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贡献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贡献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贡献

宇文利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进程中高度重视理论创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也实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接力发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理论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能够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对指导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党的理论创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上篇·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述

习近平总书记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核心,他既是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卓越的理论家。早年在地方工作期间,他就以饱满强烈的热情、务实勤勉的精神、踏实求是的态度在主政地方工作中关注国情和世情,积极地思考探究问题,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功底。2012年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后,他主持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理论,其中主要有:

关于“中国梦”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世界各国的记者发表的讲话中就提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后,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此后,在很多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反复提到了“中国梦”,并就“中国梦”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时代特质、依靠力量、实现途径等进行了论述和阐发。就其实质而言,“中国梦”理论是反映时代声音、体现时代精神的重要理论。“中国梦”理论强调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强调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践依托,强调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到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以认为,“中国梦”的理论代表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目标和施政理念,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第一声号角,发出了时代强音,也凝聚了人气人心。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思想反馈和理论表达,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成果。在党的领导历史上,如何科学而又客观地实现理论继承和理论创新,不但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科学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思考了党的理论继承和理论创新的问题,提出不仅要在实践上,而且也要在理论认识上,处理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展各个时段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又创造性地继承和创新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是该理论体系相互连结、互为依托的“四维”。在随后的谈话和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理念、总体布局、实践目标、战略布局、领导力量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理论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精神状态和奋斗目标进行了创造性的论述。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之笔和赓续之篇。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也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紧密相关的理论范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点而且有突破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了其理论创新中的一大亮点。本着对此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进行借鉴发展和思想创新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了更为精深、更有针对性、更具创造性,也更具国际通约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集中而又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意义、结构、功能、实践途径、实现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形成了迄今为止颇具详尽性和深入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难想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至关重要的理论命题,也是决定中国改革开放全局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核心思想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治国理政艺术。可以认为,这一理论创新切中了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与中华民族的思想命脉,也抓住了中国能否富强的精神命门。

为了能更好的研究细磨基础理论并指导选型和研发,专门搭建了立磨机试验系统和平台,用于重要结构、运行参数的分析和设备选型,为立磨机的技术研究、工业选型和应用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设计中有两个重要的支点,一是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制度治国;二是强化党的建设,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这二者相互补充、互相支撑,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国发展“顶层设计”中的重要视点。其中,关于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有卓越的思想创造和理论创新。首先,在党的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格外重视政治建党的问题,集中强调了以政治建设为着眼点和支撑点的新时代的党建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他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可以说,在党的建设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不但鲜明地创新了党的建设的方向,也丰富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内涵。他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党建理论的突出特色。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他重点提出了“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等诸多命题,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作出了贡献。

关于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特质一:尊重客观实践。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所有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不来源于实践的理论是空头的理论,而在书斋里拍脑袋无法创造具有生命力和实现度的科学理论。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创新就必须建立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够领导推进党的理论的创新,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他尊重客观实践,从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寻找理论的源头活水,寻找理论启发和理论思考,从而得到科学的理论。主持中央工作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火热的情怀全身心地投入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之中。他马不停蹄地奔走在中国的大地上,多方面调研、近距离观察、审慎思考,从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众多方面深入探索并获得了理论上的创新。因此说,尊重客观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基本做法,也是其特质之一。

关于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2012年党的十八大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合发展,不断丰富和创新,构成了习近平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关系、开展新时代国际交往、处理国际关系、建设新型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基本理论。“一带一路”倡议借用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象和符号,本着和平发展的理念,积极发展和拓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打造政治互信、经济共融、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一倡议成为落实和实践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大举措,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方式。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日渐丰富中已经成为完备的国际合作与交往关系新理论,代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和国家对外关系与外交理论上的新发展与新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特质

左小龙略有犹豫,毕竟摩托车就像他的女人,被别人骑一骑心里肯定不痛快。但转念他又想,这就好比自己的女人患了妇科疾病,但正好碰到个男医生,那也没有办法。

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一要求的提出具有十分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它是在对中国秉持何种发展理念、采取何种发展道路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汲取西方国家“先污染、后保护”的经验教训,同时也正视我国自身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挑战,党中央提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针对生态文明体制与美丽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又创造性地提出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生态兴则文明兴”等重要论述。需要指出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重要论述,是其生态文明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一思想理论的着眼点并不仅仅限于尊重自然、加强环境保护本身,更重要的是,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协同发展的映射,是对全球共建文明生态、人类共享美好家园的重要设计,是对世界和人类、对文明和历史具有建设性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延伸,是一项集普遍性和特殊性于一体的“中国方案”。

特质二:尊重科学规律。科学的理论是对实践的反映,也是对规律的总结。尊重科学规律是理论创新之要,也是理论创新之道。历史和现实都可以证明,离开了对科学规律的尊重与发现,人们是很难获得科学认识,也是很难实现理论创新的。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继承性地思考着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丰富对于这些规律的新发现和新认识。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包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也包含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是这三大规律的凝结和集合。正是在尊重科学的规律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才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进程中有了理论上的创造和创新。

理论创新是一项艰深的任务,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实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同样,一个重要且具有发展性和原创性理论的形成,也往往与社会变革、形势变化以及对变化作出科学回应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程中,以卓越的智慧驾驭全局,以理论的清醒引领实践,以创新的自觉总结思考,对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

特质三:尊重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历史发展既是可以区分的,也是连结在一起的。历史就是过去的现实,而现实则是未来的历史。尊重历史经验并不仅仅局限于从历史中获得启发,更能教人正视现实和预见未来。尊重历史经验、重视学习历史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始终秉持的一个基本思路,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是习近平总书记理论思考的鲜明特点,也是他实现党的理论创新的一个特质。在总结过去的历史经验、对比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展望中国进步的美好未来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理念和表述,进而在实践中发展成为指导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实践的理论。“一带一路”的倡议就是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范例。

(5)内业编辑整理环节。经过外业调查核实之后,内业应根据外业核实数据重新进行编辑整理,在内业编辑整理工作过程中,及时与外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是保证图斑分类正确性和属性填写正确性的重要环节。

特质四:尊重理论觉悟。思想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而理论上的清醒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必须有理论觉悟。习近平总书记从早年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时起,就善于把理论思考和实践作为结合起来,在实干中加强理论思考。他不但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一个理论家。他以卓越的理论思维构思着对中国实践的设计,他从长期的理论思考中总结出指导中国实践的创新性的理论,这一切都证明了他对理论觉悟的尊重。尊重理论觉悟意味着不但要善于理论自觉,更要善于把握觉悟到的理论,不但要有清醒的理论自觉,更要有坚定的理论自信。实际上,我们也应当觉悟并坚信,有着鲜活而丰富的实践作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所领导实现的党的理论创新必定能够带来更大更多的实践成果。

假设某小组提出了“紫杉醇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这一问题。接下来该小组就需要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界定,并提出更为具体化的问题。例如,紫杉醇是什么?什么叫提取?常见的提取方法有哪些?迄今为止,紫杉醇的提取方法有哪些?不同的提取方法各有哪些优缺点?该选取哪些检索词?该使用何种搜索引擎和数据库?问题细化之后,小组工作目标也就明确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教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

【中图分类号】 D602

【文献标识码】 A

责编/谷漩 美编/于珊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标签:;  ;  ;  ;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贡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