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三把斧头_宗馥莉论文

接班三板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板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药家鑫案最近已被顶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在质疑富二代的道德标准时,都不禁深深担忧:在富二代纷纷面临接班大任的特殊时期,中国企业将如何完成这一交接?

放眼全球,沃尔玛、宝马、洛克菲勒……家族企业已占据“世界500强”的37%。2009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同期平均利润比上市国企要高出14.2%;而在德国,家族企业过去10年的增长达到206%,非家族企业却只上升了47%。

家族帝国,痛在传承,权财攸关,两鬓斑白的掌门人怎能不焦虑?暂且抛开那些百年树人的宏伟计划,或许从目前相对成功的交接班案例里,我们可以找到临时抱佛脚的接班“三板斧”。

独生子: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

宗馥莉,28岁。杭州娃哈哈集团总裁宗庆后的独生女。尽管宗庆后还未公开是否让女儿继承全部的经营管理权,身为宗家独女、又是留美多年的正统海归,宗家大业难道还会流外人田?

2005年3月,回国不到一年的宗馥莉出任萧山二号基地管委会副主任,4个月后,又兼任杭州娃哈哈童装有限公司与杭州娃哈哈卡倩娜日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外界看来宗馥莉风光无限,其实集团的任何大事都是宗庆后说了算,宗馥莉只是在父亲的带领下小范围练手。

为了帮宗馥莉找到饮品销售的直观感受,2007年,宗庆后为女儿搭台、成立娃哈哈杭州宏胜饮料集团,该公司的法人正是宗馥莉。在宗馥莉的努力下,2007年底,宏胜饮料集团跻身萧山区百强企业。看着女儿的进步,2010年,从未跟女儿聊过交接班的宗庆后把集团的国际业务分拆给女儿打理,宗馥莉出任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还兼管集团对外投资。父女俩分工明确,宗庆后负责国内,宗馥莉负责国外。与父亲“同台竞技”的宗馥莉以国际饮料厂牌的OEM订单为突破口、快速推动娃哈哈的出口业务,2010年娃哈哈出口英美等主要市场的OEM、自有品牌饮料、方便食品就近千万美元,经过宗庆后多年的观察和培养,逐渐扩大练手范围的宗馥莉已颇具少主风范。

颇具少主风范的宗馥莉(左)。

如今,65岁的宗庆后仍说:“女儿能否接班,还有待观察”,自己则沉浸在亲自打理娃哈哈的乐趣中;逐渐成熟的宗馥莉也表示:“我需要更加了解中国,我需要有人帮助我或者是给我一点点指点。”宗家的接班貌似还要“看三年”,其实指日可待。类似“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的接班故事还有万向集团鲁冠球、鲁伟鼎父子以及方太集团茅理翔、茅忠群父子,而后两者已顺利完成交班。

家族企业要想在富二代手里发扬光大,无论是高学历的80后海归、还是由父辈亲自调教的本土太子,过早放权,走马上任总经理、决策层这类拔苗助长的行为都十分危险,甚至还会引起群臣弹劾、人事动荡。能侃侃而谈资本主义现代管理,未必就对国内市场规则游刃有余,让富二代多些基层磨炼、摸清公司的构架、熟悉业务组成才是全面掌握公司的捷径。而且在父辈“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的辅佐下,不仅子女的接班能力能得到迅速提升、使接班顺其自然,连子女想为企业注入现代化管理,探索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想法也更容易实现。

子女较多:把鸡蛋交给不同的篮子

1.“分槽喂马”两相宜

李泽钜低调、稳重,李泽楷高调、富有创造力,两人却都是挣钱高手。

李泽钜、李泽楷兄弟八、九岁时,李嘉诚就专设小椅子让兄弟俩列席董事会旁听。李嘉诚说,“带他们到公司开会,不是教他们做生意,而是叫他们知道,做生意不是简单的事情,要花很多心血,开很多会议,才能成事。”

为了让孩子成大器,两个儿子很小时就被送到国外读书。学有所成后,李嘉诚没有安排他们回自家企业,而是让他们自寻生活、“分槽喂马”。

大儿子李泽钜性格稳重、为人低调,被父亲“赶”去澳洲负责房地产开发。开始业绩不佳,李嘉诚却照样告诉儿子:“现在我只确定每年买多少地,至于何时、在哪里买地都交给你决定”。如今,李泽钜已是长江实业集团新一代掌门人;崇尚自由创新、不太安分的次子李泽楷则跑到加拿大去投资银行,并成了多伦多投资银行最年轻的合伙人。之后又另创电讯盈科、TOM.COM等,李嘉诚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财富声誉,一夜之间就被“小超人”李泽楷借助现代财务工具炼成了。

在李家的接班人养成计划中,李嘉诚没有定制儿子的人生,而是充分尊重儿子们的个性、让他们发挥所长自谋生路。有了困难,父亲全力相助,至于继承人选,谁在创业中的风范、出手与自家企业匹配,谁就是千里马。对于家有两位及两位以上继承人的家族企业来说,与其留下未来窝里斗的伏笔,不如前期拿出一点资金让子女各立门户,既锻炼其商业能力,又顺便考察谁才是真正的“太子”。生财有道的富二代们也就不会只盯着父辈的家财打主意了。

2.家族企业传男不传女?

