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的十大理论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财政论文,理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财政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基础和宏观调控工具,事关治国安邦,强国富民。财政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财政理论是经济体制和财政改革的先导。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财政理论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呈现出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硕果累累的局面,为我国经济和财政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总结起来,共有十大理论成果。
一、做大“蛋糕”的理论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一直是我国财政理论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指导,财政围绕中心工作,提出了促进经济发展、扩大财源、做大“蛋糕”的理论。这个理论的内涵是:中国最大的实际是发展不够,发展不足。作为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整合措施,做活源头,做宽税基,做大蛋糕。只有把“蛋糕”做大,才能保障“蛋糕”切得更公平、更合理。
这个理论基础是《大学》中的生财有大道的观念: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所不同的是,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围绕经济发展,财政政策和措施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导,为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统收统支财政体制撕开了新口子,为市场经济体制闯出了新路子,为宏观经济调控做了巨大贡献,也扩大了财源。1978年全国的财政收入只有1132亿元, 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实现51304亿元,同1978年1132亿元比增长44倍,年均增长17.9%。实践证明,做大“蛋糕”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
二、“分灶吃饭”和“分税制”理论
1978年以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财权的体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一本账,企业和政府是一本账,这种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不利于地方发挥积极性,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1979年实行的财政改革,对企业实行放权让利,利润留成,1983年企业上交改为上交税收,规范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中央与地方之间从1977年开始探索以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为特征的“分灶吃饭”财政体制,旨在扩大地方财权,加强地方责任,调动地方积极性。
这两个方面的改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微观效益明显。1979年,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实行分灶吃饭,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有人认为,财政分灶吃饭是推动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从1978年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方式之下,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税收占GDP的比重不断持续下降,由1978年占31%,下降到1993年的12.3%,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二是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1993年只占22%。地方财政权力提高了,地方预算外收入扩大了,中央的调控能力降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但地区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领先,中西部地区滞后,中央财政能力低,无力转移支付给地区平衡;三是经济发展很快,社会发展滞后,政府无力支持社会发展,这些导致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按照财政服从事权的原则,确定各级政府的收入范围,也就是合理划分税种,核心是分权、分税、分设国税、地税征收机构。此外建立转移支付制度。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和税收体系,调动了中央与地方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制度框架和机制。2007年中央本级财政收入2773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3565亿元,分别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4%和46%。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18112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5%,占中央财政收入的65%。
三、复合税制理论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制定了涉外税收制度;1994年对传统税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补充的新流转税制,并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改革和完善资源税,开征土地增值税,对其他一些税制进行了调整,对税收征管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形成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调节的复合税制体系。税制明显简化,结构更加合理。按照“国民待遇”的要求,实现了中外企业所得税制度的统一。加强税收征管,制订征管税法。
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未扣减出口退税)累计完成49449亿元,比上年增收11813亿元,增长31.4%,高于GDP增长11.6%左右的增长率。比1978年税收519.3亿元,增长94倍。
四、公共财政理论
1998年12月16日,时任财政部长项怀诚提出了初步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它意味着我国财政实践活动在经过20年的量变改革后,财政模式改革有质的变化。在收入上以税收为主体,支出上以社会性为主体;实施税费改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总体趋势是财政逐步日益公共化了,这是我国提出公共财政的根本依据和客观基础。经过10年努力,我国公共财政框架已经建立,并开始了正常地运行。
对什么是公共财政特征,理论界仍然处于争论之中。张馨认为:公共财政指的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和模式。王一江教授通俗地解释“公共财政”的概念说,公共财政就是来自社会的钱,在社会的监督下用来为社会服务,以促进社会利益的增加。它与政府财政相区别,是打破“以政府自身利益”为中心这一旧体制,并注重财政的社会公用性的一种新理念。公共财政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国家来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一种活动。它的核心是政府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但与原来的财政制度相比,它更注重分配过程中的公共性、市场性和法制化。公共财政强调的是公共品的民主决策和程序性。齐守印认为:公共财政应包括以下四方面含义:取之于公众,用之于公益,定之于公决,受之于公众监督。还有的认为公共财政的核心思想是:收入来自全民,用之于全民;收入来自经济,用之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取之于全民,受监督于全民。
五、民生财政理论
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和党中央高度关注民生的形势下,民生问题是政府预算支出安排的重点和亮点,财政理论界提出了民生财政的理论。所谓民生财政,就是指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保、公共安全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到相当的比例,甚至占到主导地位。
2003~2007年,全国财政支出累计约17.7万亿元,比上一个5年增加9.6万亿元,年均增长17.6%。全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支出累计达到2.43万亿元、6294亿元、1.95万亿元和3104亿元,分别比上一个5年增长1.26倍、1.27倍、1.41倍和1.3倍。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累计达到1.6万亿元。如果加上三农支出为6.6万亿元,占到支出总额的37.3%。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支出8361亿元,占中央本级支出28.3%。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支出10778亿元,占中央本级支出的30.9%。从地方财政来说,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也不断增加。
六、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理论
适应公共财政支出体制改革的要求,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理论应运而生。核心内容是:部门预算是基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关键,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是配套措施,收支两条线改革是保障。健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系是条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财政资金分配运行机制。部门预算打造了透明公共财政,加大了向人大和社会的信息披露力度;改变了预算不透明、不细化、不规范的传统做法。转移支付,通过因素法、公式化分配资金,提高了财政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国库单一账户,预算单位收钱不见钱、花钱也不见钱。建立了透明直达的制度屏障;强化了财政资金专款专用的机制。阳光下的交易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收支两条线新机制堵住了漏钱的窟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相分离,有利于建立财政内部的制衡机制。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预算的透明度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全面、准确、清晰反映政府的收支活动;有利于继续深化财政各项改革;有利于建立与国际接轨、高效实用的财政统计分析体系。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加上了安全阀门。乡财县管、村账乡管构建了农村财务监管“防腐墙”和“安全网”体系。财政正在由一个权力部门向技术部门转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与效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七、取消农业税和义务教育阶段免费理论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提高的最集中的体现,是财政理论最大的成果、最大的亮点、最深刻的变革,最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举措。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草案提请开幕的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农民缴纳“皇粮国税”和国家征收农业税达2600年的历史终告结束。与此同时,国家还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
2006年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与1999年比,减负1250亿元,人均减负约140元。此外,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3月5日第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的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当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支出1076亿元,比上年增长76%;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1562亿元增长45.1%,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中央财政安排84亿元,在试点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继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安排570亿元,增加205.6亿元,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进一步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提高农村中小学人均公用经费水平,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测算单价标准。全面落实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安排223亿元。
八、依法理财理论
1991年财政部首次提出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实行依法理财、依法治财。依法理财,就是依照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管理国家财政,实现财政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财政的基本职能就是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作为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工具、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财政分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在整个社会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直接决定或影响各市场主体切身利益;财政分配的无偿性和强制性也决定了财政工作必须以国家法律为依托,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因此,财政活动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公平、公开、公正地进行,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九、财政职能的理论
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财政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作用提出了多种看法和表述。一般的表述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调控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原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对财政职能提出了新的看法。目前中央批准的财政部职能是:改革完善预算和税政管理;健全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十、财政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广泛: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促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作用,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财政在收入分配的再分配中的作用,消除财政负债;财政收支的可持续发展等。
标签:公共财政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央财政论文; 公共财政收入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政府支出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经济论文; 财政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三农论文; 分税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