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药剂科 天津 300070)
【摘要】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血清中神经酰胺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吡格列酮组,每组20只大鼠。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后,吡格列酮组开始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2个月至实验结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神经酰胺的表达。结果:血清神经酰胺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神经酰胺含量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大鼠血清神经酰胺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降低血清神经酰胺的表达。
【关键词】吡格列酮;糖尿病;神经酰胺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155-02
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病[1]。由于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自2000年以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每天约16000人诊断为糖尿病,约3000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2]。近一亿中国人饱受到糖尿病的困扰,这其中90%属于Ⅱ型糖尿病。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为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受体的激动剂,作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Ⅱ型糖尿病药物[3]。神经酰胺(ceramide,Cer)作为第二信使,是鞘磷脂信号途径的中心分子[4]。最新研究表明,神经酞胺在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但Ⅱ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对神经酰胺的影响国内报道较少,故本课题拟研究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血清中神经酰胺含量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实验动物
健康SD大鼠(SPF级),体质量在100~150g,购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军)2015-006。动物房温度20~22℃,24h恒温。实验前,大鼠自由进食饮水,适应环境一周。
1.1.2试剂及仪器
吡格列酮:15mg,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40216。雅培血糖仪及血糖试纸:美国雅培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695。MSB010.CX2.5型台式高速离心机:SANYO。链脉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邻苯二甲醛、β-巯基乙醇(色谱纯)、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0.1mmol/L,pH4.4)均购自Sigma公司。
1.2 方法
1.2.1模型制备
70只SPF级雄性3周龄SD大鼠,随机取2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50用于造模。事先采用灭菌的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配置2%的STZ溶液。造模大鼠禁食12h,然后单次腹腔注射STZ,剂量为35mg/kg。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72h后尾静脉取血测定血糖,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并且餐后血糖高于11.1mmol/L的为造模成功的大鼠。血糖为达到的大鼠补注一次STZ,剂量不变[6]。
1.2.2分组与给药
造模完成后,选取4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各20只。吡格列酮组按大鼠体重每日1次灌胃0.6mg/100mg的吡格列酮,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每日1次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持续治疗两个月。模型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治疗结束后,大鼠以25%乌拉坦麻醉,剂量为0.5ml/100g。心脏采血后离心,分离血清,置于-20°冰箱保存。
1.2.3血清神经酰胺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神经酰胺的表达水平,外标一点法推算出对应的待测样本中的神经酰胺含量。样品预处理:神经酰胺标准品及血清样本氢氧化钾脱酰基后,于邻苯二甲醛中衍生试剂反应60~90s。色谱条件:色谱柱为KromasilC18(250mm×4.5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90:10),流速1.0mL?min-1,采用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40nm,吸收波长455nm,进样量50μL[7]。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血清中神经酰胺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神经酰胺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吡格列酮组血清神经酰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见表。
3.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糖高脂食物摄入过多,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肥胖病和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升高。大部分肥胖病病人都伴随胰岛素抵抗,即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同样,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即为胰岛素抵抗[8]。神经酰胺作为细胞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调控细胞分化、增值和凋亡等。
最新研究表明,神经酞胺在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降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的活性[9]。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键因素即为Akt,其活性的降低直接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形成,但胰岛素受体及其底物不受影响[10]。本实验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神经酞胺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吡格列酮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清中神经酞胺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提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降低神经酰胺水平,从而使Akt的活性增强,达到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作用[11]。
综上所述,本实验建立了大鼠Ⅱ型糖尿病模型,并测定了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血清神经酰胺含量的影响,并对该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干预鞘脂类水平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一定帮助。然而,本实验未能对此过程中神经酰胺对Akt的抑制存在机制进行探索,有待将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Taylor R.Insulin resistance and type 2 diabetes[J]. Diabetes,2012,61(4):778-779.
[2]焦红肖,蔡春友,魏凤江,等.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关联分析及基因型交互作用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3,01:6-8.
[3]梁杏欢,邝晓聪,冼晶,等.吡格列酮对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6:11-15.
[4] Bielawski J,Pierce J S,Snider J,et al.Sphingolipid analysi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Chalfant C,Del Poeta M. Sphingolipids as signaling and regulatory molecules.New York:Springer,2010: 46-59.
[5] Van Eijk M,Aten J,Bijl N,et al.Reducing glycosphingolipid content in adipose tissue of obese mice restores insulin sensitivity,adipogenesis and reduces inflammation.PLoS One, 2009, 4(3):1-11.
[6]吴晏,韩静,黄黎明,等.高脂喂养合并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2(02).
[7]娄婷婷,李英娴,方步武,等.测定生物样本中神经酰胺含量的HPLC-FLD法[J].药物分析杂志,2012,10:1807-1812.
[8] Bikman B T.A role for sphingolipid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obesity-induced inflammation.Cell Mol Life Sci,2012,69 (13):2135-2146.
[9] Wu X,Chen K,Williams K J.The role of pathway-selectiv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responsiveness in diabetic dyslipoproteinemia.Curr Opin Lipidol,2012,23(4):334-344.
[10] Blouin C M,Prado C,Takane K K,et al.Plasma membrane subdomain compartmentalization contributes to distinct mechanisms of ceramide action on insulin signaling. Diabetes,2010,59(3):600-610.
[11]覃海静.吡格列酮对STZ致糖尿病前期小鼠胰岛β细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5.
论文作者:郑国斌(通讯作者),安美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0
标签:血清论文; 神经论文; 酰胺论文; 大鼠论文; 糖尿病论文; 格列论文; 胰岛素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