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风
(江苏省中医院 江苏南京 210093)
【摘要】目的:观察皮炎洗剂湿敷联合黄芩油膏外涂治疗下肢湿热毒蕴型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湿热毒蕴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使用皮炎洗剂湿敷联合黄芩油膏外涂。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及肿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炎洗剂湿敷联合黄芩油膏外涂治疗下肢湿热毒蕴型丹毒具有安全、无副作用、起效快、疗效确切、疗程短、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
【关键词】丹毒;湿热毒蕴;皮炎洗剂;湿敷;黄芩油膏;外涂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154-03
丹毒是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或粘膜内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好发于下肢和头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红、肿、热、痛,并伴有高热、畏寒及头痛等症状,常规治疗方式为阿莫西林舒巴坦静脉滴注。中医对丹毒的认识历史悠久,治疗经验丰富,现针对湿热毒蕴型下肢丹毒,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外用传统中药制剂,严格遵从丹毒中医特色护理方案路径[1],取得了显著疗效,与单一常规治疗方式相比具有一定优势,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血管外科,经主任中医师辩证为湿热毒蕴型下肢丹毒患者共计60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19人,女11人,年龄38岁~60岁,病程4~14天。对照组:男21人,女9人,年龄40岁~68岁,病程5~16天。两组病人皮肤均未破溃、无水疱,且年龄、病情、病程等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疗效诊断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2]拟定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实用性强);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实用性较强);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实用性一般);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症候积分减少不足30%(不实用)。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3 护理效果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好:症状体征消失,症候积分为0;较好: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症候积分下降2度及以上,但未达到0分;一般:症状体征好转,症候积分下降1度,但未达到0分;差:症状体征、症候积分无变化。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2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8小时给药一次,治愈后再持续用药3天,(青霉素皮试均为阴性)。限制卧床休息,同时抬高患肢,减少活动,多饮水,饮水量达1500~2000ml,嘱清淡饮食,忌食肥甘厚腻、海鲜发物。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外用本院制剂皮炎洗剂稀释后湿敷患肢、黄芩油膏外涂局部。方法:在湿敷前应彻底清洗患处皮肤,将皮炎洗剂用冷开水1:20稀释(皮炎洗剂每次用100ml),再用4~6层纱布制成的棉垫浸透后湿敷(拧至不滴水为宜),湿敷面积大于患处皮肤1~2cm,每日湿敷2次,每次20~30分钟,湿敷结束后用纱布轻轻拭干,再用无菌干棉签取适量的黄芩油膏均匀的外涂于患处皮肤,且外涂面积大于患处皮肤面积1~2cm,每日早晚各2次。
1.5 统计学分析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护理评分和疼痛及肿胀缓解时间,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疗效为临床治愈的患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疼痛及肿胀缓解时间比较
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为(4.0±0.5)d,肿胀缓解时间为(3.0±0.5)d;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为(10.2±0.4)d,肿胀缓解时间为(6.4±0.8)d,治疗组疼痛及肿胀缓解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β溶血性链球菌,多由皮肤或粘膜破伤而侵入[3],但亦可由血行感染。中医将发于下肢的丹毒俗称“流火”,《圣济总录》论述其病因病机为:“热毒之气爆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六淫邪气、情志饮食皆可化火,若与湿邪相合,因湿性凝滞,易阻碍腠理经络,使得火热之邪郁而不得发,走窜于皮下血络,发为红、肿、热、痛,中医谓之“毒”,与西医之“炎症”相类似。故临床丹毒多以湿热毒蕴型为主,中医常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治疗原则。
皮炎洗剂为本院制剂,其主要成分为大黄、黄芩、黄柏、苦参等,其性味大苦大寒,寒能泄热,直折火热邪气,苦能燥湿,开化腠理经络;大黄别号“将军”,通泄之力甚强,使湿热有出路,又入血分凉血活血;药物归经多在下焦,善治下肢疾患。诸药共奏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散瘀通络之功效,以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的症状。蔡晖等[4]研究皮炎洗剂持续湿敷对下肢丹毒治疗有明显疗效。
黄芩油膏亦为本院中药制剂,而其加工制作方法:先将黄芩100g煎水浓缩成浸膏,再加入500g凡士林调匀制成黄芩油膏。黄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徐静等[5]研究黄芩油膏对治疗皮肤毒性反应具有预防作用。而现代研究也证明,黄芩主要含黄芩苷、黄芩素等成分。其有较广的抗菌谱[6],研究表明其对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脑膜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即使对青霉素等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黄芩仍对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黄芩中的黄芩苷可显著减少内生致热源的合成,因此起到解热、解痉的作用,同时,黄芩通过黄酮类物质减少表皮细胞醋酸合成,可降低疼痛信号传递,因此起到镇痛效果[7]。而黄芩油膏里的凡士林具有不亲水的功效,涂擦在皮肤上可以起到保持皮肤湿润的作用,从而使伤口部位的皮肤组织保持最佳状态,加速了皮肤自身的修复能力。另外,凡士林并没有杀菌能力,它只不过阻挡了来自空气中的细菌和皮肤接触,从而降低了感染的可能性。
本次临床观察表明,皮炎洗剂湿敷联合黄芩油膏外涂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其疼痛及肿胀缓解时间明显缩短。整个病程利用皮炎洗剂及黄芩油膏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活血等功效缓解炎症红、肿、热、痛的急性症状,到后期待下肢肿胀消退过程中,导致皮肤干燥、收缩引起牵拉痛,又利用黄芩油膏中的凡士林的保湿作用,从而又大大减轻了疾病后期的疼痛。可见皮炎洗剂联合黄芩油膏外涂治疗下肢丹毒具有安全、无副作用、起效快、疗效确切、疗程短、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优势,且有效缩短治愈时间,患者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张敏.下肢丹毒中医护理路径的实施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6:131-132.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2002.
[3]章亚成,戴新娟主编.实用中医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4]蔡晖,黄福霞,韩晓玲.皮炎洗剂持续湿敷对下肢丹毒的疗效影响的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6,16:36-37.
[5]徐静,陈毓雯,周玺.黄芩油膏对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相关性皮肤毒性反应的预防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3-5.
[6]姬春香.黄芩外用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及其药理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1):97-98.
[7]狄艳琴,关晓清.中药黄芩药理的临床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A3):238+240.
论文作者:赵春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黄芩论文; 丹毒论文; 油膏论文; 洗剂论文; 下肢论文; 皮炎论文; 疗效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