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定位研究_增长极论文

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定位研究_增长极论文

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区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位论文,区域论文,系统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33(2006)01—033—05

一、区域创新网络: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区域创新网络的完整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Freeman(1991)、Cooke(1997)曾经对此作过概要性论述。 我国学者1992年将之引入国内,对区域创新网络开始了初步研究(王缉慈,2001;盖文启,2002)。国内外学者对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定义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维度:(1)系统性创新的基本制度安排;(2)创新主体赖以创新的有效载体;(3)创新主体相互依存的集体学习环境。这三个维度实际上分别揭示了创新的方向(系统性创新)、载体(区域网络)和动力源泉(互动学习)。因此,从创新视角考察,区域创新网络就是各行为主体在区域基础上以互动学习为动力、以创新为目标指向而结成的密切的、相互交织的网络联系。

从其特征看,创新性和互动性是区域创新网络的根本性特征。创新不足和互动缺乏的地区,即使拥有极好的硬件设施,也不能称其为区域创新网络。此外,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它会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也是不断发生着“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过程。因此,动态性、生态性和开放性是区域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而根植性则是区域创新网络的隐含性特征。企业通过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根植可以充分享受其中蕴含的丰厚的社会资本,从而增强企业乃至整个区域的创新活力。但这种效应却是隐形的。

就其实质看,区域创新网络是一种“有组织的市场”,或者说,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威廉姆森和理查德·尼尔森将之称为“中间性体制”组织。它相对于市场来说,因其整体性而颇具“准组织”色彩;相对于组织来说,又因其松散而彰显市场化本质。因此,区域创新网络既摈弃了组织结构的严密等级控制,又能够有效规避市场对于个体的巨大风险。也就是说,区域创新网络既解决了外部“市场失效”,又克服了内部“系统失效”。它兼具市场与组织的优点,是现代经济中自由放任与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因而,它一经出现,便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推动效应,使区域创新网络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极强的创新活力和经济竞争力。

对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作用,学者们从理论上归纳为四点:(1 )分工和专业化的深化;(2)交易费用的节约;(3)便利学习和隐含性知识的获得;(4)网络式创新。Piore和Sabel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不论是在美国的硅谷,还是在意大利的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地区,区域创新网络在实现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理论与实证的前期研究,为我们结合国情分析中国的区域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中国区域发展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区域差距“顽疾”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尽管我国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了不同的理论学说和与之相对应的发展战略,但这些理论和战略,都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和谐理念深入人心,从而确立了协调发展理论的主流地位。中央适时提出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东部沿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试图实现“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世界银行,2004),并切实解决上述问题。但四大战略的实施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就是说,东部领飞、西部跟进、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方略要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够既分别实现,又不失偏颇,既分别发展,又有机协调。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区域创新网络的根植性、创新性等特点能够打造不同地带独具特色的“活力源”,从而使国家区域经济呈现出各具特色、缤彩纷呈的发展局面,进而有效地解决地区差距问题。因此,区域创新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地区差距的崭新视角。

就目前实施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来说,笔者认为,创新能力的差距已经成为区域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是提高落后地区创新能力进而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工具。当前,东部地区已经建立起区域创新网络(雏形),正带动东部地区加快实现“两个率先”。西部地区如果不建立自己的区域创新网络,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只会更大。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说,落后地区只有根据自身特色,量身打造自己的区域创新网络,才能引领本地区的发展,才有可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相对差距。因此,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对于实现统筹区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各地在满怀激情意欲打造区域创新网络之前,在两个方面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一是本地区区情;二是区域创新网络与其他相类似事物(概念)或组织形式的联系与区别。只有对这两点有清楚的了解,才有可能成功打造适合区情的区域创新网络,否则,只会造其“形”,而失其“神”,徒具其表,流于“形”“式”。对区情的了解是地方政府应尽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职责,而明晰区域创新网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坐标定位,则是学者们应该提醒的事情。基于此,笔者在下文中对区域创新网络作出了多维视角中的系统“定位”,以使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的实践活动能够始终保持一个正确的着力方向。

