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赫鲁晓夫的外交风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赫鲁晓夫论文,试论论文,外交论文,风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赫鲁晓夫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长期的政治活动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外交风格。灵活机智、讲求实效的务实精神,能言善辩、对答如流的讲演技巧,幽默风趣、富有想象力的言语表达,充分展现了他的外交才能。
前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当政后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11年中出国访问竟达52次之多。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外交舞台上亦充分展现出来,形成了独特的外交风格。本文不揣浅陋,试述如下:
一、务实灵活
已故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曾评价赫鲁晓夫“在对外政策上有灵活性”①。他的灵活性表现在“并不是顽固不化地死盯着他所想获得的东西,他先试探一下,如果未得逞,便缩回去,暂时接受多少能够保持正常的合作的政策。”②例如1955年5月赫鲁晓夫访问南斯拉夫,试图恢复苏南两党关系,并带来了宣言文稿,但铁托坚决拒绝,坚持把所有的问题都放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最后,赫鲁晓夫在由南斯拉夫方面起草的宣言上签字。宣言强调,各个国家可以有“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形式”,保证了铁托充分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利。为了实现与南斯拉夫的和解,赫鲁晓夫“愿在很多方面让步,甚至在他们并不真正相信的方面也让步”③。但是,赫鲁晓夫的灵活性是建立在实用主义基础之上的,因此不能贯彻始终。赫鲁晓夫从未放弃过南斯拉夫迟早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和放弃不结盟政策的想法。当南斯拉夫实行的不结盟政策与苏联的对外政策发生冲突时,赫鲁晓夫便对南斯拉夫横加指责,说南斯拉夫“不奉行阶级政策,而是周旋于两个集团之间”,要求南斯拉夫放弃在不结盟国家中发挥作用,回到社会主义阵营,因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个“连队”,它必须有自己的连长,南斯拉夫却违背了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精神。④在1958年还将根据1956年达成的向南斯拉夫提供贷款的协议推迟了六七年,使南斯拉夫的经济蒙受巨大损失。赫鲁晓夫也曾多次攻击铁托,他对埃及总统纳赛尔说:“铁托不是共产党人,他是国王。”“不要相信他。”⑤
对于埃及也是如此。为了把触角伸向埃及,尽管赫鲁晓夫对纳赛尔推行的国内政策深为不满,但还是作了原则性的让步,以图建立友好关系。1957年10月,赫鲁晓夫曾声称:“我们支持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虽然我们知道他不是共产党人,而且他将共产党人关进他国内的监狱,但是这是与他本人和他的人民有关的内政。而我们支持他,是因为他是一位代表他的人民的希望的民族主义领袖。”⑥但是,当纳赛尔不愿听凭赫鲁晓夫摆布,而赫鲁晓夫觉得无法影响埃及的国内政策时,便出尔反尔,于1959年初在苏共二十一大上公开攻击纳赛尔,嗣后,又在给纳赛尔的信件中进行威胁:“假如你认为我们过去在你的要求下同意给予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援助对于你是一种负担,假如你要扔掉根据现有协定我们已给的卢布,你有拒绝这些卢布的自由。”⑦两国关系终于恶化。
此外,赫鲁晓夫比较讲求实际,从奥地利、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以及芬兰撤军就反映了这一点,这同样也与赫鲁晓夫的实用主义有内在的因果关系。从这些国家撤军乃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国外,在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土上维持一个部队的费用两倍于自己的国内”⑧,只有削减军费开支,才能减轻苏联巨大的经济压力。
由于赫鲁晓夫推行实用主义的对外政策,因此不能保证前后一致性和连贯性,其灵活性只不过是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能言善辩
