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对“卡武丁峡谷”理论的两大贡献_新经济政策论文

列宁对“卡武丁峡谷”理论的两大贡献_新经济政策论文

列宁对“卡夫丁峡谷”理论的两大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大论文,列宁论文,峡谷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0X(2003)02-0046-05

众所周知,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既是马克思晚

年人类学笔记的最大的思想成果和马克思晚年思想发展的总结,也是马克思在世界历史

发展的总背景下,通过研究东方社会特别是俄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而得出的成果。

这一探索虽然是一个没有最终完成的巨大工程,但其主要的核心部分已经明晰,那就是

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在村社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直接建设社会主义。

当然,这一构想及其蕴含的尚未充分展开的内容是否科学以及能否实现,则是马克思身

后的事情了。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列宁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伟大贡献才得以彰

列宁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论证

在马克思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设想数十年后,包括俄国、中国在内

的一系列小农占多数、前资本主义因素或半资本主义因素居主导地位的经济文化比较落

后的国家,越过了完整形态的资本主义阶段,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样一来,社会主

义国家的跨越是否反映了历史必然性,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分歧在理论界展开了长期的争

论。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十月革命前后、20世纪60年代前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直到新的

世纪之交这3次。每次争论都与社会主义的暂时挫折或失误密切相关。这就提出了一个

现实的问题: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国家的跨越?如何看待这种跨越与马克思设想的差距?正

是在这一意义上,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通过与孟什维克分子普列汉诺夫、苏汉诺夫和第

二国际的理论家伯恩斯坦、考茨基等的争论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论证,才具有了普遍的方

法论意义和指导价值。

列宁的论证是从4个方面展开的:

首先,列宁指出了革命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列宁认为:“马

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列宁指出,只有掌握了

这个革命辩证法,才能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曾经说过的“革命时刻要有极大的灵活性”的

真谛,才能不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只看到过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在西欧的发展这

条固定道路”,才能正确看待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

序上的特殊性。在列宁看来,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等对十月革命的批评虽然蕴含着“俄

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水平”这样一个“无可争辩的论点”,但在

他们身上同时体现出来的却是对马克思主义作机械的、僵化的理解的“学究气”,而对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他们一点也不理解”[1](P775)。

其次,列宁论证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并没有违背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列宁认为

:“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

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1](P776)列宁指出,由于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落

后的俄国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特殊性。

这个特殊性是由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俄国国内形势所决定的,决不是哪一个人或政党的主

观臆造。当时的国际形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世界资本主义链条上薄弱环节的出

现,俄国就是这个薄弱环节。当时俄国国内形势是,虽然俄国是介于西欧发达国家与东

方落后国家之间的半文明国家即比较落后的国家,但由于帝国主义战争把俄国拖进了灾

难的深渊,俄国人民“在毫无出路的处境逼迫下”,只有奋起斗争推翻沙皇统治才有出

路,这就形成了爆发十月革命的客观条件。此外,俄国还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观

条件,即俄国无产阶级政党比较成熟,工农力量比较强大而且团结等。这些主客观条件

的结合,使得俄国先于西方发达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再次,列宁论证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实现社会主义与生产力水平之间的关系。马克

思在1854年曾经说过:实现解放劳动应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即实现社会主义

的经济前提,指的是资本主义时代创造的社会生产力;“第二个条件”即实现社会主义

的政治前提,指的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剥夺者[2](P77)。以此为基础,结合马克

思的革命辩证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列宁认为,俄国革命的

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在于俄国可以改变通常的历史顺序,即在马克思所说的“第一个条 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首先创造“第二个条件”,然后再去发展“第一个条件”。在 列宁看来,搞社会主义,毫无疑问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文化特别是经济前提。但是, 这不能作为拒绝争取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理由,因为“革命”与“建设”对这一前 提的要求是不同的,换句话说,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生产力水平 是不一样的。列宁针对苏汉诺夫等人把“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的 水平”“这个无可争辩的论证”“当作口头禅”,反对俄国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做法, 指出:“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 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 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 人民呢?”[3](P370)

