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和胺碘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AngⅡ水平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建军 孙艳丽

乳山市人民医院保健科 264500

【摘要】: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和胺碘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2日至2017年4月1日期间我院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胺碘酮治疗和阿托伐他汀和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VEF(56.45±5.53)%、LVESD(30.42±1.94)mm、LVEDD(48.13±2.84)mm、SBP(82.11±3.16)mmHg、DBP(124.86±5.42)mmHg、Ang II水平(25.17±3.24)ng/L、复发率(2.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和胺碘酮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胺碘酮;原发性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AngⅡ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临床好发病,若干预不及时,可导致血栓形成,促使心功能受累,从而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中风的危险性,若患者长时间处于心房颤动状态下,可导致左心收缩功能不全和左心房扩大,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目前常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其能够改变心房肌的电生理特性,促进跨膜离子流改变,调整心房肌膜离子通道,调节脂肪酸生长,从而提高整体疗效 [1]。而本文旨在探索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在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共有100例,抽签化分组,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均在2016年4月22日至2017年4月1日期间收治。入选标准:(1)患者发作次数>5次,且病史>5年;(2)患者无胺碘酮、阿托伐他汀等药物试验过敏现象。

观察组患者中26例为男性,24例为女性,平均年龄(68.16±2.11)岁,平均病程(8.43±3.41)年;心功能分级:22例为II级,28例为I级。

对照组患者中27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平均年龄(68.54±2.63)岁,平均病程(8.97±3.52)年;心功能分级:20例为II级,30例为I级。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备对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胺碘酮(国药准字:H20013658;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实施微量泵泵注,静脉滴注胺碘酮150mg(融入20ml生理盐水中),前六小时保持每分钟1mg速度,随后18小时调整为每分钟0.5mg速度,当转变为窦性心律后,需停止静脉用药,复律后,可改为口服胺碘酮片,每日三次,每次300mg。

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和胺碘酮治疗,胺碘酮治疗方式如对照组,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36585;天方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方式:每日一次,每次20mg。

两组患者均治疗一个疗程,即六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LVEF、LVESD、LVEDD、SBP、DBP、Ang II水平、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SPSS17.0软件处理,当对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复发率、Ang II水平、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可降低心室射血能力和充盈能力,增加心脏负担,此时未及时治疗,可促使心房内传导延缓、结构重构、扩大,促使心房颤动的发生。同时有研究表现,心房纤颤发生的原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容易上调血管紧张素受体mRNA,增高心房肌转换酶水平表达,增加心房压力,促使Ang II的升高,加重病情 [2]。

胺碘酮属于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抑制K+通道,降低心肌耗氧量,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延长心室、房室结、心房的有效不应期,延长动作电位时间,降低房颤发生率,同时其药效半衰期较长,对负性肌力作用影响性小,能够延长药效发挥时间,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值,改善血管舒张功能 [3]。而阿托伐他汀能够影响电生理特性,改变跨膜离子电流,将药效直接作用于心房肌细胞钙离子通道内,利于心肌细胞复极化,改善血管舒张功能,减缓心脏重构和心肌纤维化,抑制RAAS系统和胶原组织生成,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和系统炎症反应 [4]。

总而言之,阿托伐他汀和胺碘酮使用,方可发挥药效维持时间长、负性肌力作用小、半衰期长等优势,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能够控制病情发展,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斌.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5,77(21):3972-3974.

[2]李建明,张海燕,张杰等.缬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2,07(1):10-12.

[3]梁跃雄.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2):1805-1807.

[4]彭刚,李帆.氯沙坦、阿托伐他汀钙、胺碘酮对心房颤动复发及左心房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34):9-10.

论文作者:王建军 孙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阿托伐他汀和胺碘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AngⅡ水平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建军 孙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