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廊道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以大别山风景道为例
苏 会 1,杨效忠1,李 龙 1,2
(1.安徽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宿州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 近年来,廊道旅游是研究热点之一。文章从资源禀赋、环境特征和开发条件三个方面,选取风景美学、体验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自然生态环境等9 个项目层,再从9 个项目层选取森林覆盖率、沿边景观的协调度、地形地貌奇特度等26 个评价指标构建廊道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并以大别山风景道作为验证对象,结果显示体验、生态、文化、区位对廊道旅游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廊道;廊道旅游;资源评价;风景道
一、引言
廊道是一种线型空间[1]。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众多的旅游形式中,廊道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关注,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廊道旅游以线性景观为载体,体现由自然历史等原因形成的河流、运河、道路(铁路、高速公路、小径)、峡谷、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以及绿道等点状、片区或条块类型资源形成的景观格局[2]。在国外研究实践中,廊道大致可以分为“公园路(parkay)”、“绿道(greenway)”“风景道(scenic byway)”“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等[3]。而风景道最早起源于欧美,由Olmsted提炼出来“风景道”概念[4]。 风景道是“生态文明”的一种发展,是交通和旅游综合发展的必然,也是目前自驾游时代发展的必然。
近年来,业界学者对各类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观光、休闲等热门旅游资源上,鲜少有对廊道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的研究[5]。目前,运用较多的廊道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 (AHP)[6,7]、 等距离专家组目测评价法(EDVAET)[8,9]、条件评价法(CVM)[10]等。 其中,对于旅游资源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最为广泛。借鉴国内外廊道旅游资源研究成果,根据廊道旅游资源的特点,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从资源禀赋、环境特征和开发条件三方面构建廊道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大别山风景道为例,旨在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向。
二、廊道旅游资源系统构成
(一)旅游资源系统构成分析
在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上,因为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具体研究区域的特殊环境、所关注的侧重点、针对角度以及研究兴趣存在差异,所以不同研究者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存在很大不同,导致学术界关于旅游资源评价没有统一指标。目前,旅游资源评价相关研究成果较多,对于旅游资源相关要素评价的研究已经通过相关指标体系进行测度。一般关于旅游资源系统研究主要从生态、文化、安全和社会等方面入手,分析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齐德利等认为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要建立在相应的尺度基础上,从时空尺度、自然人文理性尺度、数理统计尺度出发评价沿海生态旅游资源。不同研究尺度选择,导致不同区域、组织和专家学者对旅游资源评价产生分歧,不过整体上是求同存异的[11]。董瑞杰等从地域特点出发,通过SWOT定性分析和雅丹地貌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对其旅游开发进行研究。说明地理位置的不同造就了当地旅游特性的差异[12]。李悦铮等认为海岛旅游具有强烈的海洋韵味并兼具海陆景观特色,对其资源评价要做到“海陆兼备”。不同地域类型拥有其独特的韵味和特性[13]。唐黎等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乡村的特性从资源、环境、开发条件三个方面评价乡村旅游[14]。吴晶等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针对资源、服务、环境评价古都类城市(西安)[15]。研究者的关注视角不同,其指标构成方面也不同。王娜、黄震方从自然、环境、社会三个方面评价旅游资源[5,16]。研究视角不同,其评价指标的侧重点也不同。钱佳等基于创意旅游的新研究视角,从自然、市场、开发条件三个方面评价城市创意旅游资源[17]。新研究视角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当前旅游学研究的理论内涵,还填补了创意旅游资源评价这一领域的空白。冯卫英等的研究视角和钱佳类似,截取主要研究视角,从自然、文化、环境、开发条件出发评价茶文化旅游资源[18]。邱云美运用价值工程评价方法,以生态旅游为研究视角,从自然、环境、开发条件和潜力评价生态旅游资源[19]。丁蕾等以水体旅游为研究视角,遵循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从自然、环境、开发条件评价水体旅游资源[20](如表1所示)。
纵观现有旅游资源评价研究成果发现,部分学者从宏观或者中观视角出发,构建了包括自然、文化、环境、社会等维度的旅游资源指标体系,另有学者从微观视角构建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交通条件、人口素质、体验价值等指标体系评价旅游资源。由于各学者选取的研究地域差异,不同地域的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造成各研究内容在指标选取过程中对同一指标取舍不一。各学者研究内容所关注的侧重点存在差异,从而造成研究内容的指标选取存在差异。游客的旅游目的差异,各学者的兴趣和视角不同,造成不同学者在不同方面的指标选取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造成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无法统一。
(二)廊道旅游资源系统构成分析
