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档案管理作为记载信息的重要资料。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水利工程中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如档案管理意识淡薄、档案管理体制与制度漏洞较多及档案管理人员能力较低,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实现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水平提升;实践探索
引言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水利工程档案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完整历史凭证,是对以往水利工作以及治水历程的直接呈现,凝聚着无数水利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具有指导实践、科学研究、经济评价、参考借鉴等重要价值。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实现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这是水利工程档案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水利工程档案的特点
1.1复杂性
水利工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表现在一方面是系统性较强,含有众多的子系统,另一方面流程复杂,涵盖面极广,涉及多个不同行业,例如工业、建筑业等。水利档案工作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具体工作中,需要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知识,还有人机合作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需要记录在案。在水利工程中,产生问题的客观环境也是复杂多变的,这都需要记录在案,工程涉及的领域越广,档案就越复杂。
1.2综合性
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对自然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调控,从而实现兴利除害的基础性建设项目。但是在水利工程项目实施中,涉及的学科较多,例如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水文气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移民管理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其生成的文书档案与科技档案较多,不同学科之间在知识上的交叉较多,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较为强烈,所以水利工程档案往往类型较多,具有较强的牵涉面,较强的专业性和较强的综合性。
1.3地域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十分广泛,且季风气候特征十分明显,水资源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特点,分布十分不均。不同地区之间,由于地形地貌的不同,使得其水资源分布的规律和水文气候特点不同。而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我们应紧密结合工程所在地的水温和气象以及地质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地施工、就地取材,且在工程类型上具有的地域特点较强,而我国自身的地域文化具有较强的多样性。档案又是用于文化贮存、问题传承、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媒介和资源。所以水利工程档案的地域性较为显著。
2提升水利档案管理水平的实践探索
2.1重视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档案往往作为其真实记录,所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对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实施与档案的管理直接挂钩,提升水利档案管理的水平是做好每一项水利工程的基本前提。随着高科技的不断进步,相关企业单位为了保证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已将计算机技术纳入该领域,逐渐实现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从而有效减少或避免了管理人员的失误。除此之外,在管理档案时利用计算机技术不仅可以极大缩短工作时间,还能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电子文档不同于纸质文档,不容易损坏丢失,避免给相关企业或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以信息化为支撑,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
实现档案管理方式的转变要求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建设应用于整个水利系统标准统一的管理软件,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准确对接受众需求,提高水利档案利用效率。减少档案使用环节的人力和时间投入,档案工作者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档案收集整理上,从源头上保证档案数据质量。同时,信息化的工作模式还能将工作人员的关注点从档案资料本身转移到档案流转的过程中来,有助于掌握相关文档之间的内部联系,减少出错机会,提高文件管理效率。
2.3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
水利工程建设要经过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投入运行等多个阶段,不仅涉及设计、监理等部门,还涉及基础和主体工程、机电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是技术、工艺等的综合运用。因此从事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应该比一般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全面,他们不仅要懂文书档案,还要懂科技档案以及与水利工程相关的一些专业类别档案。为达到水利工程档案整理规范化的要求,应对各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按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要求作详细的讲解,使大家对档案内容提前了解,工作中注意积累资料。
2.4各部门要加强合作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全体人员管档用档的意识,要学会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宣传途径,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把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传达给所有的水利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者,宣传档案形成和保管的基本知识、方式方法,要多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宣传,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第二,通过制度明确水利单位和人员的工作职责。档案工作管理规章制度要健全完善,档案管理需要各部门的协作配合,所以,在档案的问题上,所有水利工程相关的部门要进行合作,建立协调配合的机制,上级水利部门应有效领导,实行责任制,确立总负责人,所有参建单位分别负责保管自己负责的区域内形成文件档案资料,并在规定时间段内向总负责人移交。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在保管和移交过程中有错者罚,有功的奖,还要加强检查监督,定期不定期的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5大力开展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通过上文分析,新形势下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着不足。要想提高新形势下档案管理质量,水利部门就需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力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部门应聘请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发出一套适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档案管理软件,以适应水利工程档案复杂、涉及领域多的特点。在采取电子化管理模式时,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做好档案复制与保存工作,以消除纸质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弊端,有效提升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为后期档案利用与调取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
结语
档案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建设工程的基础性工作。积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促进水利工程的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也可以为水利工程技术研究提供重要信息依据。当前,要针对新时代下水利工程档案管理领域所存在的困难,建立基层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机制,要充分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与利用价值。这就需要加速人才培养的进程,实现水利档案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加强档案材料在水利工作中的应用,充分认识档案在水利工作建设中的应用,提高档案管理价值,实现档案工程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立疆,赵天力,尹明万.调水工程投资费用分摊与两部制水价测算方法[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06).
[2]宋华力.关于完善黄委投资计划管理制度体系的思考[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3).
[3]苏秀梅.加强工业园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6(01).
论文作者:谢文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档案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水利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较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