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肖艳

湖南省常宁市中医院 湖南衡阳 421500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6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在PaCO2、PaO2、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上,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3%,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应用在慢阻性肺疾病发作期的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护理;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应用效果

慢阻肺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于一种典型的呼吸科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1]。对于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而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并辅之必要的护理干预,以此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本研究将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6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纳入样本中,对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的先后顺序,结合数字奇偶数分组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3例。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平均年龄(58.12±0.45)岁;平均病程(4.53±1.37)年。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平均年龄(58.58±0.39)岁;平均病程(4.61±1.28)年。两组患者均符合临床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诊断标准[2],干预前PaCO2、PaO2、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差异不大,对比上述两组各项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1)环境护理:控制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将其控制在最为理想的范围内。如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范围内。定期对室内进行消毒,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开窗通风时控制好干燥空气和寒冷空气的进入。保证室内的安静,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及康复环境。(2)饮食护理:结合医嘱并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科学的、合理的饮食计划,尽量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切忌刺激性强、辛辣、碳水化合物过多的食物。(3)生活指导: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清洁口腔。指导并协助患者调整体位,用于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指导患者咳痰,对于痰多不易咳出的患者轻拍背部帮助排出,并进行咳痰训练,保持呼吸道畅通。(4)心理护理: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影响治疗的进行。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地同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西医护理之外,还实施中医护理:(1)饮食指导坚持辩证分型的理念,将患者分为痰浊壅肺、痰热郁肺、舌红口渴、痰蒙神窍,分别进行饮食指导,提升饮食指导的针对性。(2)实施穴位贴敷法,选取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穴位进行穴位贴敷,每次敷贴的时间1-2h。(3)中医康复指导,在康复指导的过程中,融入中医理念,根据病症从生理和心理等层面,予以针对性地指导。

1.3观察指标

检查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1 秒内最大呼吸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1 秒内最大呼吸量/最大肺活量(FEV1/FVC),并进行组间对比。调查两组患者的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分为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三项,并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比较分析

在PaCO2、PaO2、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上,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两组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比较分析(x±s)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分析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同对照组相比,要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分析(n,%)

慢阻肺在临床呼吸系统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时,病情非常严重,治疗的难度比较大,患者的健康状况乃至生命容易受到严重的威胁[3]。研究表明[4],对于慢阻肺急性发作期而言,在给予相应治疗的同时,还不能忽视护理干预的作用,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中医护理手段是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护理的有效手段,得到了临床研究的一致认可。中医护理融入中医辨证施护的理念,充分体现出中医护理的特色,最大的特点便是针对性更强[5]。比如,在实施饮食护理时,在常规西医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病型的患者,给予更加针对性地指导,保证饮食护理的科学和有效。在常规西医护理的基础上,若是能够进一步融入中医护理理念,将会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康复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各项肺功能指标和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中医护理应用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护理中,要比单一常规西医护理的应用效果更好。

综上所示,中医护理应用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谭悦菊,孙光喜.优质护理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0(A01):244-244.

[2]刘晓青.护理干预措施对慢阻肺急性发作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95-97.

[3]索媛.中医护理方案在老年慢阻肺护理中的优势[J].重庆医学,2017,12(A02):117-119.

[4]刘伟玲,张海湘,张红丽,等.老年慢阻肺疾病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0(s2):350-351.

[5]何新梅.中医护理在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中医,2014,24(11):169-171.

[6]谷力荣.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4,20(11):1748-1749.

论文作者:肖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肖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