随着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大运河”“丝绸之路”双双申遗成功,廊道成为旅游研究的焦点。近年廊道景观评价的研究层出不穷,但缺乏对周边区域旅游资源的研究。葛娟遵循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和客观性原则研究旅游公路的美学质量[21]。郜春丽等从生态、美学、心理等方面多角度结合主客观因子构建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评价模型[6]。杨洋从观赏、功能、文化和生态对绿道景观进行评价[22]。谢莎结合景观三元论从风景美学、休闲游憩和生态环境三方面评价风景道景观[23]。张瑞英等基于“游客眼”,综合分析青藏铁路运行过程中沿线各景观段的动态景观组成,通过“所感”“所限”“所看”评价动态的铁路旅游[24]。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根据新出台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结合廊道旅游资源的特点,构建廊道旅游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Fe3O4-C磁性空心微球中所含的元素可以从材料的XPS谱图得知。如图2(a)所示,材料的XPS全扫描谱图中只有Fe 2p,C 1s,和O 1s的特征峰出现,证明所得颗粒确实是由铁氧化物和C组成[10]。
利用yaaph软件计算出各层的权重,结果如表4所示。
表1 不同学者对于旅游资源构成的论述
表2 廊道旅游资源系统构成
三、廊道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因子的确定
2.每一列元素乘积的n次方根
四、廊道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运用德尔菲法删除天象时令变化、美食的特色性、旅途的舒适性、景观与文化的融合度、文化景观的变化度、产业政策(旅游)、道路类型和可达性八个指标因子,将游玩的愉悦性指标修改为游玩的趣味性,并对部分指标进行调整。在确定廊道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后,需要根据每个指标因子的重要性程度,对其赋予权重。因为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对于目标要素来讲每个指标因子的重要性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其权重也是不同的。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常用的是构造矩阵法。
图1 廊道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造判断矩阵
1.将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相乘M i。
除了日常运营外,各官媒会以新闻报道为基础推出一系列活动,增强宣传效果。例如,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在国庆节期间推出“我爱你中国”系列活动等。
(二)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选择“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不同指标之间相互比较,以 1(同等重要)、3(略微重要)、5(明显重要)、7(强烈重要)、9(极端重要)或其倒数为量化标准。根据图1的层次结构关系,构造P-A、A1-(B1-B4)、A2-(B5-B6)、A3-(B7-B9)、B1-(C1-C4)、B2-(C5-C8)、B3-(C9-C11)、B4-(C12-C13)、B5-(C14-C25)、B6-(C16-C19)、B7-(C20-C22)、B8-(C23-C24)、B9-(C25-C26)13个判断矩阵;邀请旅游高校、旅游科研机构、旅游企业等旅游相关单位人员10人对设计的矩阵进行赋值。
如今,蓝宝石是国际公认的五大宝石之一,位于钻石、红宝石之后,排名第三。蓝宝石和红宝石互为姐妹宝石,他们都属于刚玉矿物,是除了钻石以外地球上最硬的天然矿物,基本化学成分都为氧化铝。
针对目前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从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和廊道旅游要素出发,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针对廊道旅游的视角,根据研究案例地的特性初步提出了评价廊道旅游资源的34个指标因子。采用德尔菲法向旅游专业人士征求意见,对部分指标进行了修改,并对指标进行筛选,最终构建的廊道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由资源禀赋、环境特征和开发条件三个目标层要素构成,下设风景美学、体验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自然生态环境等9个项目层要素,并且通过德尔菲法删除8个指标因子,现在指标层设有26个具体指标因子(如图1所示)。以这个指标体系为基础,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3.将正规化。
其中:n 为评价因子的数目;bij (i=1,2,j,n;j=1,2,i,n)为第 i个指标与第 j个指标相对重要性比较时获得的判断值。
(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其中(BW)i 表示向量BW的第i个元素。
1.对判断矩阵进行最大特征根λmax计算。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得出P-A、A1-(B1-B4)、A2-(B5-B6)、A3-(B7-B9)、B1-(C1-C4)、B2-(C5-C8)、B3-(C9-C11)、B4-(C12-C13)等 13 个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均小于0.1,说明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为了保证构造的判断矩阵得到的结论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还需要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2.计算一致性指标CI 。3.计算一致性比率C.R. (Coherence Ratio)。
其中:R.I. 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的取值如表3所示。当C.R.<10%时,认为其具有可接受的一致性;当C.R.≥10%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作适当修正。
表3 平均随机性指标R.I. 对照表
五、结果与分析
(一)一致性检验
由于广播电台这些不可替代的优点,即使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今天,它依旧是一个蓬勃的产业。 根据Bunzel Media Revenue的电台产业报告可以看出,虽然2014年美国电台产业年度总收入较2013年出现了下滑,但对比2011年的174亿美元,其总体趋势却是平稳上升的,发展走向也并非是人们所想的那样呈现出下滑状态,如表 1 所示。[6]
