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园区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持续发展论文,高科技园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科技园区发展暨硅谷模式研究
在总结世界高科技园区发展实践的基础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如下理论探索,其中以中国学者的研究居多。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M.卡斯特尔( Manuel Castells) 和P.霍尔( Peter Hall) 在《世界的高技术园区》一书中把世界科学园区的发展模式分为四类:(1)高技术公司产业综合体。这些综合体把研究、开发和制造联系起来,典型例子是美国加州的硅谷和波士顿128公路地区。(2)科学城。通常由政府进行规划与建设,把大批研究机构和科学专家集中在高质量的城市空间,为产生卓越的科学成就,进行协同的研究活动。如日本筑波科学城、苏联西伯利亚科学城、韩国的大德科学城,这些科学城具有行政区划的特征。(3)技术园区。它类似于新型的产业行政区划,其目的是在某一划定的地区集中兴建一批高技术产业公司,使该地区在国际竞争和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的条件下增强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并不断追求经济的持续增长。(4)日本的高技术城。即在国家边远地区建立一系列全新的科学城,以促进新技术的应用,继而带动落后地区的科技开发,这是日本特有的一种模式。
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开发区”课题组(1988)认为,高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有孵化器、科技工业园、高技术地带、科学城和技术城五种类型。其具体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高技术开发区五种基本类型的对比
园区 物理 主体 主要 产出
机
制
类型 形态 机构 活动 目标
孵
单
孵经 服 新
从不同部门集中生产要素,分
化
幢
化营企
散风险,帮助新建高技术企业
器
建
器者业
物 务
科
小
企研 研 高科 以良好基础设施、环境、服务,
技 业究 究 技技 吸引资金、人才来园区建立生
工
所 生 术成 产企业和科研机构
业 产 产果
园
区品
高
地
企
生
高
在著名大学和国防计划的作
技
技
用下,高技术企业生长、聚集、
术
术
膨胀
地
产
带
带
业
产
品
小
大研 研
科
通过聚集效应使科研机构集
区
学究 技
结,对周围地区进行技术辐射
科
或
所 究
成
学
新 果
技
城
企
生
地
在完整、全面规划之下,以优
术
市
业
产
区
惠政策和一定的技术经济基
城
地
大
研
经
础,吸引外地人才和大企业,
区
学
究
济
发展本地高技术研究和产业,
政
服
的
实现地区振兴
府
务
振
兴
北京大学魏心镇、王辑慈等(1993)对上述模式划分提出异议。他们以功能为标准把高技术区分为三种类型:科学园、技术城和高技术加工区。科学园来源于美国,典型模式是硅谷;技术城来源于日本,典型模式是筑波;高技术加工区主要进行高技术标准化产品的装配,最早来源于发达国家内一些研究与开发能力有限和技术工人不足的州或省,以后迅速扩散到新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高技术加工区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培育研究与开发能力,向真正的科学园转化,典型模式是新竹科学工业园。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高科技园区三种类型的对比
类型
技术城 科学园 高技术加工区
渊源 田园城市设想
工业园区 出口加工区
产、学、住结合, 研究与开发为
功能 扎根于技术和文
主,加强大学与 加工高技术产
化的新城建设
工业合作 品
1.追求理想的
1.工业郊区化
1.生产国际化
城市形式
(1)市内产住混
标准化,生产
(1)把田园的宽
合造成社会
寻找廉价劳
裕带给城市
与环境问题
动力的区位
(2)把城市的活
(2)现代大型装
2.发展中国家、
力带给田园配生产线需
地区和新工
诱因 2.创造性的“技
要大面积土
业化国家发
术立国”、80
地
展经济需求
年代产业结
2.现代交通工
构设想
具发展,道路
功能变化
3.科研成果商
品化
有美丽自然风
在城市郊区、高
在空港、海港廉
区位 光的地区,建设
速公路两侧、大
价劳动力区位
新城和机场学附近
白克明(1993)在研究国内外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后,将其分为优势主导模式、优势导入模式和优势综合发展模式三个类型。
朱名宏、杨茹(1996)认为,中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有高技术产品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技术多功能开发区三种模式可以选择。
周承剑(1997)根据世界高科技园区的发展轨迹,把高科技园区发展分为以下几种模式:(1)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自发形成的模式;(2)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但一般是由政府规划和创建;(3)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通过国际合作共同组建形成的模式;(4)以大学、科研机构为中心建立的研究开发型企业模式;(5)以传播、经营和销售高技术产品为主要目的和经营机制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模式。
顾朝林、赵令勋(1998)在所著的《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中认为,国外高科技园区一般有内生型(本地型)和扩散型(外地型)高技术产业集聚区两种发展模式。中国的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有创新与孵化器型、研究与开发型以及出口加工型三种类型。
牟宝柱(1999)认为,现有智力密集区建立的高科技园区,选择科学园模式;基础设施条件好、国家重点发展的科技、工业基地建立的高科技园区,选择科学城模式;工业基础雄厚、大型企业所在地建立的高科技园区,选择技术城模式;外向型经济较发达、对外联系多且方便的大中城市建立的高科技园区,采取高技术加工区模式;若干高科技园区集聚的大范围空间,选择高技术地带模式。
