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优质高产氮肥精量确定技术的研究

水稻优质高产氮肥精量确定技术的研究

阙金华[1]2003年在《水稻优质高产氮肥精量确定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0-2001年,在江苏太湖稻区昆山市(玉山镇)和锡山区(羊尖镇)、沿江高砂土稻区泰兴市(根思乡)、里下河稻区高邮市(高邮镇)与建湖县(上冈镇)以及淮北稻区东海县(平明镇)试验基地上各定位试验5-6块田,每块田设置高产施氮区及无氮区两处理,在统一的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用于确定各试验基地主栽粳稻品种高产(亩产650-700Kg)总施氮量的斯坦福公式中的叁个基本参数,即目标产量需氮量、氮素当季利用率和土壤供氮量。在此基础上,于2001-2002年在昆山、高邮、东海的不同基础地力上设置了专题验证试验,除对所获的叁个参数验证完善外,重点验证斯坦福公式在应用中的可行性,以及高产与优质的协调性。现将本研究所得结果介绍如下: (1)施氮区水稻产量与对应的每百公斤稻谷需氮量呈二次方程关系:Y=-1384.7x~2+5928.5x-5668.3(R=0.7849~(**);n=91)。大多数粳稻品种亩产量达650~700Kg的高产水平时,百公斤稻谷需氮量相对比较稳定,36个样本100%集中在1.9~2.3Kg之间,平均为2.1Kg,因此,取2.1Kg可涵盖绝大部分粳稻品种高产时的每百公斤稻谷需氮量。 (2)在各试验点不同水平地力基础上,主栽粳稻品种在施氮15~23Kg/667m~2条件下水稻氮素当季利用率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40%的氮素当季利用率是实现目标产量亩产700Kg的低限临界指标值。扬州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3)水稻基础地力产量(不施氮区水稻产量)、土壤耕作层(0~ZOcm)碱解氮、全氮、有机质含量及对应的施氮区实际产量均与不施氮区土壤供氮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因此,可把它们作为诊断或预测土壤供氮量的指标。其中以水稻基础地力产量与土壤供氮量的相关性最好。针对应用过程中,无法了解同季(当年)的水稻基础地力产量,且土壤耕作层碱解氮、全氮和有机质含量需要化学分析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根据应用田块前1一2年实际水稻产量(正常年景和正常施肥)、并参照前茬作物产量水平来预测土壤供氮量的方法。 (4)昆山、高邮、东海叁点的验证性试验结果一致表明:应用斯坦福公式计算总施氮量是可行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目标产量(亩产700Kg)每百公斤稻谷需氮量为2.IKg,氮素当季利用率为40%是可靠的,计算总施氮量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土壤供氮量的预测值与土壤实际供氮量的吻合度。 (5)在选用优质品种的前提下,在施用达目标产量总氮量时,产量与主要品质指标可在较高水平上得到统一,反之,高产与外观品质会存在较大矛盾,其中至白率和至白度大,影响了稻米的品质等级。要解决此矛盾,要在选用外观品质优越而稳定的品种前提下适当降低施氮量。

王慧琴, 王慧[2]2015年在《浅谈水稻优质高产氮肥精量确定技术》文中提出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稻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上氮肥投入量的大幅度增加,其种植面积与产量逐年上升,但是,也正是基于化学氮肥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因超出水稻所能吸收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对土地与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氮肥的过渡投入也使得整体成本投入增加,进而降低了经济效益。为了确保实现水稻种植的综合效益,本文对水稻优质高产氮肥精量确定技术展开了研究与探讨,以供参考。

