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融资对策研究_贷款余额论文

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融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发展论文,乡镇论文,融资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乡镇企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与计划经济背景下构建的银行融资体系发生了冲突,现行银行融资体系的融资方式和手段已无法适应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呼唤金融制度创新。为此,本课题组从国有商业银行入手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以浙江省为例),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乡镇企业融资问题。

一、乡镇企业发展中的融资匹配分析

(一)调研方法和模型设计

1.调研方法。为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乡镇企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现状,本文应用的主要调研方法是个案调查、访谈、数据收集和文献检索。主要调查单位有: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等主要金融机构以及浙江省乡镇企业局等。在调查中课题组听取了许多专家的意见,收集了金融机构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案例,同时收集了全省乡镇企业工业生产总值、企业单位数、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等方面的大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筛选、修正。对访谈内容、个案调查进行了归纳演绎,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数学模型拟合和融资匹配研究。

2.拟合的变量、时间序列和模型的选择。①因变量与自变量的选择。论证乡镇企业发展与融资的相关程度及融资支持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弹性,必然选择反映乡镇企业发展进程中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的有关指标。在众多可供选择的指标中,设y[,1]为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y[,2]为乡镇企业单位数,这样,y[,1]既包含了数量的扩张,同时隐含了内在企业技术改造、创新、产品科技含量等企业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要素,y[,2]则主要包含了数量的扩展,即企业外延扩大再生产的要素。在选择自变量时,设x[,1]为金融机构年度贷款余额,x[,1]作为乡镇企业外部融资支持因素,就目前情况看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因此,x[,1]能比较集中地反映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整体支持力度。②时间序列的选择。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发展壮大起来,回归分析和弹性分析要求有一定的样本量,所以选择的时间序列为1979~1999年。由于时间长达21年,现有信息系统很难提供口径完全一致的数据,为此,采取了必要的插值、二次分组、修正系数等统计方法,对援引的数据做了必要的整理,使模型拟合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情况。③模型的选择。在对21年数据分布状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择y=a+bx的一元回归模型来说明乡镇企业发展与金融机构贷款支持的相关程度;选择Log(y)=a+blog(x)的对数回归模型,来说明金融机构贷款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弹性。

(二)拟合曲线和结论

根据调查统计资料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相关的拟合曲线和结论:

(1)浙江省乡镇企业工业生产总值与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的相关分析

y[,1]=22.258+12.41x[,1]r=0.991[**]

 F=1093.984[**]

(2)浙江省乡镇企业工业生产总值与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的弹性分析

Log(y[,1])=2.388+1.015Log(x[,1]) r=0.994[**] F=1644.952[**]

(3)浙江省乡镇企业单位数与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的相关分析

y[,2]=186442.286+680.87x[,1]

 r=0.834[**]

F=43.422[**]

(4)浙江省乡镇企业单位数与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的弹性分析

Log(y[,2])=8.991+0.731Log(x[,1]) r=0.926[**] F=113.875[**]

在以上各式中,n=21,[**]意为p<0.01。

经F检验,模型拟合效果是好的。从上述定量分析得到的结论是:①含有内涵扩张的企业技术改造、创新、产品科技含量方面的工业总产值指标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间呈高度相关(r=0.991);其弹性系数为1.015,即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那么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将增长1.015%。②含有外延扩展的企业单位数指标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间呈正强相关(r=0.834);其弹性系数为0.731,即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那么乡镇企业单位数增长低于1%,为0.731%。以上结果充分说明,金融机构融资更多地影响乡镇企业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从而加速生产力提升的过程。可见,解决乡镇企业融资问题已迫在眉睫。

(三)乡镇企业各发展阶段的融资匹配

1.乡镇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与银行贷款融资区域的匹配。在乡镇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发展阶段上,银行支持意愿和融资行为是有选择的,在产品单一和贷款单笔支持、产品持续与贷款持续支持状况下的融资匹配情况如图1所示。

基于图1的分析,①从乡镇企业生命周期角度看,当乡镇企业产品处于孕育期和创业期时,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无支持意愿,很少有贷款支持。当乡镇企业产品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它们迎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此时,国有商业银行遵循贷款“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经营思想十分乐意支持,并有大量的贷款注入乡镇企业。假定乡镇企业不再创新、产品滞销、利润滑坡,进入衰退期和消亡期,国有银行商业将会逐步地收回贷款,同时也有可能承担贷款呆账损失。②从银行贷款融资的角度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是在还旧借新不断持续地支持乡镇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壮大全过程发挥作用。当乡镇企业产品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银行贷款Ⅰ(第一笔贷款)进入企业;当产品显现衰退时,贷款Ⅰ会逐步退出企业。但此时乡镇企业产品不断创新,其升级换代产品出现成长的生机,与此同时国有商业银行贷款Ⅱ(第二笔贷款)又会介入,因此,连续不断的产品创新与绵延不断的贷款资金涌入可以达到最佳的融资匹配。