深圳大学钟坚(2001)在所著《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中,综合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发展模式分类。具体见(表3)所示。
表3
世界科学园区发展模式分类
划分依据类型
发展优势
优势主导型
优势导入型
优势综合发展型
形成过程
自发型政府计划型
混合型
投资主体
政府投资型
民间投资型
混合经济型
经济活动
外向型内向型双向型
学
科
单一专业型
多学科综合型
管理体制
政府管理型
民间管理型
混合管理型
硅谷开创了世界高科技园区的先河,也是迄今最成功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式。因此,各个地区建设高科技园区热衷于学习和模仿硅谷,理论界也掀起了研究硅谷的热潮。在揭示硅谷成功的奥秘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有三部:
一部是1994年美国学者安纳利·萨克森宁的《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一书。该书从工业体系的角度理解地区经济,并且把这两个地区作为工业体系两种模式的例子来研究,尽管硅谷和128公路地区开发相近的技术,在同一市场上活动,结果却是硅谷蒸蒸日上,128公路地区逐渐走向衰落。硅谷的地区优势在于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128公路地区逐渐失去优势的原因是当地的工业体系以独立公司为基础。作者令人信服地证明,发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存在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
另一部是2000年旅美经济学家钱颖一和肖梦主编的《走出误区: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一书。该书综合了许多经济学家如萨克森宁、青木昌彦、吴敬琏等人对硅谷的研究,讲述了硅谷的故事,以及其他地区复制硅谷的经验和教训,指出名牌大学和充足资金并不是造就硅谷的充分条件,而创业公司的栖息地是对硅谷最贴切的表述。最后得出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制度重于技术”的重要结论。
还有一部是2002年由硅谷资深人士李钟文、威廉米勒、玛格里特·韩柯克、亨利·罗文编著的《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一书。该书在探讨硅谷的成功之路时,并不认为硅谷相对于其他区域的特殊之处是先进的科学和技术的突破,硅谷作为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地的优势在于它有一种使创业精神转化成科技创新的环境条件,硅谷的优势来自整体环境——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技术突破只是结果。
二、新产业区理论及相关学派
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经济危机像幽灵一样在西方发达国家上空徘徊。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硅谷以及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某些地区,出现了与大势相左的态势,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人们发现,这些地区很多都是由中小企业集聚而成,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其相互合作不仅有正式的战略联盟、经济合同、投入产出联系,还包括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接触、面对面的对话,使得中小企业不一定依赖大企业,而是在平等竞争的同时共同面对国际市场。恰恰是这种有效的合作网络产生了一种内力,使当地经济迅速增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新产业区,高科技园区就是一种典型的新产业区。从不同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角度出发,形成了新产业区理论的不同学派,主要包括:
1.意大利学派。1977年,意大利的社会学者巴格纳斯科首次对意大利东北部地区(他称之为“第三意大利”)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巴格纳斯科在系统分析了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图斯堪的一些产业区,尤其是对普拉托的毛织品产业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之后,首次提出了新产业区的概念,即“新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1984年皮埃尔和赛博提出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弹性专精( Flexibility plus specialization) 。“第三意大利”产业区发展,是中小企业在弹性专精基础上实现的集聚。意大利学派强调,区域经济成功应对未知世界的根本,是适当的制度网络。然而,意大利学派的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以弹性专精为主要理论依据的意大利学派新产业区概念,虽然提出了关于合作和竞争、信任和制度以及网络的重要性,但是它没有足够重视区域长期发展的“学习”因素。(2)意大利的由小企业网络组成的地方生产系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期待那些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其他地区可以模仿这种发展模式是不现实的。(3)意大利的模式只是本地化的特例,实际上多数成功的生产系统在区域中的发展并不是封闭的。(4)弹性专精模式,由于其生产系统在技术上充满活力以及高度本地化而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但是具有这些特点的区域的生产系统并不必然是弹性专精的。
