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66289部队卫生队;072750)
【摘要】目的:分析医学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方法:择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所收治需接受临床检验的在病患142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71例。干预组接受检验质量控制,常规组则未接受检验质量控制。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病患在检验结果的失误率指标评分上,略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了解检验结果各项影响因素,并实施相应的控制对策,能降低检验结果的失误率,提升临床医学的检验结果精准度,促进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医学;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控制对策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237-01
为了分析针对病症医学临床的检验结果各项影响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并研究控制对策实施效果,本次临床观察实验研究择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所收治需接受临床检验的在病患142例为研究对象,针对一些病患实施检验质量控制,以下为本次临床观察研究的结果:
1.一般基线资料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择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所收治需接受临床检验的病患142例为研究对象:干预组中,男性病患41例,女性病患30例。年龄区间即为:25-75岁,平均年龄:(36.05±2.09)岁。其中,接受便检验分析的病患为15例、尿沉渣检验的病患为16例、生化检验的病患为18例、血液检验分析的病患为22例;常规组中,男性病患39例,女性病患32例。年龄区间即为:26-78岁,平均年龄:(36.50±2.35)岁。其中,接受便检验分析的病患为16例、尿沉渣检验的病患为18例、生化检验的病患为17例、血液检验分析的病患为20例。所有病患与家属已知情并同意本次试验,均签署知情的同意书。两组病患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基本意义,具有着一定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影响因素
从实际的临床医学检验专项工作实施情况来看,检验结果客观影响因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环节,即为检验准备环节、采集样本环节、处理样本环节[1]-[2]。在检验准备环节,检验者通常会受临床治疗药物所影响,极易出现准备不够充分的情况,以至于影响到后期的检验结果;在采集样本环节,通常会因一些不合格的检验器具或者仪器等,致使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在处理样本环节,通常会因检验者缺乏有效的样本管理,导致样本出现了残损、混淆等情况,以至于影响到最终的检验结果。
1.2.2 检验质量控制对策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以上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的准确性,充分论证检验质量控制对策的临床应用效果。常规组,不接受检验质量控制;而干预组,则接受检验质量控制,以下为具体的控制对策:(1)检验准备环节:在开展临床医学专项检验工作前期,检测者需将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全方位细致的检查标本所有附带信息。尿液样本的采集过程,需指导病患正确地留取样本,切勿被阳光直接照射,以至于影响到最终的检验结果;血液样本采集期间,病患需取坐位,实施静脉血抽取操作,徐徐渐进地滴入至抗凝剂标签试管内,所有血液样本的放置时间需控制在2h以内;分泌物或者体液留取期间,需采集后的1h以内送检标本;大便采集期间,需采集及送检存在着新鲜脓血的部分;病患术前3d禁食含铁量较多的一些食物,采集样本前期潜血试验必须做好;(2)采集样本环节:在采集样本环节的检验质量控制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即为检验仪器控制及试剂控制。广大检测者必须全面管理所有检测设备及仪器,做好检测设备及仪器的测试工作,加大日常维修养护力度;针对所有检测试剂,均需符合国家关于临床医学的各项检测指标要求及标准,以免影响到后期检测结果;(3)处理样本环节:临床医学最终检验结果,均需以临床医师的诊断结果为基准,倘若相对较大,则需重新开展检测操作;针对多次检测结果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一情况,就需比对以往检测规律及数据,以能够出具最符合本次检验要求及规定的检验结构数据报告;检验期间倘若有异常情况出现,则需再次检验原有的样本,以能够提高临床医学最终检验结果精准度。
1.3 统计法及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所用系统软件为专业的spss20.0统计学系统软件。资料计数检验分析法为x2,计量资料检验计算法为t值检验法。对比两组病患在检验结果的失误率指标评分情况。若P<0.05,则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
2.研究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数据做出的对比,可表明相比较于常规组,干预组病患在检验结果的失误率指标评分上,略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总失误率相对较小,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病患在检验结果的失误率指标评分情况[n(%)]
注:相比常规组,*P<0.05.
3.讨论
临床医学专项检测结果存在着各种影响因素,无论哪一种影响因素存在,均会直接影响到临床医学专项检测结果精准度[3]-[4]。从实际的临床医学检验专项工作实施情况来看,检验结果客观影响因素主要在于检验准备、采集样本、处理样本。而相比较未接受检验质量控制的常规组,接受检验质量控制的干预组,在检验结果的失误率指标评分方面,略占一定优势,总失误率相对较小,基本可以控制住临床医学专项检测结果实际失误率。足可表明该检验质量控制对策,在临床医学专项检测结果各项影响因素控制方面,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静, 余少培.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 海南医学, 2013, 24(12):1845-1846.
[2]向华东, 刘诚, 梁娟.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68):147-148.
[3]刘新记.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8):19-20.
[4]杨燕迪.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30).
论文作者:王禹,张其远,侯松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病患论文; 样本论文; 对策论文; 因素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环节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