剧成欣[3]2014年在《不同时期中籼水稻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文中研究表明了解不同时期中籼水稻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吸收利用的变化特点及其生理基础,对于指导水稻高产高效栽培与育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苏省近70年来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12个中籼水稻品种为材料,依据品种种植年代结合株型特点将其分为早期高秆(ET)、矮秆(DC)、半矮秆(SDC)和超级稻(SR)4个类型,设置了ON(不施氮肥)、MN(全生育期施纯氮210kghm-2)、HN(全生育期施纯氮300kg-2)叁个氮肥处理,研究了不同时期中籼水稻品种产量与氮肥吸收利用的变化及其生理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在各施氮量下,籽粒产量均随品种演进逐步提高。产量的提高主要在于每穗粒数的增加,进而提高了总颖花量,总颖花量与产量表现出同步增长的趋势,其中以超级稻品种更为明显。由早期高秆品种到半矮秆品种,结实率逐步提高;但由半矮秆品种到超级稻,结实率有下降的趋势。3个供试超级稻品种的结实率均未达到80%,显着低于半矮秆品种。较低的结实率影响了超级稻品种产量潜力的充分发挥。2.不同时期中籼水稻品种的茎蘖数均随着生育进程呈“S”曲线变化,而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品种演进和施氮量的增加,不同时期中籼水稻品种的生物产量逐步提高,抽穗后生物产量增加,收获指数先增后降。由早期高秆品种到矮秆品种,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同步提高,主要以增加收获指数为主;从半矮秆品种到超级稻,产量的增加主要在于生物产量的提高。3.不同时期中籼水稻品种的根干重随着生育进程显着增加。在各主要生育时期,不同时期品种根干重均随品种的应用年代和改良过程显着增加,以抽穗期根重尤为明显。在整个水稻生育过程中,不同时期中籼水稻品种的根冠比和根系氧化力随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超级稻的根系氧化力在抽穗期最大,但抽穗后超级稻根系氧化力下降的幅度显着高于半矮杆品种,这可能是导致超级稻结实率较低的一个重要生理原因。4.在品种改良过程中,不同时期中籼水稻品种的株高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顶部3叶的着生角度逐步降低。在MN和HN处理下,不同时期品种的叶面积指数随品种应用年代逐渐增加。超级稻品种抽穗后冠层叶片的着生角度较小,叶面积指数较大,保障了超级稻高的群体叶面积和较高的物质生产量。5.各时期中籼水稻品种的吸氮高峰均集中在穗分化期至抽穗期,此期氮素积累量占生育期氮素总积累量的30-45%。超级稻品种的吸氮高峰在穗分化期至成熟期,且HN处理显着高于MN处理。不同时期中籼品种在各生育阶段的氮素积累量均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吸氮量也随品种的演进而显着增加。6.在同一施氮量下,氮肥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生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产谷利用效率随品种演进而增加。除氮肥农学利用率外,同一时期品种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产谷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7.不同时期中籼水稻品种穗分化期的叶片氮代谢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合酶(GOGAT)]均随品种应用年代的演进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逐步提高。8.不同时期中籼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随品种改良有所改善。与早期高秆品种相比,现代品种的整精米率、长宽比、胶稠度和崩解值有所提高,垩白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消减值有所降低,进而改善了稻米的食味性。总体上,施用氮肥增加了籽粒蛋白质含量、胶稠度、垩白度和稻米淀粉谱的消减值。氮肥对稻米品质其他指标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异。综上,不同时期中籼水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随品种改良逐步提高。每穗颖花数的增加、株型的改善、根系和叶片光合能力以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提高是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提高的重要生理基础。超级稻结实率较低,提高结实期根系活力和叶片光合能力是进一步提高超级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霍中洋[4]2010年在《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稻超高产形成特征及精确定量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双季稻作是我国南方稻区重要的种植制度,对我国粮食安全与社会经济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双季稻作中,早稻生产最易波动,稳步推进早稻高产与超高产,不仅是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且对于稳定双季稻面积、提高全年稻谷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稻农增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惠农措施的加强与落实,超级早稻品种的不断推出,双季早稻产量逐年提高,并涌现出一批高产与超高产典型。但与中、晚稻相比,早稻产量低而不稳,高产尤其是超高产特征与规律缺乏深入研究,技术定量化程度不高,栽培技术不够规范,超高产重演性差。为此,本研究于2006~2009年在长江中游江西双季稻地区的赣州、袁州、奉新、鄱阳等地,以主推品种金优463、先农31、新丰优22、陆两优28、优I458为材料,通过不同播期、基本苗、施肥等技术组合,塑造中产(6000~7500Kg.hm-2)、高产(7500~9000Kg.hm-2)、超高产(≥9000Kg.hm-2)多种类型群体,并结合大面积定点跟踪调查,研究双季早稻超高产形成、物质生产与氮素吸收利用特征;通过不同秧龄、基本苗、施氮量及氮肥运筹专题试验,研究并建立双季早稻超高产的基本苗计算与氮肥施用精确定量关键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品种超高产群体的每公顷平均穗数为339.1万(307.6~365.1万),极显着高于高产与中产群体的298.9万(269.5~326.9万)、269.9万(250.4~315.0万),分别高13.5%、25.7%;每穗总粒数平均为120.3粒,与高产及中产群体相当;群体颖花量平均为4.19×108粒,极显着高于高产与中产群体的3.67×108粒、3.18×108粒,分别高14.5%、31.8%;结实率平均为84.1%,与高产群体的83.7%相当,显着高于中产群体的81.8%;千粒重平均为27.0克,与高产及中产群体间没有显着差异。超高产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粒数和结实率,但差异不显着;结实率对产量的净作用最大,其次为穗数与粒数,差异也未达显着水平。在高产基础上适当增加穗数的同时攻取大穗,并进一步着力提高结实率,从而形成足量的颖花量与高充实度,是双季早稻超高产形成的基本特征。双季早稻9000 Kg.hm-2超高产的适宜产量构成因素为:有效穗(339.14±26.34)×104.hm-2,每穗总粒数为(120.31±8.48)粒,结实率为(84.11±2.35%)%,千粒重为(27.03±0.42)克。2、超高产早稻群体叶面积在拔节期低于高产群体,在(N-n+1)叶龄期、抽穗期与成熟期高于高产与中产群体;叶面积生长速率在(N-n+1)~拔节阶段低于高产群体,在拔节~抽穗阶段高于高产及中产群体;抽穗后的叶面积衰减速率低于高产与中产群体;光合势在抽穗~成熟阶段显着高于高产与中产群体;群体生长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高产与中产群体。超高产群体主要生育期的适宜叶面积指数(LAI):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1)为1.5~2.0,拔节期为4.5左右;抽穗期为6.5左右,成熟期为2.5~3.0。抽穗期的有效叶面积比例和高效叶面积比例分别达85%以上和65%以上。超高产群体主要生育阶段的适宜光合势(×104m2.d.666.7 m -2):移栽~(N-n+1)阶段为1.4~1.6,(N-n+1)~拔节阶段为2.5~3.0,拔节~抽穗阶段为7.0~7.5,抽穗~成熟阶段为9~10。