2.新的产业空间学派。以交易成本思想为基础的区域研究学派在研究弹性生产综合体的过程中提出,在一个高度变动的市场环境中,本地化的生产协作网络存在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和保护合作的因素,因此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灵活适应性( Storper,1989) 。该学派认为,不确定的市场条件和技术路径已经取代了过去那些外生的和内生的确定性市场条件。因此,为了减少技术锁定、劳动力囤积以及生产能力过大的风险,生产需要外部化(垂直分离)。交易费用成为最重要的费用,为了使交易费用最小化,企业需要集聚。该学派不特别强调历史方面的背景,而是提出新的产业空间概念,用这种理论可以解释美国硅谷的产生。进入80年代末期,该学派开始认识到集聚本身是一种动力源泉。集聚一旦存在于一地,它会形成产业社区,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会随之而至,内生的发展就会出现。某些产业创新与本地知识交流有重要关系。认识到这点以后,该学派开始重新审视制度的问题,他们认为,在企业集群中,纵然市场本身存在很多形式的合同,也并不能成功地协调交易关系。如果缺少了制度,在劳动市场内、企业关系中,以及创新和知识发展中的各种交易将会有一些不成功的地方,因此,他们根据威廉姆森的分析构架提出,在集聚中的制度安排是更广的制度环境和进一步选择发展路径的基础。该学派的主要贡献是提出本地化的协作生产网络和制度安排的重要性。主要问题是片面强调投入产出关系的本地化,贸易相互依赖的本地化。
3.“创新环境”学派。一个重要的欧洲学派是由法国、意大利、瑞士区域科学家组成的GREMI(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他们的主要概念是社会文化环境( Milieu) 。他们认为,环境是一种发展的基础或背景,它使得创新性的机构能够创新并能和其他创新机构相互协调。这个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格兰挪威特的嵌入性或根植性转移到地域上的概念。创新环境往往被描述为在诱导创新的区域中由制度、法规、实践等组成的系统。很多研究创新环境理论的学者使用“网络”作为比喻创新性组织的词汇,例如,他们认为环境本身是产、学、研、管等行为主体在区域中的网络等等。还有学者认为网络存在于投入产出系统之中,正是由于网络嵌入于社会文化环境,使得网络协调其成员的关系,使其成功创新。创新环境理论认为,产业的本地化包括提升整个社区的技术和专业化水平,提供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增加辅助的贸易和专业化服务,满足众多公司的需求,为采用更加专业化的机械创造条件。企业集聚使大家可以共享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大规模生产和技术、组织创新的好处。相对于马歇尔强调企业家个人主义的自由发展,反对政府干预的倾向,创新环境研究强调产业区内创新主体的集体效率,强调创新行为的协同作用,并把创新网络和集体学习的概念应用到公共管理政策中去。区域创新环境与学习型区域、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创新环境理论实际上重申了马歇尔产业区学派的主题——创新存在于某种无形的氛围之中。有创新环境的地方才有创新,而创新环境是在那些有创新的地方存在着。创新环境学派反复强调环境的性质,但是没有特别说明它的机制和过程,没有说清为什么本地化可以使技术和组织更加富有活力。
4.“创新系统”学派。创新研究,肇始于20世纪早期熊彼特的工作,经过战后的线性模型、环节互动模型和以厂商为中心的模型之后,在8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个从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创新的新思路。无论是国家层次上的创新,还是区域层次上的创新、产业层次上的创新,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多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系统,即创新系统。瑞典学者爱德昆斯特( C.Edquist,1999) 认为,创新系统的研究方法呈现以下特点:(1)以创新和学习过程作为研究的核心。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一个生产新知识或者重新组合现有知识的活动,广义地讲是一个学习过程。(2)采取整体和交叉学科的视角。创新系统试图涵盖所有的对创新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故是整体的。创新系统研究不仅包括经济因素,还包括组织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故为交叉学科。(3)采取历史的眼光。创新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反馈过程,因此,最好研究知识、创新、组织和制度的共同进化。(4)强调系统的差异,而不是系统的最优化。创新系统研究注重现实系统之间的差异,而不是现实系统与理想系统之间的差异。(5)强调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和非线性作用。公司几乎从不孤立创新,或多或少与其他组织相互作用,这种关系通常是互惠的,存在多重反馈回路。这种互动发生在现存制度如法律、法规、规则、文化习俗的框架内。创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各种构成要素,而且取决于要素之间的关系。(6)既包括产品技术创新又包括组织创新。传统的创新概念仅局限于技术创新,而要理解增长、就业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就要考虑组织创新。(7)强调制度的核心地位。创新行为的社会模式,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即法律、法规、习俗、组织等制度性安排的角色。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的区域化日益凸现,如美国的硅谷、德国的巴登—符腾堡、中国的中关村。区域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的提升。
