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价值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国际贸易论文,理论论文,价值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3)04-0052-0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并产生了新的特点:第一,世界贸易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生产总量的增长速度;第二,国际贸易的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下降,制成品所占的比重上升,服务贸易和高新技术及其产品贸易迅速增长;第三,跨国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日益占主导地位;第四,国际贸易的区域化,集团化有了很大发展。
从国际贸易的实践中产生的国际贸易理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同时,国际贸易的实践对国际贸易理论也提出了新的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理论
最早对国际贸易的研究产生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即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其主要理论是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对国际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贸易,具体来说,也就是通过鼓励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金银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18世纪末,重商主义的贸易观念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并被自由贸易的思想所取代。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的基本经济思想是“自由放任”,这一原则也被运用于国际贸易理论。
按照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国与国之间存在着绝对利益的差别,国际贸易的流向是各国出口本国具有绝对利益的商品,进口绝对不利的商品。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是指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在生产效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各国都应按照本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国际分工,某一国所生产的商品由于条件优越,必然比其他国家生产这类商品的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价格也便宜。无论这种自然条件是先天就存在的,还是后天才具备的,都应按照本国的优越条件形成国际分工格局,各自提供交换产品。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解释了产生国际贸易的部分原因,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能解释各种生产上都具有绝对利益的国家与不具有生产技术上绝对利益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问题。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把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在绝对利益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利益的国际贸易理论。李嘉图认为,每个国家不仅应当生产那些花费劳动力比较少的出口商品,即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还可以生产一些生产效率较低的其他产品,即处于相对优势的产品,虽然这些商品的绝对成本高于其他国家,但用它可以换回其他商品,如果换来的那些商品在本国生产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力,就可以取得比较利益。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为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一直是自由贸易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然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受到了瑞典经济学家俄林的挑战。
俄林在他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模式中,假定各个国家在生产各种商品时使用的技术是相同的,因而排除了由于生产技术不同而产生的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他把各国间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以及生产各种商品时利用这些要素的强度的差异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的某些局限性,认为生产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而不仅仅是劳动力。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也都在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而且,他们注意到了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因此,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不仅可以由技术差别决定,也可以由要素比例稀缺程度的不同而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斯密、李嘉图和俄林的国际贸易理论,从不同的方面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很有创造性的分析,对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贸易仍有现实意义。概括来说,斯密和李嘉图是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研究国际贸易的,更多地则是分析国际分工在国际贸易中给贸易国带来的比较利益,而俄林则是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来研究国际贸易的,但是他们都没有更进一步地充分说明在国际贸易中是否进行等价交换以及国际价值是怎样形成的问题。不过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研究当今世界国际贸易中的国际价值等问题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二、国际价值理论研究