超高产群体主要生育阶段的生长率(g.m-2.d):移栽~(N-n+1)阶段为8.0~10.0,(N-n+1)~拔节阶段为16~18,拔节至抽穗阶段为25~30,抽穗至成熟阶段>20。3、超高产群体在(N-n+1)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及拔节~抽穗阶段与抽穗~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显着或极显着高于高产与中产群体,在N-n+1~拔节阶段显着低于高产与中产群体;经济产量与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着抛物线关系,与成熟期及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经济系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显着。超高产群体主要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Kg.hm-2):(N-n+1)叶龄期为2100左右,拔节期为4300左右,抽穗期为9500~10500,成熟期在15750以上,抽穗~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比例达40%以上。4、超高产群体抽穗后的茎鞘物质输出量显着多于高产与中产群体,叶片物质输出量及抽穗后叶茎鞘物质的表观输出率及其对产量贡献率显着低于高产与中产群体。超高产群体抽穗后的叶茎鞘物质表观输出率为20%~22%,表观输出物质对产量的贡献率为19%~20%。5、超高产群体在(N-n+1)叶龄期与拔节期的植株含氮率与高产及中产群体相当,在抽穗期与成熟期则高于高产及中产群体;氮素积累量、阶段氮素积累量与吸氮强度在(N-n+1)叶龄期、拔节期稍高于高产群体,显着高于中产群体,在抽穗期与成熟期显着高于高产与中产群体;成熟期穗部氮素积累比例、100 Kg籽粒吸氮量与氮肥当季利用率高于高产与中产群体;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农艺效率与氮素生理效率与高产群体相当,但高于中产群体;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氮素表观生产力显着低于高产群体。超高产群体的氮素吸收利用特征是:(1)植株含氮率(%): (N-n+1)叶龄期为2.7左右(2.5~3.0),拔节期为2.0左右(1.8~2.2),抽穗期为1.3左右(1.0~1.5),成熟期为1.0左右(0.8~1.3);(2)植株吸氮量(Kg.hm-2):(N-n+1)叶龄期为50左右,拔节期为90左右,抽穗期为136.5左右,成熟期在160以上,(N-n+1)叶龄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30%左右,拔节至抽穗阶段的氮素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25%~30%,抽穗至成熟阶段的氮素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20%左右,穗部氮素累积量占总积累量的75%左右;(3)氮素收获指数在70%左右,氮素农艺效率在18 Kg·Kg-1以上,氮素生理利用率在46 Kg·Kg-1以上,氮素当季利用效率在40%以上。6、将双季早稻超高产的基本苗定量计算公式简化为:X = Y/ (1 + t1 ) [ 1 + ( N﹣n﹣SN﹣bn﹣α) r1 ],并明确了用公式计算的关键参数。其中,3叶以上秧苗分蘖(t1)的成穗率(s1)平均为98.1%(94.2%~100%);2叶以下秧苗分蘖的成活率(s2)平均为11%(8.3%~13.4%);本田期有效分蘖发生位上的分蘖发生率(r)平均为72.9%(70.2%~76.2%);秧苗移栽分蘖缺位数(bn)为0.6~1.0叶,平均为0.8叶;适宜的够苗叶龄在8.5~9.2叶之间,平均为8.8叶,矫正系数(a)为-0.5~-1.2。用简化的基本苗公式进行超高产水稻基本苗定量计算的实用参数是:Y为目标产量所需的适宜穗数;t1为移栽时秧苗带3叶以上(包括3叶)的分蘖数;SN为移栽叶龄;N=12;n=4;r1=0.7,bn=0.8;α=-1。以上述简化的公式及关键定量参数应用于江西袁州、余干、鄱阳等地双季早稻百亩连片超高产综合试验示范方,秧苗一般5~6叶移栽,单株带3叶以上分蘖1~2个,经计算需栽插种子苗45~60×104株,比大面积生产高20%~30%,够苗叶龄期出现在9叶期,比大面积生产早0.5~1.0个叶龄,产量达9000Kg.hm-2以上,比大面积产量高20%~50%。7、明确了应用斯坦福(Stanford)方程进行双季早稻施氮量确定的方法与计算参数。试验地土壤基础产量(无氮区)、土壤当季供氮量(无氮区水稻氮素累积量)与正常施肥区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土壤有机质、碱解氮与土壤当季供氮量相关性不显着,土壤基础产量的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与基础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土壤基础产量平均为4881.5 kg.hm-2(4575.9~5193.0 kg·hm-2),基础产量的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平均为1.53公斤(1.45~1.64公斤),土壤当季供氮量平均为74.79 kg·hm-2(66.35~85.17 kg.hm-2);施氮区不同产量水平的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与产量呈极显着二次方程关系,施氮区超高产水稻的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在1.75~1.95 kg之间,集中在1.75~1.85 kg之间,最优回归值为1.82 kg,需氮总量为157.5~166.5 kg·hm-2,最优回归值为163.8 kg·hm-2;水稻产量随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上升而提高,超高产水稻氮肥当季利用率为37.4~47.8%,平均为43.2%。应用斯坦福(Stanford)方程进行双季早稻超高产的氮肥精确定量计算的实用参数是:基础产量在4500~4875 kg.hm-2时,基础产量的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为1.5公斤;基础产量在4875~5250 kg.hm-2时,基础产量的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为1.6公斤;施氮区超高产的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为1.8公斤;氮肥当季利用率为43%。将上述精确定量施肥参数先后在江西袁州、鄱阳、余干等地进行了百亩连片超高产示范,一般需施纯氮202.5~225 kg.hm-2,比大面积生产施氮量高37.5~60 kg.hm-2,高27.8%~36.4%,实收产量达9000 kg.hm-2以上,比大面积产量高3300 kg.hm-2,高57.9%,氮肥利用率达41%~46%,比大面积生产高15个百分点以上。8、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施用比例及穗肥不同施用叶龄期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当季利用率具有显着影响。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为7:3与6:4处理的产量及氮肥当季利用率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8:2与9:1处理。其中,7:3处理的产量分别比8:2与9:1处理高6.88%、10.43%,氮肥利用率高21.46%、33.13%;6:4处理的产量分别比8:2与9:1处理高4.41%、7.87%,氮肥利用率高17.52%、28.8%,7:3与6:4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着;倒3叶期追施穗肥处理的产量最高,达9229.2 kg.hm-2,其与倒2叶追施穗肥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倒4叶处理,高8.67%,极显着高于倒1叶与不施穗肥处理,分别高22.43%、47.41%;倒3叶追施穗肥处理的氮肥当季利用率与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达45.11%、20.79 kg.kg -1,其显着高于倒2叶处理的41.33%、18.8 kg·kg -1,分别高9.14%、10.6%,极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为7:3~6:4,穗肥施用时期为倒3叶~倒2叶,是双季早稻超高产及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关键技术指标。将上述关键技术指标应用于超高产综合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比大面积应用的前重施肥法(10:0或9:1)增产729~1503 kg.hm-2,增产8.1~16.7%,氮肥利用率提高6.5~13.4个百分点,提高15.4%~31.8%。

