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育人机制创新论文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育人机制创新论文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育人机制创新

张碧娟,陈冀东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摘 要: 积极心理学帮助人们获取幸福生活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生活,这对于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幸福教育视角下高校心理育人机制的途径与方法,这对于改革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育人 幸福教育

心理育人工作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12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功能,切实构建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2018年7月,为进一步提升心理育人质量,《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心理育人工作要“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因此,发挥心理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高校面临的新使命,也是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的新担当、新作为。近年来,积极心理学成为心理教育领域改革新的方向,因此,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创新高校心理育人机制,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心理育人质量。

(八) 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用无菌棉签蘸取分离菌的血清肉汤培养物,均匀涂布于鲜血琼脂平板,在琼脂平放上向一个方向均匀涂布然后将平板每转动60度涂布一次,共涂三次最后沿平板边缘涂布一圈;加盖后放置5 min,待平板稍干后,用无菌镊子将各种药敏纸片分别平贴在培养基表面,并轻压使其紧贴平板表面,每个平板贴4张药敏纸片,两纸片相距25 mm,纸片与平板边缘不小于15 mm,贴好纸片的平板于37度培养24 h,观察结果。结果按抑菌圈直径大小和各抗菌药的具体标准,评定为高度敏感、中度敏感或耐药。结果评定参照表2。

罗瑞吓了一跳,他考虑了片刻,脸上的玩世不恭消失了,慌张地对老福说:“这事儿跟我没关系,我真的不知道,你不会又把这事儿往我头上安吧?”他的手指头颤抖着,脸色苍白。老福一言不发看着他。

一 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幸福以及如何获取幸福的科学。兴起于20世纪末,以塞利格曼和西卡森特米哈伊联合在著名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名为《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为标志,这篇文章让世界开始了解积极心理学,随后积极心理学获得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的关注,影响力从心理学延展到教育等其他学科,其研究成果也迅速应用于大众生活中。积极心理学关注普通群众如何获得“幸福”,“幸福”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抽象的词汇,在此之前,人们不认为“幸福”会是一门可以研究的科学,而积极心理学开创了这一点,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为重点,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该“过分关注”对人类心理问题与疾病的研究,不是说这部分不重要,而是仅仅关注人类的痛苦、缺陷、弱点,并不能让人们过上更幸福更有意义的生活,我们还需要关注人类的优势、潜能、力量、美德,这些积极的一面。对人类潜能、积极品质与优势、美德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有问题的个人,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美好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让更多的人获得幸福的能力,让“幸福”变得亲近可得。这在人类物质生活愈发富足而心理疾病却越发普遍的当下,具有更广泛的意义与价值。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研究让人“耳目一新”并且心生向往,这大大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发展,其中幸福教育的实施与推广深受关注,也是目前国内外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教育模式与内容,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心理学范畴,成为当下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幸福教育的研究中。

幸福教育始于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塞利格曼,兴起于泰勒·本-沙哈尔哈佛的《哈佛幸福课》,此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开始纷纷开设幸福课,幸福教育逐渐风靡全球。哈佛的幸福课以讲座的形式,通过不同的积极心理学主题结合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向大学生阐述了幸福的方法,而英国惠灵顿公学的幸福课主要采用团体活动课等形式,融合宗教、体育、健康、社会等元素让学生拥有积极的情绪,健康的体魄以及持久的友谊,从而活出成功而丰富的人生。这两所学校关于幸福课的成功实践成为后续幸福教育的蓝本,尽管他们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不一样,但是课程的内核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积极品质、积极情绪和积极关系的培养与塑造,这也是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相一致的。在国外积极心理学浪潮的推动下,以及我国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课程也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等高校纷纷开设“幸福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已经越来越多的高校,甚至中小学开展幸福教育,积极心理学及其幸福课实践已成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趋势,为我国的心理育人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

幸福教育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或网络学习上,而应该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与社交,是一种泛环境下的教育,运用榜样学习与同伴影响将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高校书院制以全人发展与德育教育为核心,将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混合住宿,从而建立一个互相学习交流、拓展学术和文化活动的学生生活社区,从而促进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是高校实现文化育人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育人新模式,也是开展幸福教育非常有利的场所。高校应以幸福书院的建设为抓手,推进教育与生活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幸福生活的能力。在幸福书院,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幸福教育活动,包括性别教育、情商教育、艺术人文教育等,可以利用专业融合的特点建设代表性的幸福空间,可以利用党团、学生会和学生兴趣社团组织搭建幸福学生团队,宣传幸福理念,从而给予学生专业课堂以外更多的关怀、支持和更广阔发展潜能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把心理育人工作具体落实到学生生活社区,使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融于一体,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 目前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现状

为提升高校心理育人成效,创新心理育人机制,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心理育人工作的突破口和新的发展方向,它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学习和求知的幸福,并通过学习获得对幸福的认知和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本文以“幸福教育”为核心,从数据支持、课程构建、环境建设、学生评价、师生成长五个方面尝试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育人的创新机制,从而为构建全面性、积极性和系统性的心理育人机制提供启示。

2.心理育人工作形式单一

1.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幸福数据分析

1) 应用系统中“流程总览”画面,可以通过 “甲烷、干气”、“成品油出厂”、 “石脑油”等工艺流程,分别监测每台流量计的运行状况,并通过不同颜色变化,直观显示报警状态信息,为操作人员监控提供依据。

Architecture Design of REST-Based Workflow Engine on the Cloud……………XIA Huaiting, PAN Jintao(4·59)