二、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区位”

(一)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系统(Cooke,2001)。它是由创新主体(企业、政府、 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以及各种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促动而成的整体系统。但区域创新网络更多的是就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本身的状况及其互动关系而言,至于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所处的环境和条件,虽然是区域创新网络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相对来说,却是一个可以自成体系的独立系统。因此,有学者(盖文启,2002)认为,区域创新环境是区域创新网络的外生变量。区域创新环境的质量影响区域创新网络能否建成以及形成的快慢,影响其存在的状态和发展的前景。区域创新网络的成熟和完善,也会进一步改善区域创新环境,使区域创新环境完成其静态和动态的完整内涵。区域创新网络一般被理解为各创新主体互动、交织而成的平面网状体,而区域创新环境则是立体、穹庐式的。区域创新网络内每一个主体及其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创新元(如新思想、新观念等),均敞露在区域创新环境之中,与区域创新环境有充分的接触界面和互渗机会。由此,也可以认为,区域创新环境通过与创新主体和创新元的密切接触而渗透和影响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被融裹于区域创新环境之中。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环境处于一种联体发展的互动状态,二者的交融共同构成区域创新的大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就是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环境的有效叠加而成的系统(王缉慈,2001)。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区域创新环境是区域创新网络的“空气”。因为区域创新网络的产生需要适宜的外部条件,其顺畅运作需要协和的外部环境,其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发挥也需要区域创新环境的配合。可以说,区域创新环境在区域创新网络中无时不在。缺乏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网络难以形成;离开区域创新环境,业已形成的区域创新网络也难以存活,必然会随着区域创新环境的窒息而萎缩。区域创新环境改善到一定程度,便会促动区域创新网络的萌芽、生成、发展与改善。由此可见,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环境相互作用,不可或缺,且相互依存于区域创新系统之中。区域创新系统在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环境的促动式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二)区域创新网络与增长极

增长极理论表明了在区域内投资建立(或嵌入)推动型产业之后,会通过乘数效应而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使周围其他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机理(王缉慈,2001)。这一机理与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发挥有近似之处。

增长极理论的核心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推动型单位(尤其是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的聚集,形成一些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聚集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通过“增长极”地区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由此可见,增长极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合成理论,作为区域创新网络的雏形理论,它已经暗含了“聚集”、“创新”、“网络”等基本词汇和基本概念。首先,从增长极的形成来看,资本、技术、生产、贸易等要素与活动的空间聚集是增长极形成的直观表现,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聚集及其创新活动,更是增长极形成的主体动力;主体要素与物质要素在空间上的有机结合,营造出具有生产与服务、贸易与金融、信息与决策以及交通运输等多种功能的增长极,这些功能在增长极的一体框架内结成经济、技术、社会网络,推动整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其次,在增长极产生之后,各行为主体,尤其是企业在地理上的空间聚集,更加有利于其结成网络关系,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创新主体即企业家的带领下,通过彼此协作与竞争,不断进行网络式创新,其所推出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组织与新生产方法,再通过网络关系传播出去,对本地以及周边地区产生技术以及制度的影响。而这些也正是区域创新网络的基本功能所在。

从实践上看,增长极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能否保证推动型工业的地方化;二是能否防止其成为“飞地”(Coraggio,1974)。实践表明,“飞地”型“增长极”不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区域创新网络则能够以其“根植性”有效地克服“飞地”风险。因此,在近年对于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分析中,许多学者把增长极作为分析的理论基础。但是,与最初的增长极理论不同的是,在新的理论中,将凸显知识和技能特点的研发活动而不是推动型工业作为增长极。这种新的解释更加强调增长极的创新指向及其扩散作用,这一点正印合了区域创新网络的拓展机制与辐射效应。

