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新型城市化互动关系文献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关系论文,产业结构论文,文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17(2009)05-0113-05
中国城市化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发展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二元结构的矛盾,城市体系不合理,劳动生产率偏低,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城市功能和集聚能力较低等,是新型城市化提出的现实背景。这里所指的新型城市化有别于传统城市化,体现了社会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统一,既强调内涵式、集约式发展,又包含外延式发展的内容,是伴随新型工业化而生的。产业结构从城市的起源之时就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为城市化的推进和深化提供了产业推力,促使了空间资源要素的整合,而新型城市化必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针对新型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两者之间的互动性关系,学术界也有很多深入的分析和实证性研究。
一、新型城市化的内涵
对于新型城市化的内涵,大致可分为四种思路:第一种思路是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着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新型工业化的提出必然也对城市化的发展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业化是内容,城市化是工业化存在的空间形式,类似于新型工业化的内容,新型城市化是能够集约利用资源、促进人口地域和劳动力职业有序转移、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适宜居住的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1]。新型城市化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新”在科学发展、高效集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特色鲜明、城乡统筹[2]。按照传统观点,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因此用新型工业化中的“新”是有一定依据的,但又是片面的,因为单向的工业化影响城市化理论是对城市化初期阶段的反映,当城市化跨越出初级阶段后,城市化反而推动工业化升级,城市化的演进不再主要表现为工业比重上升的带动,而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产业比重上升的拉动,正如钱纳里——赛尔昆模式所揭示的一般趋势一样。因此,仅用工业化内涵来定义是不够的。第二种思路是新型城市化是立足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新型城市化有利于消除传统的城乡社会经济利益矛盾,突破传统城市化的生产要素约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3]。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不但要看速度、数量,更要重视质量,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且协调发展[4]。新型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的最大区别即为公平,二元经济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殊的经济问题,虽然贫富差距普遍存在,但是二元经济矛盾却导致了机会的不均等与差别化。第三种思路认为新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结构转型和创新。这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和文化结构等四大结构的城市化转型[5]。第四种思路是新型城市化具备循环和生态特征,重在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由二维转变成三维[6]。城市化不仅具有经济社会进步意义,而且对一个人口密集、耕地资源有限的国家来说,城市化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7]。从宏观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城市不仅是“生产有效率”,也是“生态有效率”的居住方式。
从以上四种思路来看,新型城市化应是社会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统一,既强调内涵式发展又强调外延式发展。社会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变迁的城市化过程,后者是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的城市化的过程。社会城市化代表着城乡经济转型的公平性,经济城市化代表着各项关于城市化的经济目标。内涵式发展强调资源的有效流动与分配,结构的深化与转型。外延式发展强调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地理空间上的联合与区域经济的集约,以达到都市圈的城市形态。
二、产业结构的理论内涵
17世纪中叶,威廉·配第第一次就产业结构问题作出推断,克拉克于1940年进一步提出:伴随着经济发展,一个社会的产业结构无论从劳动人口比重,还是从国民收入比率来看,均有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推移之势。二战后,库茨涅兹的总结更加证实了配第——克拉克“铁律”是如何准确地概括了现实。同时他将产业结构重新划分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并使用了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这一概念来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而后,20世纪70年代大危机之后,产业结构出现以服务部门比重剧升为特征的新变化,证实了克拉克、库茨涅兹等人的论断。对此,西方经济学家毫不怀疑地将克拉克法则推延至20世纪70年代之后,提出了后工业化理论。其代表就是社会学家丹尼尔(Daniel Bell)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中提出的,经济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这就是“后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理论的实质是用于指导现实经济发展的一门学科,其实证性和应用性更为强大。