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应急通信中卫星通信技术应用论文_黄炜昭,张宏钊,邹俊君,谢欢欢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近几年,全国各地频繁发生自然灾害,直接造成光缆中断,引发电网主干通信网络解环语音,甚至暂停业务,一定程影响了电力通信业务。电力公司将卫星通信技术引入应急通信中,以通信资源补充电力系统通信,进一步避免发生中断基本调度问题。所以,在研究电力系统中应用卫星通信技术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应急通信;卫星通信技术

引言

基于卫星通信特点分析,卫星通信方式不会被时间和环境约束,突出了多址连接、远距离传输等优势,并成为应急通信的关键手段。当发生灾害时,一定程度损害地面通信,需要通过卫星应急通信提供有关信息,保证指挥中心得到精确的数据。

1.卫星应急通信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卫星通信不会受实践点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传输方面凸显了远距离传输、容易开通和灵活组建网络等特点,并连接多个地址,同时双向传输图像数据和语音,进一步得到应急通信的青睐。发生突发性灾害时,地面通信系统容易遭遇严重损坏,外界要想了解灾区情况,需利用卫星应急通信手段传输重要信息与数据,保证有关部门或指挥中心得到精确度的情报,一定程度推动了救援工作的贯彻落实。

2.应急通信中VSAT卫星通信的应用范围

1)双向传输数据。VSAT卫星通信对业务数据完成双向传输,有利于在调度自动化、电能管理和MIS系统中实现数据的双向传递。VSAT卫星通信的特性为中低速率、续传输等,并且传送与返回指令的时延不超过15s。2)工业视频传输监控。VSAT卫星通信与IP技术综合应用进而对多点控制单元有效引入,凭借卫星图像的通信功能,对公司内部网络会议实时掌控。3)卫星勤务电话通信。一般的卫星电话都会发生时延的问题,单电力系统中专用的应急卫星通信话音业务可以发挥辅助作用。根据电力系统的特殊操作内容,语音有效沟通了地区调度和远端变电站间的联系,向用户通过VSAT卫星传输话音信息。

3.卫星通信网系统建设

3.1模式选择

(1)模式类型

1)建设主站(模式1)。电网公司自行建设卫星通信地面控制主站,并将子站安排在各个厂站,借助转发器向卫星本体运营公司直接传输自有专网。

图1 模式1

2)建设中心站,利用运营商主站(模式2)。要想最大程度压缩初期投入的成本,不影响网络的灵活扩展,在运行商主站系统的基础上建设卫星通信系统,并于调度中心组建地面站子中心,把远端站分别设置在各个厂站。

图2 模式2

3)建设远端站,利用运营商主站(模式3)。电网公司合理建设远端站,其卫星通信网主要借助运营商的主站系统形成。在远端站建立所有站点,凭借主站系统实现通信的目的。

由表1可知,安全性和保障性最差的是模式3与模式4,难以达到监控与控制的目标,不利于维护运行电力生产网;同时在网络扩展性方面,模式3和模式4明显滞后于其它两种模式。另一方面,模式1和模式2的长远投入也相差200-400万元,在系统整体投资中这个投资占14%,在初期投入中,模式2投入仅占6%。

在投资允许的前提下,建设卫星通信网可以选择模式1,在投资有限的前提下,建设卫星通信网可选择模式2。

3.2业务需求

当发生突发事故时,抢修与事故现场应保证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不间断传输,应急指挥和通信中心突出了现场通信系统的运行。考虑当出现严重电力生产故障时,要在临时建设的调度指挥中心传输通信数据,还要保证现场处理文字以及指挥车辆,强化应用效果。

语音:事故发生过程中,需要现场至少保持一路语音通道及行政交换网联通;

数据:事故发生过程中,需要现场保证加入数据网的能力;

视频:事故发生过程中,需要现场向调度中心传递视频;

