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论文_尹柯

尹柯 (常宁市中医院 湖南常宁 421500)

摘要:目的 评价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92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发分组。对照组(n=46)接受套扎术治疗,观察组(n=46)接受套扎术联合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胃底静脉曲张总有效率。结果 组间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胃底静脉曲张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比单一套扎术治疗,联合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安全性、有效性更高,具有联合推行价值。

关键词: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 套扎术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肝硬化晚期阶段致死性并发症居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死亡主因[1]。相关资料指出,多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会在短时间再次出血,造成肝功能衰减,影响手术耐受性,加上外科手术的创伤性,增加了治疗的风险性[2]。当前,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组织胶以及套扎术均用于预防曲张静脉出血,且安全性高[3]。基于此,本文就我院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不同治疗方案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病例选自2015年10月-2017年8月,总计92例。入选标准:肝硬化同时经内镜检查确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肝肾综合征以及重症疾病等患者。实验方案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同意,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92例患者分组。观察组:46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0-70岁,均值(46.05±18.50)岁;疾病类型:肝炎性肝硬化30例,酒精性肝硬化14例,不明肝硬化2例;Child-Pugh分级:ChildA8例,ChildB30例,ChildC8例。对照组:46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2-72岁,均值(45.80±20.50)岁;疾病类型:肝炎性肝硬化28例,酒精性肝硬化16例,不明肝硬化2例;Child-Pugh分级:ChildA10例,ChildB29例,ChildC7例。实验组对象组间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疾病类型、Child-Pugh分级)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套扎术治疗。内镜观察食管静脉情况,选取贲门上(1.5cm)处曲张静脉行负压吸引,视野变红时,牵引钮顺时针转1周,“咔”一声时证明完成套扎,并退镜,镜下见被套住的深紫色静脉球即成功。另外,多个位置套扎时,需要通过不同平面进行,避免静脉球阻塞食管。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胃镜插入胃底并以选择最佳靶静脉注射位置,葡萄糖注射液(50%)、组织胶、葡萄糖注射液(50%)插

入注入葡萄糖50%的注射针,向注射点注入葡萄糖注射液(50%,2ml)、组织胶注入约2ml、再注入葡萄糖注射液(50%,2ml),拔针后观察针孔处出血情况,仍有出血的情况下于附近位置注入1ml组织胶。

两组患者术后禁食、水24h,合理给予质子泵抑制剂等。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记录并对比患者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效果以及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1.4胃底静脉曲张效果评价标准[4]

显效——团状、结节状变为条索状,缩小≥50%。

有效——胃底静脉曲张缩小,所需程度不足50%。

无效——以上标准未达到。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进行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实验指标计算。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胃底静脉曲张疗效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胃底静脉曲张疗效结果见表1。组间治疗总有效率经统计学计算,X2=4.4204,P=0.0355。

3 讨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属于危急重症,治疗的重点是预防出血。当前,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介入治疗等多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药物治疗无法根除曲张静脉,仅能作为辅助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患者耐受性较差,导致死亡率增加。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套扎、组织胶注射治疗得到认可。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预防再出血效果显著。α-氰基丙烯酸正丁脂是常用的组织胶,是一种水样固化物质,与血液接触后有免疫应答反应,在补体、抗体沉积的情况下形成血管损伤、血栓,静脉注射有效控制静脉出血[5]。

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胃底静脉曲张总有效率为89.13%、再出血率为17.3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3%,对照组胃底静脉曲张总有效率为71.73%、再出血率为36.9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47%。指标经统计学计算,P<0.05。

综上所述,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套扎术联合治疗整体价值突出,降低了并发症、再出血率、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吴作艳,冀明.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和套扎术对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50(23):65-66

[2]梁文燕,李鹏,冀明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及组织胶注射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29(10):541-544.

[3]李洁,范明娟,辜金莲等.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7):37-39.

[4]文海,张太坤,陈文忠等.内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5):111-114.

[5]孙小明,李敏,汪文生等.内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5):373-374.

论文作者:尹柯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  ;  ;  ;  ;  ;  ;  ;  

内镜下胃底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论文_尹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