许轲[5]2010年在《小麦氮肥精确定量及其应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最少的肥料获得预期的高额、优质小麦产量,收到省肥、高效、环境友好的效果,构成小麦氮肥精确定量技术体系,是小麦栽培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本研究在江苏淮北、淮南麦区设置系统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品种类型、施氮量、氮肥运筹方式、施氮时期、栽培方式、土壤背景氮等对Stanford方程中叁个参数麦季土壤供氮量、目标产量需氮量、氮肥当季利用率的影响,明确了叁个参数的变化特点,提出了适用的参数值,提出了小麦目标产量施氮量精确定量技术,并进行了验证和示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主要结果如下:1、目标产量需氮量合理确定的研究。(1)5年高产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百kg籽粒需氮量随产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不同产量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明确了江苏不同麦区、土壤类型、土壤肥力等条件下的百kg籽粒需氮量的适宜取值范围。研明了不同地力水平上小麦目标产量与基础地力产量呈显着线性正相关。淮北麦区粘土土壤上,高产、中产低产水平百kg籽粒需氮量分别为3.01 kg(2.90~3.35 kg)、2.90 kg(2.82~3.32 kg)、2.81 kg(2.60~3.21 kg)。随产量水平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淮南粘土土壤上,高产、中产、低产水平分别为2.91 kg(2.70~3.30 kg)、2.8 kg(2.57~3.19 kg)、2.71kg(2.41~3.07 kg);淮南砂土土壤上,高产、中产、低产水平分别为2.81 kg(2.56~3.15 kg)、2.69 kg(2.48~3.05 kg)、2.61kg(2.43~2.91 kg)。同时,高、中地力小麦产量与施氮量呈显着二次抛物线关系,低地力小麦产量与施氮量呈显着线性关系。砂土土壤最高目标产量小于粘土土壤。(2)36个不同基因型品种的吸氮量和百kg籽粒需氮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趋势,不同品种间和不同品种类型间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强筋、中筋、弱筋小麦百kg籽粒需氮量平均分别为3.15、3.03、2.85 kg。(3)在淮北麦区施氮量12.5~22.5kg、淮南麦区施氮量12.5~22.5kg条件下,不同类型品种小麦百kg籽粒需氮量随施氮量的提高呈逐渐增加趋势,最高施氮量比最低施氮量的百kg籽粒需氮量平均增加0.35±0.08kg。在不同地力水平上,表现为高地力>中地力>低地力,高地力比低地力高0.10~0.30kg,两者的差值随施氮量的提高呈加大趋势。(4)在(淮北麦区施氮量为17.5kg/667m2、淮南麦区为15 kg/667m2)与氮肥追肥时期(拔节期)相同条件下,小麦百kg籽粒需氮量与拔节期追氮比例呈极显着二次抛物线关系,全基施处理最低。在氮肥基追比10:0~3:7条件下,淮北麦区,基追比5:5处理的百kg籽粒需氮量最高,陕农229百kg籽粒需氮量为2.65~3.11 kg,济南17为2.71~3.22kg;淮南麦区,基追比6:4处理的百kg籽粒需氮量最高,扬麦11号为2.51~2.94 kg,宁麦9号为2.35~2.77 kg。(5)在施氮量(淮北、淮南麦区分别为17.5kg/667m2、15 kg/667m2)与氮肥基追比(淮北、淮南麦区分别为5:5、6:4)相同条件下,小麦百kg籽粒需氮量随氮肥追施时期的后移呈增加趋势,全施基处理最低,剑叶期追施处理最高,剑叶期处理与返青期、拔节期处理差异不显着,叁处理显着高于其余处理。宁麦9号变化范围为2.30~2.77 kg,扬麦10号为2.38~2.95 kg,济南17为2.57~3.16kg。(6)宁麦9号和扬麦10号条播方式百kg籽粒需氮量显着高于套播方式,平均高约0.14 kg。(7)小麦百kg籽粒需氮量随稻季氮肥施用量增加呈增加趋势,R20W15处理比R0W15 R10W15、R15W15处理分别增加0.23、0.15、0.08 kg/667m2,提高8.6%、5.5%、2.8%。2、合理确定麦季土壤供氮量的研究。(1)通过5年的定位试验表明,不同地区、土壤类型、地力水平等对麦季土壤供氮量有显着影响,明确了江苏麦区不同土壤类型及其地力条件下的麦季土壤供氮量。淮北麦区粘土土壤麦季土壤供氮量为3.36-6.24 kg/667m2,平均为4.55 kg/667m2,其中,低地力为3.34-4.50 kg/667m2,平均为3.97 kg/667m2,中地力为4.16-5.11 kg/667m2,平均为4.74kg/667m2,高地力为4.85-6.24 kg/667m2,平均为5.61kg/667m2。淮南麦区,粘土土壤麦季土壤供氮量为2.51-5.93kg/667m2,平均为4.42kg/667m2,其中低地力为2.52-3.54 kg/667m2,平均为3.29 kg/667m2,中地力为3.36-4.58 kg/667m2,平均为4.08kg/667m2,高地力为4.43-5.93 kg/667m2,平均为5.05kg/667m2。淮南砂土土壤麦季土壤供氮量为2.33-5.53kg/667m2 ,平均为3.70kg/667m2 ,其中低地力为2.33-3.4 kg/667m2 ,平均为2.92kg/667m2,中地力为3.19-4.09 kg/667m2,平均为3.65kg/667m2,高地力为4.08-5.53 kg/667m2,平均为4.51kg/667m2。同种肥力条件下粘土土壤大于砂土。(2)麦季土壤供氮量与小麦基础地力产量、前茬水稻产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关系,得到了不同麦区、土壤类型、地力水平等条件下的回归方程,提出了确定麦季土壤供氮量的实用方法。(3)不同品种及其品种基因型小麦对麦季土壤供氮量有显着影响。(4)随前茬水稻施氮量的增加,麦季土壤供氮量呈显着增加趋势。综合表明麦季土壤供氮量在不同田块间的差异较大,应综合考虑地区、土壤类型、地力水平、前茬水稻施肥情况以及采用的小麦品种类型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3、小麦氮肥当季利用率合理确定的研究。(1)在相同品种、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比例条件下进行的5年高产定位试验表明,氮肥当季利用率与小麦产量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明确了江苏麦区不同土壤类型、地力水平、产量水平等条件下氮肥当季利用率的适宜取值。淮北麦区氮肥当季利用率变化范围为33.31%~50.05%,平均42.36%,高产、中产、低产氮肥当季利用率平均分别为45.28%、39.71%、35.60%;高、中、低地力氮肥当季利用率平均分别为44.25%、40.49%、35.60%。淮南麦区粘土土壤氮肥当季利用率变化范围为30.96%~51.00%,平均40.52%,高产、中产、低产水平氮肥当季利用率平均分别为44.66%、40.21%、35.20%;高、中、低地力氮肥当季利用率平均分别为45.73%、42.68%、39.05%。(2)施氮量对36个基因型小麦氮肥当季利用率有显着影响,9、12、15kg/667m2处理平均分别为52.93%、48.11%、43.25%。相同施氮量下,叁类品种的氮肥当季利用率表现为弱筋小麦<中筋小麦<强筋小麦,但叁者间差异不显着。不同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当季利用率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线性正相关。(3)在不同地力水平上,小麦氮肥当季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在淮北麦区施氮量12.5~22.5kg、淮南麦区施氮量12.5~22.5kg条件下,极差为7~10个百分点。相同条件下,砂土土壤上高于粘土土壤。(4)在施氮量(淮北麦区施氮量为17.5kg/667m2、淮南麦区为15 kg/667m2)条件下与氮肥追肥时期(拔节期)相同条件下,小麦氮肥当季利用率与拔节期追氮比例呈极显着二次抛物线关系,均以全基施处理最低。在氮肥基追比例10:0~3:7条件下,淮北麦区基追比5:5处理最高,陕农229氮肥当季利用率变化范围为28.37%~50.05%,济南17为33.07%~52.33。淮南麦区,基追比6:4处理最高,在施氮量10~20kg/667m2条件下扬麦11号氮肥当季利用率变化范围为30.73%~50.20%,宁麦9号为27.13%~47.67%。(5)在施氮量(淮北、淮南麦区分别为5:5、6:4)相同条件下,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小麦氮肥当季利用率的影响表现为拔节期>剑叶期>返青期>越冬期>3叶1心>1叶1心>全施基,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着水平。拔节期追施氮肥是追氮的最大效率期。在基追比10:0~3:7条件下宁麦9号变化范围为27.87%~49.78%,扬麦10号为28~51.96%,济南17为30.33%~57.44kg。(6)宁麦9号和扬麦10号条播方式氮肥当季利用率显着高于套播方式,平均高约5个百分点。(7)小麦氮肥当季利用率随稻季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R20W15处理比R0W15 R10W15、R15W15处理分别下降约6.7、5.1、1.8个百分点,约17.45%、12.75%、4.16%。4、小麦精确定量施氮的应用与验证。在东海县(粘土)、姜堰市镇梅垛乡(砂土)和沈高镇(粘土)利用已取得的叁个参数值进行目标产量氮肥施用量精确定量计算,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同时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田块的产量均达到或接近目标值,差异小于5%。除了少数实际值与目标值差异大于5%外,多数实际值与目标值差异小于5%,示范取得了显着的增产、节氮效果。与农户常规施肥法相比,精确施肥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可以较大幅度减少氮肥施用量,平均减少7.6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表明获得的参数值与实际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所求得参数值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稳定性。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小麦目标产量施氮量精确定量技术。

