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人民医院, 娄底涟源 4171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行以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以传统出血急救措施、TACS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缩宫素使用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以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量比对照组少,总输血量比对照组少,子宫切除率以及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行以TACS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不仅可以对出血情况进行有效控制,还可以使子宫切除率降低,确保育龄妇女的生育功能,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
前置胎盘属于产科一种常见并发症,近些年其发病率呈现出递增趋势,这与剖宫产率增加、育龄增加、辅助生殖等因素相关。同时,前置胎盘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剖宫产产后出血通常会存在止血困难现象,使母婴安全受到威胁,所以需要探讨快速、有效的止血方式,使子宫切除率降低,确保止血效果[1]。基于此,本文探讨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行以TACS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所选患者均与《妇产科学》中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相符合:胎儿脱离母体后24小时内出血量在500ml以上。以终止妊娠之前超声检查结果判定患者均为前置胎盘。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患者中,年龄最大为43岁,最小为24岁,年龄均值为(32.9±4.4)岁,孕周最多为39周,最少为35周,孕周均值为(32.6±4.4)周,前置胎盘类型:9例为部分性前置胎盘、18例为中央性前置胎盘、14例为边缘性前置胎盘;研究组41例患者中,年龄最大为44岁,最小为25岁,年龄均值为(32.8±4.5)岁,孕周最多为40周,最少为34周,孕周均值为(32.7±4.3)周,前置胎盘类型:8例为部分性前置胎盘、19例为中央性前置胎盘、14例为边缘性前置胎盘;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以传统出血急救措施,在胎儿娩出之后,常规剥离胎盘,如果产后出血量比较大,则通过按摩子宫、子宫动脉血管结扎、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腔填塞纱条、八字缝合出血点等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止血无效,则给予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以TACS治疗,先行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按摩以及压迫子宫等处理,胎盘剥离后仍有活动性出血,则将子宫托出,用双手压迫子宫下段前后壁,下推膀胱,充分暴露子宫下段,与子宫下段切口下相距2-3cm,在子宫左侧阔韧带进针,从子宫颈后方绕过,在子宫右侧阔韧带出针,在子宫颈前方打结结扎,如果出血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则通过相同的方式进行再次缝扎,待出血症状改善之后,常规缝合子宫切口,术后给予常规扩宫颈。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及记录两组缩宫素使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量、总输血量、子宫切除率、输血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观察指标对比
两组缩宫素使用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以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量比对照组少,总输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见表1:
2.2两组子宫切除率以及输血率对比
研究组子宫切除率为0%,对照组子宫切除率为9.8%,研究组输血率为48.8%,对照组输血率为82.9%,研究组子宫切除率以及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前置胎盘在经产妇中比较多见,作为妊娠晚期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剖宫产手术是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一个重要方式,术中因子宫下段附着胎盘,而子宫下段的平滑肌不足,剥离胎盘之后通常无法对血窦进行有效压迫,因此容易出现弥漫性渗血现象,使母婴安全受到威胁,而如何控制出血作为临床研究的重点[3]。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传统治疗方式包括按摩子宫、子宫动脉血管结扎、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腔填塞纱条、八字缝合出血点等,但这些方式均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很难有效控制出血、容易出现再出血、容易发生感染、技术操作要求高等[3-4]。
据相关研究指出,TACS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的效果良好,其作用机制在于横向机械性压迫子宫肌层,以有效挤压子宫壁血管,使开放血窦闭合,减缓血流,并且子宫肌层缺血,强化子宫收缩,控制出血。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除缩宫素使用剂量无显著差异之外,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量、总输血量、子宫切除率、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可见TACS治疗效果更佳,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同时节约经济费用以及医疗资源,另外避免子宫切除,保全患者的生育能力,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和意义[5-6]。
结语:
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行以TACS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不仅可以对出血情况进行有效控制,还可以使子宫切除率降低,确保育龄妇女的生育功能,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瑗,何红梅,刘颖, 等.探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04):211.
[2]黄波,李鼎.探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1(20):78-79.
[3]张学伟.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02(01):56-58.
[4]顾逢春,朱玉莲.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01):90-91,110.
[5]陈明芳,余红,李蕾.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02(33):133-134.
[6]王美丽,申彦敏.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200例患者应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01(10):44-44.
论文作者:周芳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子宫论文; 胎盘论文; 产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患者论文; 环状论文; 前列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