3.心理育人工作机制薄弱

心理育人工作主要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形式开展,教学上多采用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模式,由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或心理课程教师讲授,学生坐在教室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课堂内容是理论的讲解与识记,最后期末进行测试,这种方式让学生觉得无趣和疏离,无法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中,因此难以触动学生达成良好品质与习惯的形成,甚者还会加重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抵触情绪。还有不少高校,因为教师资源短缺,往往是辅导员或其他学科教师兼职授课,这部分教师多数不具备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心理育人工作收效甚微。

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既缺乏纵向的从学校到学生的支持服务机制,也缺乏与其他育人工作的协同机制,因此一直难以突破,开展工作举步维艰。心理育人工作往往由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或者心理咨询中心“孤军作战”,政策支持与资源配套都“捉襟见肘”。另外,心理育人工作也并未与其他育人工作有效结合,在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其他育人环节中往往都存在割裂的情况存在,从而导致心理育人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实际上,心理育人工作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与支持、自下而上的建构与优化,以及全面的协同配合。

三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育人机制创新

1. 心理育人工作内容狭隘

“育人”是心理育人工作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回归点,“心理”则是心理育人工作的具体内容、渠道和形式,那么“育人”的目标是什么,那便是学生的全面与和谐发展,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而目前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往往局限于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又局限于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这大大削弱了心理育人工作的价值,严重限制了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心理育人工作聚焦于小部分学生的心理障碍与问题,而忽视了全体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与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这与心理学科早期“过分关注”心理学人类心理问题与疾病、关注人类的痛苦、缺陷、弱点的“消极化倾向”是一致的,但心理育人工作并非学科教育那么简单,因此心理育人工作既要利用学科资源,运用心理科学先进理论与工具,又要避免被学科所囿,应始终立足于“育人”这一根本目标,面向学生的需求与成长,树立“积极化”方向,帮助学生有质量地生活与学习,提升幸福感与价值感,这实际上与积极心理学的取向是契合的。内容应该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包括学习、交往、择业与情感等,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发挥个人优势,培养积极情绪情感等,同时注意将个人心理品质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总之,心理育人工作是服务于全体人的心理发展和人的成长,是渗透在一切教育活动中的。

幸福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了解学生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这是幸福教育以及心理育人工作的基础与底盘,这一块工作,过去常常受到忽视。如今,大数据信息技术获得广泛利用,许多高校都在进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如果能够利用此契机开展学生幸福/心理数据的收集与调研,将大大有助于幸福教育的普及与推广。高校应积极开展学生幸福/心理调研,利用历年的心理测评数据,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评估心理咨询的效果,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借鉴与依据。数据测评不再局限于心理筛查,也不仅仅是为了发现问题学生,而是为了了解学生需求,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成长与幸福。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高校还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气质类型、学习风格、职业兴趣类型等学生个性化心理分析,推动逐渐构建起大数据精准筛选、甄别、定位和推送系统,从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心理和生活五个维度,逐渐构建“五位一体”的大数据“学生画像”系统,为提供个性化的幸福教育与服务奠定基础。

2. 构建基于师生需求的幸福课程

从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出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高校应构建包含翻转课程、慕课、微课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以积极品质塑造或幸福任务解决为导向的课程内容,重视在学习中或教学中生成的知识。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通过录制微课慕课,整合教学资源,建设高品质的幸福与心理的教学资源库,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在教学网络平台上推送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内容、教学名师、课程训练以及教学实践等。实际上,幸福教育从不局限于课堂上,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学习小组、工作坊、团体辅导、研讨会、教育实践、志愿服务、社团组织、书院活动等,只要是和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相关的,都可以尝试与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获得体验感与参与感,并且应用是实际生活中,这样课程才能落地,学生才能有所成长。

3. 创建基于高校书院制的幸福环境

第二,借助本土特点丰富课堂活动。比如泰国的节日非常多,教师可以在重要的节日设计课堂活动。像宋干节(即中国人说的泼水节),可以让高年级的学生看视频,用中文介绍宋干节,也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用汉语表演跟宋干节相关的节目等。

4. 形成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幸福评价

老船曾经也装载过无数的梦想远航,如今,它却静卧在波涛汹涌的海岸边,默然无语,周遭的喧嚣与热闹均与它无关么?

构建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有效地实施学生评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达到真正的育人目的。幸福教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给与学生积极体验与正性评价,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发挥积极优势,重视“天赋教育”,因此幸福教育的评价并非单一维度,鼓励学生发展天赋,发扬长处,遵循“自我认同、他人肯定、众人欣赏”原则,采用“自我评价、多元评价、延缓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来评教评学是学生获得幸福体验的关键环节。

5. 培养基于“互助成长”幸福师生关系

幸福教育绝不仅仅关注于当下,而是为学生一生的成长蓄力。学生常常遇到学业困难、职业困惑以及心理困扰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幸福导师制将从这些方面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可以通过咨询室、团体辅导的形式开展,幸福导师不仅仅是教师,还可以是高年级品学兼优的学长,在此过程中,双方均获得了成长的价值感与成就感,在关系中获得了幸福的养分,滋养了生命成长。高校应重视幸福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从全校范围内遴选出幸福导师,利用专题的教研活动、培训讲座、专题会议等,同时给予有效的激励与制度保障,帮助幸福导师的成长。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心理育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各个环节和方面促进心理育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升心理育人工作成效,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感知与创造幸福的能力,是值得更多学者深入思考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21.

[2] 朱玉茹. 幸福课研究现状及“中国式”幸福课的初步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33,86-89.

[3] 马建青,杨肖.心理育人的内涵、功能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18(09):87-90.

[4] 蔡霞,邓洪.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8,5(26):103-104+128.

本文引用格式: 张碧娟 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育人机制创新[J]. 教育现代化,2019,6(40):201-203.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40.064

作者简介: 张碧娟,女,汉族,广东深圳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陈冀东,男,汉族,广东深圳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标签:;  ;  ;  ;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育人机制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