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失明人士共有824.8万,而2016年,视障人数的数量已经迅速增长到了1731万人,也就是说,每八十个人中,大约就有一名视障人士。中国盲人群体庞大,但盲人出行十分艰难,盲人用品功能普遍单一,盲人科技用品的市场尚未被大力开发。智能盲杖旨在帮助盲人群体更加方便地出行。本文从盲人现状,智能盲杖的功能设置,产品的设计理念及预计取得的社会效果和盲人群体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盲人群体;智能科技;智能盲杖;生活质量
盲人群体是残疾人群体中一个比较大的特殊群体,而我国也是世界上盲人数量最多的国家,社会各界都在热切地关注盲人问题。据统计,我国存在视觉障碍的人群中,低视力的主要病患以60岁以上的人群居多,在视力残疾患者中中老年人占三分之一。盲人群体因为缺少视觉感知的原因不便行走,因此他们大都很少迈出大门,只能通过家人的讲述和有声读物来了解身边的世界。
纽约大学的心理教育学家詹里姆·布鲁诺研究发现:人类的记忆10%来自听觉,30%来自阅读,60%通过视觉和实践获得。盲人由于无法运用视觉感知周围的环境的情况,所以他们是众多群众中出行最不方便的人群之一。
1.盲人群体的社会现状
由于长期生活在没有色彩的环境之中,盲人群体的逻辑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普通人有很大差别,他们的内心就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由于视觉功能不同程度的缺失,视觉障碍者的行为举止会与常人不同,造成交流产生障碍,他们会感觉自己比不上别人,丧失对自己的信心。另外由于身体的缺陷,他们在公共场所活动的时候会有很多不方便,受到歧视,所以他们很少出现在公共场所,很少参加公共的娱乐活动,朋友稀少,孤独感强烈。但是作为组成社会的一份子,视觉缺陷人群同样希望被社会所认可,得到社会的尊重,像普通人一样融入社会。
为了使盲人更好的融入社会,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盲人协会也会定期集中开展活动,但现在我们所谓的娱乐活动,对盲人群体的友好度还是太低了。专门设立的一些盲人电影院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盲人观影无障碍,且此类场所少之又少。如果无人陪伴,盲人的出行是比较困难的。就拿上海来说,街上人流密集,路间车流不息,仅靠一根盲杖在这个复杂的城市里穿梭尤为困难。
虽然很多地方的盲道建设规模大、投资高,但由于后期管理维护的薄弱,普遍存在破损、占压等现象,不仅影响了盲道的使用效率,而且造成盲人朋友对盲道信心减弱,产生疑问甚至抵触情绪。盲道建设由助盲到伤盲,盲人由尝试行走到敬而远之。
目前有一部分的盲人也会像常人一样外出、工作、学习。他们出行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依靠导盲犬、依靠熟人带领、依靠导盲棍。
2.智能科技发展下的智能盲杖
伴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日益向往和不断更迭的科学技术手段,这些盲人的实际生活需要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所认识。于是大量高科技的盲人辅助产品在市场上不断涌现,尤其是智能盲杖,许多产品都标榜自身为盲人出行的必备工具。但是市面上的智能盲杖真的能满足盲人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吗?亦或者只是设计者赋予了其臆想出的功能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根据盲人机构,盲人群体和网上的参考文献来看,盲人的出行方式大多为步行,出行范围大约在距离家周边500米到1000米之间,在这个范围内,盲人可以基本上可以进行最日常的社会活动,如购置生活必需品。此外,盲人在外出旅游时,更倾向于结队出行,社区街道的残联会定期组织盲人去郊外或者公园感受自然的气息。在设计盲人辅助用品时需要将这些生活背景纳入考虑范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盲人自身视觉的缺乏,使得他们的其他感觉较于普通人来说更为敏感,于是充分调动他们的听觉及触觉成为了盲杖设计时的重要因素。现在许多厂商将声音纳入了产品设计的一环,最显著的一个现象是在原本的盲杖上增加了收音机的功能,并在不同的按钮增加了盲文,使得盲人的手指在接触按钮时通过平行滑动让他们清晰的分辨出各自的功能。这样的措施只是智能盲杖所迈出的第一步。