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论文_胡彤,杨剑

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论文_胡彤,杨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 湖北武汉 430071

摘要:回顾性分析9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在护理过程中采用病室环境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使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95%(85例)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症状减轻;32%(28例)中止发作1 年以上;2 例因合并多脏器衰竭而死亡。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哮喘疗效。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护理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支气管哮喘属于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因为机体内多种细胞与细胞组分参与。据世界卫生组织所统计出的相关显示,支气管哮喘为社会造成的负担现今已超过结核和艾滋病[1]。主要是因为变应原的刺激造成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支气管平滑肌出现挛缩致使患者出现胸闷、喘息及气急等临床表现[2]。常在夜间或晨起发作和加重。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难根治、容易反复发作的肺部疾病。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工作,熟悉支气管哮喘发生的规律对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3 年2月~12月收住的支气管哮喘病人90 例。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70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40年。有哮喘家族史者48 例,上呼吸道感染22 例,吸入刺激性气体8例,劳累12 例,其余无明显诱因。主要症状为首次或反复发作的喘息性呼吸困难,其中42%伴咳嗽,26%伴咳痰。全部患者均有胸闷气急、不能平卧。最终88 例病情得到控制,症状缓解出院,发生心脑肾功能损害2 例死亡。

2 护理评估

2.1 病史

2.1.1评估与哮喘有关的病因和诱因

①有无接触变应原,室内是否密闭窗户,是否使用地毯、尼龙饰品,或使用空调等造成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室内有无尘螨滋生、动物的皮毛和排泄物、花粉等。②有无主动或被动吸烟,吸入污染空气`如臭氧、杀虫剂、油漆和工业废气等。③有无进食虾、鳖、鱼、牛奶、蛋类等食物。④有无用普萘洛尔、阿司匹林等药物史。⑤有无受凉、气候变化、剧烈运动、妊娠等诱发因素。⑥有无激动、紧张、烦躁不安、焦虑等精神因素。⑦有无哮喘家族史。

2.1.2 心理社会状况

应注意评估病人有无烦躁、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由于哮喘需要长期甚至终身防治,可加重病人及家属的精神、经济负担。注意评估病人有无抑郁、悲观情绪,以及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等。评估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对病人关心程度、经济情况和社区医疗服务状况等。

2.2 身体评估

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有无失眠;有无嗜睡、意识模糊等意识状态改变;有无痛苦面容。观察呼吸频率和脉率的情况,有无奇脉。

3 治疗方法

定量气雾剂(MDI)吸入疗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防治急慢性哮喘发作的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国际哮喘诊治标准方案》等均将吸入给药作为防止哮喘的首选给药方式[11]。其次是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舒张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对症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护理措施

4.1 改善通气,缓解呼吸困难

4.1.1 调整体位

哮喘发作时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取端坐位可为患者提供床旁桌支撑,以减少体力消耗,减轻疲劳。

4.2 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支气管舒张剂、激素等药物以缓解气道炎症和水肿。氨茶碱是有效解痉止喘药物,须严格掌握该药的血药浓度。血药浓度大于20 μg/ml时,患者普遍出现恶心、呕吐等毒性反应;大于30μg/ml时,则可出现抽搐、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反应。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加氨茶碱0.5 g静脉注射时,注射时间宜在10 min以上,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中加氨茶碱0.5 g静脉滴注时,滴速以40~50滴/min为宜,并注意监测氨茶碱浓度。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有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原先未接受或者是接受低中等剂量激素治疗的哮喘患者,若持续应用激素,能够将其中16%~40%的患者得到完全制约[3],使47%~70%的患者得到良好制约[4],进而确保治疗效果及预防哮喘复发。但其副作用亦较大,故应防范滥用激素带来的不良后果。

4.3 避免接触环境中的过敏原

环境中如有过敏原,应尽快脱离。患者对气体的温度和气味很敏感,应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温度在18~22℃,湿度在50% ~70%)。在护理过程当中应注意了解病人饮食起居情况、生活习惯、家庭、工作环境;在工作中是否接触刺激性气体、化学物质、工业粉尘等职业致敏原;有无过敏原吸入史如花粉、烹调香味、尘螨及接触狗皮褥子等因素[5~6]。避免剧烈活动,避免冷空气刺激及吸入二氧化硫等,避免接触常见的过敏药物:如碘剂、青霉素等。

4.4 饮食护理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正是急性营养消耗期,患者体内水分和蛋白质会大量丢失,如不及时给予补充必会影响治疗效果。应根据患者的饮食爱好,给予高水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及易消化的食谱,忌食过敏性食物,平时应注意饮水、合理适量饮食。过敏性哮喘患者还应禁食海产品鱼、虾等,这些食物可使哮喘加重,注意补充钙与营养元素,多饮水[7]。恢复期要要限制患者的饮食量,忌过饱,避免进食诱发哮喘发作或刺激性食物,同时应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8]。

4.5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应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近年来心理工作者对哮喘患者心理健康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哮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在人格、情绪、行为、社会适应方面普遍存在问题。研究发现,哮喘患者多处于不良心理状态,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因素上与普通门诊病人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哮喘患者起病急,易反复发作,哮喘发作期病情重,患者时常会发生窒息,患者及家长心情紧张,易激动,易产生恐惧心理,甚至悲观、消沉,对未来生活失去希望[9]。因此,医护人员应态度和蔼可亲,给予患者关怀与体贴,耐心地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详细的解释工作,让患者知道哮喘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适当长期、规范 的治疗,哮喘是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的。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坚持长期的自我保健调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或避免不良因素刺激,同时应做好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和保持愉快的心情,帮助患者树立乐观、自信的态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加强与医护人员的配合,积极配合治疗[10]。为其身心康复提供各方面支持。

5 小结

完全缓解85 例;病情平稳,症状明显好转28例;2 例因合并多脏器衰竭而死亡。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气道的高反应性、气道的可逆性阻塞是哮喘的三大特点[8]。由于心理应激反应有关可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而喘憋、濒死感可刺激患者产生心理应激,致使机体免疫力低下,使哮喘易于发作。在临床护理时要做好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工作,除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技术外,还需要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长期配合,并做好对患者及家属关于支气管哮喘的健康知识的指导,增强患者及家属治愈疾病的信心,可以使患者病情长期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发作,防止进一步发展、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9]。

参考文献:

[1] 洪霞120 例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314-315.

[2] 孟林,费利霞.支气管哮喘的护理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18):4027-4028.

[3] 于海英,程雅玲,冉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7):4247-4248.

论文作者:胡彤,杨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  ;  ;  ;  ;  ;  ;  ;  

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论文_胡彤,杨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