赫鲁晓夫很有口才,在外交场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对答如流,巧舌如簧。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国人充分领略了他的辩才。赫鲁晓夫到达纽约不久,苏联的一个海员离船逃跑了,到警察局要求避难。记者们老是跟着赫鲁晓夫,有个记者问:“赫鲁晓夫先生,关于那个要求在美国避难的海员你有什么想法?”赫鲁晓夫故意轻描淡写地回答:“我知道这件事,我很遗憾。我替这个年轻人难过。他缺乏经验,没有专门技能,我想他难以适应美国的情况。他的行为愚蠢而鲁莽。只要事先告诉我他想呆在美国,我会乐于帮助他的。”赫鲁晓夫后来不无得意地回忆道:“紧张气氛立刻消失。记者们原来期待我会作出截然不同的反应,他们认定我会谴责那个海员或者把他痛骂一顿。可是我愚弄了他们:我表示遗憾而不是愤慨。结果,记者没有可能从这件事中捞到什么东西,喜欢制造耸人听闻新闻的资产阶级报纸无法对它大肆宣扬。”⑨这反映了赫鲁晓夫的机敏之处。
赫鲁晓夫善于争辩,在华盛顿报刊俱乐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赫鲁晓夫回答了记者们提出的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使他不满,于是赫鲁晓夫直截了当地反击:“如果你们想要掷几只死耗子给我,那么我同样要掷几只死猫给你们。”⑩在访问纽约州的一次晚宴上,赫鲁晓夫在席间演说,强调改善贸易关系对苏美两国都是有益的,会场上有几个年轻人在赫鲁晓夫演说时说了一些“不友好的话”,赫鲁晓夫立即予以还击:“我知道你们反对苏联,反对社会主义,反对我们的制度。可我要你们知道我并不是来乞求的,我不是到这里来伸手请求施舍的。我是伟大苏联、一个革命国家的代表,我代表的是工人阶级。我们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今天,我们是来向你们提供一个跟我们进行贸易的机会,向你们表示和平愿望的。”(11)那几个年轻人顿时安静下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感触颇深:“我对赫鲁晓夫的辩才是不怀疑的。他十分善于捡起别人的话头,加进他自己的解释,来宣扬他自己的观点。”有一次,艾森豪威尔提出,美苏双方应当鼓励交换电视节目和增加两国间互访的人数。赫鲁晓夫立即回答说:“我讲的话大概不会在美国的电视和广播系统中加以报道;那么同样的事情也会在苏联发生。”“这样一种努力很快就会变成一场聋子之间的对话”(12)。
狡辩也是赫鲁晓夫的专长。艾森豪威尔对美国到处可见的体现高生活水平的单幢住宅引以为荣,赫鲁晓夫则大加贬抑。他说这种住宅增加住户的操劳和开支,因为取暖费用很高,交通和维修费不少,还要照管周围的庭园。当艾森豪威尔提醒他注意美国那些宽阔的大马路和路上首尾相接的汽车时,赫鲁晓夫便开始狡辩,他说,在苏联,不大需要这种大马路,因为苏联人住得很集中,他们对汽车不大感兴趣,他们不喜欢在星期日下午开车到乡间兜风,而且极少从一个城市移居另一个城市。他还补充了几句:“你们的人似乎不喜欢他们居住的地方,他们总想经常流动,到别的什么地方去。”(13)如此强辞夺理,艾森豪威尔只能付之一笑。
三、幽默风趣
赫鲁晓夫性格开朗、活泼,想象力丰富,在外交活动中幽默风趣的语言总是不绝于耳。1956年春,赫鲁晓夫和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乘一艘战列巡洋舰访问英国。英国大使馆海军武官陪同。后来,英国首相艾登问:“赫鲁晓夫先生,我们大使馆海军武官在你们船上规矩吗?”赫鲁晓夫回答:“他的确很规矩,他一丝不苟地代表着英国。”艾登问:“你是讲他没有侦察你们吗?他没有在船上到处钻来钻去,察看每样东西?”赫鲁晓夫回答:“噢,有的。他简直是不能容忍的!他总是挤到连虫子也挤不进的角落里去,他什么都看到了。”(14)生动、形象的比喻,令人捧腹。
赫鲁晓夫善于用开玩笑的方式挖苦、讥讽别人。他曾对纳赛尔说:“杜勒斯伪装神父,但我可以肯定,我虽是无神论者,但我比他更接近上帝,因为他没有良心。”(15)1959年7月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夫妇访问苏联,赫鲁晓夫在莫斯科郊外的乡间别墅设宴款待他们。当米高扬想同桌子对面坐在赫鲁晓夫右边的尼克松夫人帕特开始说话时,赫鲁晓夫插进来说:“喂,喂,你这狡猾的亚美尼亚人,尼克松夫人是属于我的。你呆在桌子的你那一边呢。”于是,他用手指在桌子中间划了一道线,并接着说:“这是一个铁幕。你不许越过它!”(16)一语双关,恰到好处。
赫鲁晓夫还喜欢运用俄罗斯的民间谚语。他给纳赛尔写信时曾用了一则俄国谚语作为警告:“不要朝井水里吐痰--你可能还要喝井水的。”(17)在联合国大会上,他也曾用谚语威胁菲律宾代表:“你还是当心为妙,否则,我们要你去见库兹金的母亲”(意为:给你一个厉害看看)(18)。1959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苏联,赫鲁晓夫在欢迎宴会上致辞时说:“我们很高兴给你和你的同僚广泛的机会去看看我们的国家和看看我国的人民。正如谚语所说:‘百闻不如一见’。”麦克米伦后来回忆说:“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到赫鲁晓夫喜欢用谚语。当我后来比较了解他的时候,我感到其中一些准是他自己临时瞎编的。”(19)
总的说来,赫鲁晓夫的幽默比较粗俗和生硬,“他的幽默几乎总是好战的、咄咄逼人的,其用意不是要引起欢笑,而是发布一通未明确表达的挑战和威胁。”(20)
四、欺软怕硬