区域创新网络和增长极都是所在区域经过长期循环性积累而形成的高发展、高势能地区。但是,区域创新网络被认为是增长极的高级形态和特殊典型,也就是说,区域创新网络均是增长极,但增长极地区却不一定能够称得上区域创新网络。增长极一般是指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而区域创新网络的范围则更小,区域创新网络是增长极中最具有活力的“极核”部分,是增长极的“创新源”、“动力源”、“活力源”。或者说,区域创新网是增长极中的增长极,是“二次增长极”或“双重增长极”。例如,北京市是华北地区的增长极,但只有中关村这一方圆100 平方公里的地方才能称得上区域创新网络。

此外,增长极是从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势差来考虑的,而区域创新网络则是从区域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说的,一个给人立体感,一个给人平面感。增长极更强调经济实力和水平,区域创新网络更强调创新功能及其引领作用。增长极常被指责为“空吸泵”,将周围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吸引到中心来,造成了更大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区域创新网络则更加强调创新与扩散,有利于缓解贫富差距。

(三)区域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着重于产业角度,而区域创新网络重在强调创新视角。产业集群强调产业的地理集中性,而区域创新网络强调创新的网络激发性、多点性和发散性。产业集群重在描述一种现象并探究其本质,而区域创新网络为这一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和新的分析框架。产业集群侧重于产业这一单一主体,而区域创新网络则侧重于研究企业、政府、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各个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及由此所产生的创新活动。但二者有共同的规律可循,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性应该建立在集群活力的基础之上。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显然要比产业集群的研究更宽泛和宏观一些。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网络形成的基础,区域创新网络最初的表现形式即是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网络一般都萌芽和孕育于较为发达的产业集群之中。因为,发达的产业集群,已经为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提供了最基本的实物和非实物要素,而且,经济网络与社会关系网络的雏形也已在其中初显端倪。反过来,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的空间集聚也很重要。开放的、有弹性的、牢固的创新网络,不仅对网络内企业有较大的凝聚力,对网络外企业也有强大的吸引力,且成为一种优质的区域性资源,增加区域的“粘性”。因此,创新网络与空间集聚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由企业发展到产业发展再到区域发展这样一个逐渐扩展的过程。正如Camagni(1991)所认为的,具有外部性和专业化环境的创新网络,可以作为当地企业在经济和技术竞争中所需的补充性资源。

产业集聚能够获得聚集经济效应,这是许多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企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集群的平均成本沿着“U”型曲线移动,即先随着规模增加而下降,在达到一个聚集点后,平均成本开始攀升,产生聚集不经济。但区域创新网络则会有效克服这一问题。因为区域创新网络始终是以创新为指向,而创新则会突破传统“边界”,打破发展“瓶颈”,使其生命组织不断更新,从而拓展生存空间,延长生命周期,使区域创新网络始终处于一种活力多点激发状态。但这并不是说区域创新网络就不会衰落。创新性是区域创新网络的本质特性,失去创新,区域创新网络也会衰落。美国128公路的衰落即是典型案例。区域创新网络的基础是网络,动力机制是创新。其活力只与创新能力有关,而与其规模大小无关。即,区域创新网络的兴衰不是由其规模大小决定,而是由其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的。区域创新网络的生命周期与创新和扩散的阶段息息相关。如何保持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活力,并以此延长生命周期,就成为一个迫切的研究课题。当然,产业集群和网络组织也有很多共同之处。网络组织的兴起和产业集群的勃勃生机存在某种必然联系。产业集群的本质就是一种网络组织,但网络组织显然具有比产业集群更宽泛的含义,除产业之外,它还“网罗”了与产业处于平等地位的其他主体,如政府、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区域创新网络就是由这些创新主体及其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创新元(如新思想、新观念等)共同构成的有机体。