(二)各指标权重结果与分析
30年前,他凭借下海创业发明的鸡精一鸣惊人,并远渡重洋,到国际市场搏击;30年后他重回故乡,用一碗至纯至简的新米粥诉说乡情。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的创业轨迹形成了一个完满的圆,在一波又一波创业浪潮中,不断提升着境界。
从表4可以看出,综合层3个因子的权重大小顺序为资源禀赋(0.678 0)>开发条件(0.190 7)>环境特征(0.131 3)。首位是资源禀赋,表明对于旅游高校、旅游科研机构、旅游企业等旅游相关单位人员来讲资源禀赋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游客首要考虑的条件,对于大别山风景道的旅游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次位是开发条件,它体现了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的潜力。大别山风景道作为一个公路旅游,对地理位置和周边资源的关联度有着极其重要的要求,因此地理区位对自驾游时代至关重要。第三是环境特征,所占比重比较少,以大别山风景道为例,在绝大多数评价者看来它既需要先天的资源因素,也需要后天改善的因素。但是环境特征中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仍会吸引游客,对其廊道旅游产品的开发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表4看出,目标层权重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体验价值(0.225 1)、文化价值(0.210 3)、风景美学(0.192 9)、 地理区位 (0.102 6)、 自然生态环境(0.093 3)。其中,体验价值、文化价值和风景美学属于资源禀赋范畴。体验价值对于廊道旅游资源是不可缺少的,游客体验的不仅是一种线性旅游,还要体验沿途的风光和生活。而文化价值和风景美学是廊道旅游的特色和发展潜力。地理区位是开发条件层面的因素,其对廊道旅游至关重要。廊道旅游是一种线性旅游,而地理区位关联于资源分布,对廊道旅游进一步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自然生态环境是环境特征层面的因素,指的是廊道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潜力。
环境友好型钻井液经60℃、90℃、120℃老化16 h后的性能见表3。钻井液老化前后流变性能稳定,表观黏度保持在30 mPa·s左右,动塑比在0.45~0.59,具有较好的携岩性;老化后,API滤失量在5.0~6.5 m L,高温高压滤失量为13 m L左右,能较好地满足钻井需要。
从表4的指标层权重可以看出,排在前7位的依次为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0.124 6)、游玩的趣味性(0.090 4)、地理位置(0.082 9)、森林的覆盖率 (0.063 7)、 游客的参与性 (0.061 2)、 便捷性(0.060 2)、地形地貌奇特度(0.059 8)。 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属于文化价值范畴,文化价值对于地方旅游的重要是毋庸置疑的,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更能体现当地历史文化的完整性与独特性。游玩的趣味性和游客的参与度是体验价值层次的因素,指的是廊道旅游周边资源的趣味性与居民对游客的接受程度;资源的趣味性与独特的参与模式,对当地廊道旅游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比起单纯的吃、住、游,游客更乐于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住当地的特色农家乐和游有趣的周边资源。地理位置排在第三位,是地理区位层次的因素,是彰显廊道旅游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森林的覆盖率和地形地貌奇特度属于风景美学范畴,这两个指标展现廊道旅游的发展潜力和地域特色。便捷性是交通条件的因素,指的是游客在驾驶过程中方便与快捷,对于自驾游游客至关重要。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从资源禀赋、环境特征和开发条件三个方面入手,选取风景美学、体验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9个项目层要素,根据廊道旅游资源特性选取26个指标因素,构建了廊道旅游资源评价的一套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三个综合层和九个目标层要素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为廊道旅游资源评价提供了方法。在进行要素相对重要性判断时,分析不同层次权重的比较会有不同的发现,对大别山风景道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运用AHP分析法评价廊道旅游资源的方法有待完善,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打分主观性较大,数据样本较少,只有更好地完善分析评价理论和方法才能使分析更有说服力。今后应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案例地的资源评价指标作进一步研究。
推荐理由:宋朝人懂得享受美食,一碗简单的面,能做出六七种形态,八九种配料,十余种风味。我们熟悉的臊子面、染色面、冷面早已出现在宋人的餐桌上。并且这些美食大都平易近人,如苏轼钟爱的蜜煎樱桃、林洪难以忘怀的“拨霞供”兔肉火锅、流传至今的宋嫂鱼羹、莲房鱼包,以及名噪一时的盏蒸羊。即使宫廷菜也不像满汉全席般遥不可及,在自己厨房中便可重现。在家中举办小型主题宴会时,与朋友们分享这些有故事的古早美食,办一场有声有色的宋宴,不失为一件好玩的事。
(二)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体验、生态、文化、区位是影响廊道旅游资源品质的重要因素。廊道旅游的出行方式主要是自驾游,游客群体大致可以分为家庭、朋友、情侣、自驾游协会(其中包含自行车协会)等。像家庭、朋友、情侣这些群体出行主要以休闲为主,大部分为周边城市人群,见惯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想要观赏山野风光,因城市里的工作压力大和生活节奏快想要体验乡野生活。针对这部分游客尽量保持生态的原真性,借助环境、设施、道具、服务,将当地文化和生活渗透到游客住宿、餐饮、娱乐和感知的方方面面,使游客感触民俗文化和体验乡野生活。自驾游协会(其中包含自行车协会)这个群体具有挑战精神,在各廊道上出没,领略过各种廊道上的风光和文化,对廊道旅游的体验、生态和文化等因素要求更高。因此,对于这类游客不仅需要保持原始的生态和特色的文化,还要利用当地地理优势,完善道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让游客体验不同的驾驶感受。
参考文献:
[1]汪芳,廉华.线型空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华中建筑,2007,25(7):88-91.