未来盲杖更应该具备的是更富实践性的新功能,如周围播报,导航回家,紧急呼救等。设计者也许永远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但他们仍旧希望可以设身处地地为使用者考虑,就拿“红外线避障”这一功能来说,市面上较成熟的盲人辅助用品大多装配有此功能,但此类产品大多价格高昂,操作复杂,且需要有完善的售后保障。但同时,有一些问题无法避免。首先,此类产品避障的精度并不稳定,且由于盲杖结构及使用时需要反复敲打地面的动作,导致这类产品需要定期维护。其次,在询问大量盲人群体及盲人机构后,研究观察发现在盲人行走时,一根简易红白盲杖足以解决探路问题,行走的危险更多是来自行路上的突发状况,而这种情况是避障功能无法完全解决的。由此可见,市面上的盲人辅助产品的设计者不用过分强调功能的强大,而忽略盲人群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盲杖的造型和使用的材料。在21世纪初盲杖大多由不锈钢煅炼而成,有的甚至只是一根木头,时至今日,材料科学迅速发展,许多更轻便,更坚固的金属材料不断问世。加之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对残疾人也开始发放一定的补贴,盲人有意愿有能力来负担经过科技改良后的盲杖。另外在盲杖手柄处运用人体力学知识来研究盲人走路时器官的结构、功能与运动规律,从而得出最适合盲人的把握位置,满足他们的防护,保健和良好触觉体验。
3.智能盲杖使用下预计取得的社会效果
在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下,研发出更优产品来保障盲人的出行安全是产业相关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群众都希望构建一个可以帮助盲人出行,提高盲人被关注度的体系。成立盲人用品工作站,定期的上门走访,更好地为盲人群体解决诉求。让盲人对出门不再畏惧,减少他们出门的危险性,也增加他们出门的便利性,选择设计辅助盲人出行的智能盲杖,保障盲人群体能够安全出行,在此想法驱使下,新产品开发中应运而生的 “周围播报”功能,会生成对使用者所在位置附件的商家播报,告知使用者自己附近有哪些商铺或是著名地标,还会进行相应的介绍。这是尊重盲人自身的能动性的初心,望他们的出行不再是两点一线,让盲人群体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补偿视觉感官以感受这个世界的变化和精彩,借此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盲人不再为了出行而出行,真正体会到自身诉求正在得到解决,以此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4.结语
除去在硬件设备上能给予盲人群体的支持和帮助,周围人对于盲人的态度至关重要。希望大家也可以从自己出发,对有视觉障碍的群体多一些关爱和理解,让他们能尽早地和我们一起走在同片阳光下!
参考文献
[1]杨琳,廖铉泓.基于STC8A8K单片机的简易导盲产品优化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2):81-84.
[2]朱鑫,黄艳,高飞跃,徐玉琴,陈云梅.基于STM32的盲人导航系统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11):122-123+125.
[3]朱鑫,黄艳,高飞跃,徐玉琴,陈云梅.基于STM32的盲人导航系统设计[J/OL].数字技术与应用:1-4[2020-02-0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2.1369.TN.20191218.0909.006.html.
[4]丁雯雯,康佳.基于社会创新理论的盲人导航眼镜设计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23):286.
[5]陆海峰. 盲人无障碍出行短板不只是导盲犬太少[N]. 绍兴日报,2019-12-01(003).
[6]杨渝南,刘杰,王怡,张子祥,戴意茹.智慧城市中盲人出行无障碍设施体系构建研究[J].华中建筑,2019,37(11):36-40.
论文作者:范力 陆媛圆 王一凡 蔡闻哲 戴王潮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6
标签:盲人论文; 群体论文; 他们的论文; 智能论文; 功能论文; 社会论文; 视觉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