蒋慕东[6]2006年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叁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叁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蒋明金[7]2015年在《氮肥运筹对直播水稻抗倒伏能力及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以及推广应用在我国不同稻区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江浙一带直播水稻种植面积发展较快。前人从播种用量、品种、播期以及肥料用量等方面已做了许多相关研究,充分探讨了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但直播水稻仍然存在品种选择、直播方式、播种量、全苗技术、氮肥运筹、抗倒能力、杂草防除等诸多问题,制约了直播稻产量的提高和技术的应用。本研究针对四川盆地具有“低光值、小温差、高湿度”的气候特点,探究杂交籼稻不同直播方式、播种量及氮肥运筹与抗倒伏能力、氮素利用效率以及产量的关系。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研究了播种量(S1,15.0 kg/hm2;S2,22.5 kg/hm2;S3,30.0 kg/hm2)与氮肥运筹方式(N用量150 kg/hm2基础上,底肥、蘖肥和穗肥比例分别为N1,5:2:3;N2,3:3:4;N3,4:1:5)、直播方式(D1,撒播;D2,条播;D3,宽窄行条播;D4,精量穴播)与氮素穗肥运筹方式(总N用量150 kg/hm2、基蘖肥:穗肥=6:4下,设置3种氮素穗肥运筹方式:P1,倒4叶期一次施肥;P2,倒4叶、倒2叶期分两次等量施肥;P3,倒2叶期一次施肥)对直播杂交籼稻抗倒伏能力、干物质生产、氮素利用效率以及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播种量、直播方式以及氮肥施用方式对杂交籼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播种量和氮肥运筹对水稻茎秆理化性质和倒伏指数的影响大多都达到了显着水平。茎秆抗倒伏能力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而氮肥运筹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差异较大,播种量低于22.5 kg/hm2时,氮肥前移能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减小扁平率和空腔面积、较大的折断弯矩以及较高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从而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而播种量增加到30.0 kg/hm2时,需要通过氮肥后移来提高抗倒伏能力。宽窄行条播茎秆节间长度和株高较短,空腔面积小,且纤维素、木质素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抗倒伏能力增强。撒播和条播抗倒伏能力分别采用倒4叶一次施穗肥和倒4叶、倒2叶分次施穗肥,而宽窄行条播和精量穴播在倒2叶一次施穗肥能显着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且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提高均是通过获得较短的节间长度和株高,良好的茎秆充实度以及较高的纤维素、木质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2.播种量、直播方式以及氮肥施用方式对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总量均有所增加,抽穗期和成熟期的茎鞘干物质量、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茎鞘物质输出率以及茎鞘物质转换率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能力有较大影响,播种量低于22.5kg/hm2时,随着氮肥后移,不同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抽穗期及成熟期的茎鞘干物质量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加;播种量增加到30.0 kg/hm2时,各时期干物质积累总量、抽穗期和成熟期的茎鞘干物质量均随着氮肥的后移而表现出先增加再降低。与条播和精量穴播相比,宽窄行条播能获得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同时齐穗期茎鞘干质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相对较高,但茎鞘物质输出率以及转换率较低。撒播齐穗期茎鞘干物质量、茎鞘的物质输出率以及转换率均相对较高,但由于抽穗后干物质积累总量相对低,使其产量弱于宽窄行条播。条播和精量穴播虽然能获得较理想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换率,但因为其齐穗期前茎秆储存物质较低,故也未获得较高产量。就穗肥运筹方式而言,撒播在倒2叶一次施穗肥,条播、宽窄行条播和精量穴播以倒4叶、倒2叶期分两次等量施用穗肥能获得较高干物质积累量、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3.播种量、直播方式以及氮肥施用方式对杂交稻氮素吸收及利用效率的影响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各主要生育时期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生产效率以及稻谷生产效率均有所增加,但茎鞘氮素转运量以及氮肥的利用效率却有所降低,而叶片氮素转运量则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播种量对氮素收获指数的影响较小。播种量低于22.5kg/hm2时,氮肥的后移,能够增加植株氮素积累量、氮素农学效率以及氮素表观利用率,但会导致氮素的稻谷生产效率以及氮素收获指数降低;随着播种量的继续增加,氮肥后移能提高干物质生产效率,而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则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但氮肥后移对稻谷生产效率未能造成较大差异。宽窄行条播下各生育期茎鞘、叶片和穗部氮积累量均较高,但齐穗期后氮素转运率和贡献率相对较低。同时,宽窄行条播下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以及氮素的收获指数均相对较低,但能提高氮素的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率。撒播、条播和精量穴播下氮素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在倒4叶一次施穗肥下较高,而宽窄行条播在倒4叶、倒2叶分次施穗肥下相对较高。氮素生产效率、氮素偏生产力以及农学利用率均在倒4叶一次施穗肥下相对较好,而百千克籽粒吸氮量均在倒2叶一次施穗肥下最高。4.播种量、直播方式以及氮肥施用方式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播种量为22.5 kg/hm2时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及结实率较大,产量最高。从播种量和氮肥运筹方式的组合看,不同组合对直播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差异较大。在播种量低于22.5 kg/hm2时,穗肥比例占总氮50%下能获得较足有效穗数,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而播种量增加到30.0 kg/hm2时,穗肥比例占总氮40%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对较好。就直播方式来看,撒播能促进有效穗数的形成,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获得较高产量。条播能较好的提高结实率,精量穴播能增加每穗实粒数以及提高千粒重。而从氮素穗肥运筹方式来看,撒播在倒4叶、倒2叶分次施穗肥会影响有效穗数的形成且结实率下降,但可以显着增加每穗实粒数,其对产量和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条播或宽窄行条播在倒4叶、倒2叶分次施入穗肥能够获得较高的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产量最优。而精量穴播产量形成因素在穗肥运筹方式下差异较大,但产量仍在倒4叶、倒2叶分次施入穗肥下最高。

