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观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发展论文,两个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个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从思想观念、理论、体制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特别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许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但是,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特别需要正确认识和深入思考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敢于批判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错误倾向和盲目乐观的思维定势,科学地认识现实情况和发展实践,方能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反之,如果我们对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正确的政策导向,就会耽误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也会影响到文化体制改革等重大战略的实施。
对我国文化产业社会责任的观察
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的合作与协调。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文化人、艺术家、文化商人都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现在有的影视剧质量并不高,但企业的市场运作很成功,这些产品就可以在央视和地方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段播放;有的艺术家的绘画水平并不高,但由于艺术经纪人和拍卖公司运作得好,画价就可以高得离奇;有的作品写得并不那么理想,但有一帮评论家在当吹鼓手,于是也就成了名作。再比如,在拍卖会上,经常有一些“托儿”在为某某画家举牌,从一平方尺几千元举到几万元,最后就说某某人又创造了新纪录,下次在画廊和拍卖会的价格就以此为基础,但实际上画的水平和质量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已成为一种财富,但它首先是精神的财富,然后才是物质的财富。这种作为教育和欣赏的艺术财富,首先要求的就是质量和艺术性,然后才是商业性。因为有艺术性的东西永远有商业性,但有商业性的东西不一定有艺术性。
那么,怎样去认识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笔者认为,要想完善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或公共责任,就要在我国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的非政府机构和行业组织,以社会责任盟约的形式,加强相互监督与自律;出台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在相关的法规中,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内容;建立相应的文化奖惩机制和文化扶持政策。同时,批判那些利用媒体、利用市场、利用职业“忽悠”大众的现象和行为,提高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健全文化艺术市场的相关机制。只有这样,我国的文化产业才能沿着健康的方向前进。
对我国文化市场供求的观察
据有关资料披露,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趋势。因此有人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只有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受影响,笔者认为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从客观上分析,金融危机对每个行业都有影响,只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相对小一点。因为它的特殊作用使得它在特定条件下有其特殊的市场需求,人们在危机下需要有精神“食粮”来填补心灵上的某种需求和愿望。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产业就能继续得到发展,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换一句话来说,如果没有金融危机的爆发,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许还会更快一些。但也应该看到,在金融危机中,许多地方政府发行了大量的免费文化消费券,用财政资金来支持和拉动文化休闲与旅游业的发展。有的单位甚至还动用了大量的“公款”来进行文化消费,例如有几百元的购书券、某某“印象”门票、电影票等。因此在这个逆势上扬的背后,有政府和企业“买单”来拉动文化市场的发展和消费的嫌疑,我们不能说这是“泡沫”,但这个文化市场中的某些消费和发展并不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没有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也就没有了文化产业。一般来说,一切经济行为的动机主要是围绕自身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文化产品和一般商品从流通的过程来看,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和个人利益。从深层次上分析,时代特征会影响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欣赏兴趣和需求取向,会产生“热点”。但我们更要关注“热点”背后的供求实际情况。例如,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的文物艺术品市场的供求状况要比其他城市好。通过分析,笔者发现这些地方除了有一批大机构大集团进行收藏和投资外,还有许多人购买文物艺术品是为了作为礼品赠送的,这也成为文化艺术消费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如果从廉政建设的角度观察,在文物艺术品热销的背后,有时常常也折射出官场与商场的一些腐败行为和现象。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既要批判文化产业发展中那种虚假的繁荣现象,也要批判文化消费“热点”背后的那些不当行为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