(四)区域创新网络与高科技园区

萨克森宁(Saxenian,1994)曾经分析说:“硅谷是网络与社会关系的集合,如果只是简单地设立科技园区是无法建成高科技城的。”这里的“社会关系”指的是各创新主体基于网络的互动关系,互动程度越深越频繁,社会关系就越密切,创新性就越强。一个科技园区是否能称得上区域创新网络,重要的判定指标之一,就是看其内部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如何。仅仅拥有硅谷的基本因素,并不意味着就能够创造出硅谷那样的活力。事实证明,那种认为“科学园区+风险投资+几所大学=硅谷”的观念,是一种简单错误(李建军,2002)。高科技园区内有实力的大学,良好的基础设施,充足的人力资源和众多的风险投资机构,至多只能算得上具备了区域创新网络的“形”和“壳”,能否取得区域创新网络的“实”,进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要看园区内是否形成了稳固的社会文化网络结构,也就是说,还要考察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性如何,看是否形成了高科技园区的产业根植性、地理根植性和制度根植性。那种内部联系缺乏互动,外部联系脱离本地基础,甚至造成产业“空洞化”的园区,即使其一时的创新性较强,也不能算作区域创新网络。

(五)区域创新网络与全球网络

全球化过程中,区域内的各个行为主体所结成的网络联系,已经扩展到全球层面上。从发展实践看,全球的网络联接对于区域的发展与创新,意义非常深远。如中国台湾省新竹地区的发展,通过全球层面的网络联系,不断地引进和消化吸收来自美国硅谷地区的新技术和新知识以及市场信息等,而其区域内计算机配件的生产基地,又大量转移到大陆地区的东莞、深圳等地。因此,硅谷—台湾新竹一东莞等结成的全球网络直接影响着全球计算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网络联接还有:中关村地区通过跨国网络与硅谷地区的紧密联接;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地区与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之间创新网络的联接;浙江省的专业化区域与“第三意大利”的新产业区网络联接。这些发展实践无不体现了全球层面上各种创新网络的出现和联接的深度增加。

区域创新网络与全球创新网络的整合,在区域创新网络的持续更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正如Camagni(1991)所认为的,区域网络联接到全球网络是非常必要的。尽管区域网络为各行为主体获得区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提供了方便的通道,但是,区域网络的真正优势在于有能力把区域网络与全球网络相联接。通过与全球创新网络的链接,区域内的企业将更有机会与更多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进行交流,从而在信息知识交换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观点和启示,同时拓宽市场的渠道。不过,全球网络对区域网络的影响也不全是正面意义,全球网络也能破坏当地的社会文化基础,使区域内机会主义不断增加。这些非正常的因子破坏了一些信任的基石和合作的基础(Harrison,1994)。同时,全球网络对区域网络的渗透和冲击。还容易造成本地网络对全球网络的“飞地倾向”和过分依赖,从而损害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因此,区域网络向全球网络的拓展和演进,关键是要利用好二者相辅相成作用下的合力。

三、结语

从理论抽象上看,区域创新网络是一种兼具市场与组织优点的“中间性体制”组织,既可以解决外部“市场失效”,又能够克服内部“系统失效”;从方法论视角看,它是一种相对于市场范式和等级组织范式而言的网络范式,是现代经济中自由放任与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从实践角度看,它是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制度框架,是缩小区域差距、实现统筹发展的一揽子方案。

当前,区域创新网络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决策层的高度关注,甚至使决策者产生一种通过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来解决区域“顽疾”、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实践冲动。但是,各地在尝试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的实践活动时,必须在根植于区情的基础上,明晰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区位,依据区域创新网络的本质规定性,牢牢把握住区域创新网络构建的着力方向,以使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始终朝着健康、正确地方向推进,避免将区域创新网络低层次沦落化,或者畸变成失其本质的“四不像”。

[收稿日期]2005--08--09

标签:;  ;  ;  ;  ;  ;  ;  ;  ;  

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定位研究_增长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