黄跃[8]2006年在《籼型超级杂交稻Ⅱ优084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种植面积约1.45亿公顷,其总产量约占世界谷物总产28.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公元前一万年前已有种植),也是稻谷生产大国,南白海南省,北至黑龙江省北部,东至台湾省,西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都有栽培。1996~2000年,年均播种面积3112.6万公顷,占世界水稻播种面积20%左右,仅次于印度;稻谷年均总产19619万吨,占世界稻谷总产35.26%,居世界第一。中国的水稻栽培历史经历了原始栽培、探索推广和飞跃发展叁个阶段。目前水稻的栽培技术正逐步由单一技术向集成技术转变。中国在1996年启动的超级稻育种计划,并对与超级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相关的因素,如精量播种、培育壮苗、宽行稀植、定量控苗、好气灌溉、精确施肥、综合防治等进行了探索。Ⅱ优084是我国首批超级杂交稻,2003年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纪录。本论文对影响该品种产量性状的主要因子栽插密度、氮肥使用量以及超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应用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栽插密度:水稻产量构成中穗数与穗重往往是一对矛盾,对其起决定性的主要外部因素就是栽插密度。试验发现,随着栽插密度的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先增后减,结实率随栽插密度增加而递减。产量最高的密度是1.3万穴/667m~2,其产量构成为有效穗18.6万/667m~2,实粒数153.6粒/穗,千粒重26.5g,实际产量642.7/667m~2;其次是1.5万穴/667~m2。说明在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块,Ⅱ优084密度应保持在1.3~1.5万穴/667m~2,高峰苗控制在24万苗以内,有效穗不低于18万穗。二、氮肥使用量:通过设置6个不同施N量处理(0~19kg/667m~2),发现亩效穗数在11.3~15.96万之间变动,每穗粒数在137.8~160.6间变动。结实率与千粒重的变幅分别为3.73%、4.76%。说明氮肥主要是通过穗数和每穗粒数来影响Ⅱ优084的产量。高产栽培的适宜施N量为13~16 kg/667m~2。叁、超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应用:在世界水稻高产纪录的摇篮地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探索了“Ⅱ优084”超高产栽培的技术。在720m~2的H1号田,平均每667m~2Ⅱ优084有效穗28.883万穗,平均穗粒数176.3粒,实粒数164.5粒,结实率93.3%,实现实际单产1231.17kg/667m~2。总结其成功经验可归纳为五条:1、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是超高产栽培的前提;2、培育多蘖壮秧是超高产栽培的基础;3、构建大群体是超高产栽培的关键;4、科学用肥是超高产栽培的保证;5、减轻病虫危害应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是超高产栽培的重点。Ⅱ优084作为我国首批超级杂交中籼稻,在长江流域和南方稻区得到大面积推广,通过对各地Ⅱ优084的超高产栽培技术探索的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Ⅱ优084超高产栽培集成技术体系并可用以指导生产:1、适期播种、精量播种;2、培育适龄多蘖壮秧;3、合理密植,构建高产群体结构;4、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5、科学管水,发根促蘖;6、综合防治,降低病虫草发生。

