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核心素养;培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10-004-01
"核心素养"作为眼下培养人才的一个目标,有它的时代性和可操作性。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素养。每一学科都有各自的特征,每一门学科都能培育核心素养,针对高中化学学科,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高中化学学科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包含五个方面,即: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化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这些方面,不断变化方式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化学学科如何具体落实以上能力的培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去达成目标。
一、立足学科本质去探究微观物质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和符号表征是化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特性之一。要想学好化学,首先要树立"微粒观"。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之间重新组合生成新的物质。生活中生产中用到的物质都是宏观物质,而物质之间的反应都是微粒之间的结合。要想制备生产、生活、国防、科研等行业中新型的、性能优越的物质,就要从微观上探究微粒之间的反应规律。从理论上探究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无效劳动和无谓的浪费能源和材料。所以作为化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微观意识,处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立足"科学实验精神"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有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相互合作完成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信息加工并获得结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合作意识。所以说实验探究既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素,又是综合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化学实验中,一方面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和教材中不符合的现象,因为实验条件可能和教材中的不一定吻合,药品的纯度和用量、实验室的温度、酸碱的浓度、操作顺序等都会影响实验的成功率。所以实验是最能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堂。在实验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增加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总之,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作为中学化学教师绝对不能只是讲解实验,也不能用视频来代替学生实验。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让学生实验落到实处。
三、立足化学学科创新能力培养
化学学科同样是一门能创新的学科,创新教育教学,创新课堂探究,创新学科知识点等,我们知道许多化学理论的得出都是来源于模型的建立,我们可以创建化学模型,然后大胆推测和论证可行性。例如分子、原子理论的建立都是从模型中探究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模型的运用和开发。利用化学模型教具让学生把微观的微粒转化为可看到的实物,能加强记忆和理解。例如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的运用。球棍模型中原子的相对大小、化学键的数目和形态、原子的空间构型、化学键是否可以旋转等都能使学生真实感受。同时也为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未知领域的探索是否也可以用模型来解决等。正确运用模型为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
总之,作为高中化学老师要在培养学科素养方面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验法、网络辅助法、模型认知法等帮助学生完成本学科的学习。同时,教育不但是教知识培养能力,更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教书还要育人。在化学教学中用化学家发现原理或者制备新物质时的艰辛过程和感人故事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以化学学科为抓手去培育具有"核心素养"人才,才是我们教育人教育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伏刚。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及学科指导意见,2017(9):1-3.
[2] 吴俊明。对化学语言及其教学的再认识[J].化学教学,2015(7):3-9.
论文作者:王映红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学科论文; 化学论文; 素养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核心论文; 模型论文; 微观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