1.国际价值及其形成因素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全面论述国内的价值规律时,是按照价值——市场价值——生产价格这样的逻辑顺序展开的。然而,世界市场并不存在国内市场的价值——市场价值——生产价格这样的关系。事实上,国际价值的形成与国内价值的形成相比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第一,国际价值的决定不同于国内价值的决定。国内价值决定于一国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国际价值并不由世界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而是由个别国家的个别价值转化为国际价值。这是因为,在世界市场上不存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规定性作用,因为在世界市场上不存在每一种单一商品都有一个单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可能。
第二,劳动生产率对国际价值的影响与对国内价值的影响不同。在一国内,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在世界市场上,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国际价值量成正比。只要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没有因竞争而被迫把他们的商品的出售价格降低到和商品价值相等的程度,生产效率较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仍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那么,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就有不同的国际价值。
第三,国际价值的表现形式与国内价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市场上,价值的表现形式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在世界市场上,国际价值在实际交换中不能表现为生产价格,因为国际间的资本和劳动力不能像在一个国家里那样自由转移,不能形成平均利润,国际价值也就不能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
那么,与国内价值不同的国际价值是怎样形成的,国际价值的形成又包括哪些因素呢?人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起点,这是肯定的。某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与该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意味着更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劳动创造价值,价值实体是商品中所凝结的人类抽象劳动这一命题,与价值量的决定就成为相关而不等同的两个问题;价值的实体是劳动,而决定等量劳动所能形成的价值量大小的则是劳动的生产率。然而,重要的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并非仅仅是劳动,而是包括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资本、自然资源、生产技术(非劳动者个人技能)以及生产的组织管理等等。决定价值量的不只是劳动的持续时间和复杂程度,而且还有非劳动要素的质量,非劳动要素通过决定劳动生产率而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而决定劳动创造价值的量。因此,当分析价值的质的时候,可以集中于分析劳动要素怎样惟一地作为抽象劳动而形成价值实体,然而,当分析价值的量的时候,却必须全面分析劳动要素与非劳动要素的作用。承认非劳动要素在价值量决定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并不是矛盾的,而恰恰是统一的。在国际经济分析中,正是各国之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全部国际经济联系的内容和特点;正是各国劳动生产率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国际交换的结构。因此,关于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的分析,关于这些因素的国际差异的分析,就构成了国际经济分析的基础,构成了国际价值问题的基础。
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决定的非劳动要素主要包括:首先,作为整体的国民经济管理水平的差异。不论一国采用何种经济体制或政策,它总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进行着资源配置,从而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决定着经济效率。整个经济的效率决定了总产出与总劳动投入的比率,从而也决定了单位产出的劳动投入量。这不仅指直接的劳动投入,而且还有非直接的劳动投入。在世界经济中,体制和管理水平是国际价值决定的一个变量。体制和管理水平作为一个非劳动要素并不取决于经济组织者的劳动投入或能力,而取决于经济法律制度和经济政策。但是,劳动创造价值的形式在这里发展为社会总劳动创造社会总价值的形式,而社会总劳动则是社会劳动总量与劳动组织水平的变量。
其次,国际间不可移动的自然禀赋要素的差异。土地的优劣及气候条件,矿藏的富裕及种类等,是这类要素的主要特点。俄林在他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模式中就认为,自然要素的国际差异构成了天然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基础。自然要素的不可移动性是国际价值必须考虑该要素的原因。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看,自然要素也是一个乘数变量,等量的劳动投入有不等量的产出,或等量的产出需要不同量的投入,其间相差一个倍数。由此可见,国际分工的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但排斥自然要素国际差异的影响也是错误的。
