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大班开展名画鉴赏教学_艺术论文

如何在大班开展名画鉴赏教学_艺术论文

如何在大班开展名画欣赏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班论文,名画论文,如何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欣赏教学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三大内容(绘画、手工、欣赏)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绘画和手工,忽视欣赏教学、特别是专题欣赏。即使进行欣赏,大多也是为欣赏而欣赏,并不把名画欣赏活动与绘画教学结合起来。我们知道,高尚情操的培养需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而欣赏又是审美教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传统的绘画教学,在幼儿绘画之前大多是让他们欣赏教师的范画,这对幼儿的创作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不能因此而完全代替名画欣赏。教师的范画由于构图、色彩、造型的程式化,极易被幼儿模仿。名画作品虽难以模仿,却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绘画大师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别具匠心的审美创造,可从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由于水平所限,教师范画的表现技法比较单一,多为蜡笔画、水彩画。名画作品丰富多样,可以选择油画、点彩画、镶嵌画等画种让幼儿欣赏,这可以扩大幼儿的视野,使他们领略各种表现技法的艺术效果。由于各种原因,教师的范画在构图、色彩、形式上经常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而名画作品的构图、色彩、形式等均较为完美。

为此,我们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了一些名画作为欣赏内容,设计了能为大班幼儿所接受的美术欣赏活动,目的在于使幼儿能初步感受名画作品,并把这种感受通过幼儿自己的绘画表现出来,从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

下面以大班的两则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为例,对我们所进行的名画欣赏教学作一介绍。

实例一:欣赏马蒂斯的《红色中的和谐》——创作“我的家”

要求:1.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对比色的运用和直线、曲线的动静对比;2.在感受作品的基础上,画出自己家中最漂亮的一角。

准备:欣赏用的名画、幼儿用的画笔及画纸。

过程:

一、感知与讲述

出示名画——《红色中的和谐》并提问。

1.这张纸上画了些什么?(有人站在桌边,桌上有花瓶,桌旁有椅子,很好看的墙纸……)

2.这张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家,从打开的窗户还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

二、分析与解释

1.这张画中什么颜色最多?(红色)哪些地方是红色的?(桌布、墙布)

2.用了很多红色,给你什么感觉?(很暖和、烫、热闹、喜洋洋的……)

3.如果画中全用红色是否好看?(不好看)那么画画的人除了用红色还用了什么颜色?(蓝色)因为红色和蓝色给人不同的感觉,我们称它们为对比色,画中哪些地方用了对比色?(窗外——冷色,室内——暖色;人的衣服——冷色,人的身后——暖色;墙布的花纹——冷色,墙布的底色——暖色)

4.画中哪些地方用直线?哪些地方用曲线?(桌、椅、窗框用直线,花纹、窗外的树、人、花瓶用曲线)看曲线和直线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直线——硬邦邦的,像树干一样,不动的……曲线——像蛇在扭,有翻跟头的感觉,像在动……)

三、启发与讨论

1.这张画画的是一个漂亮的家。我们小朋友自己的家漂亮吗?(很漂亮、很美丽、很好看)

2.你觉得自己家最漂亮的是什么?(玻璃柜——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玩具、酒瓶;床——上面铺着好看的床罩;钢琴——套着漂亮的琴套,琴上放着花瓶、长毛绒玩具……)

3.今天我们也来学画一张画,把自己家里最漂亮的地方画出来。

四、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自我表现,注意冷暖对比色的运用,使画面饱满。

五、小结讲评

展示作品,幼儿叙述作品内容,教师讲评。

实例二:欣赏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创作“快乐的星期天”

要求:1.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的技法——点彩画;2.初步学会用手指作画的方法。

准备:欣赏用的名画、广告颜料、调色碟、抹布、画纸。

过程:

一、启发与讨论

星期天对于小朋友来说是很开心的日子,你们星期天过得快乐吗?你们是怎么过的?(在公园里放风筝,玩碰碰车、电动船、滑滑梯)

二、感知与讲述

出示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并提问。

1.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画,让你们看看画里的人是怎样过星期天的。他们在做些什么?(有的在散步,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拍照,有的在晒太阳……)

2.看了这幅画,你的感觉是什么?(好像太阳真的照在身上一样,色彩很好看……)

三、分析与解释

1.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季)为什么?(因为草有些发黄……)

2.天气怎样?(很好,因为有太阳)你怎么知道有太阳?(因为草地上有人的影子……)太阳照在草地上,影子的颜色和草地的颜色是不是一样?(不一样,影子颜色深,草地颜色浅)

3.这幅画是画家用笔一点一点点出来的,很多很多的黄点挤在一起就成了草地,很多很多的黑点挤在一起就成了衣服。

4.今天我们也像画家一样用手指蘸上颜料一点一点画,画一张“快乐的星期天”。先用铅笔打轮廊,然后用手指蘸你喜欢的颜料点画。注意不要把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在一起。你想画些什么?(和妈妈一起去划船,和爸爸一起去看电影,到商店去买玩具)

四、巡回指导

鼓励展开想象,提醒幼儿用手指点画时要小心,不要把画纸以外的东西弄脏。

五、小结讲评

展示幼儿作品并作解释、讲评。

从上面两则欣赏教学实例可见,我们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在较低的层次上让幼儿进行欣赏,然后根据美术活动的要求和这一活动中所要学习的技能进行启发,引导幼儿结合生活体验进行审美想象,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名画的感受以及自己对创作的构思,使他们既学习绘画技能又提高审美创造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整个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感知作品→开展讨论→绘画创作。

传统的欣赏教学,只是单纯地欣赏某一幅画,由教师唱主角。因此,常有这种情况出现:当教师自己沉醉于艺术作品中时却不能将自己的审美感受传达给幼儿。我们知道,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当幼儿感受到美(画中有儿童生活经验中美好的,能使人愉快的事物或体验时,绝大多数儿童认为这些画是美的)和具有审美乐趣时,他们会产生一种绘画创作的热情。让孩子们在欣赏名画后再进行创作,可以使他们充分展开想象。幼儿从名画作品中获得的启迪可以拓展他们表现的空间,对他们的绘画创作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潜在的影响即表现为审美感受的审美创造水平的质的飞跃。

可供欣赏的名画不计其数,受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智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我们只能选择这些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美术作品。选择时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作品的表现手法。要求形式感强,具有装饰效果,形象夸张,色彩强烈,具有鲜明的艺术效果。二是作品内容。可选择天空、海洋等自然风景以及动物、人物、室内景物、生活场景,甚至梦境。在选择供幼儿欣赏的名画时,都是要有目的性、针对性。选好题材内容是搞好名画欣赏教学的关键。

引导幼儿欣赏名画,通过视觉获得审美经验并展开讨论,是启发幼儿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提供欣赏内容让幼儿欣赏,以诱导他们进行观察。同时,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的审美联想,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充分表达自己对名画的感受以及自己对创作的构想。

名画欣赏教学是幼儿美术活动中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课题,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使之形成一套较为实用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法。

标签:;  ;  

如何在大班开展名画鉴赏教学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