图1 乡镇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与银行贷款融资区域匹配

可见,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乡镇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得到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支持。对浙江省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及浙江省三花集团公司的个案调查显示,它们成长中融资的基本特征是:①创新初期主要依靠社会集资和企业自身积累;②达到一定实力后,得到银行信贷支持从而企业高速成长;③企业向大型公司发展,争取作为高科技股在二板市场上市,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国有商业银行融资金支持意愿最高的是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乡镇企业,这时也是贷款资金进入乡镇企业最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国有商业银行对乡镇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达到最大。

2.乡镇企业生命周期与整体金融支持的匹配。在图1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乡镇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发展阶段金融支持力度不等的原因,可以看出,乡镇企业在只生产一个产品后即结束的特例下,可划分为两个金融支持区域:①宜风险投资支持区域;②宜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支持区域。金融支持,即全社会各个可能方面对乡镇企业的融资支持,必然划出“无—很少—多—更多—退出—无”这样轨迹。而乡镇企业的生命周期是产品不断创新的周期,产品不断创新体现为乡镇企业生命周期的绵延。在乡镇企业不断发挥创新活力,产品层出不穷,企业持续经营的正常情况下,整体金融支持不再被细分化,而是如表1构造的那样,全方位地发挥作用。

从目前我国的整体金融支持实际情况看:其一,适逢乡镇企业普遍处于孕育期Ⅰ与创业期Ⅱ,特别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在这一时期,乡镇企业除了自身积累外,唯一可以谋求的是选择风险投资融资战略,而全社会也恰恰应当为乡镇企业提供风险投资的实际资金和资金运作办法。但直接融资的主板市场门槛极高,乡镇企业根本不够入市融资条件,能够提供乡镇企业入市融资的二板市场迟迟难以启动。其二,传统金融制度下的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应积极改变旧模式,审时度势,看清乡镇企业发展的态势和金融服务体系与之相匹配的关系,通过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改善金融服务质量,提高金融支持力度,在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乡镇企业的主导作用。

表1 乡镇企业生命周期与整体金融支持匹配表

二、银行融资支持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商业银行高度集权与乡镇企业贷款额度稀少的矛盾

现在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高度集权的一级法人制度,在对大企业、大集团的资金支持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70%以上的工业生产总值来自非国有经济,可是国有商业银行掌握着我国至少80%的银行资产和87%的信贷资金。在国有商业银行高度集权的体制下,越是乡镇企业多的基层行,其存贷比例越低。基层市、县支行,甚至有许多二级分行的存款上存,大量的信贷资金被总行、省级分行用于支持重点大企业、大集团。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都有集中资金支持大公司、大企业的战略,造成乡镇企业获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支持少于其对国民经济贡献程度。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实行不同的贷款条件,特别是对非国有的乡镇企业的贷款条件要比大型企业严格得多,致使乡镇企业很少得到政策的优惠,且面临不公平的融资政策环境。

(二)中小商业银行较低的服务水平与乡镇企业信用偏好的矛盾

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本应与乡镇企业融资相匹配,但目前其服务市场定位不清,贷款图方便,不愿与乡镇企业打交道,再加上自身规模小、负担重,缺乏信用且有效保障少,汇路、结算、服务品种、服务水平明显劣于国有商业银行。而乡镇企业的信用偏好使它们更愿意选择在国有商业银行开户,致使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重点不在乡镇企业上,城市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地方股份制银行又缺乏资金实力支持乡镇企业,造成乡镇企业贷款需求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三)高层信贷决策机制与基层乡镇企业的地理位置的矛盾

目前的信贷决策机制一般都采取信贷员调查,信贷员汇报,信贷员、信贷部门、行长三级审批的模式。近期,在国家“抓大放小”的指导方针以及主办银行制度实施后,部分地区和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对上述方针和政策的理解有所偏差,使得很多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全国性大银行竞相争取大型企业为主要客户,完全忽视或不愿意进入乡镇企业贷款市场。随着银行的商业化改革的推进和投资风险约束机制的建立,国有商业银行采取“授权授信”措施后,大部分县、区支行的贷款权力被上收。而县、区恰恰又是乡镇企业密集的地方,乡镇企业申请发放一笔贷款要上报到多级部门层层审批,正常贷款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往往延误了企业资金投入的最佳时机,影响对部分绩优乡镇企业的支持,也增大了商业银行自身贷款的风险。

(四)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与社会信用危机和自身信用不足导致乡镇企业授信难的矛盾