根据经典理论,产业结构通过主导产业的演变、三大产业内部变动作用于城市经济,并且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由于中国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情况不同,盲目统一的产业政策必定存在缺陷。同时国外的产业结构理论又可分为两种结构理论——欧美产业结构理论和日本产业结构理论。欧美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是西方完善的市场经济,各产业部门发展程度比较协调,产业之间是一个相互依赖、互为市场的格局。产业结构理论从一开始就集中研究在相似的起始条件与经济制度下解释产业结构变化过程的特殊理论,而中国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明显处于不同的起始条件下,那么欧美产业结构理论明显是不适用的。日本产业结构理论是日本针对本国国情,以规划产业结构为手段,研究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途径和方法,来达到赶超欧美目标的产业结构理论。与美日相比,中国的微观基础是不完善的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特殊性,结构错位现象严重,所以迫切地需要建立起能够指导实践的产业结构理论。
三、产业结构与新型城市化的互动性关系研究
1.产业结构与城市化
从城市的起源开始,产业结构、产业分工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杨小凯、赖斯在1994年建立的新兴古典城市化的一般均衡模型中显示出城市的起源、城乡的分离都是分工演进的结果[8],当交易效率不断改进,全部均衡从自给自足向局部分工演进,直至最后发展到完全分工的过程中,工农业之间的局部分工并不一定会产生城市,当工业内部分工加深时,就出现了城市。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2007年)在《城市经济》一书中从历史经济角度论证了产业发展对城市的推动作用,城市正是不断地在旧工作基础上添加新工作的地方,任何出现这一过程的聚居地最终都会发展为城市,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农业依靠城市化大幅度提高了生产力,因为新的农村产业先在城市出现,再转移到农村,来处理部分城市产业。
产业的发展、结构的转型,不仅使城市经济有了新的增长方向,而且还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产业结构的演进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城市生活方式、需求结构从单一到复合的转换和重组,是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过渡,体现出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密切联系。换句话说,产业结构的演进导致了经济的非农化和工业化,产业空间布局的转移导致了人口定居方式的聚集化和规模化,这实质上就是城市化的过程。
2.产业结构与新型城市化
产业结构与新型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产业结构的变化丰富城市化的内容和形式,影响着新型城市化;新型城市化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产业结构与新型城市化之间存在互动关联。
(1)产业结构的变化丰富城市化的内容和形式,影响着新型城市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新型城市化的发展,体现在就业结构、城乡一体化、市场需求导向等方面。
第一,产业结构影响劳动力分布、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持续发展,会协调好劳动力的吸纳能力[9]。当产业在发达地区集聚后,在产业生命周期性和外界环境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必然要进行产业区域转移,产业结构中的分工体系就会影响到新型城市化的发展。产业结构同一,不合理的分工体系使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落后的工业发展不起来,影响就业结构,进一步影响新型城市化的推进[10],三次产业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的充分发展才能加速城市化进程[11]。
第二,新型城市化是一个结构转型的过程,而引领结构转型的微观载体为劳动力,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和流动对于城市化的作用是巨大的。劳动力在产业结构中转移,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12]。产业结构影响城乡一体化。二元经济矛盾的解决,依托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产业区域转移以及城市与区域之间经济互动发展空间结构的建立。伴随空间联系的加深,城乡资源配置和分工体系不断优化,从而导致城乡产业结构的联动调整[13],同时产业结构的创新对城乡经济具有推动作用[14]。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虽然是制度安排的特殊性造成的,更是产业演进进程中带有强大政治色彩和意识惯性的内生变量。城乡二元经济现象从产业结构上说是因为城乡产业结构不合理,本质是缺少科学的分工体系[15]。三次产业的价值链和关系也因为技术的进步以及需求的多元化,而呈现出更多的交叉和重叠,三次产业界限也日趋模糊、融合,将逐渐转变传统的“二元经济——城乡对立”模式为“产业融合——城乡一体化”模式[1]。
第三,产业结构影响新型城市化。这是由于产业结构具有阶段性特点,即在城市化发展不同阶段,产业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单向的工业化影响城市化理论只是对城市化初期阶段的反映,而当工业化接近和进入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城市化的演进不再主要表现为工业比重上升的带动,而表现为非农产业比重上升的拉动[16]。这时产业结构为城市化向高级阶段过渡提供了内容,而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产业结构演进引致了新的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的深加工,延长三次产业的产业链,构成城市化的根本动力[17]。因此,城市化需要有相对应的产业结构支持,否则会导致“空心化”。目前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存在很大偏差,现有的产业结构低服务化、低就业弹性、低需求弹性[6],不能满足城市化中的就业需求和收入增长期望,应借助结构转换力推动城市化的持续发展。
