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会主义成败的轨迹与根源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世界社会主义成败的轨迹与根源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轨迹和根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兴衰成败论文,根源论文,轨迹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社会主义从西欧的细流发展为全球的洪波,应该加强研究

人们来到世上,要想生活得自由、平等、美好、幸福,需要创造两大条件:第一,生产力高度发达,各种产品丰富多彩;第二,社会制度公平合理,没有压迫与剥削,没有贫富两极分化。十四世纪以来剥削雇工的私人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发展起来以后,手工劳动逐步为机器生产所取代。资本主义实现了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生产力革命,传统的农业社会变为近现代工业社会,社会财富空前增长;同时,资产阶级的压迫与剥削也加剧起来。这样,从十六世纪初起,在西欧的英、意、法、德诸国就先后涌现了社会主义思潮的细流。什么叫做社会主义呢?简而言之,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社会主义要继承资本主义所创造的近现代文明,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快更大的发展,同时又克服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病,由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消灭压迫与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一言以蔽之,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私人资本为中心、资本家阶级为主体,社会主义社会则以联合劳动为中心、劳动人民为主体;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和生活、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高度社会化基础上的新型社会形态。所谓社会化是指人与人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程度大为提高,达到全社会公共化、协作化和组织化。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指的是普天之下世界各国大体共同达到公有、公平、公正、公决、公享、公安的境界。这样的理想社会,古代从孔夫子到柏拉图,都曾经提出过。近代从十六世纪初叶到十九世纪中叶,欧洲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作了更具体、更详尽的描述。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马克思和思格斯予以科学论证,形成较为完整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二十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开始由理论变为现实。本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彼此削弱,这就为世界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展为包括欧亚十三个国家的强大阵营,随后六十年代古巴、七十年代柬埔寨和老挝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二战后,在世界六大洲普遍出现了众多社会主义流派和运动。社会主义蔚为激荡全球的世界强大洪波。可惜,我国从五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末,“左”的指导思想占上风,思想僵化,对外封闭,唯我独马,唯我独社,对世界社会主义洪流缺少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路线,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才开始打开眼界,纵览世界社会主义风云。林松同志是我国最早注意研究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的卓有成就的学者之一。1982年他在湖南省委党校工作期间就已写出评述国外社会主义诸流派的长篇文稿,另编有三十万字的有关资料。这一年7 月下旬在山东烟台召开当代社会主义问题学术交流会期间,我与他幸会倾心交换意见。会后他进而埋头撰写《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概说》一书。1983年本来已经完稿,但是要正式出版必须通过重重关口,真是十分曲折艰难!好在他坚韧不拔,调到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后,仍然继续研究,几经补充修改,《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命运》一书直到现在才问世。有志者事竞成,值得庆贺!

二、为什么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从兴旺到衰败?

我通览全书章节框架后,感到颇有特色。

本书上编,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同模式分类作了全方位的剖析。第一章概述了原发式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既肯定其历史成就,又指出其严重弊端。对赫鲁晓夫的改革尝试给予应有肯定,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阐明其转向的过程,而并不是一笔勾消。第二章把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和蒙古五国列在一起评述,因为它们都是由始至终照搬苏联模式的。第三章写南斯拉夫、第四章写匈牙利,因为这两国在摆脱苏联模式、独立探索社会主义新模式方面各有不同的成就。第五章写阿尔巴尼亚和柬埔寨,因为这两国都是由于推行“左”的路线而垮台的。第六章写罗马尼亚和朝鲜,这两国虽然都以领袖为中心搞社会主义,但是“同途殊归”。罗共已经覆灭,朝鲜还在坚持“主体思想”的社会主义。第八章写越南、老挝和古巴,这三个小国虽因照搬苏联模式走过弯路,但是近年来都在改革开放中力求使社会主义模式得到更新。第九章专写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曲折历程、主要内容、成就和经验。作者这样的构思、归纳和布局,应该说是很有见地的。

