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的各级公路建设施工中,大多数都采用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整体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的使用性能,因此对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加以分析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路;沥青砼;施工;质量控制
1沥青砼路面的施工材料选择
1.1沥青材料
沥青原材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最重要的施工材料,其质量也需要按照公路施工的基本要求来加以选择。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公路对于沥青原材料的质量要求也有所不同,其中高速公路所采用的沥青材原料对高低温性能要求都高;而在一些车流量较小的公路中所采用的沥青材料的性能要求相对较低。同时,由于沥青材料感温性能好的特点,在进行选择时,还需要参照当地的气候条件、公路等级、车流量、车载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所以我们在进行施工准备阶段就需要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考虑,进行沥青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从而选择最佳的施工材料,这样公路工程的质量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得以保证。
公路工程中沥青材料在选择完成后,还需要由专门的部门来加以管理,特别是在进行存储时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沥青的品种和类型来对其进行分别摆放,同时还要做好防水等各项防护措施,从而避免雨水等渗入到沥青材料中。
1.2粗细集料的要求
粗细集料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粗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或者由施工单位自己加工。采石场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彻底清除覆盖层及泥土夹层。生产碎石用的原石不得含有土块、杂物,集料成品不得堆放在土地上。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要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使用时也要对粗集料中的泥土夹层进行清理,保证其中不含有任何杂质后再进行选择使用。
细集料与粗集料的选择也有着相似的要求,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中使用天然砂时,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的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SMA和OGFC混合料不宜使用天然砂。
2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目标配合比设计
在沥青砼施工技术中,本阶段应根据施工所在地气候条件、公路等级以及路面类型等各种因素,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符合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和配合比设计检验要求,以此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2.2生产配合比设计
在生产配合比的设计工作中,首先应该检查各种集料是否满足目标配合比,以此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达到平衡化的供料。随后,通过室内试验及从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以最佳沥青用量抽取进行马歇尔试验,通过调整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控制在2%~6%的范围内,可以降低沥青路面的透水性,最小化水破坏。
2.3生产配合比验证
完成配合比设计以及原料选择后,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路上钻芯取样进行空隙率以及马歇尔试验,由此验证生产配合比设计参数,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对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宜再次进行车辙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
2.4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
根据标准配合比及施工管理要求,制定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用以检查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控制质量。
3沥青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要求
3.1沥青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①按照施工要求来选择施工的材料,并且由专门的人员来加以管理。②路面施工前要保证清洁,避免杂物对施工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施工方要组织人员进行施工,对于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的选择也要按照既定的要求来进行,同时保证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等都能够达到施工的基本标准。
3.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每个料源的材料应进行抽样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拌和时,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按批准的生产配合比准确计量,其计量误差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沥青的加热温度、矿料加热温度、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均应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所有过度加热即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超过正常温度高限的30℃时,混合料应予废弃。拌和后的混合料必须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集料离析和结团现象。材料的规格或配合比发生改变时,都应根据室内试验资料进行试拌。试拌必须抽样检查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级配组成和有关指标,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3.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一般都是采用大吨位卡车,并且要求在运料前对车厢进行清理,一方面要保障车厢内的干净,同样,不能让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向运料车装料时,运料车必须在材料运上车以后移动至少三次,来保证前,后,中部,装料的平衡。而且在运输途中,必须用毡布将材料覆盖住,目的是用来保温、防污染,防雨水,保证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
4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相关措施
4.1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
公路工程施工中对于施工材料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因。,在施工材料选择时,不仅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还需要选择经济合理的施工材料,特别是在施工之前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选择和控制,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其中施工材料生产商的信誉度以及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等都是重要的衡量指标,在保证了施工材料达到规范要求后才可以进行投入使用。
4.2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影响因素除了施工材料外,施工机械设备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首先拌合设备选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用的间歇式拌和机必须配备计算机设备,拌和过程中逐盘采集并打印各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和沥青混合料拌合用量、拌合温度等各种参数。每个台班结束时打印出一个台班的统计量,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及铺筑厚度胡总量检验。总量检验的数据有异常波动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分析原因。其次摊铺设备宜选用履带式摊铺机,一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宜超过6m,通常宜采用两台或更多数的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左右宽度的搭接,并躲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的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最后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碾压效果。
4.3混合料配比的控制
混合料的配比要有专门的人员来进行,其中对混合料配比的工序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的保证沥青混合料配比的合理性,还要对加热温度以及时间等参数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整个试验的步骤还要选择适当的操作工艺,这样才能保证沥青用量达到最佳效果。此外,在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时,混合料的稳定性、均匀性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了出场、进场以及碾压等多个步骤,施工方要特别注意施工时各个环节的温度控制,这要求从源头上控制好混合料质量。
4.4沥青路面接缝的施工
对公路进行施工过程中,当遇到纵向施工缝时,需要采用梯队联合的摊铺方式来进行作业:而遇到横向施工缝时,便可以利用路面切割机来进行消除。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平接缝的形式。在对接缝进行碾压时应该注意采用合理的碾压方式,以此提高工程的接缝质量,促进施工整体质量的提高。
4.5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为了充分保证路面施工的质量,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和检测,注意先进技术的引入,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对碾压与摊铺的次数的参数进行实时的数据分析,如果一旦发现问题,我们必须及时进行解决,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动态监管。
参考文献:
[1]靳正科.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4(11)
[2]刘洪勋.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交通标准化.2013(01)
论文作者:李红兵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3
标签:沥青论文; 公路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材料论文; 路面论文; 材料论文; 混凝土论文; 《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