[2]黄文.廊道旅游的产品开发路径探析[J].软科学,2011,25(1):57-60.
[3]鄢方卫,杨效忠,吕陈玲.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廊道的发展特征及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17,32(11):95-104.
[4]曹康,林雨庄,焦自美,等.奥姆斯特德的规划理念——对公园设计和风景园林规划的超越[J].中国园林,2005,21(8):37-42.
[5]王娜,钟永德,黎森.基于AHP的森林公园科普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9):139-143.
[6]郜春丽,翁殊斐,赵宝玉.基于AHP法的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构建[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3):206-209.
[7]杜智民,王建军.基于多级模糊评价方法的公路景观评价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2):144-148.
[8]吴必虎,李咪咪.小兴安岭风景道旅游景观评价[J].地理学报,2001,56(2):214-222.
[9]魏遐,白梅,鞠远江.基于景观评价的高速公路风景道旅游规划——以福宁高速风景道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1):161-165.
[10]CHOONG-KI L,JU-HEE L,SANG-YOEL H.Measur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ecot ourism resources:The case of South Korea[J].Journ al of T ravel Research,1998:35-38.
[11]齐德利,李加林,葛云健,等.沿海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及尺度研究——以江苏沿海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4):508-518.
[12]董瑞杰,董治宝,吴晋峰,等.罗布泊雅丹地貌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J].中国沙漠,2013,33(4):1235-1243.
[13]李悦铮,李鹏升,黄丹.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资源科学,2013,35(2):304-311.
[14]唐黎,刘茜.基于AHP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以福建长泰山重村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11):155-160.
[15]吴晶,耀峰,高军.基于游客感知的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2):186-191.
[16]黄震方,祝晔,袁林旺,等.休闲旅游资源的内涵、分类与评价——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1,30(9):1 543-1 553.
[17]钱佳,汪德根,牛玉.城市创意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空间分异——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4,34(9):172-178.
[18]冯卫英,朱世桂,黎星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以江苏宜兴阳羡茶文化博览园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7-134.
[19]邱云美.基于价值工程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2):2158-2168.
[20]丁蕾,吴小根.水体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8):183-187.
[21]葛娟.景区旅游公路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及景观营造[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10.
[22]杨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绿道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16.
[23]谢莎.风景道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湖南省新化县天门风景道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
[24]张瑞英,席建超,姚予龙,等.基于视觉廊道的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动态景观评价[J].生态学报,2014,34(12):3 320-3 330.
The Corridor Tourism Resource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Taking Dabie Mountain Scenic Byway as an Example
SU Hui,YANG Xiaozhong,LI Lo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corridor tourism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 topics.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corridor tourism resources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From three aspects of resources endowment,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this paper selects nine evaluation indexes like landscape aesthetics,experience value,cultural value,scientific value,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tc,and 26 evaluation indexes such as forest coverage,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of the landscape along the edge and the peculiarity of topography and landform and etc.to construct a judgment matrix and calculate the index weights of each layer.Dabie mountain scenic road was selected as the verification object,and the results show the importance of experience,ecology,culture and location to corridor tourism.Finally,based on analysis results,suggestions re offe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
Key words: corridor;corridor tourism;resource evaluation;scenic byway
[中图分类号] F5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530(2019)05-0024-06
[收稿日期] 2019-04-1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29)。
[作者简介] 苏会(1994-),女,安徽师范大学2017级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规划;杨效忠(1969-),男,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旅游地理;李龙(1988-),男,安徽师范大学2017级人文地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宿州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标签:廊道论文; 廊道旅游论文; 资源评价论文; 风景道论文;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论文; 宿州学院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