综观具有不同模式的十六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兴旺、辉煌,为什么先后垮掉了十一个呢?剩下的五个是否能够坚持到底开创并完善社会主义新模式呢?这是众人关切的难点、热点和焦点。我们应该善于从苏联东欧成败之变,深究社会主义兴衰之理。长话短说,这里姑且略抒己见。社会主义按理应该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但是,发达国家由于资产阶级政党富于统治经验,善于自我调整政策、缓和社会矛盾,而无产阶级政党还不善于适时深刻总结历史经验,采取崭新的战略和灵活的策略,组织进攻,开展斗争,所以迄今还没有一个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大道。本世纪把带头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交给了不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不发达国家首先实现社会主义,自有其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殊规律。不发达国家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主要之处在于封建主义遗产多,资本主义成果少。因此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主要是彻底铲除封建主义残余,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文明,不能急于消灭资本主义,过渡到一大二公三高四纯的社会主义,更不能急于实现高级的共产主义。可惜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发达国家,无不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无不急于消灭资本主义,无不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且无不让封建主义余毒渗透到社会主义肌体中来,加上外部资本主义世界强大力量的入侵、颠覆、干预和渗透,所以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都曾经存在大量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条件下急于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品计划经济,而排斥商品市场经济;都曾经实现个人集权制、领导职务终身制、指定接班人制,都存在家长制和等级制。正是教条主义与封建主义的联姻结合,使得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深陷“左”的泥潭而难以自拔。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头掀起的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浪潮的冲击下,日益显示出权力过分集中的僵化体制缺少生机与活力。长期的“左”促进了后期转向右的极端,先“左”后右合葬了社会主义。如果只看到后期的右,而无视或忽视长期主要的错误是“左”,这是目光短浅,只看到病象病变,回避了病根病源。也有的国家,如柬埔寨、罗马尼亚,一“左”到底,结果亡党亡国,甚至亡身丧命,失败得更惨。实践反复证明,违背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的客观规律,一溜歪斜,一意孤行,不能不受历史的惩罚,招致一败涂地,一命呜呼!

柬埔寨本是1975年最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可是柬共推行极左路线最激进,非要抢先最早跃进共产主义不可。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到1979年就亡国了,1981年就亡党了。柬共实行的极左路线主要是“八不”:不要统一战线,不要城市,不要商品,不要货币,不要报纸,不要大学,不要家庭,不要小锅饭。连影响很大的西哈努克亲王都被软禁起来,在肃反严重扩大化中他一家被杀了十三个人;柬原是佛教国家,革命胜利后即用行政命令手段取消宗教,大批和尚被强迫还俗参加劳动。金边的发电厂都不要了,把二百万城市居民都下放农村过点油灯的“共产主义”生活。停止商品货币流通,全国实行供给制,全国食堂化。“乱点鸳鸯谱”,强迫众多素不相识的男女结为夫妇。美女由干部按级别随意挑选。全国没有一份报纸,只有电台广播,一个星期只出一份消息汇编。这样搞法在世界上极大地败坏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声誉。实际上搞的是小生产的封建的农业社会主义,远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结果不能不众叛亲离,自行瓦解。阿弥陀佛,柬埔寨的广大佛教徒是不要这种社会主义的。这是“左”葬送社会主义的最早的活生生实例。由于柬是小国,又是因越南入侵而亡,所以未引起人们广泛重视。后来又有苏联、东欧八国和蒙古大面积、连锁式的剧变和瓦解,就不能不令人触目惊心、催人深刻总结了。如果还不能真正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痛下决心,大力铲除教条主义和封建主义,如果还以为这些国家只是由于个别领导人的最后右倾才丧失了社会主义,而无视或者轻视长期根深蒂固的“左”倾顽症的祸害,如果在改革开放中不能有效地防止外来的和平演变,并且根治内部的腐败,听任腐败系统化、制度化,那么社会主义国家就不免还会出现新的动荡,甚至还会发生剧变。这是不可掉以轻心的,而且是要竭力想方设法避免的。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盛世危言,旨在提高警惕,不蹈覆辙。

