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的技术支持问题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大开发论文,技术支持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自去年6月17 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以来,西部大开发已成为社会各界乃至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在世纪之交,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必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对于促进全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西部地区环境、资源、经济结构与时代背景的特殊性,使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既不同于该区域历史上的各次开发,也不同于在改革开放与短缺经济背景下东部经济的迅速崛起。在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新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西部大开发的特殊性出发,探索西部大开发的技术需求与技术支持问题,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战略问题。
1 西部地区概念
西部地区是一个与行政区划演进历程密切相关的流动范畴。今天所谓的西部地区是相对于经济或文化意义上的中部和东部地区而言的,是地理概念与行政区划概念的复合,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大西北与大西南的陕、甘、宁、青、新、川、藏、黔、滇、渝十省区市。西部地区土地面积53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73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3%。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区,现居住着50多个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61%。
西部地区地处祖国西北、西南边陲,深居欧亚大陆腹地,没有出海口。该地区与越南、老挝、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基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14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11000公里左右, 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的一半。由于社会历史与自然环境的复杂原因,除个别区域经济相对发达外,区内大部分地区仍以农、牧、林、手工业、矿业等传统产业为主,自然经济色彩浓厚,经济与社会发展迟缓,产业及其技术发育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存在着较大差距,兼有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牧区等多重特征。
2 西部地区的地域特征
西部地区主要由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黄土高原、蒙新高原等几大高原与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等几大盆地镶嵌而成。区内高山耸立,沟壑纵横,岩石裸露,雪山、沙漠广布,几乎汇集了绝大部分的地貌类型。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各地地貌、气候、水系、物产差异较大,主要特征可概括为:
(1)地势高峻,海拔差异悬殊:西部地区地势高峻, 几乎占据了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段的绝大部分。除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等个别区域海拔低于1000米外,区内其它地区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其中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世界十大山峰中有5座在中国, 而且全部分布在该地区。区内既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全球陆地最低点——吐鲁番盆地,两地海拔相差9000米以上。同时,西部地区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几大水系的发源地。
(2)气候差异大,降雨量偏少:西部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远离海洋,气候复杂多样,南北差异明显。云贵高原南部四季如春、青藏高原西部终年积雪、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很大。区内气温按海拔、纬度自低向高递减,既有吐鲁番盆地、重庆等地夏季高达40℃的炎热,也有新疆北部、藏北高原冬季低于-50℃的严寒。青藏高原属高寒地区,气候干燥寒冷,冬长夏短,无霜期短,热量不足。青海西南部,藏北高原几乎没有无霜期,而云南、四川部分地区无霜期却长达11个月。
由于受太平洋、印度洋暖湿气流的控制,西部地区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降雨量递减(北疆地区受北冰洋暖湿气流的控制,自北向南,降雨量递减)。除新疆北部、云、贵、川、渝大部分地区外,区内其它地区降雨量偏少。甘、宁、新三省区的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荒漠气候,日照充足,年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该区域蒸发量大,干燥度在2.5以上, 其中半数以上地区年均降水量小于100毫米,干燥度在4.0以上。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昆仓山北麓的且末县,年均降水量仅10毫米左右。干旱缺水是该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3)能源、矿产资源蕴藏丰富:西部地区地域辽阔, 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富集区,在能源、矿产、生物资源方面优势明显。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便于开采。石油、天然气、煤、水力等能源蕴藏丰富。如新疆煤炭的远景储量达21900亿吨, 塔里木盆地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超过10000亿立方米,西部地区水能理论蕴藏量达 5.57亿千瓦, 占全国总蕴藏量的82.3%。西部地区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产达 130种,其中探明储量占全国储量40%以上的矿产资源有钾盐、镍、铜、锌、铅、汞、钒、钛等几十种。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如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总之,西部省区的“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优势度”和“自然资源总丰度”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省区市排名前12位。〔1〕西部地区的能源、 矿产与生物资源优势是西部大开发的物质基础,也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4)生存环境严酷,人口稀少:西部地区虽然地域辽阔, 但多为高山、高原、雪域、沙漠、戈壁、丘陵、沟壑,非耕地资源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5.8%,耕地面积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8%。