调度指挥:指挥中心可以调度抢修和工作人员。

4.卫星应急通信系统组网分析

4.1地面中心站

1)地面站天线。利用2.4米Ku频段通信天线。通过天线和卫星车,在地面中心站实时传输语音和数据,由卫星车采集接收,地面站对通信车的现场情况实时监控。

2)发射单元。通信质量容易受技术指标与可靠性优劣的影响。发射单元对L频段信号实行变频与功率放大,由天线发向卫星。

3)Ku频段低噪声放大器。LNB一定程度保证了卫星数字系统的应用优势,并强调其功效。配合数字系统信号传输特点使系统得到最佳的传输性能,并降低误码率。

4)卫星调制解调器。主要作用是对基带设备信号科学调制,得到的卫星信号更适合卫星传输,并向卫星发送。解掉卫星下传信号适合在基带设备中应用,保证在基带设备与卫星设备中自行切换信号。

4.2应急通信车

通信车采集图像主要是现场利用车顶摄像机、会议摄像机及云台解码器等采集视频内容。并借助车载图传系统的科学配置,向应急指挥中心传递信号。把车载型车顶摄像机安装在车顶,并将会议摄像机安装在车内,借助视频分配器一分二分配视频信号,有效连接硬盘录像,并与视音频矩阵对接,切砖至其它系统。

4.3卫星通信便携站

其特点是自动对星、操作便捷。内部将跟踪接收器、无线控制器、GPS模块等嵌入,通过自主研发的控制软件,有效实现自动操控。操作者利用电脑图形的用户界面,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模式,监控Z便携站操作。人机界面友好、简洁、容易操作。

5.卫星应急通信系统中通信技术的应用

5.1应急系统电网业务分析

(1)调动自动化系统运行

系统提供了全面。可靠的实时信息,向调度员提供电网运行情况,并及时找出电网安全威胁,这也是提升调度管理水平的方法。通道对实时信息有效承担,并对主站命令及时上传,对调动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造成严重影响。

(2)远动通道中断产生的威胁

在电网调动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变电站无人值守操作可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其中远动通道必成为对电站监视和控制的唯一方法。在现场、RTU、主站设备之间产生高效的闭环系统,任意操作过程都可能出现监控风险。

故障过程中电站不能接受运行人员和调度的监控,若设备出故障,调度与集控站不能得到任何信息,有可能扩大事故范围或影响事故处理的效果,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

5.2应急系统电网业务接入

1)调度电话接入。基于卫星通信网初步构建了全数字通道的IP交换平台,结合传输链路应用VOIP技术,并将语音网关设备设置在局端和远端的位置。

2)调度自动化业务接入方式。在局端的前置机和远端的RTU借助异步数据实现接入。即把一个远动网关设备安装在卫星设备与RTU设备间,通过一个或多个接口连接RTU,当地面线路发生故障时,可放置便携站,直接连接运动网关设备和RTU的接口,该设备以IP线路转换RS232数据并传输至卫星链路上,另外运动网关设备还提供另一个IP接口,与调度数据网路由器连接,达到内外网络传输的目标。另外设备还可以发挥安全隔离与VPN的功能,进一步分离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

5.3电力应急系统组网

结合接入情况,电力应急系统的组网方式,即正常时,自动化业务接入利用2M专线和IP网络通道,出现灾变时,切换通道:业务系统与远动安全网关设备接入,远动安全网关设备与卫星通信系统直接接入。

运营商建立主站系统的卫星通信系统,由此产生了应急系统的组网方式,将天线架设在地面断站。便携站与中通卫星车根据实际运行的特点,将移动数据传输至不同地点。数据经天线发送和接收数据,不同业务类型的设计经过对应的网关,向用户端传送信息。这种模式的可扩展性良好,节省了投资建设的成本,与应急指挥中心应用相符。通过实验检测,这种组网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6.结束语

综合分析,在应急通信中卫星通信技术是至关重要的技术,在减少灾害损失和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需要持续创新卫星通信技术,并在实践中合理运用,进一步提升应急通信技术水平,全方位彰显应急通信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欧月娥,李雅箐.浅谈卫星通信在环境应急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7(25):282.

[2]杨玉刚.卫星通信在抢险救灾任务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10).

[3]邬雨璇.卫星通信系统在人防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7,19(1):118.

[4]胡刚.卫星通信在大数据和应急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406(12):184-185.

课题:基于人造卫星的电网智能运维技术的研究 项目编号:090000KK52180069(SZKJXM20180261)

论文作者:黄炜昭,张宏钊,邹俊君,谢欢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应急通信中卫星通信技术应用论文_黄炜昭,张宏钊,邹俊君,谢欢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