三、要从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来展望世界社会主义的前景

本书下编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四种有重大影响的社会主义派别作了集中的考察。第九章写欧洲共产主义的盛衰。“欧洲共产主义”原是西欧的意共、法共、西共于七十年代中期提出的新思潮,表明许多发达国家的共产党要摆脱苏共的控制和传统的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重新探索发达国家通往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与未来社会主义的新模式。“欧洲共产主义”曾经名噪一时,人们对它寄予厚望。可是到八十年代中期它就烟消云散了。真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究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共产党的纲领主张与社会民主党近似,缺少独自特点,而党的组织结构依然权力过分集中,党内民主不足,同时又受到苏联、美国和社会民主党的多重压力与干预,在议会选举等实践中难有进展,甚至受挫,党内矛盾和斗争加剧。到苏联东欧剧变后,党的队伍缩小,以至分裂消失。第十章写社会党及其民主社会主义的演变。通过瑞典社会民主党、英国工党和告别社会民主党这三个历史最悠久、理论最充实、成就最显著的改良主义政党来展示和评述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分道扬镳以来,这两类政党、两个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持续斗争了近八十年,几经起伏消长。到当代,在发达国家以至发展中国家,社会民主党及其民主社会主义的阵地愈益扩大,共产党及其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趋于缩小,这是值得认真总结和切实对待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社会党固然右,但是要善于区别其领导层与受其影响的广大群众,在其领导层中要善于区别左、中、右各派,还要善于区别其意识形态与对内对外政策,要善于贯彻执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战略与策略,与之建立左翼联盟。各国共产党如何清除受教条主义和苏共传统“左”的影响,纠正使社会主义背离科学轨道的偏向,真正把科学社会主义同当今新科技革命时代的本国实际相结合,实现共产党的现代化,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重新振兴的关键所在。第十一章写发展中国家盛行一时的游击中心主义。不论农村游击中心主义、城市游击中心主义或者城乡结合的游击中心主义,虽然曾经在亚、非、拉风靡一时,终究都因其不符合新科技革命时代潮流,都因其自身从理论到实践还存在许多缺陷,所以终究逐步衰落,难有进展和取胜的可能。第十二章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社会主义。在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和帮助之下,在本国广大人民群众强烈向往社会主义的有力推动之下,五十年代以来在亚、非、拉有一大批信奉民族社会主义的政党兴起并且先后执政。本书挑选了影响较大的伊斯兰社会主义、乌贾马社会主义、准民主社会主义、合作社会主义、缅甸式社会主义、仿苏联式社会主义这六种类型,作为重点加以评述。这些民族社会主义,有的因违背社会主义原理原则与本国国情而衰落,有的因苏联东欧的剧变而下台,有的因有本国当权者和社会党国际的支持还继续在坚持试验。

总的看来,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可以说是狂飚突进,悲歌未绝。只要重整旗鼓,重起炉灶,再接再励,就大有希望。我们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前景,不能由于受到重大挫折、转入低潮而悲观失望,应该充满信心,抱乐观、达观的积极态度。这不仅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根本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制度的范围内得到解决,资本主义世界人民大众仍然渴望建设一个高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也不仅因为还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在坚持建设社会主义,世界上还有众多的社会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流派仍然在独立探索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和新模式,而且更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新科技革命正以全方位、加速度的态势向前迅猛发展。这就必然为未来社会主义奠定更加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更加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还会加快世界社会主义的进程。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同步发展的进程。正是近现代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引起工业革命和生产力革命,产生了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从而促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社会化的大生产又为实现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正是近现代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俄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加速实现电气化。列宁于1921年曾经指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1〕同时, 他还非常赞赏这种提法:“蒸汽时代是资产阶级的时代,电气时代是社会主义的时代。”〔2 〕到三十年代末,苏联既完成了国有化、集体化、计划化,又实现了工业化、电气化、机械化,从原先在世界经济中居第五位而跃居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显示了社会主义会加速科技革命和电气化的优越性。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用计划经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经验,又发挥其传统市场经济微观竞争的优势,采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手并用的战略,带头掀起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反观苏联和东欧国家因改革原有僵化的体制不得力,不能加速新科技的发展而发生剧变。当前世界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生物工程为主导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兴起。许多科学家都预见到:二十一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的新世纪。新科技革命将引发新产业革命和新生产力革命。生物产业将逐步发展为未来主要的新产业。不仅手工劳动已为机器生产所取代,人脑正在逐步为电脑所取代,天然材料正在逐步为人造材料所取代,而且自然生命将为人造生命所取代。这样工人阶级的结构也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从事重活、脏活、险活的传统蓝领工人已越来越少;在十九世纪被视为“工人贵族”的传统白领工人已越来越多,占居绝大多数,他们已由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变为动力;同时还涌出了大量被称为“金领工人”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被称为“灰领工人”的维修人员和知识产业的开发者和营销者;还有被称为“粉领工人”的广大妇女从业人员。至于许多重活、脏活、险活,已越来越多地被称为“黑领工人”的机器人所取代。这广大新型的以脑力劳动者为主体的五颜六色衣领的工人,正是未来实现世界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新科技革命将双倍增强科学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双倍增强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即既增强其社会科学性,又增强其自然科学性。新科技革命将促进各派社会主义者对科学技术的深入研究,促进研究各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这门科学兴旺发达,进而促进各派真诚的社会主义者的大联合,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和大发展。

