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学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论文,教学改革论文,课程改革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秋季开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在全国38个实验区启动。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前所未有的改革,其意义非同寻常。新世纪之初,培养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合格人才势在必行,不大刀阔斧地改革弊端丛生的基础教育教学,我们的教育就难以步入高效益、高质量的快车道。这次改革不再像过去那样在维持课程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单纯改革课堂教学,而是采取先破后立的战略,即先打破旧的课程体系,然后依托新的课程体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青岛市内4区有幸全部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作为历史教研员,笔者在此不揣浅陋,就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学改革略述管见,以就教于同仁。
一、新的历史课程标准
据考证,“课程”一词最早源于1895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在英语中,“课程”(curriculum)原意是“跑道”。作为跑道同义词的课程是静态的,是外在于学习者的,所以很多教育家称之为“制度课程”。杜威对“制度课程”提出挑战,他认为课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他把学生的直接经验置于课程的中心位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体验课程”由此肇始。
“体验课程”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与当前我国一再倡导的尊重并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素质教育精神不谋而合。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课程,不只是“制度课程”,更应该是“体验课程”。“体验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是可以被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和体验到的课程,是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的课程。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摈弃了旧的课程体系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确定性的传统,不再将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了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以它为载体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并由此构建出新的意义。基于这种新的知识观,新课程的目标就超越了知识技能取向,使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衍生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新历史课程标准与长期实行的“制度课程”状态下的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把教学目标僵化地限制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而是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即对知识技能的反思与应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即通过知识技能而构建出的个性意义)三者统一起来,形成全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历史课程目标体系。
新世纪,学以致用这一古老的教育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顺应时代的要求,历史这门古老的科学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新的历史课程必须面对的难题。长期以来,旧的教学大纲及旧的教科书,游离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之外,似乎是想把学生都培养成学识渊博、无所不通的历史学家,将那些大而全、繁而难的东西不加选择地提供给学生,惟恐有所遗漏。其结果适得其反,学生厌学历史的情绪不断滋长。历史课生动活泼、绚丽多姿的本相遭到扭曲,历史课异化了。一堂课满满当当,教师在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选拔甄别不重发展潜质的评价制度制约下,只能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将课程内容予以灌输,谁也没有胆量越雷池一步,放手发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理想根本无法实现。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专业性,课程内容的选择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抽象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减少繁杂的知识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从整体上降低历史课程的难度,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历史课堂进行自己的探索,找到自己的自信与自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学生主体性的提升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二、新的历史课堂教学形式
作为历史课程实施主渠道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构建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历史课程标准及其教科书改变了过去历史教学大纲及其教科书“繁、难、偏、旧”的状况,为历史课堂教学减负增效铺平了道路。原本可以满堂灌的内容没有了,如果继续按原来的教学形式运作,那么,一堂45分钟的课充其量20多分钟就可以完成。历史课程标准及其教科书迫使教师必须改变旧的授课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的呈现不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应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让学生记忆和存储历史结论,而是结论和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引导学生探询形成结论的生动的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能力,真正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沃土。
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
过去一直争论不休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可以休矣。历史课堂教学与时俱进,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就必须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形成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教学关系,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性”。因为在信息网络时代,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渠道是开放的、多元的,教师想单凭“一桶水”来满足学生“一碗水”的需要,已经显得远远不够了。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而应当成为学习知识的促进者。这种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并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参与到互动互惠的教学过程中,决不意味着放弃教师在价值引导上的神圣职责,主导作用的发挥仍然非常重要。
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存在的弊端之一就是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而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改革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最近,笔者执教过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一课,这节课涵盖了1956年到1966年十年的共和国史,成就与失误并存,学生在理解和认识上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讲课以前,先布置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曲折发展的岁月》、《当代春秋》等资料,了解这十年的史实,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笔者则搜集音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上课伊始,以多媒体课件开路,先声夺人,先展示中共“八大”的录像,然后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与学生一起结合录像分析“八大”的任务和内容,接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设问:“八大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有哪些成功的探索和经验?为什么没能坚持下去?”学生讨论,合作探究,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为整个一堂课的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此后,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经济困难”等失误点上,也是先放录像,再提出问题,诸如“为什么没有在短时间内赶超英国?”“放卫星反映了当时举国上下什么心态?”“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等等,每一个问题都成为学生思维的导火索,他们积极开动脑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只是适时调整,引导他们朝正确的思路靠拢,而不是简单地以“对”或“错”予以评价,营造一种开放的、多维的课堂空间。各种议论无不透射出极其可贵的自主探索精神。而后,笔者在充分肯定学生讨论结果的基础上,话锋一转,指出:“十年建设时代,我国尽管出现一些失误,但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就与失误相比,成就是巨大的。”展示几段录像,让学生讨论“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都有哪些成就?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就?”接着,发动学生贴近现实生活,讨论“王进喜和雷锋的精神究竟过不过时?对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使原本离学生现实生活已经比较遥远的英模人物又回到了他们中间,曾经激励过我们的英模精神再一次回荡在历史课堂。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仍有意犹未尽之感,“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斓珊处”,德育渗透尽在潜移默化之中。这堂课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了一次比较成功的整合运作。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无疑是我们每一个历史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
标签:新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