社会信用危机指:①企业之间应收、应付款项空前巨大,乡镇企业为债务拖欠所累,资金周转速度慢,甚至周转失灵。②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商业银行与乡镇企业打官司,追讨贷款打赢容易执行难,往往赔上诉讼费,最后还是讨不回贷款。因此,对乡镇企业信用评估难以进行。自身信用不足指:乡镇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实行家族式经营,依靠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大中型企业竞争。但灵活的经营制度和随意性很大的财务制度,造成乡镇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间各种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无法满足国有商业银行对其融资的要求。在对乡镇企业授信过程中,基层行是谨慎又小心,上级行是麻烦又担心,导致乡镇企业授信不足或无法授信。

三、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融资思路与对策

(一)发展民营中小银行,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从目前银行的数量和规模来看,要发展为乡镇企业服务的小型商业银行。我国的银行体系格局已初步形成,有中国工商、中国农业、中国建设、中国银行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也有像中信实业、中国光大等以集团公司为依托的中型银行,同时也有浦东发展、广东发展、深圳发展以及各地组建的地方商业银行。全国性的大商业银行以服务于大型企业的批发性业务贷款为主,以中小型企业的零售性业务为辅。小型地方商业银行由于规模的限制,在批发性贷款业务上较难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竞争,而必然以众多的乡镇企业为服务对象。这种金融服务市场的细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小型商业银行,建立和健全一个与乡镇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银行融资支持体系。

从金融机构的所有制结构来看,要发展一批为乡镇企业服务的民营商业银行。乡镇企业属非国有经济,因此,地方性的中小民营商业银行应当成为支持其发展的主体。“地方性”的含义在于该民营商业银行对乡镇企业的背景比较了解,两者的信息对称程度高,交易成本相对较低;“民营”的含义在于该银行由于产权明确,决策者和所有者合二为一,可以精打细算,且总的资金量较小,因而愿意和乡镇企业合作,共同发展成长。这些年来我国一直没有制定和出台鼓励民营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政策,一些自发发展起来的地方性“钱庄”属于被取缔的范围,合法经营的只剩下一些地方性的信用社。最近几年国家在整顿基层中小金融机构的过程中,许多县、区的城市信用社又被并入由政府控制和管理的城市合作银行,使这些城市信用社的官僚化色彩更重,“民营”特色大大减弱了,乡镇企业的贷款也相应减少了许多。有调查表明,城市信用社的贷款对象,60%也已经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使得乡镇企业融资途径变得更窄,困难更大。因此,只有通过建立民营中小商业银行来优化资源配置,才能提高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力度。

(二)提升商业银行服务理念,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首先,商业银行应在积极争取贷款批发性业务的同时扩展贷款零售性业务。随着银行转向商业化经营,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贷款批发性经营业务成为各家银行争夺的重点。现阶段利率完全市场化尚不可能实行,贷款批发性业务与零售性业务的成本差异、风险差异无法通过利率的调整来补偿,对大型企业的贷款批发性业务较之对乡镇企业的贷款零售性业务具有相当明显的利益差异。这使原本竞争就十分激烈的贷款批发性业务的份额之争显得更加激烈。为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创新服务理念,摒弃所谓的“唯大论”,坚持“唯优不唯大”的服务理念,以企业的创新活动、综合效益来全面地评价企业。为了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和乡镇企业的共同发展,应当动态地评价企业的业绩。发掘一批具有潜力的乡镇企业客户,对于那些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或是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乡镇企业应给予大力支持,与乡镇企业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培养成长性的客户群体。其次,商业银行应改善内部信贷决策机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机制没有给乡镇企业提供与大企业同等的待遇。为改变乡镇企业的融资地位,商业银行应调整信贷体系的组织结构,加强部门间的相互制约,建立健全信贷管理委员会、信贷经营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使信贷经营部门集中力量开拓对乡镇企业融资的信贷市场。改革贷款决策制度,不以企业规模大小决定贷款与否,而以贷款项目质量为目标,实现贷款审批的专业化。改变目前考核体系造成的只重视贷款数量、不重贷款质量的短期行为,建立一个长期的以效益为中心的业务考核体系。提高业绩考核方法的科学性,综合地、全方位地评价贷款业务的风险和效益。由此切实保障乡镇企业获得与大中型企业平等的融资地位。最后,商业银行应增加金融服务项目。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融资租赁、承兑汇票、贴现、信用证等应该对乡镇企业开放,不应设置业务障碍。融资租赁是适应于乡镇企业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的重要融资手段,其融资租赁资金用途明确,融资租赁过程由出租人直接购进设备,承租人不会把款项挪作它用,有利于高技术项目按计划完成。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也应该特别惠及乡镇企业。许多大企业对乡镇企业的货款支付往往是给银行承兑汇票,国有商业银行被社会上的票据欺诈所累,不愿贴现,再加上人民银行再贴现难等客观因素,造成许多乡镇企业手持银行承兑汇票无法贴现,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国有商业银行要重视贴现融资业务,真正在贴现融资上支持乡镇企业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  ;  

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融资对策研究_贷款余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