最后,列宁强调要从世界历史时代来考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历史前提。列宁认为:

“我们不仅生活在一个国家里,而且生活在许多国家组成的体系里。”[4](P218)因此

,列宁在考察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时,总是着眼于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经济政治状况

作总体分析。他把社会主义革命看作是国际性的革命运动,把俄国革命看作是“国际革

命链条中的一环”。在列宁看来,由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就越出了各个民族或国家的狭隘地域,进入了世界的“运动场”

,成为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5]。这样,每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和

政治危机时,它们总是不择手段地将危机转嫁给落后国家,这样就使落后国家成为整个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因而也就成为革命风暴的泉源。所以,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不仅把危机转嫁给了落后国家,而且也把革命转嫁给了落后国家。伴随自由资

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心也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到了经济

比较落后的国家。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发展结果,决不是历史发展的反常现象。正如列

宁所说:“历史走着奇怪的道路:领导伟大的世界革命运动的光荣落到了落后国家的身

上。”[6](P315)

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从“侧翼”突破了资本主义的防线,成为人类历史的 转折点,从此开始了人类历史是最伟大的转折——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 列宁在论述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 路已经指明。”[7](P175)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到20世纪60年代初,社会主义国家从苏联一国扩展到欧亚美15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 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发展,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实力。

不仅如此,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实践上也证实了马克思的观点:经济文化比较落

后的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发展

道路。这种跨越,从内涵上讲,是指跨越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在政治上、

观念上跨越了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支配社会意识形态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外延上讲

,是指跨越资本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或充分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只要是经由前资本主

义或半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就算是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尽管俄国

只是由于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或完整发展阶段而缩短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走向

社会主义的,但它毕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一种跨越。因此,任何否定这种跨越的

企图,在理论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都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至

于马克思设想的细节,如社会主义革命是否应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社会主义革

命的胜利是否必须以东西方革命的相互补充为前提,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必须借助村社土

地公有制来实现等问题,虽未完全实现,但这个设想的总的方向则是完全实现了的。何

况,面对历史环境的变化,受到时代条件的影响,我们对马克思晚年的设想也需要用发

展的动态的观点来把握。

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贡献

社会主义革命发展顺序上的颠倒,给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历史难题”

,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如何建设和继续发展社会

主义。为破解这一“历史难题”,在社会主义近百年的实践中有过许多次探索,然而最

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所进行的4次探索。其中列宁 领导苏维埃国家实行的以“新经济政策”为核心的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在 许多方面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可以说是开了个好头。它对后来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起着参考和借鉴的意义。

当然,特别值得重视的还是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它主要包括4点。

首先,列宁认为,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里过渡到社会主义,不能“直接过渡”,

而只能“迂回过渡”。显然,这绝非轻而易举。十月革命以后,随着国内战争的爆发和

外国武装的干涉,苏俄很快进入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其中包括余粮收集制。这一

非常措施把整个经济生活纳入到战时的轨道上来,对保证红军取得胜利和新生苏维埃政

权的巩固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当1921年春战争结束后,苏维埃国家没有及时停

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由于经济极端困难,引发了工人和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

,不少地方发生了农民暴动。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认为俄国可以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他说:“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

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7](P225)“毫无疑

问,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

的过渡办法。”[1](P444-445)新经济政策就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为标志的一系

列特殊的过渡办法。它是在总结了“直接过渡”为现实生活所否定的失败教训后采取的

战略转变。这样做的实质,“不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是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

国家资本主义;不是实行强攻,而是进行极其艰苦、困难和不愉快的长期围攻,伴以一

连串的退却”[1](P602-603)。后来的实践证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既是一种“权宜

之计”,是针对过渡时期的,是一项临时性的应急措施,也是一种“永久之策”,是针

对社会主义时期的,是一项需要长期执行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根本政策。

其次,列宁认为,要在实践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知道,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

