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环境专业的发展_北京大学论文

中国环境专业学科发展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学科论文,环境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前言

环境科学(广义)既是一个交叉学科又是一个边缘学科,内容广泛,综合性极强。它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各个领域对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综合出一些概念、原理、规律以及相应的措施和方法,用以指导人类活动,保护环境质量[1]。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是多维结构的,因而对应的研究内容也是多维的,没有综合也就没有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就是在这种综合研究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见图1),表现了环境科学的这一结构特性。

图1 环境科学的四维结构图[2]

1 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

1.1 20世纪80年代

中国环境类专业设置始于70年代末,此前虽开办了一些保护生态及动植物的专业,但尚未上升到环境教育这一理论高度。在80年代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本身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

1.2 20世纪90年代

1990年和1991年,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先后成立了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环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这两个指导委员会对本科环境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规范,但专科与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各办学单位各行其是。其结果是专科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变成相应本科的压缩,而研究生(硕士生)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则变成了相应本科生专业的延伸,最终导致不同层次的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无法体现。

2 学科发展的现状分析

分析研究中国环境学科教育体系现状,对于制定中国环境教育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与教育任务的落实,需要合理完善的学科体系作保证,学科体系的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已成为整个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热点。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本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建成合理规范的环境类学科专业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与业务培养要求,优化环境类专业的课程设计,从而制定出适应环境科学发展需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相当的弹性、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环境专业学科发展战略,将是中国高等环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

以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环境专业学科体系建设和高校环境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

2.1 环境专业学科体系建设

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了改革力度,强调要进行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改革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由于环境专业学科体系建设不完善,大大妨碍了中国高等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因此学科体系建设是发展高等环境教育的当务之急[3—4]。此外必须摒弃一些过时、陈旧的认识观,树立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以发展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事业的需要为依据,极慎重地完善学科体系建设。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化,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主体的本科教育,专业设置作了大幅度的调整,专业目录从文革后的近800种,1992年调整到504种,1998年又进一步调整到249种。从1993年和1998年两次专业目录调整中可以看出对环境类专业设置的变化(见表1)。

表1 本科环境类专业设置基本情况1993、1998年对照表[5—6]

1993年 1998年

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

1

070703 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 1

07070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2

070903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

071401 环境科学

3

071401 环境学 3

071402 生态学

4

071402 生态学 4

080704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5

081101 环境工程5

08080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6

081102 环境监测6

081001 环境工程

7

081103 环境规划与管理 7

081903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8

081402 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 8

090107 植物保护

9

090107 植物保护9

090202 森林保护

10 090202 森林保护10 090204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部分)

11 090303 水土保持11 090205 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

12 090304 沙漠治理12 090303 水土保持

13 090205 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 13 090303*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14 090305 农业环境保护14 090304 沙漠治理

15 090605 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 15 090305 农业环境保护(部分)

16 100202 环境医学16 090402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17 090403 农业资源与环境

18 090605 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

19 100202 环境医学

20 020120W 环境经济与管理

注:专业代码加有“*”者,为需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由教育部负责审批;专业代码标有“W”者,系原目录外专业。

由表1可以看出环境类学科作为研究人类生存环境及其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相互关系和调控途径的科学,通过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几十年在实践中的发展,已从各相关传统学科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新的学科体系。学科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本科环境类专业在1993年为16个,占全部专业的3%,1998年增加到20个,占全部专业的8%。值得注意的是环境类专业数目在整体专业数目减少的同时反而增加了4个,所占比重不减反增。这些都说明随着经济和社会进步对资源需求的增加,国家和民众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使得中国环境专业学科在较短时期内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环境专业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2 高校环境专业课程设置——以北京大学为例

高校环境院系设置的专业课程是中国环境专业学科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特别是教育部、学校确定的环境类重点学科,对整个学科体系起着支撑作用,并可以引导和带动相关专业的发展。

2002年,教育部审核并批准了964个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本次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包括环境类学科在内既注重了学科覆盖面,又突出考虑了与信息、生命、材料和能源等高新技术紧密相关的学科发展,并重视了对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学科。其中,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被列为重点学科;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被列为重点学科(根据2002年9月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

在此,我们选择了环境专业发展比较全面的北京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它的系所组成和课程设置做一个简要的说明分析。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包括5个系,2个研究所,3个重点实验室和8个研究中心(见表2)。

