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的到来对建筑工程有了新要求,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管理,通过不同的方式管理好施工过程,降低施工投入,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基础与条件,同时也是建筑施工项目发展的重要内容,其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投入使用以及竣工完成后运行的安全程度。因此,必须要从施工层面入手,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源上提高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
1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土建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做好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随着建筑行业竞争力的加剧,只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才可以充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同时,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可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组织性、规范性,预防施工现场出现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施工材料代替优质施工材料等情况,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防止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违规指挥,减少安全隐患,避免延误施工进度,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2强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作用
2.1降低施工成本
在施工现场管理中,主要包括对材料的管理,对人员的管理,对施工工序的优化等。管理人员针对接下来的施工技术,提前做好材料采购计划书,然后交给相关人员审核,符合要求后就确定这次的采购工作。根据材料市场价格,做好材料的预算制定,不能出现无计划的采购行为,如果没有按照计划进行采购,可能导致施工现场使用材料紧张,或者现场材料堆放较多,材料出现严重的积压问题,这样企业的流动资金减少,增加施工成本。材料采购中做好市场调研,如果采购材料时机不好,会导致采购成本增加,施工企业遭到很大的经济损失。对于批量、大宗的材料,例如常用的钢材、砂石、水泥等,在采购过程中要货比三家,使用询标、议标和招标的方式进行透明采购,签署合同时必须按照企业制定的流程进行,这是保证采购材料质量的有力依据。
2.2提高施工质量
加强现场的管理工作后,可以保证各个工种按照相应的顺序施工,相互操作可以错开,避免现场人员较多,不同工种交错在某一区域施工,导致施工混乱,工作效率低下,影响施工质量。相关责任人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要求,结合工程的施工组织规划情况,分析土木工程的施工重点,将管理人员管理范围进行合理划分,建立区域责任制,每个区域有一个管理人员,发现问题由其负责,在施工现场实施细致化的管理。区域管理责任人根据这一位置使用的施工技术,找到管理重点,然后将组员进行合理划分,管理方式有巡检、重点监测、监督等,同时要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通过强化现场的管理,让施工人员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工程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也有效避免工程验收不合格问题。
3优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策略
3.1优化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作为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建设单位最为关注的问题。建设单位要确保现场指派工作人员作用的体现,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掌握,对各道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的把关。第一,建设单位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分析,对设计中的验收规范进行细致的解读,并对施工及工程检测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第二,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保证施工过程中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设计要求、施工技艺及操作规范进行建设施工。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的监督职能不同于监理单位的监督职能,对于质检方面建设单位切不可强加指挥,而是要保证施工中各责任人能够各司其职,通过监督来保证责任制的落实,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作用,通过协调能够达到施工、质检、监理共同进行质量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优化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文明施工作为建筑施工管理项目中重要的部分,充分体现了建设单位的监管能力及施工企业的形象及社会责任,故此,需把施工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通常情况下,施工安全、文明是由施工单位负责,但为了能够保证施工安全管理的效果,建设单位在此过程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建设单位需对施工单位安全教育及培训进行及时的跟进,保证安全教育的顺利开展及落实,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提升施工单位对于安全施工的意识,同时还要进行巡查,对于存在或是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检查。除此之外,绿色文明施工也不可忽视,建设单位要保证施工过程中体现出“绿色”,绿色施工不仅能够减少废物的产生,同时也降低了垃圾清理的费用,进而控制成本支出,是不可小觑的部分,是建设单位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3.3优化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管理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故此,建设单位对现场管理中的施工进度管理加以优化。在进度管理之中,要密切关注施工单位执行合同内容及施工组织设计的情况。若出现工期内无法完成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反映,若工期无法延长,建设单位就需同施工单位进行沟通,督促施工单位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追赶进度,尽可能在合同要求内完成施工作业。若发生不可抗因素导致工程工期延长需签署补充协议,以保证双方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3.4优化施工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具有历时长、施工工艺复杂、投资较大的特点,故此,对施工成本管理进行优化势在必行。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建设单位需要对人员成本、机械成本及材料成本支出进行严格核实,坚决避免施工单位抬高施工成本,进而对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产生损害。换言之,在施工现场要对施工参与人员的数量进行合理控制,最好可以做到施工人员“一专多能”,保证工程质量及工期的前提之下尽量降低人员成本支出;机械设备及建材的使用上要尽量避免浪费,防止因存储不当而导致建材损坏或是达不到施工设计要求的情况,除此之外,还要需加强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上的敦促,尽可能避免返工情况的发生,对工程成本支出及工期都能进行有效控制。
3.5优化资料管理
资料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中贯穿始末,对整个工程施工项目有着明确的文字记录。对资料管理进行优化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建设单位对资料的管理主要是收集及整理施工中的各项资料,一方面是能够保证工程竣工验收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便于归档,方便日后查询。
3.6优化监管体制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施工特点非常明显,在现场施工时工作量较大,而且施工周期长,如果责任心不强,很难做好对施工的管控。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管理责任心,监管工作必须按照监管体系执行。在管理过程中,清楚所担负的责任,当发现施工问题之后,根据管理条例进行处理,一般是在第一时间要求施工人员停止施工,然后找到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查,分析施工出现的问题,同时找到解决措施,当处理意见达成一致后,签署修正文件,然后管理人员进行备份,这样现场施工人员才能继续施工。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土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土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机制、做好土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等优化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实现建筑工程的进度、安全、造价、质量等目标,确保企业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硕志.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J].江西建材,2016(08):288.
[2]张亭亭.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智能城市,2016(08):236.
[3]闫立军.提高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途径[J].门窗,2016(05):82.
论文作者:范保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土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