5.“集群”学派。以波特为代表的战略管理学派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国内合作而不是国内竞争,是国内的产业在全球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为了获得和保持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国内的产业需要创新,也需要合作。他还揭示了一种重要的现象:国家竞争优势产业是通过一个高度本地化过程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为什么某些国家有特色的产业能持续创新与升级,从而获得国家竞争优势?波特指出,主要取决于该国在以下四方面的条件:一是生产要素条件;二是需求条件;三是相关支撑产业;四是厂商结构、战略与竞争,这四个决定因素形成一个钻石系统。这个钻石系统就是使厂商产生竞争力、学会竞争的国家环境。国家竞争优势的上述四点决定因素是相互制约的,任何一种因素的薄弱都会限制产业升级和创新的潜力。地理上的集中使四种相互分离的因素相互作用,使钻石系统产生活力。钻石系统的四个因素会由于在国内一地的地理接近而相互增强。更重要的是地理集中促进技术的创新与升级:邻近的竞争者会造成嫉妒与模仿行为;靠近竞争企业群的大学可能与企业相互支持;供应商会因为靠近研究与开发活动而创新;附近的有经验的购买者最有可能交换信息,及时反映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需求,尤其是对于特别的服务和产品功能的需求。国家(区域)应当创造条件(一种经济、社会和政法环境)来影响特色产业的竞争力。波特告诫,臆想培养出一两个“国家冠军”企业来参加国际竞争而获得优势是错误的,因为国家竞争优势产业是由在区域内成组产生的企业促成的。政府在为公司创造环境以提高生产率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而公司也要参与集群的营造。有竞争力的集群是区域长期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源泉。政府应该投资研究与开发等活动,来限制“浪费的”内部竞争。另外,培养“幼稚产业”以使其达到集群是重要的。所有的集群都是好的,不应挑选集群,而应该扶植所有的集群。集群理论认为,不要去干扰市场,扭曲竞争,而应去寻找制约集群发展的因素,着手加以改进。集群的兴起需要一定的市场基础:首先由一定的市场需求刺激一些公司的产生。产业自身可以承担创造集群的任务,但是某些建立集群的工作需要政府来做,政府制定产业政策,负责建设基础设施、人员培训和教育,以促进集群的发展。
6.学习型区域学派。创新是一个非线性的、反复的和互动的——与生产者进行互惠对话和互动的顾客引发的社会过程,用户和生产者通过互动进行学习。因此,创新不是导致根本突破的过程,而是一个持续的、日常的、由过去对事件和技术选择的观点、决定和反应所形成的路径依赖的范式。在这个意义上,学习与生产过程本身、与许多重要的产品和工艺改进是不可分的。因此,把正在出现的经济范式称为“学习经济”更恰当,而不是“知识经济”。学习型区域是用来描述为鼓励个人和社会学习而提供适当制度环境的地方。学习有四种不同的规模:个人、单个公司、相关公司的团体、政府自身。然而,学习型区域理论也包括一些不能充分调和的模糊性和不一致性。在北美,学习型区域与研究机构以及能吸引高技能工人的社会环境之间密集网络的有无紧密相关。Richard Florida(1995)的学习型区域定义是,“作为知识和创意的收藏库,提供了一个加快知识、创意和学习流动的基本环境或基础设施”。Florida(2000)的学习型区域定义强调构成区域创新系统关键要素的制度基础设施的范围和质量。在最近的研究中,他把这个定义推进一步,认为个人才能是生产的关键因素。区域增长依赖本地培养、吸引和留住高技能工人的能力,这对创建中和成长中的技术公司很重要。反过来,这种能力依赖于吸引高技术工人的各种好的社会和环境因素。与之相比,在欧洲,学习型区域的研究集中于社会资本和信任在公司间关系的支持性密集网络和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这个方面说,研究基础设施和公司间关系网络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对成功的创新至关重要。Ashieim(1998)的学习型区域的定义是,“学习型组织和互动学习的区域和制度的根植性”。推进一个适宜的支持创新过程的环境有赖于把合作关系联结在一起的能力,从公司内的工作组到加入区域发展联合体的社会的不同部分。发展联合体在这里理解为社会行为者之间广泛网络的合作关系,包括工人和经理,也包括推进创新过程的广泛的社会资源。由此,学习型区域的定义强调,“在区域学习型组织——区域发展联合体中合作和集体学习所扮演的角色”。
7.北大综合学派。以北大学者王缉慈为首的研究小组综合吸收了其他学派的观点,认为新产业区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新产业区是指一种以地方企业集群为特征的区域,弹性专精的中小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并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植根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2)新产业区可以看作是弹性生产的地域系统。专业化基础上集聚的大量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将随着外部市场和技术环境不断发生变化。(3)新产业区应是学习性区域。区域内的企业无论是供应商、生产商、销售代理商、客商之间,还是区域内的企业与大学或研究机构等其他行为主体之间,都应该保持一种相互学习关系。区域内的大学、企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等通过相互学习,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的发展和企业的创新。(4)新产业区是一个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内的各行为主体在相互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创新网络,并深深根植于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二者的互动作用推动整个区域生产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创新功能的完善,类似于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这种区域创新系统在创新机制方面相当灵活,并有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