四、新科技革命将改变未来社会主义的进程

新科技革命还将改变未来社会主义革命的世界社会主义的进程、发展方式和实现模式。

社会主义革命通常包括政治革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经济革命(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思想文化革命(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战胜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创立科学的、大众的、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新文化)。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如何进行,值得重新研究。有人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是就当前东西、南北的政治、经济关系而言的。”〔3〕言外之意就是到二十一世纪上半期, 资本主义的各种对抗性的矛盾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制度的根本矛盾都还会激化,战争与革命将重新成为世界的主题。那时,“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革命仍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爆发”,“在北美、西欧、日本,共产党如不蜕变为社会民主党,就不可能以和平方式掌握政权”,“本世纪以来的历史事实已经反复证明,二十一世纪还将继续证明,所谓‘和平过渡’是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很简单,即资产阶级不允许。社会主义只能从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开始。”〔4 〕这种看法是完全无视这场新科技革命给世界带来的重大变化及其深远意义,背朝二十一世纪,面向二十世纪,还用二十世纪的旧事例、旧眼光来预测二十一世纪的新进程、新前景。殊不知,大约从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之所以能够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的主题,主要是由于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使各类国家、各个国家愈益认识到在和平条件下加速发展新科技是安身立命、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根本。新科技革命愈是后浪推前浪,汹涌澎湃,和平与发展就会愈加成为世界的主题,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也就愈加可能得到缓解。即使某些矛盾有时可能激化,也很难重新采用世界大战和连锁式的形成大高潮的暴力革命来解决。未来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社会主义很难短促突击,单线孤军独进,而将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发展的进程,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齐头并进、互相促进的进程。未来世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将大为减少,尤其是在发达国家更是难以爆发,和平过渡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将显著增长。问题不在于资产阶级是否允许、是否愿意,而在于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正在不断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和政治结构,迫使当权的资产阶级政党不得不进行体制改革,不得不调整政策。人民群众提高素质、日益觉醒后将不断奋起开展争取解放的斗争。强大的压力将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让步。在决战关头难免会有较为激烈的斗争形式,但是未必要重复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工人赤卫队攻打冬宫的形式。早在1872年,马克思就讲过:“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象美国、英国,——如果我对你们的制度有更好的了解,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5〕象英国、美国、 荷兰等许多发达国家二百多年来从未发生过一次无产阶级暴力革命,难道能够设想在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态势下,到二十一世纪,西欧、北美、东亚这些地区的发达国家还会爆发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吗?发达国家的共产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形势下,都已纷纷不再主张暴力革命夺取政权,难道这表明它们都已社会民主党化了吗?暴力革命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广大人民基本生存权利没有保证,无法忍受了;第二,政府不给人民合法斗争的权利,用暴力镇压人民的合法斗争;第三,统治阶级无能,无法缓解尖锐的社会矛盾。很多发达国家过去都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今后就更难了。

未来世界社会主义在吸取现代文明成果和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也必将创造出新模式。社会主义公有制很难通过剥夺剥夺者一举建立,而将采取赎买方式、股份制形式逐步形成;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将体现为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的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将得到更加完满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体现为社会主义多党制,即以共产主义政党为主体的多党合作制;社会主义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将更加完备,选拔人才的竞争机制将更加平等;社会主义的主人和公仆将名实相符,切实到位;社会主义的人权状况将大为改善;社会主义法治将巩固确立;社会主义自由将得到充分保障;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将得到极大弘扬;社会主义的人民文化将万紫千红,繁荣昌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将达到高度水平。世界是多元的,全球有众多国家、民族和社会集团,不可能强求一元化。世界一体,全球一村,未来的社会主义将是一元为主,多元互补,主调鲜明,异曲同工。从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这个新视角来看未来的世界社会主义,我们就能拓展新视野,打开新思路,形成新观念,达到新境界。

投身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潮中,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我想读完林松同志这本多年心血凝成的内容充实、资料翔实的论著,掩卷展望世界前景,会大有好处的。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高放教授为广东省社科院林松同志著《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命运》一书所写的序言。本书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2万字,每本实价11元(含邮费)。

注释:

〔1〕《列宁选集》第4卷,第399页。

〔2〕参见《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8卷,第117页。

〔3〕〔4〕《20—21世纪:社会主义的回顾与瞻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页、221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179页。

标签:;  ;  ;  ;  ;  ;  ;  ;  

世界社会主义成败的轨迹与根源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