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实践探究论文_宋辉涛

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实践探究论文_宋辉涛

恒大地产集团济南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 250014

摘要:建筑行业作为基础产业之一,对社会整体经济发展具有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高质量的造价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手段,具有较为突出的控制、预测、调控以及评价等作用,会为建筑工程建设以及成本投入合理管控提供可靠保障。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有着明显的施工周期长、系统性以及专业性等特征,工程建设不确定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工程造价管理、成本控制难度较大,一旦管理不当,很容易会出现投资决策设置不合理、成本投入不科学等方面的问题,会直接增加工程成本投入数额,致使工程参建各方经济收益受到影响。为打造出高质量、高水平造价管控方案,做好各项成本控制工作,对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方式展开研究极具现实价值。

一、造价管理、成本控制原则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指为完成一个工程的建设,从预期计划到实际施工建造所需的全部费用总和,还包括了对工程成本和风险全方面控制的过程,以及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有联系的资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原则主要包括了工程全部的过程、建造的整个周期、有关项目的所有要素、对工程项目的全方位控制、工程内容全部寿命的原则。

(一)全寿命周期内控制原则

工程内容全部的寿命是指建设工程一开始计划的建造成本和建造完成以后的日常使用的费用的总和,建筑的工程造价时刻存在着一些不稳定系数,导致了管理中的一系列不稳定,对此在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内要实现一个周期以内的动态管理,对造价管理合理有效地规划,制定合理的方案计划。

(二)全过程控制原则

从目前来看,现在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大多只是注重工程的施工图所计算的预算以及竣工时的结算的审核管理,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在造价过程中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工程技术与工程造价的结合度不够,导致了一些不可恢复性的变量无法认定,只能在工程完成后再进行承认。所以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要从工程的全过程控制,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对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监督以及管理,为了建筑工程的所需费用尽可能地保持在所规划的预算之内。

(三)全要素控制原则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能只按照工程造价这一部分进行规划与管理,还要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在标准范围内有效地降低工程的成本等,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全要素控制。一般情况下,负责造价的工作人员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项目工程的量化造价上,忽视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成本、工期要求成本以及工程的安全与环境成本都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只有实现建筑工程全要素控制才能更好地在建筑工程造价中把握好关键要素,对工程未来的规划进行准确的分析与预测,并对不完善的步骤以及问题进行及时的平衡与调节,使建筑工程的各个因素相互调节形成关系。

(四)全方位控制原则

建筑工程有着其特有的属性,其中建筑工程要求一次性的完成并且所需费用极高,为了达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势就要对建筑工程进行全方位控制。建筑工程工期较长,不论是材料所需的费用还是工作人员的工资结算以及所需设备的租金都可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波动,对此要建立一个及时有效的反馈管理机制对其监督、检查、管控,以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达到最初所预计的造价控制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工程中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措施

(一)决策环节

在项目决策阶段实施成本、造价管控过程中,需要按照工程质量标准以及具体需求,对施工现场展开调查,收集相应数据信息,以便以数据为依据,展开施工方案编制。同时要将造价管控、成本管控理念融入到施工方案编制之中,要对方案经济性、技术性展开综合分析,并按照工程造价具体要求,对相应技术手段展开选择,利用规范、技术标准科学展开项目成本管控。例如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工程造价、施工效率等问题,同时还要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予以高度关注,要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可靠保障,防止因决策不当而使后续工程施工受到影响。管理部门应在决策阶段做好项目施工预算造价划分工作,以对工程成本形成高质量管控。

(二)设计环节

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时,需要按照提出方案、方案初设计、最终选定方案顺序,逐步展开方案设计与审查。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保证建筑造价师、建筑投资者与建筑设计师间配合紧密性,应按照工程项目功能需求以及结构建造要点,对整体施工方案展开合理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优化设计建议,造价师要从经济学层面着手,对整体方案成本投入以及造价合理性展开评估,进而获得合理设计方案;另一方面需对多种方案展开详细审查,从中选出最优设计方案与造价预估,展开初步计算,进而实现对施工设计图的深层次审查与管理,避免因设计不当,造成工程成本投入不当增加的状况。

(三)施工环节

施工阶段是成本控制、造价管理重点,该阶段成本管控质量会对整体工程成本管控形成直接影响。由于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市场波动、机械设备损坏以及安全事故等因素影响,致使成本投入出现增加趋势,所以在进行施工阶段成本管控时,需要做好一系列管控措施,以将成本投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具体进行管理时,首先需要做好施工系统规范,应通过对施工操作、施工管理以及其他环节进行规范的方式,降低安全事故以及其他类型事故发生概率,进而降低成本超预算以及工程造价不合理等问题发生可能性;其次做好工程变更管理以及现场签证管控,管理人员应明确认识到工程签证在造价管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做好工程变更签证记录与质量控制,防止出现违规变更以及随意变更行为,做好变更成本投入管控;最后降低工程变更次数。虽然因为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工程变更不可避免,但因为工程变更会对成本造价形成直接影响,所以出于经济角度考虑,需要做好变更次数管控,提前做好预防,减少不必要的施工变更次数,保证成本造价科学性。

(四)竣工环节

竣工阶段成本造价控制同样不可忽视,是管控人员关注重点。在具体展开成本造价管控工作时,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对竣工结算书的重视程度,要以工程项目实际建造情况调查结果为依据,在完成项目施工后,及时展开实际工程结算与预算结果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矛盾所在,以将实际支出与预算造价间差异控制在最小,为施工参建各方获得更多获利机会。造价成本管控人员需要按照项目合同内容,逐一展开项目竣工结算工作,应通过反复对比挑选出信誉优良且实力较强的中介结构,以借助第三方优势,对施工方编制项目竣工决算书展开审核与分析,做好工程量重新审查,进而按照签订内容,逐项展开费用核实,高质量完成竣工阶段核算工作。

成本造价管控较为繁琐,需要管理人员付出足够的辛苦与努力,强调在进行具体管控时,管理人员需要始终保持严谨、务实、客观的态度,遵照施工单位综合条件以及工程项目建造要求,合理展开各项成本控制以及造价管理工作,保证成本造价管理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水平可以得到预期目标,进而实现理想化建筑工程施工模式,确保整体项目成本投入合理程度,杜绝盲目投资以及错误投资等行为,实现对工程经济价值的最大限度挖掘,确保工程参建各方市场竞争实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强化。

参考文献:

[1]汤竞阳.建筑工程造价与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管理[J].低碳世界,2019,9(08)

[2]贾潘.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探微[J].居舍,2019(20)

[3]王静.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J].居舍,2019(19)

[4]刘红艳.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实践思路[J].绿色环保建材,2017(08)

论文作者:宋辉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实践探究论文_宋辉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