侯玉[9]2014年在《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水稻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提高产量是当前我国水稻生产的首要任务。长期以来,我国农民习惯于通过增施氮肥的方式来获得水稻高产。而氮肥的过量投入却会造成氮肥利用效率下降、倒伏减产、病虫害加剧、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为了寻求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本研究于2012和2013年在湖北省武穴市大金镇周干村、张榜村进行大田试验,采用零氮、农民习惯、农民习惯优化、超高产、高产高效、高频施肥六种栽培管理模式,对不同优化栽培管理模式的增产增效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农民习惯优化处理在农民习惯处理的基础上将育秧方式由水育秧改为旱育秧,加大了栽插密度,引入了“氮肥后移”的施肥策略;超高产处理增施了有机肥,进一步增加了栽插密度,并配合了实地氮肥管理;高产高效处理在超高产处理的基础上降低了栽插密度,并适当降低了肥料的投入;高频施肥处理在栽插密度与高产高效处理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将施肥方式改为氮、钾肥按总施肥量10%的比例每隔七天施入一次本试验主要目的在于:(1)比较不同栽培管理模式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不同优化栽培管理模式的增产效果并探究其生理机制;(2)比较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评价不同氮肥优化措施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提升效果;(3)比较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在土壤条件不同的田块间的表现。已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农民习惯优化、超高产、高产高效、高频施肥四个优化栽培管理模式下水稻产量分别比农民习惯提高了5.7%、7.1%、2.8%和9.0%。各优化栽培模式的增产归因于单位面积穗数的提高,农民习惯优化、超高产、高产高效、高频施肥四个优化栽培管理模式下水稻单位面积穗数与农民习惯相比分别提高了10.5%、25.7%、21.5%和20.2%。与农民习惯优化处理相比,超高产、高频施肥处理均未表现出稳定、显着的产量优势,继续增加资源或劳动力的投入很难进一步提高产量。2.与农民习惯相比,农民习惯优化处理在育秧方式、移栽密度、氮肥运筹方面进行了优化,在提高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缓解了穗数与穗重的矛盾;同时,农民习惯优化处理齐穗期叶面积指数比农民习惯处理提高了16%,保证了后期干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在肥料利用方面,农民习惯处理下氮肥的施用集中在水稻生长前期,导致其氮肥吸收利用率极低。与农民习惯相比,农民习惯优化处理氮肥施用量减少了30kg ha-1,同时降低了基蘖肥的施用量,并增施了穗肥,使其氮肥吸收利用率比农民习惯提高了28个百分点。农民习惯优化处理在降低投入的前提下提高了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实现了水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3.周干田块土壤地力相对较高,零氮处理下水稻产量比张榜高出0.53t ha-1。周干各施氮处理下水稻产量相比于零氮处理平均增加了1.84t ha-1,张榜平均增加了1.56t ha-1;与农民习惯相比,农民习惯优化、超高产、高产高效及高频施肥四个优化栽培管理模式在周干平均增产0.71t ha-1,在张榜平均增产0.37t ha-1。优化栽培管理模式在高地力田块能够更好地发挥产量优势。4.周干水稻产量比张榜平均高出0.96t ha-1。周干每穗颖花数平均为185.5,张榜平均为160.9,每穗颖花数的差异是造成两地产量差异的直接原因。周干水稻二次枝梗分化数比张榜高出23%,进而造成了两地每穗颖花数的差异。此外,周干幼穗分化期后干物质积累量平均为1043.3g m-2,张榜平均为872.4g m-2,生殖生长期内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也是造成两地水稻产量出现差异的原因。周干、张榜两地水稻产量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生殖生长的差异。综上所述,与农民习惯相比,栽培管理模式的优化能够达到增产增效的效果;继续提高资源和劳动力的投入很难获得产量的进一步提升;四个优化栽培管理模式中,农民习惯优化处理能够实现水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高地力条件能够使优化栽培管理模式的增产效果得到更好地发挥;不同地力条件下水稻产量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生殖生长的差异。

