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 江苏常州 213200)
【摘要】目的:对孕妇在产前行免疫项目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预产期妇女,利用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行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59例,在观察组的基础上予以免疫项目检查,将两组妇女的高危妊娠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妇女均出现了高危妊娠状况,观察组依据免疫检验结果及时实施了干预,最终观察组出现高危妊娠的概率为6.78%,远低于对照组的23.7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产前进行免疫项目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导致高危妊娠的因素,并能够及时实施干预、控制,从而减少对母婴的危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产前检查;免疫项目;临床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116-02
在妊娠期间对产妇以及胎儿进行各种临床指标的相关检查,即为产前检查,可以有效检出孕妇以及胎儿各方面的缺陷以及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孕妇及时终止妊娠,最大程度上减少由于各种临床原因导致的孕妇以及胎儿的危险状况,是保障孕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上减少孕妇以及胎儿死亡率的重要途径[1]。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健康,而孕妇更是受到更加细致的呵护,产前检查已经成为所有家庭以及孕妇必须并且乐于接受的医疗服务。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产前检查的项目不断增加,除了进行常规检查,越来越多的孕妇开始接受免疫项目的检查,这使得产前检查的临床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2]。本研究就产前行免疫项目检查对于减少与降低孕妇高危妊娠概率的有效性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预产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孕妇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6.1)岁,孕周19~39周,平均(37.1)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27例;观察组孕妇年龄20~41岁,平均(26.8)岁,孕周18~39周,平均(36.8)周,初产妇34例,经产妇25例;两组孕妇在年龄范围、孕周区间以及生产经验上,并没有统计学差异,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检查,观察组并行免疫检验。具体如下: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抽取血样2ml,分离血清进行检验。①肝炎病毒检验为甲乙丙三种病毒,IgM或IgG呈阳性,为甲肝感染;HBs Ag呈阳性,为乙肝感染;HCV-RN呈阳性,为丙肝感染。②孕妇感染初期无法检出HIV,感染6~8周方可检出,需通过WB等确诊。③梅毒检测,初检用RPR、TRUST,血清试验使用非梅毒螺旋体、确诊通过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TP-Ig M呈阳性,胎儿即被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娩期间两组孕妇的肝炎、艾滋病以及梅毒等高危因素发生状况以及高危妊娠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9.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数以率计,以(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判定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孕妇出现甲肝1例,乙肝2例,丙肝1例,艾滋病0例,梅毒0例,高危妊娠总例数为4例,高危妊娠总发生率为6.78%;对照组的孕妇出现甲肝3例,乙肝5例,丙肝4例,艾滋病1例,梅毒1例,高危妊娠总例数为15例,高危妊娠总发生率为25.42%。两组高危妊娠发生率进行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91,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高危妊娠出现情况(n/%)
3.讨论
临床免疫项目检验,是医院临床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检验结果是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也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3]。产前免疫项目的检验主要包括:肝炎病毒的检验,包括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三项;HIV感染检验;梅毒检验。
肝炎病毒尤其是乙肝病毒的感染,是当前我国传染病中比较显著的,属于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以及血制品等途径实现传播,该病逐渐发展,会演变为慢性肝炎以及肝硬化等症,而肝硬化疾病继续恶化则可能演变为肝癌;艾滋病是免疫缺陷病,母婴传播是其传播方式之一,且目前感染病毒后,胎儿也一定会感染,容易导致早产、死胎以及畸形发育等不良妊娠结局;梅毒对妊娠也有很严重的影响,感染梅毒的孕妇,多会在怀孕四个月的时候出现早产、流产以及死胎等不良状况。因此,在产前检查中并行免疫项目检查,可以有效检出这些极易导致高危妊娠的因素,并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降低或者消除妊娠风险,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生命安全[4]。
本研究对照行常规产前检查以及并行免免疫项目检查的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状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并行免疫项目检查的孕妇中,由于及时检出相关因素并采取了有效干预措施,出现高危妊娠状况的概率为6.78%,远低于仅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的25.42%,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在妊娠期间对孕妇行免疫项目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和降低导致高危妊娠的因素,可有效保障母婴生命安全与健康,实现优生优育,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彬.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2,31(34):2-3.
[2]尹敬娥.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6):140-140.
[3]李燕,邹淑杰,姚美玲.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J].生物技术世界,2015,3(8):80-80.
[4]陈会敏.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6):1082-1083.
论文作者:焦夕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0
标签:孕妇论文; 产前论文; 免疫论文; 项目论文; 梅毒论文; 两组论文; 胎儿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