表2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系所组成表

系、所、实验室 研究机构

环境科学系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

环境工程系 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鉴定中心

生态学系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

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北京大学生态学与教育中心

环境工程研究所 北京大学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中心

历史地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表过程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注:参考2002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设置有关资料。

由表2可以看出,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生态学系和资源与环境地理系所涉及的五个骨干专业是整个环境学院的教学和科研的基础。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部分大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环境工程研究所源自环境工程,地表过程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资源与环境地理密切相关,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和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均出自城市与区域规划方面,等等。由此可知,合理有效的学科体系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带动研究活动的深入。同样,研究取得的成果,也可以促进日常的教学,增强学科的整体实力,二者相辅相成。

北大环境学科的课程设置全面、深厚、有特色。如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的研究生课程可选科目多达36门。只有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调动可观的教学资源,才能达到如此教学规模。设计的课程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到实验课、讨论课,能够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要,体现了环境学院的深厚底蕴。其中环境流体力学、环境风洞模拟实验及色谱技术等层次较高、范围较窄的课程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这样的课程设置也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环境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3 展望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面对世界环境的日趋恶化和全球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国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出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的环境专业学科的发展如何适应新世纪的需要而改革和发展,仍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命题。

3.1 发展趋势

3.1.1 发展规模

随着社会对环境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开设或增设环境专业的学校的数量也在增加。据分析,2000年前中国环境各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数为8~10万人,2000年至2010年为10~12万人[4]。目前全国共有200余所高校开设各类不同层次(含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环境专业点[7]。这些都为环境专业学科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1.2 发展方向

突出环境学科“综合型”的特点,以综合性整体化为主,加强基础,拓宽口径。目前中国高等环境教育专业设置改革,已把环境化学和环境生物学等本科生专业合并成一个环境学专业,是符合“综合型”环境人才培养目标的。

3.1.3 发展重点

中国急需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型环境类专业和人才培养,以满足中国目前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的需要,应优先在环境类本科生中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型专业。

3.2 建议

3.2.1 促进与公共环境教育的结合

环境教育不仅是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的和新的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各行各业建设和管理人才的专门场所,因此普及高等学校的环境教育是21世纪获得一个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希望所在。建议在全国所有高等学校都要为非环境科学类专业的所有学生开设“环境科学”课程作为公共课,该课程不仅介绍环境科学知识,还应当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相应的环境伦理观念。

3.2.2 加强横向的综合性研究

环境科学综合研究有从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这一高层次上的综合,也有从环境科学与某一门经典的单一学科之间的交叉[8]。近20年来,国外的环境教育,特别是高等环境教育,不但在量上有飞速的发展,而且在质上有根本的转变,大批的专业都是向综合层次更高的方向转变。因此,中国环境类专业教育需要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广对象、厚基础、宽交叉、重前沿,教育目标要强调培养有较强适应性的人才,课程设置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在高校中除了开设教育部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特定专业基本要求设置的骨干课程外,其余专业课程由学校根据各自的特色自行确定,可以把自身的重点学科或优势学科与环境学科横向联合,拓展环境学科的内涵和外延。

3.2.3 鼓励环境人文和社科类专业的发展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当然不仅需要自然科学理论,还需要社会科学理论,而且需要把自然科学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结合起来。针对中国环境问题的特点和借鉴国外环境学科发展的经验,考虑到中国高等环境类专业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现状,应该采取切实的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伦理学等环境社会学科的发展,在现有的各环境类专业中加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建设,加强理、工、文之间的交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快环境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特别是加强环境自然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设置综合性的环境科学专业是当前中国高等环境教育的方向。

3.2.4 扩大与国外科研院校及国际组织的合作

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引起了全世界的共同关注。国外的环境教育开始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环境教育处于落后地位,所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显得尤为迫切。从参考文献资料到走出去请进来,在环境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已经越来越频繁。同样,环境专业的学科建设也离不开国际交流:应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的环境院系的联系,引进高水平的环境专业课程,聘请资深教授和专家;通过与有关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资源研究所等的合作举办讲座或召开国际会议,从而拓宽办学思路,提高办学质量,有利于环境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项目来源:该文受四川大学青年科学基金(0030505505012)资助。

标签:;  ;  ;  ;  ;  ;  

论我国环境专业的发展_北京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