舒时富, 郑天翔, 贾兴娜, 罗锡文, 黎国喜[10]2009年在《氮肥和密度对精量穴直播水稻的影响Ⅰ——产量形成特性》文中提出精量穴直播采用最新研制成功的精量穴直播机,是一种先进的,高产高效的水稻轻简栽培方式,在中国的推广面积逐年扩大,迫切需要和其配套的最佳栽培模式。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的施氮水平和不同的密度水平对精量穴直播晚稻培杂泰丰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密度对实际产量,生物产量,叶面积指数,结实率和每穗粒数影响显着。在12.5kg/667m(2N2)的纯氮水平下,其实际产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和成熟期的生物产量均最高,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在14cm×25cm(D2)的密度水平下,其实际产量,有效穗数和理论产量都最高,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并且其4个时期的群体生物产量和叶面积指数均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处理。12.5kg/667m2纯氮+(14cm×25cm)密度(N2D2)处理组合,其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均最高,分别达到6.945t/hm2和8.166t/hm2,且其有效穗数和成熟期的生物产量亦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合。

参考文献:

[1]. 水稻优质高产氮肥精量确定技术的研究[D]. 阙金华. 扬州大学. 2003

[2]. 浅谈水稻优质高产氮肥精量确定技术[J]. 王慧琴, 王慧. 农业与技术. 2015

[3]. 不同时期中籼水稻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D]. 剧成欣. 扬州大学. 2014

[4]. 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稻超高产形成特征及精确定量栽培关键技术研究[D]. 霍中洋. 扬州大学. 2010

[5]. 小麦氮肥精确定量及其应用的研究[D]. 许轲. 扬州大学. 2010

[6].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7]. 氮肥运筹对直播水稻抗倒伏能力及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D]. 蒋明金. 四川农业大学. 2015

[8]. 籼型超级杂交稻Ⅱ优084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黄跃.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9].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水稻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D]. 侯玉. 华中农业大学. 2014

[10]. 氮肥和密度对精量穴直播水稻的影响Ⅰ——产量形成特性[J]. 舒时富, 郑天翔, 贾兴娜, 罗锡文, 黎国喜.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标签:;  ;  ;  ;  ;  ;  ;  ;  

水稻优质高产氮肥精量确定技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