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进一步做好社科规划工作——在1998年全国社科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大论文,工作会议上论文,进一步做好论文,认真学习贯彻论文,讲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1998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工作会议。会议的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研究部署社科规划管理工作,评审确定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我受丁关根同志委托,代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中宣部,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和会议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
紧紧围绕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个主题,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十五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这是当前全党全国的第一件大事,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第一件大事。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邓小平理论为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强大思想武器。全党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是保证全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迫切需要,是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迫切需要,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迫切需要。我们要从这样的政治高度和时代要求,来认识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意义。
应当肯定,过去几年,在中央领导下,哲学社会科学界认真落实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确立实施一批重大课题,建立一批研究基地,凝聚一批理论人才,形成一批重要成果,有力地推动了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的深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要看到,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明确责任,认清使命,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多出精品力作,在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的认识上有一个新的提高,在运用邓小平理论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上有一个新的提高,为实现全党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这一战略任务作出新的贡献。这里,结合我的学习体会,就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和研究工作如何积极全面地贯彻十五大精神讲几点意见。
第一,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牢固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就能认识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就能坚持唯物辩证法,研究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我们每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要学好邓小平理论,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从总体上领会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又从不同领域对理论的有关内容进行系统钻研和理解。只有对邓小平理论有全面的理解,才能自觉地用这个理论去指导我们的研究,也才能把这一理论自如地运用到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去。
第二,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力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当前,我国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有许多重大现实问题需要给予理论的回答,有许多深层次认识问题需要给以理论的明辨,有许多思想疑虑需要给以理论的解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一定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紧跟时代步伐,面向生动实践,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我们要努力研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两大课题,着重研究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重要问题。我们要努力研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着重研究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努力研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着重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优秀的研究成果,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和研究,要以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同时,也要坚持全面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充分重视学科建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综合研究,要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运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在各自研究领域和相关领域,努力探索未知,提出真知灼见,以丰富多彩的优秀研究成果,为全面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贡献。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风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思想路线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优秀传统。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我们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我们的实践符合客观规律。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实际,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研究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得出符合实际的新观点和新结论。要大力倡导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
要树立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我们不能要求每一篇论文或论著都发现科学真理,成为科学著作,但我们搞科学研究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这是坚持正确的学风的最起码的要求。要开拓进取,不能因循守旧;要立足国情,不能照抄照搬;要尊重事实,不能随心所欲;要深入本质,不能停留表面;要占有资料,不能凭空想象;要潜心研究,不能心浮气躁;要甘于寂寞,不能追名逐利;要精益求精,不能粗制滥造。有了好的学风和治学态度,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才能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才能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也才能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取得好的成效。
第四,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是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的一条基本经验。国家社科规划和立项课题的研究,应当在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上发挥示范作用。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活跃学术空气,繁荣学术研究。要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平等切磋和民主讨论,开展学术争鸣,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要提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要求自己,在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学术追求。
要坚持重在建设,加强正面引导,不搞无谓争论。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对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根本原则的重大问题,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分清是非。必须注意严格区别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坚持团结鼓劲,广交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
认真落实十五大精神,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哲学社会科学界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规划评审小组的职责尤其重大。这一届规划评审小组担负着做好跨世纪社科规划的光荣使命。在座的学科评审组的成员都是著名的专家学者,是各个学科的带头人,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希望大家坦诚相见,真诚团结,共同负责,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把我们这次会议开好,把这次申报的课题评审好,为我们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