城市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顺向演进,由一种平衡状态上升到新的平衡状态,造成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呈现出阶段性的梯度跨越,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双方主体则利用这种产业结构转换达到供求趋于一致时为止。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实质上是在城市中较低层次的产业形态经历成熟之后逐渐走向衰落、较高层次的产业形态在新生的基础上不断成长的过程。城市功能也发生蜕变。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升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之一,只有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使农业部门的就业结构与其产值结构相适应(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经济越发达,其产业产值份额及就业份额也越低)时,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才能一元化,通过技术、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能够增强传统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力,扩充产业结构的容量,拓宽深层次的就业空间,增强城市拉力。
(2)新型城市化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新型城市化意味着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等层次的重大转变,虽然中国已步入城市化的加速期,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与政策和制度安排紧密关联,因此中国城市社会空间从动力机制到实体环境都显示出独特的表征。改革初期受计划体制影响,城市化发展道路从小城镇的论点,直至现在的大城市发展论,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和特殊的国情导致了中国城市化产业内部结构与世界同类国家相比,存在显著偏差,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降低了城市效率,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18]。正是城市化的发展缺陷使得城市化产业结构存在偏差,表现在城市的内部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偏低[19]。从产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来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部门并存;农村传统部门经济、乡镇企业部门经济、城市传统部门经济、现代部门经济并存;从产业发展的地区结构来看,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并且现实的产业结构是部门结构和地区结构的交叉重叠。比如东北老工业基地这种资源型城市,东北地区的大城市处于单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阶段,空间资源短缺限制了中心市区新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东北地区大城市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对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支撑力的重要途径[20]。新型城市化是在内涵与外延发展方式下逐渐形成的“城市——区域”变换过程,以信息流、技术流等实现空间网络交流,使地理磨擦大大减少,减少信息搜寻与交易成本,共同促进公共技术创新,加快观念、思想和知识的扩散等,最大可能地利用范围经济和分工效应。新型城市化是非线性发展道路,这种非线性组合与发展使产业结构的价值链和关系由于信息化和技术进步、需求多元而出现交叉和组合,并出现新的特点。同时新型城市化的区域公平性和效率使产业结构能够正常良性的转移和升级,延伸与拓宽产业链,有助于城市推进产业整合,促进产业结构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发展,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由分散经营向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发展。
(3)产业结构与新型城市化之间存在互动关联。通过以上分析,容易看出产业结构与新型城市化之间存在着复杂多样的互动关系。结合国外经验,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来看,产业结构变化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而城市化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21]。城市化加速发展,必然会改变城市的产业结构,对城市功能的提升作用是明显的[22]。产业结构通过影响劳动力流动这种劳动结构的变化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加深产业价值链引致新的市场需求,优化城市的空间互动性,借助结构转换力推动新型城市化。新型城市化为产业结构向高级演进提供要素支持和需求导向,对三次产业结构的改造与解决产业结构偏差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三大产业内部变动如何作用于新型城市化,学术界主要争论点在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问题上,一种观点是第二产业的发展还是发挥中心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撑,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不要盲目的推进第三产业的过度发展。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要促进第三产业的深化,认为现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下,第三产业的比例严重不协调,这与国外发展经验是相悖的。本文认为问题的立足点应为区域差异条件下,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产业基础和不同的资源禀赋以及地理优势等,才能解释清楚内部变动处于哪一个阶段。
所以,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与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不同都会影响相互作用的效果,区域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又可以分为时间和空间规律的研究,各种实证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或演进,既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不同的内容和水平,又会在地理空间上留下不同的布局或集群。基于中国存在严重区域差异的基本国情下,新型城市化对于不同区域应该有不同的发展要求,同时产业结构的作用力应具有区域性特点,这方面的研究还是不足的。产业结构与新型城市化的互动性关系虽然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从区域视角分析两者作用机理的成果是欠缺的,所以针对产业结构与新型城市化的互动性关系的实证性研究值得进一步探讨。
标签: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