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中医医院 071000
摘要:目的:分析自拟方六味痛风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此法适用于湿热蕴结证型的痛风性关节炎。方法:收集2017年1月-6月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门诊病例87例,口服自拟方六味痛风消颗粒(或汤剂),每日一剂,连服1周。结果: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红肿热痛很快缓解,复查血清尿酸明显下降。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口服此方能迅速缓解关节的红肿热痛,并有明显的降尿酸作用,无明显副作用,充分发挥了中医中药治疗急症的神奇疗效。
关键词:自拟方 ;六味痛风消;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湿热蕴结;降尿酸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导致血清尿酸升高而引起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腔导致关节炎的一组疾病。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以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多发生于受寒、外伤或暴饮酒食后,多见于中青年男性人群。由于现代人们嗜食肥甘厚味,体能锻炼较少,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急剧上升。急性期患者痛苦剧烈,难以忍受,病久影响肾脏、心脑等重要脏器,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肾脏衰竭或突发心脑疾患,出现生命危险。现将我科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分类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湿热蕴结型: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骤,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1.2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中医医院风湿病科门诊治疗的87例确诊为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方法:
自拟方六味痛风消:山慈菇10g 、土茯苓30g 、绵萆薢20g 、川牛膝12g、赤芍10g、秦艽12g(颗粒或汤剂),每日一剂,分两次口服,连服1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994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痛风相关疗效评价进行疗效评估。
临床控制: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积分减少≥70%,<95%;有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基本消除,关节活动清单受限,积分减少≥30%,<70%;无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基本消除,关节活动轻度受限,积分减少<30%。
4、结果
在接受治疗的87例患者中,临床控制62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8%。87例患者中复查血清尿酸,较治疗前降低者79例,占总数90.80%,血清尿酸升高者7例,占8.05%,无变化者1例,占1.15%。
5、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隶属中医“痛风病”范畴,痛风病名首见于金元时期。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痛风论》曾指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厉节风证是也”。痛风的病因病机多由于正气不足、阴阳失调、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聚于体内,流滞经络;复因饮食劳倦,房室不节,感受外邪,气血凝滞不通,故发为痛风。现代医学认为痛风发作多由于进食高嘌呤饮食及肾脏排泄尿酸能力下降所致。现代人嗜食肥甘厚味或辛辣酒食之物,不能正常运化,反助湿生热,肾气不足,不能分清泌浊,湿热之邪不能排泄,湿性重浊,故下注于足导致气血不通,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口干苦,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等。痛风急性发作期以红肿热痛为著,急则治其标,故治疗以清热利湿排浊,活血通络为主。方中山慈菇,味辛,苦,有小毒,可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内合秋水仙碱,有明显的抗炎止痛作用,土茯苓甘、淡、平,《本草纲目》“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含落新妇苷,有明显的利尿、镇痛,抑菌、抑制细胞免疫反应等作用。绵萆薢温肾利湿祛浊,祛风通痹。川牛膝逐瘀痛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秦艽辛,苦,平,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风药中之润剂,无论寒湿、湿热、痹证新久均可应用。全方在健脾利湿、温肾排浊的同时清热、活血、通络、止痛,使湿热之邪有很好的去路,湿热去,则肿痛消。开辟了中药治疗痛风的新途径。
论文作者:王焕娟,胡喜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关节炎论文; 关节论文; 湿热论文; 痛风论文; 红肿论文; 尿酸论文; 疗效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