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工匠精神培养的实现路径论文

浅谈中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工匠精神培养的实现路径论文

浅谈中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工匠精神培养的实现路径

许芳菲 赣州技师学院

摘要: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通识教育,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其人文性特点,与国家提倡的工匠精神培养十分契合。因此在中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切实可行的。在中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可从四大路径实现,即从语文文本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在学科活动中突显,在拓展学习中体验升华。

关键词: 中高职;语文;工匠精神;路径

中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除知识技能之外,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也被列入重要的培养日程。

将装配体模型在Pro/E与ADAMS接口、MechPro接口添加运动副,在Adams中给主驱动添加1 mm/s驱动速度,滑块S位移100 mm。如图14所示,在ADAMS软件仿真得到单元模块收拢展开图,验证样机单元模块可否展开,同时得到角位移随着滑块位移变化曲线,如图15、图16所示。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通识教育,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通过语文教育教学,中高职院校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辨析的过程中将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提高综合素质。即语文教育教学必定会对中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影响。因此,就人文性的而言,中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与国家提倡的工匠精神培养十分契合。

如何在中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笔者认为需立足语文学科,抓住语文学科特点,发挥语文学科优势,具体而言可通过语文文本、教学过程、学科活动、拓展学习四大途径实现。

一、重视教材文本的内涵挖掘,在教材内容中挖掘工匠精神

中高职语文教材选取的均为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这些作品体现了高尚的理性、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精神,深刻反映了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了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和审美价值。工匠精神融入中高职语文教育教学,首先要从语文文本入手,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

大量的课外辅助阅读与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也是人文精神熏陶的重要途径。工匠精神的培养也不例外地需要倚重拓展学习的广度及深度,达到对工匠精神的升华。教师可引导中高职院校学生多阅读大国工匠们的人物传记、技术技能领军人才的先进事迹等有关工匠精神的书籍及篇章,让学生们从中受到感染,汲取力量。教师可积极运用互联网、视频、音频以及微信、智慧学习平台等新兴多媒体引导学生观看、聆听、甚至通过游戏等学习、体验工匠精神在人生成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机渗透,在教学流程中培育工匠精神

除了基于文本的内容挖掘外,工匠精神的培养还可在教学的流程中逐步渗透。在古今中外经典的研读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专注执着于教师给出的问题的探究,不因问题的难易程度而轻言放弃;精益求精地深入挖掘,不因偶有收获而放弃探寻;创新进取式地提出个性化意见,不人云亦云,拾人牙慧。

当然,为达成以上三个目标,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如组建学习小组,通过团队的力量,团队成员共同约束共同促进;又如开展小型探究学习竞赛,通过竞赛的比拼,激励学生进步;再如开展展示性表演,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语文学科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能助力语文教学更加灵动,充满活力,既是巩固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教学辅助手段,更是教学成果的阶段性应用,正所谓“做中学,学中做”。根据中高职学生年龄特点,教师可以一方面围绕语文教学重点开展有关工匠精神主题的演讲、辩论、诵读、征文等等语文学科活动,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在其它主题的学科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注意引导学生在活动不同环节做到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创新进取,突显工匠精神的培养,提高活动质量。

三、强调学习成果的学以致用,在学科活动中突显工匠精神

部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不能够认真审题和思考,从而使他们只能够凭借经验得出答案,进而可能发生失分的状况。因此,在内容的教授过程中,物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脉络,同时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学生大部分都没有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他们学习的知识是独立且零散的。如果长时间独立学习,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甚至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知识总结,形成正确的知识网络。比如:物理教师在讲述匀速、匀变速以及圆周运动时,可以根据受力关系来进行知识的讲解,从而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融合在一起。

四、拓展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在拓展学习中升华工匠精神

如徐中玉主编的高职语文教材所选文章黄宗羲的《柳敬亭传》,讲述说书人柳敬亭其人其事。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描述了其说书技艺经人指点日臻精湛的过程。文中用三个“期月(过了一个月)”描述了其三次进阶的过程。这是古代“技能技术型”人才的成才过程,更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典型表现。又如所选取的茅以升的《学习研究“十六字诀”》,“十六字诀”即为“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此“十六字诀”可以说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创新进取的工匠精神的另一表达。诸如此类的例子在中高职教材中不胜枚举,只要教师有心,必能深挖语文教材文本,在培养工匠精神方面大做文章。

事实上,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寻找本地的工匠,树立身边的典范,开展研究,撰写报告,身体力行地传承、升华工匠精神。

正如工匠精神广义定义中说道的,它“是指凝结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每位中高职学生只要用心,就能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成就自己的人生。而在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语文学科优势,从以上四大路径入手,能事半功倍的达成目标。

A:从描述来看,并没有什么好让你担心的。孩子喜欢和比自己大的人交朋友,这很正常。他的社会圈子还小,就只认识这位小姐姐,于是特别关注。你可以创造适当的机会让他们多接触,同时也让他有机会交同龄朋友,以平常心看待就是了。

参考文献:

[1]徐明.技工院校教育教学与工匠精神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6(21).

[2]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标签:;  ;  ;  ;  ;  

浅谈中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工匠精神培养的实现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