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起源及其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连续性论文,浅谈论文,起源论文,儿童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心理学家们认为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如为了期待外部的奖赏,或为了获得社会赞许,或为了减轻自己消极的内部状态(例如,因看到一个需要帮助者而感到内疚或悲伤)等。 但亲社会行为也包括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 即由同情他人或期望坚持内化的道德准则而引发的亲社会行为。心理学家们一般认为利他行为要比为了避免惩罚或为了获取报酬或社会赞许而引发的亲社会行为更具有道德性。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并已成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亲社会行为的根源
我们知道,道德的发展可以从很小的年龄就找到它的根源。尽管复杂的道德判断是青少年和成人的优势领域,但即使学前儿童也显示出对什么是公正和公平的一种直觉性的领会。这是道德领域近期研究的主要方面。最近几年研究者也以相似的态度展开对亲社会性发展的起源的研究。
长时间以来,学前儿童往往被描述为无助的、依赖他人的和相当自我中心的。这并不是说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年幼儿童的亲社会能力。例如,斯腾(Stern,1942)、皮亚杰(1932)、墨菲(Murphy,1937 )和勒温(Lewin,1942)都曾提到年幼儿童对他人的需要很敏感。但这与盛行的极力强调人生头几年的自我中心本性的理论思想相比较来说是极其微不足道的。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个体才第一次完全摆脱自我中心主义而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并能够看到他人的需要和自己的是不同的。
(一)分享与助人
早在1787年,泰德曼(Tiedeman)就已注意到很年幼的儿童也可以把物品向他人出示或送给他人(Rheingold,Hay,& West,1976)。瑞哥德等人对儿童的这种倾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他们证明18个月的婴儿经常向父母和陌生人指看物品或分享这些物品。现场观察也表明分享行为在婴儿12个月时就已出现。瑞哥德等人发现,作为儿童礼物接受者的父母几乎没有注意到儿童的分享行为,或通常不能确定这种行为第一次出现的时间。那么,儿童在这么小的年龄做出这种亲社会行为的目的是什么呢?瑞哥德等人认为,儿童的行为不是自我中心的,他们进行分享不是为了引起注意、获得帮助或赞扬。这种行为的出现并没有得到父母的鼓励,看起来好像独立于外部环境,但却有利于社会互动。尽管这种早期的分享行为并没有涉及大数量的自我牺牲,但它仍然显示了儿童已初步意识到他人的需要。
瑞哥德也曾研究助人行为的早期出现(Rheingold,1982)。她对与父母和陌生人在一起的18个月和30个月的幼儿进行观察。她指导成人做一系列的家务,包括摆桌子、整理散乱的杂志和扑克、叠衣服、扫地和整理床铺,结果半数以上的年幼儿童和所有的年长儿童帮助成人做了大部分的家务。儿童表现得很愉快,而且他们知道自己要完成什么(他们并不只是在玩),他们对帮助比自己年长者感到很高兴。父母的报告也显示了这一点。儿童的这些行为并不是父母主动鼓励的结果,因为很多来自父母的报告说明,他们总是在孩子睡觉的时候做家务,以避免由于儿童缺乏有效的帮助而造成的干扰。那么儿童为什么助人呢?瑞哥德认为,年幼儿童对成人及其所从事的活动感兴趣,他们喜欢模仿,有时还富有创造性,他们喜欢与人打交道和练习技能,而且助人也常常由于成人认识到儿童的努力而被维持。像分享一样,早期的助人行为并没有表明是完全自我中心的,但却显示出部分是由于期望社会互动。
(二)合作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助人、合作等都是在18~24个月时开始迅速发展和分化的(Radke-Yarrow,Zahn-Waxler & Chapman,1983)。关于幼儿合作的许多研究也指出,在出生后的第二年,合作行为开始发生并迅速发展。对此,研究者们认为,一种可能性是由于儿童对他人反应的动机基础在第二年开始成熟;另一种可能性是在第二年里,儿童的一些认知的能力普遍发展,使他们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并使自己的行为与同伴的行为相协调。
海(Hay,1979)研究了儿童与父母的合作游戏,发现12个月的儿童很少表现合作性游戏(1/8),而绝大多数18~24个月的儿童(7/8)产生了合作性游戏,
这种游戏的频率也迅速增加。
埃克曼等人(Eckerman et al.,1989)发现18~24 个月的儿童比年幼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与同伴和成人交往的游戏。布鲁尼尔(Brownell,1989)发现24 个月的同龄伙伴间能够相互协调行动以达到目标,而18个月的儿童则还比较困难,2岁以后儿童能更有效地进行社会性交往, 更经常地进行合作游戏。
布鲁尼尔和卡里基(Brownell & Carriger,1990)研究了64 名12~15、18~21、21~27、30~33个月儿童的合作与自我—他人区分的关系,其结果同样发现,儿童的合作性有显著的年龄差异。12个月的儿童基本上不能解决合作性问题,半数左右的18个月儿童能偶然地解决问题,大多数24、30个月的儿童能重复性地解决问题。在合作性行为上24、30个月的儿童更能相互协调,能围绕任务采取相应的相互配合的行为。研究结果还表明,具有高水平区分自我—他人的儿童更善于和同伴合作。
所以,儿童早期的合作行为的发展是同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自我概念有密切的关系, 并且是相互影响的(Kate,Bonnie,1989)。