想,除了新经济政策这个现实层次外,还包括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和基本思路这样一个

理想层次。它们集中反映在列宁1921年3月至1922年11月写的《论粮食税》、《十月革

命四周年》、《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等著作和1922年12月至1923年3

月在病中口授的《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宁要少些,但要好些》等8篇著作(

即列宁最后的“政治遗嘱”)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列宁晚年十分重视实践中的社会

主义的全面建设,他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和基本思路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其主要

内容有: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始终摆在首位;社会主义应该建立在大机

器工业的基础之上;进行农业合作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交换;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开展文化革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国家政权

建设和执政党建设;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等等。这些主要内容表明:列

宁晚年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和基本思路,是一个初具轮廓、趋于成熟而又独具特色

的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总体构想,其中不仅反映了列宁按照“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政治建设”这一骨骼和主线来建设和改革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纲领”,而

且也映衬出列宁对工作重心、所有制结构、商品生产、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等问题上的新

看法、新观念。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列宁认为,要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特别是要“利用资本

主义建设社会主义”[8](P217)。因此,在苏俄早期的经济政策中,列宁力图像马克思

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设想的那样,限制商品货币的活动范围,甚至认为可以

比较快地过渡到完全的社会主义产品分配制度。然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挫折,

使列宁认识到: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不仅不应该消灭小农经

济,而且必须找到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在列宁看来,只能

是商业。他指出:“如果我们现在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 能够掌握整个链条。”[9](P29)因此,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把商品、货币关系、市 场作为积极因素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论述了商品、货币、市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 地位和作用。这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是第一次。但是,发展商品经济也必然带来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对此,到底是禁止还是利用呢?列宁的态度很明确:既然我们还不能实 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 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 道路、方法和方式”。为此,列宁赋予国家资本主义更重要的历史使命,即成为资本主 义以前的各种关系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桥梁。不仅如此,列宁还认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 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全部文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文明的 成果和一切有益的东西。他指出:“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 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10](P492)总之,利用资 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这是列宁从经济的实际状况出发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也是列宁 晚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和基本思路的最为重要的内容。

最后,也是前3点的逻辑结果,列宁认识社会主义的视野变化了。十月革命前,由于还

没有社会主义实践,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基本上是以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和自

己的《国家与革命》为指导的。可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在总结仅有不到七年的俄国社

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他认识社会主义的视野发生了变化。用列宁的话说就是,“ 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因为“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 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11](P466)对列宁来 讲,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野也就是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变,而工作重心的转变无疑包 括了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 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 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10](P490)这些看法,集中反映了列宁对如何认识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全面反 思和总结所取得的成果,也体现了他深刻总结了十月革命后从夺取俄国到管理俄国、从 革命到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教训。

总之,列宁以新经济政策为核心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和基本思路,体现了俄国走向

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这条道路初步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

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在近20世纪50年

代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和近20多年来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实际上是在新的时代条件 下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一种继承、发展和创新。就此而言,尽管因列宁的过早去世使得 “新经济政策”的实践经验不算丰富,其意义主要体现在思想理论上,但毕竟是列宁的 “新经济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开了一个好头。

不仅如此,列宁领导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在实践上也给了我们极其重要的启示:跨越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在政治上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 “卡夫丁峡谷”,但在经济上并没有跨越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在文化上并没有 充分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因而还没有实现对资本主义的整体性跨越,还 不是发达的或成熟的社会主义。就此而言,社会主义能够避免资本主义道路却不能跳过 资本主义条件下形成的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和文化基础,这个基础即使不能在社会主 义制度建立之前完全准备就绪,也必须在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之后立即着手来创造。 因此,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以前,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没有赶上和超 过资本主义以前,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就不能说是最终解决了。

收稿日期:2002-02-2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列宁对“卡武丁峡谷”理论的两大贡献_新经济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