此例也是形容素姐蓬头散发貌,两只手都“烂”了,而且“扎煞”(五指张开)着,故知非搔头义。
32.六卷697页“掐”条:“⑦量词,拇指和另一指头相对握着的数量。亦用以比喻数量微小。……魏巍《东方红》第一部第八章:‘杨大伯抱了一大掐绿盈盈的小葱走了进来’”。按:“掐”作为量词有二义:1.拇指和另一指头相对握着的数量;2.两只手相对握着的数量。《大词典》所释为前一义,而引例所用则是后一义,试想“抱了一大掐”中的“抱”,仅用一只手的两根指头如何完成?所以此句中的“掐”只能是后一义,相当于一小“抱”。而两根指头对握的数量最多只能相当于一小“把”。今江淮方言中的涟水话和湖南永州一带方言中,“掐”均表示“两手对握着的数量”。
[收稿日期]199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