(三)安慰与保护
年幼儿童不仅有能力区分他人的需要和利益而对他人进行分享和帮助,而且还可以对周围其他人的情感性悲伤以亲社会的方式进行反应,瑞德克—耶如、 赞—渥克斯勒及其同事(Zahn -Waxler, Radke -Yarrow,& King,1979)对10~29个月幼儿的这些反应进行了研究。他们训练母亲观察儿童的行为,记录儿童对自然发生的刺激产生的悲伤反应。结果发现,儿童早期的反应包括最初的看着悲伤者、哭泣、呜咽、大笑和微笑。这些反应随年龄而增加,并逐渐被其他一些反应所代替,如寻找看护人、 模仿和明显的具有利他性或亲社会性干预(altruistic or prosocial intervention)的企图。这些亲社会性干预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个69个周的幼儿把她的瓶子递给疲劳的母亲,然后躺在母亲的身边,轻拍她,并从瓶子里喝水。亲社会互动并不总是适当的,如儿童把瓶子递给一个疲劳的母亲,或安慰一个因剥洋葱而流泪的母亲等,但他们的行为中明显的包含有真正关心他人的成分。
像分享和助人一样,我们也探寻一下早期安慰和保护行为产生的原因。特殊价值体系的采纳和固守习得的规范(涉及互惠主义、责任或理所应得的概念)被假定为是利他主义获得的基础,但赞—渥克斯勒等人指出这种解释不适于很年幼的儿童。一种解释认为儿童的行为是由他人提供的关心行为的榜样塑造的。儿童看见成人安慰和保护他人,而且他们本人也是这些行为的接受者。那些被认为提供了移情性关心的母亲有更利他的孩子的事实说明这些母亲是榜样而她们的孩子进行了模仿,并对他人的需要产生敏感性反应。另一种解释认为,儿童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儿童对他人悲伤的移情能力,也就是体验替代性情感状态,由于意识到他人的悲伤而导致悲伤状态的移情唤醒。这样助人和安慰行为的实施就是为了减少移情性悲伤。因此,有关移情能力发展的知识有利于我们理解早期利他主义。当然,瑞德克—耶如和赞—渥克斯勒的研究也反映了很年幼儿童对他人情感体验和需要的意识是不断发展的。
二、利他行为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一般认为,利他主义包括有益于他人且并不期望个人有所得的任何行为。然而问题是,利他行为是否是不断发生的?是否存在着总是助人、慷慨和提供支持的利他个体?是否个体的利他行为跨越时空仍能保持一致或者是否利他行为依赖于特定情境条件?
现有的资料已清楚地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利他行为都具有相同的特质。助人、分享、安慰、保护和合作的发展是不相同的,而且移情唤醒、练习助人技巧的愿望、社会强化和交往的乐趣都不同程度地与每一种行为交织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个体的移情能力、控制的愿望、社会强化的实施和社交性是变化着的,所以我们不能期望这一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确实,研究资料几乎不能表明利他主义发展的一般趋向。艾森伯格——伯格和汉德(Eisenberg-Berg & Hand,1979)没有发现分享和助人在学前儿童存在着联系,格林和施耐德(Green & Schneider,1974)在5~14岁儿童中也未发现存在着联系。威斯布罗德(Weissbrod,1976 )在6岁儿童中没有发现分享与紧急助人——对隔壁房间传来的悲伤哭声的反应——有关联。
有研究(Krebs & Sturrup,1974 )发现在提供帮助和支持之间成0.21的微弱相关。另一项研究(Dlugokinski & Firestone,1974)表明,在捐赠、同伴评定的考虑他人能力、对善良的理解和对以他人为中心的价值的拥护之间成中等程度的相关(0.19~0.38)。
另一方面,罗宾和施奈德(Rubin & Schneider,1973 )发现分享糖果和帮助同伴存在相关(r=0.40 )。 埃利特和瓦斯塔(Elliott & Vasta,1970)的研究表明,分享糖果和分享便士——两种非常相似的行为——之间成显著的相关(r=0.65 )。 在一项研究中(Strayer,Wareing,& Rushton,1979)当研究者把对分享的几种测量和帮助同伴结合起来形成合成的分数以后,他们发现两个班的行为成高相关(r=0.62),然而, 他们没有发现指向同伴的亲社会行为和指向成人的亲社会行为存在相关。格鲁塞克(Grusec,1985)研究发现,在测量的自然发生的利他主义——助人、分享、显示关注和保护——之间,4岁儿童中存在相关(0.45~0.61),7岁儿童中这种相关则极不显著。尽管相当多的研究已证明各种利他主义指标之间的关系(Radke -Yarrow,Zahn-Waxler,& Chapman,1983),但情形并未改变,即既不成显著正相关,也不成显著负相关。然而,在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方面仍存在着某些一致性。
跨越时空的特定的亲社会行为的一致性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更少。布罗克和布罗克(Block & Block,1977 )发现教师评定的4岁儿童的慷慨、助人和移情与儿童1年以后的慷慨成显著相关。鲍姆瑞德(Baumrind,1977)对儿童在托儿所期间所展示的社会责任和5~6年后所展示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男孩中成0.60的相关,在女孩中成0.37的相关。在瑞德克—耶如,赞—渥克斯勒及其同事们的研究中,发现2/3的2岁和7岁儿童所显示的亲社会反应呈一致性模式。另一项研究(Bar-Tal & Raviv,1979)表明,在2 年期间对有关儿童自愿帮助年幼儿童的意愿进行了测量,发现成高相关。总的来说,有关跨越时空的亲社会行为的连续性的研究结果要比有关各种利他行为指标之间的一致性的研究结果更为清晰。
标签:亲社会行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