企业传男不传女,早是公开的秘密。可当企业家面对同样富有商业天赋和能力的女儿,企业传男计划该如何进行下去?让女儿给儿子打工?还是女儿出局?

1998年,康奈创始人郑秀康劝回白领女儿回自家企业上班。很快,女儿郑莱莉由车间工人进入营销系统,直至集团副总裁、营销总经理,一时风头出尽。与此同时,曾在英国专修皮革专业的弟弟郑莱毅则身居幕后,主管集团的产品研发。

2010年,职业经理人任期已满,摆在老郑面前的难题是:如何跟资历更深的女儿捅破儿子必须掌握全局、康奈必须姓郑这层窗户纸?

方太集团创始人茅理翔曾用“口袋理论”解释说:在第一代创业家面前,企业家与子女只有一个口袋的利益,一旦儿子、女儿结婚了,那就存在两个口袋的问题,这个口袋包含了儿媳、女婿。口袋越多,企业继续平稳传承下去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未来权力斗争的可能性就越大。坚持企业所有权放在一个口袋才是企业常青的王道。好在郑莱莉深明“家族利益”,主动提出让弟弟郑莱毅担任康奈集团总经理,自己则负责康奈上市和集团旗下的地产投资。如今,各有分工的姐弟都在康奈共事,康奈集团继续姓郑;女儿拥有股份并身居要职。用老郑的话说:“很多家庭不考虑向外部去挣钱,而是在内部争权夺利。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不行。一儿一女最好”。

面对能力同样出众的女儿,如果用传统思想打击女儿的积极性,家族企业失去的恐怕就不仅是一名得力干将。如果分马喂槽策略已为时已晚,那就分配给女儿适当股份并划分一块领域让其独当一面,只有这样才既不削弱企业利益又不影响家庭关系,赚的钱还是继续流进自家腰包。

“阿斗”也有戏:败家子基金

谁都盼望“生子当如孙仲谋”。但并非所有的企业家都像李嘉诚与柳传志一样幸运,有多个优秀接班人可以挑选。面对“扶不上墙的烂泥”,企业创始人那恰似一抹淡定后的苦闷又有谁人知?

2004年浙江民营企业CEO圆桌会议上,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透露了关于继承人问题的想法。他说:“正泰有100多个股东,其中有9个高级管理人员。我们鼓励这些高级管理人员的子女念完书以后不要进正泰,到外面去打拼,我们会对他们进行观察和考验。若是成器的,可以由董事会聘请到正泰集团工作;若不成器,是败家子,我们原始股东会成立一个基金,请专家管理,由基金来养那些败家子。”

据说正因为正泰集团高级管理人员的子女根据父母在公司拥有的股份多少来排座位的游戏,深深触动了南存辉要设立一个“败家子基金”的想法。他意识到,如果这些孩子将来接替父辈经营正泰,会不会也是按照股份多少而不是能力高低来安排职务呢?谁都不希望辛苦打来的江山毁于一旦,所以宁愿出钱养阿斗,也要寻求真正的接班人。而在国外,通过较为周密的信托理财方式,财富维护与扩展更多受制于职业管理,家庭成员只能成为财富收益的部分拥有者,即使阿斗成群,企业也照常运转。

南存辉对于企业接班人的忧虑在民营企业中并非个案。无心接班或能力不济的富二代越来越多。江山无人可托的50后企业家只有早点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把目光转向职业经理人,才是传承企业的不二法门。至于子女的未来生活,可以拿出一笔资金交投资专家或银行委托打理,让那些进不了自家公司、又在外面混不下去的子女每月领取固定生活费,既保证其生活无忧,又不至于挥霍无度。

在内地民企崛起的近20多年间,曾经精力旺盛的第一代创始人已面临集体退位的关口,尚在成长的第二代接班人所承受的竞争和压力已经超过创业当年。面对“富不过三代”的警语,无论富二代出国学习西方理念、还是跟着父辈在一线摸爬滚打,要想接好企业传承的班,有钱人家的孩子也要早当家才行!

标签:;  ;  ;  ;  ;  

接管三把斧头_宗馥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