赫鲁晓夫敢于冒险,不惜加剧危机,激化事态,动辄以武力相威胁,这在他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中屡见不鲜。1956年,面对敢于抗争的波兰人,赫鲁晓夫叫嚣:“假如你们不服从,我们就要把你们砸烂。”(21)并警告,苏军正逼近波兰。同样是1956年,在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在赫鲁晓夫授意下,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如果以色列、英国、法国不停止对埃及的进攻,英国将会遭到现代化毁灭性武器--火箭的袭击。(22)1958年11月,赫鲁晓夫又一手制造了柏林危机,声称西伯林是一个“恶性肿瘤”,必须进行“外科手术”(23),限令美、英、法三国军队半年内撤出柏林,使国际局势骤然紧张。1962年秋,赫鲁晓夫将装有核弹头的导弹运往古巴,并对准美国,引发了一场加勒比海危机。这样,整个世界“在战后历史上,可以说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陷入绝境”(24)。
但是,赫鲁晓夫并不是真的想要战争,而是想通过讹诈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当战争的危险逼近,而他又无望取胜时,便马上又从战争的边缘退缩。以柏林危机为例。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抬高了苏联的身价的时候,赫鲁晓夫抓住机会,要求使柏林成为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他给西方盟国六个月的期限,后来由于艾森豪威尔把延长期限作为邀请赫鲁晓夫访美的一个条件,才加以延长。但当肯尼迪执政后,面对这位年轻的美国总统,赫鲁晓夫又在1961年6月就柏林问题发出最后通牒,说,这根骨头必须从苏联的喉咙里去掉,不管同美国能不能达成协议,他在年底以前,一定要同东德签订和约。如果美国要在这个问题上打仗,那他也没有办法。对付企图发动战争的疯人,只能给他穿上紧身衣。(25)于是赫鲁晓夫加大赌注,大大提高军费预算,又在8月31日夜间,在东西柏林交界处筑起长25英里的柏林墙,紧接着苏联恢复核试验,且数量惊人,进行核威胁。但是,西方态度强硬,毫不让步。肯尼迪要求国会增加军事拨款,并号召备战。(26)最后,还是赫鲁晓夫主动退让,再也不提最后通牒。他自我解嘲地说:“柏林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在共产党十几亿人民中间,二百万人算得什么!”(27)暴露了外强中干的本质。
当然,也不可否认赫鲁晓夫在其外交活动中,他的个性也有着较为严重的缺陷,尤其是他在性格、气质、修养、品德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争强好胜、喜怒无常、粗野无礼等行为,对他的外交活动产生了不利的负面影响。这也是赫鲁晓夫从苏联政治舞台上最终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注释:
①《铁托自述》,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456页。
②③④[南]爱德华·卡德尔:《卡德尔回忆录》(1944-1957)新华出版社1981年版,第163页、第162页、第168页。
⑤⑥⑦(15)(17)[埃及]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开罗文件--纳赛尔同世界领袖、叛逆者和政治家关系的内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35-160页。
⑧(14)《赫鲁晓夫回忆录》,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720页、第578-579页。
⑨(11)(18)《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695-696页、第575页、第703页。
⑩[苏]罗伊·麦德维杰夫:《赫鲁晓夫》,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4页。
(12)(13)(21)[美]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白宫岁月》(下)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493页、第503页、第68页。
(16)[美]查理德·尼克松:《六次危机》,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396页。
(19)[英]哈罗德·麦克米伦:《麦克米伦回忆录》(四)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81页。
(20)[美]理查德·尼克松:《领袖们》,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245页。
(23)(24)[法]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1919-1984)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31页、第244页。
(22)参见《赫鲁晓夫回忆录》第622-623页。
(25)(26)(27)参见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80页、第1281页、第12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