区内生存空间狭小,原生环境恶劣,生态系统脆弱,许多地方至今仍为人迹罕至的“无人区”。虽然地下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与广大农牧民和地方经济直接相关的地表资源贫乏,且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难度大。虽然西部人均占有耕地1.24亩,高于全国1.19亩的平均水平,也高于东部人均0.93亩的拥有量,但除云、贵、川部分地区外,区内大部分耕地光、热、水、土资源组合失调,产出率低下。贫瘠的山坡地、旱地、高寒阴湿地等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黄土高原地区较平坦的川、原地不足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坡度10—35度的山坡上。牧区沙化、碱化与退化草场占可利用草场的三分之一以上。土壤有机质贫乏,地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与沙尘暴灾害严重,鼠害、虫害、风灾、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
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且分布不平衡。除四川盆地、关中平原等部分区域外,区内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很小。按每平方公里居住的人口计算,云南为102人,宁夏为76人,甘肃为60人, 新疆为10人,青海为6人,西藏为1.9人,均低于 118人/平方公里的全国人口平均密度。西部地区不仅人口稀少,而且人口素质普遍较低,甘、宁、青、云、贵、藏等省区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短缺的人力资源,难以形成足量的社会生产力,直接影响着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5)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沿海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国家的优惠政策和优良的工业传统等因素,迅速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与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以西部地区的典型省份甘肃省1998年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见表1),大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0%以上,与东部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更大。再以西部地区的落后省份贵州省1997年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与处于东部地区前列的上海市同期相比(见表 2),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就更加突出。同时,西部地区内部经济与社会发展也极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城乡、区域、产业之间差别较大。造成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然环境恶劣、社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育层次低、远离出海口、科技教育发展缓慢、思想观念陈旧等因素不容忽视。
表1 1998年甘肃省与全国人均主要经济指标比照简表(单位:元)
主要指标 DDP 工业总 农业总 社会消费 城乡居 固定资产
产值产值品零售额 民储蓄 投资额
全国 6374 95902011 2336 42792280
甘肃省
3452 42921333 1206 12061314
表2 1997年贵州省与上海市人均主要经济指标比照简表
主要指标 GDP(元) 固定资产投 全员劳动生 每万人在校大
资额(元)产率(元)学生数(人)
贵州省2207
452.5 17009.1 9.9
上海市
25739
12407 38107.5101.5
绝对差距 23532 11954.5 21098.4 91.6
差距时间 77.8(年) 192.8(年)32.6(年)
132.1(年)
3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
“开发”原意是指以荒山、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充分利用、造福社会的目的。早在远古时期,中华先民们就在西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了灿烂的原始文明。自商周以来,华夏民族与西部各少数民族一直就在广阔的西部地区繁衍生息,共同开发着这块黄土地。近代以来,受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的影响,曾出现过几次西部开发的高潮,如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期、晚清政府实行新政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一五”计划时期、三线建设时期等。这些短时期的小规模开发,为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和积累了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以往以追求区域平衡与国防指向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作了重大调整,推行以效率为核心的梯度发展战略。国家支持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加快对外开放,优先快速发展, 以带动内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0多年来,梯度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是梯度发展所造成的东西部差距不断扩大的负面效应却愈来愈突出,既影响到东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影响到西部地区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因而带有强烈的政府行为色彩。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也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目前西部大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近期国家确立的战略重点是:加快以交通、通信、水利、能源为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等。其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地方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其它各项战略任务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的。
