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危害
引言:
工程地质勘察的有效开展,可以准确、详细地认识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有效地减少各种工程施工问题,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水文地质条件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水文地质评价工作,才能有效避免各种水文地质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增强工程稳定性。
1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1.1岩土水理性质带来的危害
地下水对岩土产生各种影响后,会使岩土表现出各种性质,即岩土水物理性质。对岩土水的性质进行分析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将给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的危害。首先是软化。地下水在岩土中浸泡时,会影响岩土的力学强度,表明岩土的硬度降低,软化。特别是当岩石层含有易软化的粘性土层、泥岩等岩层时,容易在岩层中形成软弱夹层,严重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渗透系数通常用来表示岩土体的渗透性,通过抽水试验可以直接得到渗透系数,为设计和施工中的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然后就是解体。所谓岩土体,是指在水的作用下逐渐湿润,导致内部颗粒连接强度降低甚至消失,表现出岩土体崩塌、崩解的现象,给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的危害。不同岩土的崩解程度不同,主要受岩土本身的颗粒组成和结构关系的影响。有关人员应根据岩土类型准确评价岩土崩解情况,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然后是供水量,即仅在重力作用下挡水岩土能自由流出的水量,通常用供水度来表示。一般来说,供水量越高,施工场地排水时间越短,工期越短,排水时间越长,可避免影响正常施工。最后是扩张和收缩。吸水后,岩土体体积增大,否则体积减小,易产生裂缝、基坑隆起等问题。为了保证后续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必须对岩土的胀缩性进行分析评价,优化设计,规范施工。
1.2地下水压力危害
由于环境的变化,地下水的分布也会发生变化。当变化过快、过大时,会对工程造成严重损害。一般来说,地下水分布的缓慢变化不会对建筑物产生巨大影响,可以直接忽略不计。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人工操作会导致环境发生更大的变化,地下水分布的变化速度加快,导致地下水压力急剧上升,对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必须准确评价地下水压力,特别是施工引起的地下水分布变化,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地下水突涌。
1.3地下水水位危害
1.3.1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危害
地下水位下降主要是由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其后果更为严重。这不仅会导致区域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还会导致地裂缝等问题。这是因为当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降低时,由于严重缺水,土壤可能变成沙质,稳定性将大大降低,对岩土工程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同时,水位下降可能导致地面沉降,严重时会导致地裂缝甚至坍塌,严重影响岩土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在工程水位地质勘察中,必须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和严重干旱气候对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1.3.2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危害
地下水位上升对岩土工程的影响是直接和间接的。从直接影响的角度来看,水位的升高将导致地下水腐蚀性的增加,这将影响岩土工程基础部分和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从间接的角度看,水位的升高会直接影响到区域土壤的性质和结构,容易使土壤软化。严重时会出现土壤液化、流沙等现象,严重威胁岩土工程的稳定性。
1.3.3 地下水位频繁波动造成的危害
水位的频繁升降,会造成该地区土壤干湿交替,导致岩土胀缩不均,不仅会造成岩土层开裂,还会导致土壤结构的不稳定和沙漠化。这对工程的安全危害极大,将直接导致工程的沉陷和坍塌。一般来说,地下水位的频繁升降不会发生,而只会由人类活动引起。因此,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地下水位的调查工作应做好。一旦发现水位频繁升降的现象,应采取合理措施及时补救,尽量减少由此造成的问题和灾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地区间潜水位危害
地下水位的上升也将对岩土工程产生重大影响。潜水水位的上升不仅会导致岩土工程基础的软化,而且还会导致地下砂的饱和。因此,它会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可能导致预埋管线的突然涌浪,危害极大。
2工程地质勘察中应对水文地质危害的策略
2.1完善地质勘察体系
地质勘查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水文地质勘查是整个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水文地质勘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和整个工程建设设计的质量。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关建设单位应重视其水文地质勘查工作。
同时,施工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地质勘查工作制度,确保地质勘查工作到位。要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增强水文地质勘查意识,真正发挥水文地质勘查在有效预防地质、水文灾害中的作用和价值。我们要多学习国外水文地质调查的优秀典型案例,不断学习新知识。它不仅可以丰富勘察人员的能力,提高勘察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而且可以促进我国水文地质勘查事业的发展。
2.2加强水文地质灾害事前预警
由于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施工期间必须对怀化市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灾害。动态监测也有利于施工单位做好地质灾害事故风险预警应急预案。一旦遇到风险,我们可以及时应对,第一时间的救援工作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2.3增强对水文地质勘察的理解与认识
在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检查人员对水温低的认识不高,认为这只是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循的一个过程。他们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调查当地水文情况,造成水文调查数据失去原有作用。因此,在水文地质勘察的实际过程中,需要由专业勘察人员完成,水文地质勘察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同时,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完善国内地质勘察工作流程,保证勘察资料的准确性,为以后的地质水文勘察工作积累一些经验。
2.4增强技术改造,破解实际问题
对现代社会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改造能有效地建设抗灾减灾产业及时监测水文地质变化、预防水文地质变化灾害的能力。施工过程中应选用环保材料及相关标准。同时,建设单位要继续培养勘探人才,不断提高勘探人才的技术水平,确保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必将上升。在给矿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矿业也要顺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使矿山生产科学化、集成化,把信息管理系统发展到今天,并逐步走向成熟,应用于矿山规划、勘探、生产、管理等方面,从设计、开采、监测、预测等方面,为矿山管理者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预测开采变化的结果,规避相应的风险,确保矿山安全平稳生产,提高矿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杨.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及防治策略[J]. 中国金属通报. 2019(08)
[2] 李玲.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 居舍. 2018(34)
[3] 马永刚. 探究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J]. 青海国土经略. 2019(01)
[4] 徐建平.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 价值工程. 2019(29)
[5] 黄丹红.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24)
[6] 鲁洋.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01)
论文作者:孔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20年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7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岩土论文; 地下水论文; 水文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水位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实践》2020年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