再次,可移动的资本与技术要素的差异。资本与技术要素虽然是可移动的,但它们的国际差异却永远不会消失。就资本来说,从数量上看,资本富裕程度的国民差异形成各国资本与劳动比率的差异,从而有产业结构上的差异,进而有单位劳动力国际价值创造能力的国际差异。从质上来看,生产资本一部分表现为具体的固定资产形态,不是任意可以改变的。当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因此而发生困难时,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就受到制约。因产业结构的僵化而失去国际市场的原因,就在于单位劳动力国际价值创造能力的差异。技术要素指的是制造某种产品的专门技术,提高某一产品的生产效率或质量的技术,以及建立某一产业的系统技术。特定产业或特定产品的国际市场的优势,决定了更高水平的国际价值量,更高质量的产业意味着更高的价格或更大的市场,更高的生产效率则意味着更低的劳动投入,这一切都构成一国的国际价值的创造效率。
非劳动要素在国际价值的形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劳动与非劳动要素不能作为国际价值创造的同类性质的并列因素。这是因为:其一,劳动要素与资本、技术要素的重要区别在于,资本、技术要素可以还原为劳动,而劳动要素则不能还原为资本或技术;其二,价值的创造是劳动自身或劳动与任一非劳动要素相结合的过程,而非劳动要素自身则不能创造价值,任何一种组合都不能构成产品或劳务。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国际贸易中国际价值的形成因素概括为:创造价值的世界平均劳动单位的投入量和影响劳动效率的经济体制、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较高的劳动效率意味着同量劳动投入产出的一个较大的实物量。
2.在国际贸易中是否存在国际剥削
就国际间的互利贸易来说,是否存在国际剥削呢?我们知道,国际贸易中的互利,是因两国生产条件相对差异形成的,这种互利是由两国的比较利益决定的,不存在国际间的剥削。这是因为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和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之间,按照“比较利益”进行贸易时,两国如果遵循比较优势进行出口,双方都能得到出口超额利润。这种出口超额利润来自于:比较优势部门出口商品的国内价值转移的国际个别价值与世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至于这个超额利润实现后,在各国内归谁所有,则是一个国内剥削的问题。实际上,这个超额利润,与其说是从别国取得的,倒不如说是各国产品的国际价值表现。从单个资本的角度上,前者容易成为资本剥削辩护的借口,后者则反映了在国际分工条件下超额利润形成的来源和实质。正如日本学者本原行雄教授所说:“出口超额利润是从国际间的劳动和价值的换算中必然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不一定发生由贸易对方国向出口国的价值单方面流出”。“出口超额利润的源泉与其说是对贸易对方国劳动的剥削,倒不如应该认为它是存在于由国际价值规律所规定的商品交换过程本身之中”。
那么,在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是否存在剥削呢?在国际贸易中所谓等价,对两国来说,即是互利并且双方获得等量收益的价格,对多国来说,也就是国际交换价格。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价格波动不属于剥削,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是有得有失,互相抵消了。不等价交换是指落后国家为了取得先进设备,一方面要付出高价购买,一方面要以低价出卖自己的初级产品。这种价格与国际交换价格的差就属于剥削。在这种情况下,剥削者所凭借的表面上看是产品上所体现的技术水平的差距,并不直接凭借货币资本,实际上这种产品正是以大规模的资本为基础的。这种以资本为基础、以落后国家的急需为相对条件的垄断与普通的垄断是不同的,是不容易被打破的。这种情况下就像高利贷资本一样,也像生产资本一样,由于借贷者的迫切需要,那吃人的高利贷才会产生;正是工人要活下去,那剩余价值才会拱手送人;发展中国家正是要争取摆脱落后的局面,才不得不忍受价格上的剥削。
反过来,如果是按国际交换价格进行的贸易,就不存在剥削。对于总体劳动生产率有差异的两国来说,假定按等量国际价值交换的产品,由于劳动强度的差异,在甲国包含着1个工作日的劳动量,在乙国包含着3个工作日的劳动量,那么,在国际贸易中,甲国用1个工作日交换到的商品与乙国用3个工作日交换到的商品,尽管其种类不同,但其价值量相等,两国两种商品的交换价值均为1:1。不过由于有高的劳动生产率,甲国有3倍于乙国的产品量。甲国何以有这样高的劳动生产率呢?它的来源就在于前面我们论述的包括劳动在内的一切非劳动要素:资本、自然资源、生产技术(非劳动者个人技能)以及生产的组织管理等等。
三、中国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
根据上述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价值理论的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贸易政策的制定应主要着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静态的观点出发,由世界市场价值论所代表的国际分工的角度展开,在国际贸易中实现比较利益;另一方面还要从动态的过程展开,重视劳动生产率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出口贸易来说,中国国际贸易政策制定的主要之点是:第一,要扩大静态的比较优势部门的出口机会;第二,要扩大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化过程中开展的出口;第三,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在战略上建立出口部门。
无论是从国际分工的展开、在国际贸易中实现比较利益方面来说,还是从动态的过程、从重视劳动生产率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提高国际竞争力等角度来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生产战略,中国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都需要为开展动态的国际分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更高要求的国际分工模式。首先,中国要在较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也就是说,中国不仅要参与产业之间的国际分工,而且要参与产业内部和产品层面的国际分工,以及零部件层面上的专业化分工和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分工。其次,中国不仅应当积极深入参与制造业的国际分工,而且也应积极参与服务业的国际分工。第三,中国必须在广泛、深入参与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化生产的同时,积极利用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升级,避免走传统的在产业水平上逐步提升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全球化发展战略。
〔收稿日期〕200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