从本质上说,社会经济活动是以人类物质文化需求为前提,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活动为线索展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变革劳动对象,生产预期产品的过程。科学技术不仅渗透在生产力诸要素之中,而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的生产过程本身也是人类智慧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作为人类变革、控制和利用自然界的人工机制,产业技术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和灵魂,决定着人类开发自然界的深度、广度和效率。产业技术往往带有强烈的地域特征烙印,而且产业层次越低,产业技术的区域特征就越明显。如吐鲁番和哈密等地的坎儿井、甘肃等地的铺砂压田、集雨截流技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高等级公路的固沙技术等,都带有明显的西部区域特征。西部地区独特的地域特征,尤其是以第一、二产业为主体的低层次产业结构,客观上要求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首先开发适合西部各地自然条件的新型高效产业技术,为西部大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4 西部大开发的技术需求
自然环境恶劣是导致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迟缓的自然根源,产业技术的地域性与发展的历史局限性是导致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社会根源。例如,由于地形复杂,西北地区虽然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发源地,地表径流量大,但区内大部分地区却干旱缺水,水资源利用十分困难。甘肃东乡县虽然四面环水,西北毗邻著名的刘家峡水库,但境内灌溉面积只占耕地总面积的21.7%,大部分山区耕地干旱缺水,靠天吃饭。新疆墨玉县虽东临喀拉喀什河,但该河径流量季节分布不均,春季缺水、夏季洪水泛滥,冬季几乎干枯,严重制约着农业用水。同样,在目前西部地区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在干旱贫瘠的荒山上种什么树(草)、如何种的林业技术难题。总之,西部各地不同的地域特征与产业结构,表现出不同的技术需求。
产业技术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历史上每一次重大技术创新,都必然伴随着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技术发展缓慢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西部地区产业技术的变革,必将使该区域潜在的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优势释放出来,从而推动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国家应把积极引入与开发大批适用先进产业技术,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奠基性工程和切入点,统筹规划,集中人、财、物,先期投入和启动。如针对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日照充足等地域特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力、水力、沼气等发电技术,实现小区域供电,减少对该地区宝贵的植物资源的消耗;引入移动通讯技术,解决牧区、山区通讯问题;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为资源勘查、农、牧、林业生产提供服务;开发铁道工程新技术,解决青藏铁路冻土层问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耐寒、耐旱、抗风沙侵袭的动植物新品种,改善生态环境,防治荒漠化;开发跨区域引水、滴灌、喷灌等水利新技术,解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利用温室技术,发展高寒地区农业和牲畜棚圈建设等等。上述适用新技术的引入、开发与推广应用,必将提高西部地区与恶劣自然环境相抗衡的能力,加快地方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的发展速度。
5 西部大开发的技术支持
从表面上看,西部大开发是一场社会经济变革,其实它是以适用新技术项目的引入与开发为内在支撑的。从目前国家与西部地方政府所确立的战略重点看,普遍存在着重视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忽视适用新技术项目引入与开发的不良倾向,不利于全面、有效地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与技术开发相比,技术引进是迅速、经济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一条捷径。由于自然与社会历史的多重原因,西部地区的产业技术进步能力低下,产业技术形态普遍落后,与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技术“落差”。如果仅仅依赖当地缓慢地自主技术开发,势必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与经济代价,才能推进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逐步缩小与先进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事实上,落后的产业技术现状使西部地区初步具备了引进成套先进技术的前提条件,如能积极地引入先进的适用产业技术,必将高起点地满足西部地区的技术需求,支持和推进西部大开发。今年4月国家林业局筛选了500项造林、育林新技术,重点向西部地区不同地域推广,以支持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好头。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优先考虑采取技术引进途径,提高西部地区的产业技术水平。由于西部地区独特的地域特征,引进技术的适用性有待实践检验,因此,技术引进应按图1机制运行。 为了满足西部大开发的技术需要,应在国内外产业界广泛寻找同类先进技术形态,优先选择和引入那些与西部各地自然条件相似地区的成熟的先进产业技术,以提高技术引进的成功率。如把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技术引入地理环境相仿的甘肃、宁夏等地。对所引入的先进产业技术应先进行小范围试验,积累应用经验。如果所引入的技术不适宜在该地区使用,就应重新选择和引入其它技术形态,或者考虑组织技术开发。对被证明是有效的引进技术,还应该根据引入地的地域特征与产业实际进行适应性改进,以便提高该技术形态的使用效率。适应性技术改进属技术二次开发范畴,应以引入地的技术力量为组织核心,联合区内外多方面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必要时也可转为基础性技术开发项目,按技术开发程序组织实施。最后再把经过本地化改进的成熟技术,在该区域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
图1 技术引进运行机制简图
对于西部地区急要而又一时难于引进的产业技术,国家应组织力量进行重点技术开发。产业技术处于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最后环节,产业技术开发属技术发育的高级阶段,往往表现为多项单元性技术的综合。新技术革命为西部地区与严酷的自然环境相抗衡,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新技术手段。因此,西部地区的产业技术开发,应在广泛吸收新技术革命成果的基础上高起点地进行。同时,鉴于西部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绿色技术界定标准日趋严格的现实,〔2 〕还应把适用生态技术与绿色技术开发作为西部地区产业技术开发的战略重点。
作为西部产业技术引入与开发的投资主体,国家或西部省区政府应制订西部地区产业技术发展规划,以满足西部大开发与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为目标,向科技界公开招标。按照市场运行机制组织和引导国内外技术开发力量,服务于西部产业技术开发。也可以考虑把产业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列为省际对口支援的重点。以兼具适用技术、高新技术与绿色技术特征为衡量尺度,为西部地区引入和开发一批新型高效的产业技术形态,高起点地装备西部产业领域,提高该地区与严酷自然环境抗争的能力,提升西部大开发的技术层次,支持和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收稿日期:2000—05—12